㈠ 國家後來會出台農村農民自願退出土地宅基地山林承包使用權的補償政策嗎
2017年農復村偷嘗退出宅基地的補償制政策各地標准不一。
例如山東平度市出台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辦法規定:「單戶退出宅基地使用權的,對原宅基地上建築物拆除復耕,經驗收後,按復耕面積給予復耕者補助,補助標准為20元/平方米。全部放棄宅基地使用權的農戶自宅基地拆除復耕驗收合格之日起24個月內在平度市行政區域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的享受每戶10平方米建築面積的貨幣補助。
㈡ 農民自己沒有能力去耕種自己的土地,因此自願永久性退出土地政策是怎樣規定的
浙江省永嘉縣橋頭鎮橋西村,政府徵收集體土地應該履行法律規定的相應程序,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未經正當程序土地被村委會違法的事實非常普遍。在此情況下,村民不應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是應該啟動司法程序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本案便是一起村委會未經全體村民同意,將屬於集體財產的土地違法賤賣給開發商。但是村民對此毫不知情。根據國發(2004)28號《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第( 十四)條規定:明確了依法治國要推進法治政府的建設,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要求政府機構、踐行、許可權、程序、責任法定化,推行權力清單制;健全行政重大決策的法定程序、責任追究制度; 也應該嚴格落實十九大的精神並加以認真踐行落實,損害村民利益的行為,要將被征地農民知情、確認的有關材料作為征地報批的必備材料」。該條明確規定,國土資源部門在征地依法報批前,應當告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並將被征地農民的知情、確認的有關材料作為征地報批的必備材料,從而可知,征地前的告知義務是強制義務。在當下嚴打貪污腐敗,對公務人員工作進行嚴格要求的新形勢下,同時也為廣大村官敲響警鍾,同時還橋西村民一個公道,讓其享有最基本的知情權和國家給予正當利益。導致絕大部分村民對多次征地事宜一無所知。橋頭鎮橋西村書記與村長,村幹部一手遮天!違法賤賣土地,百姓生計誰來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沒有經過村民同意下被征地。村民代表也沒有經過推選被否認!永嘉縣橋頭鎮人民政府非法征地。要求紀委和人民檢察院追查...
㈢ 自願退出宅基地你會選擇有償退出自己的宅基地嗎
目前,部分地區在試點宅基地有償退出政策,但很多人並不願退出,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下農民為什麼不願退出?農村宅基地除了作為在農村生活的人們日常居住場所之外,還有哪些值得農民去好好的利用的呢?農民不願意退出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一、農村宅基地的價值
1、農村宅基地可永久使用。在城市買的商品房的使用期只有70年,而宅基地的使用權是永久的(只要宅基上的房子不滅失,城市戶口的繼承人也可通過繼承宅基地上的房屋,獲得宅基地的使用權)。
2、農村宅基地可以在村集體內部進行轉讓。國家明確規定:不允許城市居民購買農村宅基地,但如果滿足以下幾個條件是可以轉讓的:(1)轉讓人與受讓人為同一集體經濟組織成員;(2)轉讓行為徵得集體經濟組織同意;(3)宅基地使用權與合法建造的住房一並轉讓。(4)受讓人沒有住房和宅基地,且符合宅基地使用權分配條件。
3、退出宅基地可以獲得一次性補償。目前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國家鼓勵農民進城發展,也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在城市裡落戶定居。那麼,自願在城市裡落戶,並自願退出所擁有的農村宅基地的農民,可以獲得一定的補償金,補償具體金額與當地經濟水平有關。如安徽寧國就規定,自願退出宅基地且今後不再重新申請宅基地的,對於法定范圍內的面積,每畝補助4萬元至6萬元;超出部分,按照每畝2萬元至3萬元予以補助。
4、農村住房可以作為抵押物進行貸款。目前我國已在部分地區試點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政策圖解: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怎麼貸? - 土流網
二、農民不願退出的原因
1、農民出於對農村的感情不願意退出宅基地。
在農村,從開始的土坯房子到後來的磚瓦房,大部分農民為了有個舒適的家可以說是奮鬥了大半輩子。在農村生活了大半輩子,突然說讓退出宅基地,村民對於自己辛苦建起的家園會有非常濃厚的不舍之情。
2、一部分村民是考慮自己的後代。
只要戶口在農村,農民就能免費使用宅基地,農民的後代也是如此,只要不把戶口遷出農村就可使用宅基地。一旦退出後,自己的子孫後代就沒法再享受這份福利了。考慮到這一方面,村民不願意退出宅基地。
3、宅基地的升值空間很大。
在農村,大家都知道,現在申請宅基地非常困難。目前國家也在部分地區試點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意味著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可以同國有建設用地一樣直接進入土地市場進行市場化的有償使用。另外,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也在部分地區開展試點。說明農村土地會越來越值錢。留著宅基地,以後不管是拆遷,還是農村社區改建,補償的費用可能比現在退出補償要高,所以村民不願意退出宅基地。
