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知識產權趣味

知識產權趣味

發布時間:2021-07-07 04:21:27

⑴ 論 設計中的趣味性

我們的祖先發明了造紙和印刷術,創造了記載人類文明與文化的信息傳載媒體。紙和印刷術提供了記載視覺信息的媒介,不僅使平面設計有了藝術表現的空間,更深遠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人類文明的進步。面向二十一世紀,全球文化差異逐步縮小,新的科技日新月異,世界經濟更趨一體化。設計在現代文化和商業中變奏,中國設計又當何去何從?
我們知道,我們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一種永恆不滅的民族自豪感早已深深的印烙在每一個龍的傳人的心靈深處,作為當代藝術工作者應當以強烈的責任感完成當代藝術在我國的本土化。新的世紀里,中國的平面設計師們則更應當具有「創意時代,策劃未來」的理想和手筆,在當代中國藝術本土化的進程中,努力促成我國平面設計的本土化。
放眼世界,縱覽歷史,我們是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北宋時期濟南劉家針的廣告,是世界上現存的最早的平面設計,其樣式圖文並貌,已具備了近代廣告的基本模式。這則廣告的標題為:「濟南劉家有工夫針鋪」,正文為:「收買上等鋼條,造工夫細針」等字樣,正中是「白兔搗葯」商標,並標明:「認門前白兔兒為記」。據專家考據,這則一目瞭然的本土平面設計比西方印刷廣告早三百年。

然而,近代自給自足的的自然經濟是不可能擁有商業行為濃厚的平面設計。
確切的講,只有依附在這市場經濟的環境里,現代平面設計才能傳入我國。而怎樣才能促進平面設計在我國的發展,怎樣使之本土化,則是每一個有責任心的平面設計者必須考慮的問題。
我們應當首先審視、把握好世界廣告發展的脈絡,去分析一些進步思想家關於廣告思索的思想歷程,我們會發現:平面設計充分吸收了過去和現在人文主義的思想精華,重視人的自身價值,關切人的生存狀況,捍衛人的尊嚴幸福。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平面設計不止是一種商業行為,我們在注重平面設計帶來得利潤回報、銷售促進的同時,必須更加註重平面設計對於人們消費生活、人文精神的引導,關注人們的利益。聽一聽20世紀人類進步思想家關於廣告的批判:

「路易十四時代的厭世者因不堪世俗而遠走僻壤,如今的市民則渴望離開城市,以擺脫污染、擺脫侵擾。在種種侵擾之中,尤以廣告強加於人的侵擾為甚。」
——法國著名社會學家熱拉爾·拉尼奧
「現在的大多數需要,諸如休息、娛樂、按廣告宣傳來處世和消費,愛和恨別人之所愛和恨,都屬於虛假的需要這一范疇之列。」
——美籍德國著名哲學家郝泊特·馬爾庫塞
拉尼爾的「廣告侵擾」,馬爾庫塞的「虛假需要」都是在控告一種不良的廣告現象:廣告在很大程度上產生了人們的虛假需要,使人們似乎是為商品而活。小轎車、高清晰度的彩電、錯層式的家庭住宅以及廚房設備成了人們生活的全部。當我們環顧周圍的人和事,會覺得陌生嗎?那種一味追求物質享受而喪失「生活的靈魂」的情況在我們周圍不是屢屢發生、觸目驚心嗎?
我們的平面設計者必須認清:平面設計單純推銷商品往往會造成人們樂於五光十色的感官滿足,而停留在物質享受的生活淺層,會造成一部分人以物質享受為生活目的。我們的平面設計在本土化的過程中,應當吸取西方社會的經驗教訓,在設計中應當以強烈的責任感認真思考和表現我們傳統的優良的道德價值觀。首先在設計思想上本土化。

在對廣告的思索和平面廣告方向的確立之後,怎樣成功的使平面設計元素本土化,將是我們的平面設計最重要的問題。
我們知道:
平面廣告大多由文字和圖形兩部分組成,一則優秀的平面廣告對其兩部分既各有要求,又要使兩部分協調統一。通過平面媒介傳達廣告信息是平面廣告的起碼要求,一則好的廣告是一種藝術品,她不僅可以改變產品的命運,還能夠影響人們的生活。平面廣告藝術的將信息塑成完整的傳播形態,以期打動大眾的心靈與情感,這是平面廣告的主要功能,同時文字與畫面的相映成趣、互為補充,在傳達商業的主體信息時,也傳達出藝術的美,既和諧之美。
廣告文字中的廣告詞是產品的賣點和其商業精神升華所在,屬於策劃范疇,它的確定是在經過市場調研和產品定位之後,尋找出潛在的大眾進行單一或系列的訴求,以高超的藝術性使得廣告的指向明確,能迅速在公眾心中確立產品或廣告主的地位。在我們周圍也只有「本土化」的廣告文案才能讓我們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好象人們常常有這樣的經驗,若干年後對於廣告畫面的具體內容已經模糊,而廣告詞卻依然清晰,如「三源美乳霜」的廣告詞:做女人「挺好」,以及De Beers鑽石系列的廣告語「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幾個成功的範例就是極力運用文案「本土化」成功的典型,它們或是運用「諧音」的手法,或是運用「壓韻」的手法使之妙趣橫生、朗朗上口,它們同時做到了在有效的時間內留住大眾的目光,激起大眾的注意力,從而使大眾產生了閱讀興趣,並接受了廣告所傳達的正確信息。
廣告文案要做到被大眾接受已是很難,如果要被記憶更是難上加難。因此,一則優秀的本土化廣告詞應具備:
1.有利:大眾能從廣告中獲知會給他帶來的「利益」。
2.有趣:廣告詞在可讀性強的基礎上有較高的趣味性。
3.有意:言之有物,語言修飾結構嚴密,准確度高,層次感強。
4.易記憶: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產生最佳記憶效果。
無論那種本土化的廣告詞風格,都需要一定的修飾法來來增強讀者的注意力、興趣度和記憶力,常用的手法也是很民族化的修詞手法,有雙關、壓韻、諧音、節奏、幽默、誇張等等。其效果如果做到「一語驚人」,「會心一笑」,文辭精巧有加、不可再增再刪一字,則是一條成功的廣告詞。例如:某計算機公司的廣告詞僅僅以「神機妙算」四個字就概括到位,精練,還把傳統中國文化與現代科技產品完美結合在一起,使得廣告的效果得以延伸,形成了對文化的再認識。在這方面中國傳統的店鋪對聯也做的相當出色,如理發對聯:雖是毫末之技,卻是頂上功夫。只有這些本土化的廣告文案,才能真正做到我們的一語雙關,回味無窮。
評價平面廣告中的文字部分,除內容以外,表現形式也不容忽視。選擇恰當的字體,亦是有效傳達信息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設計精巧的文字不僅會提高閱讀效率,也能製造某種氛圍,強化本土化信息。
在平面廣告中, 表現什麼與說什麼同樣重要,有時甚至更重要。廣告的非文字部分擔負著演繹信息的角色,創造的是一種意境氛圍,賦予文字信息生命力,並決定著大眾對它的感覺。因此圖形部分通過感性的描述,抓住大眾的視線,進一步誘使他們有欣賞廣告的意願。廣告圖形的確定是設計的范疇,指美術和平面設計以及攝影人員如何選擇和配置一條廣告的美術元素,選擇與文字創意相關的切入點,以獨特的藝術手法對它們加以有機組合。
在上海地鐵站,我們可以發現東芝筆記本電腦的廣告,就是一則很有中國味的圖形本土化的優秀作品。它是以中國「過年送大禮」的傳統習俗為文化背景,獨取一個「禮」字當作圖形創意對象,將「禮」一分為二,圖形左邊依舊是「衣」字部,但圖形右邊則是東芝筆記本電腦翻開後成90度角的側面圖,整個畫面恰好構成一個「禮」字。只有融和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圖形創意,才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與國人產生強烈共鳴,才能在我們的生活中「與眾不同,脫穎而出」。
因此,一副優秀的本土化圖形創意應具備:
1.想看:指廣告圖形選擇獨特,有中國味,能激起大眾的好奇心。
2.好看:圖形的形、色、構成協調,美感較強,有藝術性。
3.耐看:創意新穎,並非直述主題,有民族文化的韻味 。
4.易識別:在同類廣告圖形中,差別度較強,能與眾不同,脫穎而出。
廣告圖形的創意空間較大,它包括意識和手法兩個方面。相同創意可用不同手法,效果也大相徑庭。常用表現形式有:展示、聯想、幽默、誇張等。表現手法有:攝影(寫實)、電腦合成、漫畫卡通、符號抽象、民間藝術等等,其目的在於使圖形成為有效圖形,起到有益宣傳的作用。時下也有些廣告創意言威猛必見虎龍,喻美人必見紅花,這種好似本土化的「創意」陳腔濫調,俗不可耐。試看一些優秀的廣告,往往另闢蹊徑,別開生面。
一則知識產權的廣告,畫面中的主體為人物後腦,上面列印有注冊商標的標志,寓意知識有價。還有一則健身廣告,圖為一隻寫實的烏龜,邁開兩條手繪假象的長腿,快步如飛,其意有如烏龜一樣有恆,何愁不獲意外之效。
總的來說,一則優秀的本土化廣告,要做到訴求單一,表達凝練,能吸引大眾注意力,產生與主題相關感受以及戲劇效果,並與產品和諧,其創意做到原創性、相關性、震撼力統一,使13億大眾與之共鳴,使大眾覺得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談到「意料之外」,總能讓人想到一些回味無窮、趣味無盡的優秀平面設計作品。這就是所有優秀平面設計作品的共性:趣味性。
優秀的招貼設計十分注重作品的趣味性,並使其成為作品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設計大師福田繁雄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而創作的《勝利1945》,畫面圖形為一個粗大的炮筒和一顆像似剛剛發出的炮彈,作者非常巧妙地將炮彈的方向作了一個非正常的改變,使炮彈與炮筒形成了相反的、不合理的飛行方向,就是這么一個極富趣味性的改變,使「反對戰爭,祈禱世界和平」的作品主題,在極為簡潔明了的形式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使作品的主題得到了升華,令人拍案叫絕。
平面設計的本土趣味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在新世紀里賦予它的新的內涵。記得有一則先鋒音響的平面設計,作者為表達出音響效果的逼真性,巧妙的把我國著名小說《三國演義》中的經典片段「張飛長坂坡上一聲吼」還原成設計圖形,來先鋒音響的音質效果。這種巧妙的構思,把流傳百年的演義故事與現代產品相結合,用民族故事的趣味性表達產品品質,以其獨特、新奇、生動、有趣的創作手法,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使觀者難以忘懷,可以說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設計者把握住了傳統文化的趣味特點,生動地運用了趣味性的創意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果我們將招貼設計中的趣味性加以轉換,這里的趣味性實質上就是藝術性,是一種經過深思熟慮的創意和藝術加工後的表現形式。我們知道,一幅招貼作品的成功與否往往取決於其中藝術含量的高低,作品的藝術性越強,其招貼設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也就越強。在某種程度上說,趣味性正是構築招貼作品藝術性的關鍵,招貼藝術以其特定的語言表達方式,生動地、有趣地揭示出作品的主題和內涵。
而地域文化各不相同,要讓同一文化背景的觀者接受由平面設計的趣味性帶來的愉悅,強烈感受到趣味的美感,並在愉悅之中深刻領悟到作品所要表達的含義,惟有以地域特色文化為背景,也就是要將趣味性本土化。看看靳埭強的《第三屆亞洲藝術節》的招貼設計,設計者為了傳遞藝術節的多元性和參與國家的廣泛性,針對藝術節各種文藝節目的特點和風格,將印度舞蹈者的頭飾、中國戲劇演員的眼部化妝、泰國歌舞者的面具鼻形以及*浮土繪版畫的口部造型有機地、富有情趣地組合成一個臉譜圖形。以高度概括的藝術形式、生動地表現了亞洲地區各個國家、各個民族藝術風格的多樣性,成功地塑造了第三屆亞洲藝術節的形象。可以說,招貼設計中的趣味性離不開巧妙的構思和生動的表現形式。這里還必須特別強調,招貼設計是一門藝術、是一門傳遞信息的藝術,它更需要、更渴望與觀眾進行溝通。正因為如此,它應當更加註重自己獨特的本土化語言表達方式,而作品的生動的趣味性正好切中招貼設計的這一要點。
總之,本土化趣味性在我們的招貼設計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以一種親和力,使觀眾在新奇、振奮的情緒下,深深地被作品展示的視覺魅力和情感魅力所打動。它可以使接受者在獲得信息的同時得到美的享受,在審美體驗的過程中輕松、自然地接受招貼設計所傳遞的信息。