4、村民是為自己老了考慮。
(1)進城買房的村民多半是為自己孩子買的,孩子沒結婚還好說,要是孩子結婚後,兩代或者三代人生活在一百平方左右的空間里,總歸是不方便。
(2)村民年齡大了無法外出打工,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又高,不如在農村生活。
(3)農村的空氣比較新鮮,陽光比較充足,想要曬衣服被子等幹啥也比較方便。
(4)農村地方比較寬敞,老了可以在家種種菜養養家禽之類的,純天然無添加的菜吃著也會比較安全。
(5)很多農民的親人朋友都住一起,沒事串串門,大家一起玩也比較自在。
(6)農民考慮到老了有地方落腳,所以不願意退出宅基地。
㈣ 農村土地和宅基地自願退出可以嗎
農村土地和宅基地自願退出當然是可以的,
按照相關的政策,還可以拿到一定的補償。
不同的省市有不同的標准,可以向當地鄉鎮政府咨詢。
㈤ 農民永久退出土地怎麼補償
2015年時,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意見明確指出,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和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在農村改革試驗區穩妥開展農戶承包地有償退出試點,引導有穩定非農就業收入、長期在城鎮居住生活的農戶自願退出土地承包經營權。
有償退出方式分兩種:
一是永久退出土地承包權,農民自願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並交還村社集體後,流轉給大戶統一經營。這就是等於徹底放棄土地了,以後土地不會再和你有一點關系。
二是長期退出土地承包權,有的農民採用「折中」辦法,不直接退地,但將土地剩餘承包期限內的經營權「一次性」轉讓給農業大戶。這和土地流轉差不多,只是一直流轉到土地承包截至的年限,不用流轉一年或者三年。
那麼,有償退出農民能得到多少錢?
目前,對於有償退出到底給多少錢並沒有一個准確的規定,不過已經有農村開始嘗試了,比如四川龍門村永久退出按每畝每年1000元,補償30年,也就是3萬元/畝。長期退出每畝每年850元,補償14年。也有些地區,永久退出的價格出到了5萬。
不管多少錢,很多有土地的農戶仍然憂心,因為雖然好像退出土地拿到了眼前的幾萬塊的利益,但這也意味著以後將失去了土地的收入來源。如果又沒有其他收入來源,這就造成了許多人對土地仍是進退兩難。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土地的利益到底該歸誰?
其實國家大力發展農業,搞土地改革,目的不是針對土地本身,而是要將沒有被充分利用的土地釋放出來,讓土地發揮出它最大的價值。那麼,誰能承擔這個職責,發揮這個作用?就是新型經營主體,即合作社、農業公司、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
那麼,從這個角度看,最好的處理方式是土地入股,即經營主體通過土地入股的方式與農戶合作。
對經營主體來說:一是可以降低流轉土地的成本,從而節省資金,把資金用於更有效的地方;二是將農戶納入產業,成為帶動農戶共同致富的典型,有利於申報補貼及成為地方政府重視的企業。
對農戶來說:加入經營主體後,享受經營主體的利益分紅,也能取得長久的收益,有效解決了土地退不退出問題
㈥ 農村自願退出土地有沒有補償
承包期內,農村自願退出土地,承包方對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可以獲得相應的補償,具體的可以向發包方提出申請。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承包期內,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發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時,承包方對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有權獲得相應的補償。
㈦ 農民自願退出土地,相應的補償會有嗎
對於居住在城市並長期在城市工作的農民來說,農村地區不是很重要。從長遠來看,它不能帶來經濟利益,但卻浪費了土地資源。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宣布了「鼓勵農民自願收回土地」的口號,並已開始在試點地區實施。
國家在2015年宣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並在允許條件的地方,假設將在該城市定居的農民的土地合同權利安全地從試點計劃中撤消,即「農民自願撤離土地的機制」。根據示範區域內國家的當前情況,土地的有償出口可分為農捨出口和承包土地收回,承包土地的出口分為長期和永久出口。區域性和長期性的補償標准不同,前者補償標准高,最高補償標准為每畝10萬元。
㈧ 自願放棄農村土地承包權怎麼補償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條規定,承包期內,承包方可以自願將承包地交回發包方。承包方自願交回承包地的,可以獲得合理補償,但是應當提前半年以書面形式通知發包方。承包方在承包期內交回承包地的,在承包期內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
由上可知,承包法只說了可以獲得補償,但對於具體怎麼補償,並無明確規定,所以怎麼補償由承包方和發包方協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