無論是文案的本土化、還是圖形創意的本土化、或是趣味性的本土化,著都是可以提升到現代藝術本土化的高度。
傳統與現代之間的關系是任何一個藝術門類都會關注與把握的命題。在上海雙年展之後,對於中國藝術家而言中國當代藝術面臨的問題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即我們不再是要和西方做得一樣好,或者讓西方覺得我們的當代藝術好,而是中國的當代藝術如何在堅守自身的知識分子立場的基礎上,超越狹隘的意識形態情結和狹隘的地域特色觀,使藝術以一種強大的文化價值系統成長在自己堅實的土地上,讓藝術的蓬勃發展依靠自身生態圈的不斷滋養。中國的當代藝術若不依靠自身的建設和完善,不建立自身具有發展潛力的機制,不形成一種本質上能夠自我更新的系統,那麼「我們」只能去充當人家宴席上一盤小小的點心。在西方,文化上的獵奇心理,向來使多數沒來過中國但仍然想來看看的西方人對這個歷史悠久的國度抱有一種 「中國想像」,萬里長城、大熊貓、滿清人的辮子、絲綢、瓷器、中國功夫再加上紅衛兵和毛澤東,幾乎占據著這種想像空間的百分之九十。由於國內缺乏展示環境,中國當代藝術的展示與收藏大都依仗海外,因此更增加了刻意迎合西方某些對中國的歪曲性想像,或突出「民俗化」,或攙雜某些政治符號,難與中國社會現實建立良好的對視與對接關系。談到這,讓我想起了我們的服裝設計,一當設計主題是「中國風」時,大多服裝都是「大紅燈籠高高掛」,久看生厭。這就是一種典型的迎合西方獵奇心態的獻媚表現。西方一些人對二十世紀以來的中國新文化,尤其是1980年以來的中國當代文化一無所知。以「中國主題」為賣點的藝術之所以有時會獲得空前成功,正是基於這樣文化上的獵奇心理。
我們要相信,今天,藝術工作者幸運的享受改革開放的陽光。新世紀為我們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我們可以借鑒西方先進的設計方法和成功經驗。新的文化將融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
「本土化」對於各個藝術門類,其在態度是寬容的,在觀念上是可以承襲古人,亦可以不拘一格。而從平面設計本土化的觀點來看。它所要求的既不是傳統的重復.也不是歐美式的復造,而是以寬容的治學態度與寬泛的地域精神進行不同影響的組合,從而給予設計師面對傳統藝術更為廣泛的取材餘地、更為自由的改良餘地,避免了「死守客本,泥古不化」的境地。
更為重要的是,「本土化」不僅強調傳統的文化內涵,而是利用傳統、地域特色來表現現代的精神觀念,以獨特的個性與人格參與世界文化的發展.而對於平面設計而言,從「本土化」的觀念來看,其對於舊有造型元素選擇之側重是反映地域概念與傳遞文化背景的手段。悠遠的彩陶紋樣、民間的剪紙圖案等等都是體現文化意義的捷徑,豐富設計形式的載體.但是舊有造型元素與現代形式審美不符.語義上所造成的功用局限性,傳統造型元素中的自然我與現代設計中以人為本的設計觀念的偏差是顯而易見的.這種不符、局限、偏差恰恰違背了「本土化」平面設計所要求的在地域文化的背景下傳遞現代設計觀念,時代精神的主旨.如果這種元素滯後於形式與觀念的印記無法消除的話,「本土化」平面設計就是空談,「本土化」與「傳統化」的界定也就是純粹的文字游戲了。
如果把我國包裝設計歷年來在國際上的獲獎情況進行統計,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的酒類包裝占據了絕對的比重,而這些作品中在平面設計上大量運用的書法、山水、民間紋樣等等舊有造型元素,從表向上來看傳統造型元素在平面設計上的應用似手已獲得了國際的認可.但從設計的標准上揮究一下,卻體現了設計師對於傳統元素的利用上還停留於功用的層面上。
傳統的元素作為符號在傳統性的產品中通過人的知覺.傳遞出傳統的文化內涵.那麼傳統元素可否傳遞現代社會的特質,可否在現代性產品與主題中得以廣泛運用,從而擺脫功用的束縛呢?因而,將舊有造型元素用於現代語義環境並傳遞時下之風貌是「本土化」概念對我們的希冀。
本土化設計觀念對於舊有造型元素的改良與取捨是很有必要的,而找到舊元素向新元素轉換的方式使元素得以再造,使之增值,恰恰是現代設計所要表現的基礎與載體。同樣,對於具有中國地域特色的舊有造形元素其形態上的改造,則使元素不僅傳遞了現代設計觀念,更使舊有元素能夠真正傳遞載體的現代信息、符合現代產品的功用,從而擺脫元素在使用上的局限與語義上的偏差。
我們這里不妨以香港設計靳埭強公司的標志為例.具體闡述一下。作為新興企業的設計公司,其標志所要傳達的信息自然是現代的,要找到與傳統元素的溝通點的確頗有距離,而這則標志則取材於源於中國的傳統圖案「方勝」。「方勝」原是結綵之意.用繩子結成菱形之吉祥圖案。寓意雙魚相交,生命不息。並可延伸成窗欞圖案等多種變化。從語境的角度來看,「方」代表大地,「勝」代表優越美好,這樣帶有吉祥寓意的符號利用其文化意義在一定的地域環境下,即使脫離企業,商品的特質與定位同樣是可以與大眾進行信息傳遞地,但是真正作到企業形象、功能、性質准確地傳達到大眾中就相距甚遠了。而作者在原有圖形的基礎上,在形態的層面上找到了更好的載體。方形與圓形是現代設計中的基本元素之一,將「方勝」解構為圓與方的單純組合,簡化了視覺形態符合了現代的審美趨向。又暗合了企業作為設計公司的職能與功用,而在形式上保留了對稱的傳統結構。賦以一反傳統的透疊效果.又一次符合了現代設計的潮流.正是由於形態上適度的改良,此時的「方勝」圖案以由語義的載體轉化為形式的載體,極具地域特色的視覺元素經過了再造使得其在不同的環境、不同文化背景下都能「生存」下來。
靳埭強設計公司的這則標志對於「方勝」的元素並沒有本能的向語義功能靠攏,而是義無返顧地在形態上進行改造,使形式在沒有語義的影響下一樣存活下來.從而標志能夠被不同的群體所接納,這恰恰符合了現代產品對於設計上功能的要求。利用設計形態上的基本元素使整個標志在形式上更趨「非物質化」。
靳埭強主張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現代設計的理念中去。靳強調這種相融並不是簡單相加,而是在對中國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例如中國銀行的標志,整體簡潔流暢,極富時代感。標志內又包含了中國古錢,暗合天圓地方之意。中間一個巧妙的「中」字凸現中國銀行的招牌。這個標志可謂是靳埭強融貫東西方理念的經典之作,也是現代設計本土化的經典之作。元素的再造不僅僅局限於舊有造型元素(包括傳統、民間造型),對於現今可利用的視覺造型的改良與再造對於 「本土化」觀念亦有其重要的意義。其次,對於傳統造型元素、民間造型元素的應用,我們還是應該以客觀冷靜的眼光去看待。由於,歐美真正意義上的平面設計發展可追述至十八世紀的字體設計與印刷革命,體系的完善與設計上日趨規范化與標准化,使得設計師愈來愈多地將古典元素看齊。這種極力擺脫現代設計模式的束縛的現象是建築在一定的基礎上的。而反觀中國的平面設計,我們不得不承認其不完善與不成熟,如果一味對於舊有元素情獨鍾、迎合西方的獵奇心態的話,不僅不會造就「本土化」的設計氛圍,更會造成千人一面的雷同局面。顯然這是不利於我國平面設計理論體系與形式體系的完善與健全.而從在元素的利用上來講也是不符合設計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靳埭強先生的設計是平面設計本土化與設計元素再造成功的典範。利用本土化設計觀念對於舊有造形元素進行改良和取捨,使之成為載體,傳達現代社會的特質,這是我們的平面設計較之歐美平面設計個性的詮釋。

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國度,我們擁有五千年的文化,而五千年所形成的傳統的慣性使我們不可能拋棄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文化遺產,任何一種藝術門類都是如此。五千年來的文化沉澱於我們來說就有如是寶藏、有如是肥沃的創作土壤;但也有如包袱。面對傳統舊有元素的改造,我們則必須先對文化遺產中的精華加以吸收、消化才能繼承和發揚。
裁縫出身的靳埭強坦言自己「並不是很聰明」,創作靈感主要來自平常生活中的發現。靳埭強先生告訴我們:
「我不是天生的設計師,只是自然地從生活中培養潛能。熱愛生活幫助我領悟寶貴的人生觀,同時給予我神妙的創作動力。
作者:天山上的冰凌

⑵ 食趣味魯面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食趣味魯面商標總申請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0件,有1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0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食趣味魯面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1類(化學制劑、肥料)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3類(日化用品、洗護、香料)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2類(運輸工具、運載工具零部件)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8類(箱包、皮革皮具、傘具)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類(服裝、鞋帽、襪子手套)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類(面點、調味品、飲品)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市場營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⑶ 餓趣味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餓趣味商標總申請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0件,有1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0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餓趣味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1類(化學制劑、肥料)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3類(日化用品、洗護、香料)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2類(運輸工具、運載工具零部件)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8類(箱包、皮革皮具、傘具)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類(服裝、鞋帽、襪子手套)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類(面點、調味品、飲品)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市場營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⑷ 旋轉三屏,耳紋解鎖,為什麼手機大廠都喜歡申請「智障」專利

從早期的四位簡單密碼、圖形密碼(手勢密碼),到後來長密碼/復雜密碼,LG的KNOCK code和三星Note系列的簽名解鎖,再到近年來的指紋識別、聲紋識別、虹膜掃描,以及只申請了專利但是並沒有具體產品面世的亞馬遜耳紋解鎖。手機用戶和廠商對屏幕解鎖的安全性、簡便性、可靠性和趣味性的要求可謂越來越高,又要好玩、又要安全、又要便捷,人生果然是貴在瞎折騰!


KNOCK code記錄的是相對位置而不是絕對位置

LG V10同樣支持KNOCK code,而且引入了指紋識別模塊,這也是相比同年推出的另一款旗艦LG G4新增加的賣點。早在LG G2時候,LG將機身側邊的電源鍵和音量鍵轉移到背部,方便食指更加靈活地完成相關操作,相比友商確實看到了差異化的特徵。在LG V10上,背部電源鍵位置集成了指紋識別模塊,讓點亮屏幕和解鎖操作一氣呵成,讀者朋友有沒有發現?為了節省機身空間布局,盡量減少實體按鍵開孔對機身整體結構強度帶來的負面影響,指紋識別模塊一般都會選擇集成在Home鍵(正面式,例如蘋果和三星)或者電源鍵(側面式,例如nubia和索尼),但是採用背部指紋識別模塊的廠商基本上都需要額外在機身背後多打一個按鍵開孔,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電源鍵和Home鍵都不在背部,LG在這一方面無疑擁有先天優勢,這也是自LG G2以來一直「處心積慮」的布局吧。

⑸ 八戒知識產權的知識產權日活動有什麼折扣

2018年,八戒知識產權正式啟動"春雷行動」從線上走到線下,布局5大區域回服務中心、15個城答市分部、150家知產代理商,以5+15+150的布局形成網路效應。
4月26日,是以「變革的動力:女性參與創新創造」為主題的第18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八戒知識產權助力創新創造,為眾多創業者提供了商標申請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等超高優惠服務,女性創業者折扣更高。現場還有更多趣味玩法,享受優惠。
一、大轉盤抽獎,獎品豐富,中獎率高達100%,獎品有免單服務、豬公仔,500元優惠券
二、集結全國各地女性服務商,拍攝最美女性創業視頻,分享視頻可享受最高折扣4.26折。
三、如果你分享的活動頁面,有朋友下單成功,你可享受最高折扣噢!
四、更有直降專區,一元抵五百優惠券等你來哦!

⑹ 高爾夫趣味酒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高爾夫趣味酒商標總申請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1件,有0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0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高爾夫趣味酒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1類(化學制劑、肥料)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3類(日化用品、洗護、香料)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2類(運輸工具、運載工具零部件)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8類(箱包、皮革皮具、傘具)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類(服裝、鞋帽、襪子手套)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類(面點、調味品、飲品)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市場營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3類(餐飲住宿、養老托兒、動物食宿)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⑺ 求一個言簡意賅的知識產權講座的開場白

知識是第一生產力,有了知識才有社會的發展,如何能叫我們脫離吃小糠,真正能夠奔小康,那就要有知識怎樣能教我們得知識不受掠奪,下面我們一起探討一下知識產權的問題。

⑻ 什麼是趣味性設計

我們的祖先發明了造紙和印刷術,創造了記載人類文明與文化的信息傳載媒體。紙和印刷術提供了記載視覺信息的媒介,不僅使平面設計有了藝術表現的空間,更深遠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人類文明的進步。面向二十一世紀,全球文化差異逐步縮小,新的科技日新月異,世界經濟更趨一體化。設計在現代文化和商業中變奏,中國設計又當何去何從?
我們知道,我們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一種永恆不滅的民族自豪感早已深深的印烙在每一個龍的傳人的心靈深處,作為當代藝術工作者應當以強烈的責任感完成當代藝術在我國的本土化。新的世紀里,中國的平面設計師們則更應當具有「創意時代,策劃未來」的理想和手筆,在當代中國藝術本土化的進程中,努力促成我國平面設計的本土化。
放眼世界,縱覽歷史,我們是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北宋時期濟南劉家針的廣告,是世界上現存的最早的平面設計,其樣式圖文並貌,已具備了近代廣告的基本模式。這則廣告的標題為:「濟南劉家有工夫針鋪」,正文為:「收買上等鋼條,造工夫細針」等字樣,正中是「白兔搗葯」商標,並標明:「認門前白兔兒為記」。據專家考據,這則一目瞭然的本土平面設計比西方印刷廣告早三百年。

然而,近代自給自足的的自然經濟是不可能擁有商業行為濃厚的平面設計。
確切的講,只有依附在這市場經濟的環境里,現代平面設計才能傳入我國。而怎樣才能促進平面設計在我國的發展,怎樣使之本土化,則是每一個有責任心的平面設計者必須考慮的問題。
我們應當首先審視、把握好世界廣告發展的脈絡,去分析一些進步思想家關於廣告思索的思想歷程,我們會發現:平面設計充分吸收了過去和現在人文主義的思想精華,重視人的自身價值,關切人的生存狀況,捍衛人的尊嚴幸福。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平面設計不止是一種商業行為,我們在注重平面設計帶來得利潤回報、銷售促進的同時,必須更加註重平面設計對於人們消費生活、人文精神的引導,關注人們的利益。聽一聽20世紀人類進步思想家關於廣告的批判:

「路易十四時代的厭世者因不堪世俗而遠走僻壤,如今的市民則渴望離開城市,以擺脫污染、擺脫侵擾。在種種侵擾之中,尤以廣告強加於人的侵擾為甚。」
——法國著名社會學家熱拉爾·拉尼奧
「現在的大多數需要,諸如休息、娛樂、按廣告宣傳來處世和消費,愛和恨別人之所愛和恨,都屬於虛假的需要這一范疇之列。」
——美籍德國著名哲學家郝泊特·馬爾庫塞
拉尼爾的「廣告侵擾」,馬爾庫塞的「虛假需要」都是在控告一種不良的廣告現象:廣告在很大程度上產生了人們的虛假需要,使人們似乎是為商品而活。小轎車、高清晰度的彩電、錯層式的家庭住宅以及廚房設備成了人們生活的全部。當我們環顧周圍的人和事,會覺得陌生嗎?那種一味追求物質享受而喪失「生活的靈魂」的情況在我們周圍不是屢屢發生、觸目驚心嗎?
我們的平面設計者必須認清:平面設計單純推銷商品往往會造成人們樂於五光十色的感官滿足,而停留在物質享受的生活淺層,會造成一部分人以物質享受為生活目的。我們的平面設計在本土化的過程中,應當吸取西方社會的經驗教訓,在設計中應當以強烈的責任感認真思考和表現我們傳統的優良的道德價值觀。首先在設計思想上本土化。

在對廣告的思索和平面廣告方向的確立之後,怎樣成功的使平面設計元素本土化,將是我們的平面設計最重要的問題。
我們知道:
平面廣告大多由文字和圖形兩部分組成,一則優秀的平面廣告對其兩部分既各有要求,又要使兩部分協調統一。通過平面媒介傳達廣告信息是平面廣告的起碼要求,一則好的廣告是一種藝術品,她不僅可以改變產品的命運,還能夠影響人們的生活。平面廣告藝術的將信息塑成完整的傳播形態,以期打動大眾的心靈與情感,這是平面廣告的主要功能,同時文字與畫面的相映成趣、互為補充,在傳達商業的主體信息時,也傳達出藝術的美,既和諧之美。
廣告文字中的廣告詞是產品的賣點和其商業精神升華所在,屬於策劃范疇,它的確定是在經過市場調研和產品定位之後,尋找出潛在的大眾進行單一或系列的訴求,以高超的藝術性使得廣告的指向明確,能迅速在公眾心中確立產品或廣告主的地位。在我們周圍也只有「本土化」的廣告文案才能讓我們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好象人們常常有這樣的經驗,若干年後對於廣告畫面的具體內容已經模糊,而廣告詞卻依然清晰,如「三源美乳霜」的廣告詞:做女人「挺好」,以及De Beers鑽石系列的廣告語「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幾個成功的範例就是極力運用文案「本土化」成功的典型,它們或是運用「諧音」的手法,或是運用「壓韻」的手法使之妙趣橫生、朗朗上口,它們同時做到了在有效的時間內留住大眾的目光,激起大眾的注意力,從而使大眾產生了閱讀興趣,並接受了廣告所傳達的正確信息。
廣告文案要做到被大眾接受已是很難,如果要被記憶更是難上加難。因此,一則優秀的本土化廣告詞應具備:
1.有利:大眾能從廣告中獲知會給他帶來的「利益」。
2.有趣:廣告詞在可讀性強的基礎上有較高的趣味性。
3.有意:言之有物,語言修飾結構嚴密,准確度高,層次感強。
4.易記憶: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產生最佳記憶效果。
無論那種本土化的廣告詞風格,都需要一定的修飾法來來增強讀者的注意力、興趣度和記憶力,常用的手法也是很民族化的修詞手法,有雙關、壓韻、諧音、節奏、幽默、誇張等等。其效果如果做到「一語驚人」,「會心一笑」,文辭精巧有加、不可再增再刪一字,則是一條成功的廣告詞。例如:某計算機公司的廣告詞僅僅以「神機妙算」四個字就概括到位,精練,還把傳統中國文化與現代科技產品完美結合在一起,使得廣告的效果得以延伸,形成了對文化的再認識。在這方面中國傳統的店鋪對聯也做的相當出色,如理發對聯:雖是毫末之技,卻是頂上功夫。只有這些本土化的廣告文案,才能真正做到我們的一語雙關,回味無窮。
評價平面廣告中的文字部分,除內容以外,表現形式也不容忽視。選擇恰當的字體,亦是有效傳達信息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設計精巧的文字不僅會提高閱讀效率,也能製造某種氛圍,強化本土化信息。
在平面廣告中, 表現什麼與說什麼同樣重要,有時甚至更重要。廣告的非文字部分擔負著演繹信息的角色,創造的是一種意境氛圍,賦予文字信息生命力,並決定著大眾對它的感覺。因此圖形部分通過感性的描述,抓住大眾的視線,進一步誘使他們有欣賞廣告的意願。廣告圖形的確定是設計的范疇,指美術和平面設計以及攝影人員如何選擇和配置一條廣告的美術元素,選擇與文字創意相關的切入點,以獨特的藝術手法對它們加以有機組合。
在上海地鐵站,我們可以發現東芝筆記本電腦的廣告,就是一則很有中國味的圖形本土化的優秀作品。它是以中國「過年送大禮」的傳統習俗為文化背景,獨取一個「禮」字當作圖形創意對象,將「禮」一分為二,圖形左邊依舊是「衣」字部,但圖形右邊則是東芝筆記本電腦翻開後成90度角的側面圖,整個畫面恰好構成一個「禮」字。只有融和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圖形創意,才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與國人產生強烈共鳴,才能在我們的生活中「與眾不同,脫穎而出」。
因此,一副優秀的本土化圖形創意應具備:
1.想看:指廣告圖形選擇獨特,有中國味,能激起大眾的好奇心。
2.好看:圖形的形、色、構成協調,美感較強,有藝術性。
3.耐看:創意新穎,並非直述主題,有民族文化的韻味 。
4.易識別:在同類廣告圖形中,差別度較強,能與眾不同,脫穎而出。
廣告圖形的創意空間較大,它包括意識和手法兩個方面。相同創意可用不同手法,效果也大相徑庭。常用表現形式有:展示、聯想、幽默、誇張等。表現手法有:攝影(寫實)、電腦合成、漫畫卡通、符號抽象、民間藝術等等,其目的在於使圖形成為有效圖形,起到有益宣傳的作用。時下也有些廣告創意言威猛必見虎龍,喻美人必見紅花,這種好似本土化的「創意」陳腔濫調,俗不可耐。試看一些優秀的廣告,往往另闢蹊徑,別開生面。
一則知識產權的廣告,畫面中的主體為人物後腦,上面列印有注冊商標的標志,寓意知識有價。還有一則健身廣告,圖為一隻寫實的烏龜,邁開兩條手繪假象的長腿,快步如飛,其意有如烏龜一樣有恆,何愁不獲意外之效。
總的來說,一則優秀的本土化廣告,要做到訴求單一,表達凝練,能吸引大眾注意力,產生與主題相關感受以及戲劇效果,並與產品和諧,其創意做到原創性、相關性、震撼力統一,使13億大眾與之共鳴,使大眾覺得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談到「意料之外」,總能讓人想到一些回味無窮、趣味無盡的優秀平面設計作品。這就是所有優秀平面設計作品的共性:趣味性。
優秀的招貼設計十分注重作品的趣味性,並使其成為作品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設計大師福田繁雄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而創作的《勝利1945》,畫面圖形為一個粗大的炮筒和一顆像似剛剛發出的炮彈,作者非常巧妙地將炮彈的方向作了一個非正常的改變,使炮彈與炮筒形成了相反的、不合理的飛行方向,就是這么一個極富趣味性的改變,使「反對戰爭,祈禱世界和平」的作品主題,在極為簡潔明了的形式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使作品的主題得到了升華,令人拍案叫絕。
平面設計的本土趣味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在新世紀里賦予它的新的內涵。記得有一則先鋒音響的平面設計,作者為表達出音響效果的逼真性,巧妙的把我國著名小說《三國演義》中的經典片段「張飛長坂坡上一聲吼」還原成設計圖形,來先鋒音響的音質效果。這種巧妙的構思,把流傳百年的演義故事與現代產品相結合,用民族故事的趣味性表達產品品質,以其獨特、新奇、生動、有趣的創作手法,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使觀者難以忘懷,可以說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設計者把握住了傳統文化的趣味特點,生動地運用了趣味性的創意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果我們將招貼設計中的趣味性加以轉換,這里的趣味性實質上就是藝術性,是一種經過深思熟慮的創意和藝術加工後的表現形式。我們知道,一幅招貼作品的成功與否往往取決於其中藝術含量的高低,作品的藝術性越強,其招貼設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也就越強。在某種程度上說,趣味性正是構築招貼作品藝術性的關鍵,招貼藝術以其特定的語言表達方式,生動地、有趣地揭示出作品的主題和內涵。
而地域文化各不相同,要讓同一文化背景的觀者接受由平面設計的趣味性帶來的愉悅,強烈感受到趣味的美感,並在愉悅之中深刻領悟到作品所要表達的含義,惟有以地域特色文化為背景,也就是要將趣味性本土化。看看靳埭強的《第三屆亞洲藝術節》的招貼設計,設計者為了傳遞藝術節的多元性和參與國家的廣泛性,針對藝術節各種文藝節目的特點和風格,將印度舞蹈者的頭飾、中國戲劇演員的眼部化妝、泰國歌舞者的面具鼻形以及*浮土繪版畫的口部造型有機地、富有情趣地組合成一個臉譜圖形。以高度概括的藝術形式、生動地表現了亞洲地區各個國家、各個民族藝術風格的多樣性,成功地塑造了第三屆亞洲藝術節的形象。可以說,招貼設計中的趣味性離不開巧妙的構思和生動的表現形式。這里還必須特別強調,招貼設計是一門藝術、是一門傳遞信息的藝術,它更需要、更渴望與觀眾進行溝通。正因為如此,它應當更加註重自己獨特的本土化語言表達方式,而作品的生動的趣味性正好切中招貼設計的這一要點。
總之,本土化趣味性在我們的招貼設計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以一種親和力,使觀眾在新奇、振奮的情緒下,深深地被作品展示的視覺魅力和情感魅力所打動。它可以使接受者在獲得信息的同時得到美的享受,在審美體驗的過程中輕松、自然地接受招貼設計所傳遞的信息。

無論是文案的本土化、還是圖形創意的本土化、或是趣味性的本土化,著都是可以提升到現代藝術本土化的高度。
傳統與現代之間的關系是任何一個藝術門類都會關注與把握的命題。在上海雙年展之後,對於中國藝術家而言中國當代藝術面臨的問題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即我們不再是要和西方做得一樣好,或者讓西方覺得我們的當代藝術好,而是中國的當代藝術如何在堅守自身的知識分子立場的基礎上,超越狹隘的意識形態情結和狹隘的地域特色觀,使藝術以一種強大的文化價值系統成長在自己堅實的土地上,讓藝術的蓬勃發展依靠自身生態圈的不斷滋養。中國的當代藝術若不依靠自身的建設和完善,不建立自身具有發展潛力的機制,不形成一種本質上能夠自我更新的系統,那麼「我們」只能去充當人家宴席上一盤小小的點心。在西方,文化上的獵奇心理,向來使多數沒來過中國但仍然想來看看的西方人對這個歷史悠久的國度抱有一種 「中國想像」,萬里長城、大熊貓、滿清人的辮子、絲綢、瓷器、中國功夫再加上紅衛兵和毛澤東,幾乎占據著這種想像空間的百分之九十。由於國內缺乏展示環境,中國當代藝術的展示與收藏大都依仗海外,因此更增加了刻意迎合西方某些對中國的歪曲性想像,或突出「民俗化」,或攙雜某些政治符號,難與中國社會現實建立良好的對視與對接關系。談到這,讓我想起了我們的服裝設計,一當設計主題是「中國風」時,大多服裝都是「大紅燈籠高高掛」,久看生厭。這就是一種典型的迎合西方獵奇心態的獻媚表現。西方一些人對二十世紀以來的中國新文化,尤其是1980年以來的中國當代文化一無所知。以「中國主題」為賣點的藝術之所以有時會獲得空前成功,正是基於這樣文化上的獵奇心理。
我們要相信,今天,藝術工作者幸運的享受改革開放的陽光。新世紀為我們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我們可以借鑒西方先進的設計方法和成功經驗。新的文化將融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
「本土化」對於各個藝術門類,其在態度是寬容的,在觀念上是可以承襲古人,亦可以不拘一格。而從平面設計本土化的觀點來看。它所要求的既不是傳統的重復.也不是歐美式的復造,而是以寬容的治學態度與寬泛的地域精神進行不同影響的組合,從而給予設計師面對傳統藝術更為廣泛的取材餘地、更為自由的改良餘地,避免了「死守客本,泥古不化」的境地。
更為重要的是,「本土化」不僅強調傳統的文化內涵,而是利用傳統、地域特色來表現現代的精神觀念,以獨特的個性與人格參與世界文化的發展.而對於平面設計而言,從「本土化」的觀念來看,其對於舊有造型元素選擇之側重是反映地域概念與傳遞文化背景的手段。悠遠的彩陶紋樣、民間的剪紙圖案等等都是體現文化意義的捷徑,豐富設計形式的載體.但是舊有造型元素與現代形式審美不符.語義上所造成的功用局限性,傳統造型元素中的自然我與現代設計中以人為本的設計觀念的偏差是顯而易見的.這種不符、局限、偏差恰恰違背了「本土化」平面設計所要求的在地域文化的背景下傳遞現代設計觀念,時代精神的主旨.如果這種元素滯後於形式與觀念的印記無法消除的話,「本土化」平面設計就是空談,「本土化」與「傳統化」的界定也就是純粹的文字游戲了。
如果把我國包裝設計歷年來在國際上的獲獎情況進行統計,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的酒類包裝占據了絕對的比重,而這些作品中在平面設計上大量運用的書法、山水、民間紋樣等等舊有造型元素,從表向上來看傳統造型元素在平面設計上的應用似手已獲得了國際的認可.但從設計的標准上揮究一下,卻體現了設計師對於傳統元素的利用上還停留於功用的層面上。
傳統的元素作為符號在傳統性的產品中通過人的知覺.傳遞出傳統的文化內涵.那麼傳統元素可否傳遞現代社會的特質,可否在現代性產品與主題中得以廣泛運用,從而擺脫功用的束縛呢?因而,將舊有造型元素用於現代語義環境並傳遞時下之風貌是「本土化」概念對我們的希冀。
本土化設計觀念對於舊有造型元素的改良與取捨是很有必要的,而找到舊元素向新元素轉換的方式使元素得以再造,使之增值,恰恰是現代設計所要表現的基礎與載體。同樣,對於具有中國地域特色的舊有造形元素其形態上的改造,則使元素不僅傳遞了現代設計觀念,更使舊有元素能夠真正傳遞載體的現代信息、符合現代產品的功用,從而擺脫元素在使用上的局限與語義上的偏差。
我們這里不妨以香港設計靳埭強公司的標志為例.具體闡述一下。作為新興企業的設計公司,其標志所要傳達的信息自然是現代的,要找到與傳統元素的溝通點的確頗有距離,而這則標志則取材於源於中國的傳統圖案「方勝」。「方勝」原是結綵之意.用繩子結成菱形之吉祥圖案。寓意雙魚相交,生命不息。並可延伸成窗欞圖案等多種變化。從語境的角度來看,「方」代表大地,「勝」代表優越美好,這樣帶有吉祥寓意的符號利用其文化意義在一定的地域環境下,即使脫離企業,商品的特質與定位同樣是可以與大眾進行信息傳遞地,但是真正作到企業形象、功能、性質准確地傳達到大眾中就相距甚遠了。而作者在原有圖形的基礎上,在形態的層面上找到了更好的載體。方形與圓形是現代設計中的基本元素之一,將「方勝」解構為圓與方的單純組合,簡化了視覺形態符合了現代的審美趨向。又暗合了企業作為設計公司的職能與功用,而在形式上保留了對稱的傳統結構。賦以一反傳統的透疊效果.又一次符合了現代設計的潮流.正是由於形態上適度的改良,此時的「方勝」圖案以由語義的載體轉化為形式的載體,極具地域特色的視覺元素經過了再造使得其在不同的環境、不同文化背景下都能「生存」下來。
靳埭強設計公司的這則標志對於「方勝」的元素並沒有本能的向語義功能靠攏,而是義無返顧地在形態上進行改造,使形式在沒有語義的影響下一樣存活下來.從而標志能夠被不同的群體所接納,這恰恰符合了現代產品對於設計上功能的要求。利用設計形態上的基本元素使整個標志在形式上更趨「非物質化」。
靳埭強主張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現代設計的理念中去。靳強調這種相融並不是簡單相加,而是在對中國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例如中國銀行的標志,整體簡潔流暢,極富時代感。標志內又包含了中國古錢,暗合天圓地方之意。中間一個巧妙的「中」字凸現中國銀行的招牌。這個標志可謂是靳埭強融貫東西方理念的經典之作,也是現代設計本土化的經典之作。元素的再造不僅僅局限於舊有造型元素(包括傳統、民間造型),對於現今可利用的視覺造型的改良與再造對於 「本土化」觀念亦有其重要的意義。其次,對於傳統造型元素、民間造型元素的應用,我們還是應該以客觀冷靜的眼光去看待。由於,歐美真正意義上的平面設計發展可追述至十八世紀的字體設計與印刷革命,體系的完善與設計上日趨規范化與標准化,使得設計師愈來愈多地將古典元素看齊。這種極力擺脫現代設計模式的束縛的現象是建築在一定的基礎上的。而反觀中國的平面設計,我們不得不承認其不完善與不成熟,如果一味對於舊有元素情獨鍾、迎合西方的獵奇心態的話,不僅不會造就「本土化」的設計氛圍,更會造成千人一面的雷同局面。顯然這是不利於我國平面設計理論體系與形式體系的完善與健全.而從在元素的利用上來講也是不符合設計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靳埭強先生的設計是平面設計本土化與設計元素再造成功的典範。利用本土化設計觀念對於舊有造形元素進行改良和取捨,使之成為載體,傳達現代社會的特質,這是我們的平面設計較之歐美平面設計個性的詮釋。

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國度,我們擁有五千年的文化,而五千年所形成的傳統的慣性使我們不可能拋棄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文化遺產,任何一種藝術門類都是如此。五千年來的文化沉澱於我們來說就有如是寶藏、有如是肥沃的創作土壤;但也有如包袱。面對傳統舊有元素的改造,我們則必須先對文化遺產中的精華加以吸收、消化才能繼承和發揚。
裁縫出身的靳埭強坦言自己「並不是很聰明」,創作靈感主要來自平常生活中的發現。靳埭強先生告訴我們:
「我不是天生的設計師,只是自然地從生活中培養潛能。熱愛生活幫助我領悟寶貴的人生觀,同時給予我神妙的創作動力。
作者:天山上的冰凌

閱讀全文

與知識產權趣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