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著作權法意義上的音樂作品是什麼,是曲譜嗎
您好,根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四條第(三)項規定,「音樂作品,是指歌曲、交響樂專等能夠演唱或屬者演奏的帶詞或者不帶詞的作品。」
因此,不僅僅是曲譜,著作權保護的主要是智力成果,我國著作法保護但不限於這些表現形式。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❷ 受我國《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應符合的條件有哪些
1、文字作品,實施條例第四條規定:文字作品是指小說、詩歌、散文、論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現的作品。是用文字或等同於文字的各種符號(包括數字元號)來表達思想或情感的形式。
2、口述作品,實施條例第四條規定,口述作品是指即興的演說、授課、法庭辯論等以口頭語言形式表現的作品。用預先創作好的作品加以口頭表演,如詩歌的朗誦.則不屬於口述作品。口述作品一定是即興創作的。
3、音樂、戲劇、曲藝、舞蹈作品,雜技藝術作品(新增的類型)←
(一)音樂作品
是指歌曲、交響樂等能夠演唱或者演奏的帶詞或者不帶詞的作品。
需要注意:配詞的樂曲,如果詞和樂曲連在一起使用,則詞包括在音樂作品之內,如果詞未和樂曲連在一起使用,也可以包括在文字作品之內。
(二)戲劇作品
是指話劇、歌劇、地方戲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我國《著作權實施條例》第四條規定:"戲劇作品是指話劇,歌劇,地方戲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
(三)曲藝作品
曲藝是我國獨有的藝術形式,目前曲藝曲種類約有400種,其中主要的是相聲,快板,數來寶評書,彈詞,大鼓墜子、琴書等。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4條所規定的曲藝作品,指相聲,快書,大鼓,評書等以說唱為主要表演形式表演的作品。可以文字形式出現,也可以口述形式出現。
(四)舞蹈作品
是指通過連續的動作、姿勢、表情等表現思想情感的作品。
舞蹈是人體動作的藝術。廣義上講,是憑借人體有組織、有規律,有組織的運動來表達感情的藝術形式。
(五)雜技藝術
是指雜技、魔術、馬戲等通過形體動作和技巧表現的作品。
一種技藝表演,我國有豐富的雜技藝術作品資源,故在修改時,明確了雜技藝術作品作為著作權保護的客體。著作權法只保護雜技的藝術成分,雜技中表現的動作難度和技巧難度,並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4、美術、建築作品,
(一)美術作品
美術作品是指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者其它方式構成的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一般分為純藝術品和實用藝術品。
實用藝術品是指具有實際使用價值的藝術作品,是造型藝術之一。實用藝術品既是物質產品,具有物質實用功能,又是具備審美功能的藝術品。我國以前不保護本國國民的實用藝術品 在美術界,對實用藝術是否屬於美術作品,認識不一。《伯爾尼公約》第2條規定,實用藝術品的法律保護,由各國自定,如果不給予工業產權的保護,則至少要給予著作權法的保護。但是現在,實用藝術品在我國可以按美術作品保護。如果申請外觀專利的保護,可以以工業產權保護。
(二)建築作品 (廣義:包括建築物本身,還包括建築設計圖,模型)
是指以建築物或者構築物形勢表現的有審美意義的作品。我國著作權法中只包括建築物本身,設計圖和模型單列出來受保護。
《伯爾尼公約》現行文本規定,建築以及與建築有關的設計圖、草圖和立體作品是著作權保護的對象。建築作品包括兩項內容:一是建築物本身(僅指外觀裝飾或設計上含有獨創性成分的建築物); 二是建築設計圖與模型。一個建築施工圖屬於建築藝術作品的一部分,也理當受著作權保護。
建築物本身(僅指外觀,裝飾或設計上含有獨創性成分的建築物)。原著作權法未明確規定對建築作品的保護,現在同美術作品一起受到保護。
5、攝影作品
是指藉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質上紀錄客觀物體形象的藝術作品。攝影本質上是一項技術,是記錄事物影像的一種手段。在攝影作品中,可以充分利用創作人對光線強弱,畫面中人與物或人與人的距離遠近與位置選擇,畫面構成事物的取捨,感光時間的長短及背景等一系列要素的理解運用,完成作品的設計創作。
6、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新增的條款)
(以前叫電影、電視、錄像作品), 是指攝制在一定介質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無伴音的畫面組成,並且藉助適當裝置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的作品。
電影本質上是一項科學技術, 電影藝術的表現力是以往藝術形式所不能比擬的。電影作品不僅表現手段復雜,創作過程也十分繁瑣。著作權法所稱的電影作品,不是指其中的階段性成果,也不是指電影藝術中的構成要素。比如,電影文學劇本以文字表述為攝制電影提供設計藍圖,它既是電影作品的基礎,又是一部可供閱讀的文學作品;電影音樂也可作為獨立的音樂作品單獨加以利用;電影作品中攝制的每一張膠片,又是一件攝影作品。而是指影片這一綜合藝術。
7、圖形作品,和模型
圖形作品是指為施工、生產繪制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以及反映地理現象、說明事物原理或者結構的地圖、示意圖等作品。
工程設計圖是指專門用於施工建設的設計圖。
產品設計是工業產品的設計,這里所說的產品既不同於手工業品,也不同於純藝術工業產品,而是指以現代工業為基礎所生產的工業產品。
地圖是一種以實用為主要目的的繪畫藝術作品。它運用符號和地圖制圖原則表示地面和社會的自然現象。是科學與藝術作品的結晶。經濟生產、物質生活、交通通訊等都要求地圖所提供的自然地理信息必須具備客觀性和精密性,這是地圖作為科學作品的表現。區別性、可讀性和使用方便的要求以及畫面和諧美觀的追求,又使地圖成為一種美術品。因為地圖創作的客觀性較強,在侵權認定時的原則是找相同的錯誤。(因為素材的客觀性太強)
示意圖是指簡單的點、線、幾何圖形和注記等符號來說明內容較為復雜的事物及科學原理,或為顯示事物的具體形狀或輪廓而繪制的略圖。
模型
模型作品是指為展示、試驗或者觀測等用途,根據物體的形狀和結構,按照一定的比例製成的立體作品。 對於工業設計的立體表現形式的模型,以及按照工業設計進行施工而完成的工程建築實體和物質產品的實體,原來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現在模型和建築物都納入了保護范圍。
8、計算機軟體
❸ 我國對於音樂著作權是如何保護
中國的音樂當來然有版權保護了,源《著作權法》就是版權保護的法律依據。
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
1.音樂作品自身的版權關系就比較混亂,許多音樂作品說不清楚版權究竟屬於誰,許多大的唱片公司的版權也一樣存在問題,更不用說小唱片公司或是獨立音樂人了。
2.絕大多數唱片公司和獨立音樂人都沒有足夠的版權保護意識,也不知道該如何保住自己的音樂作品。
其實方法非常簡單,保護版權,一定要從我做起。如果唱片公司和音樂人自己都不真正重視版權保護,不去把自己的音樂作品進行版權登記,不對合法授權進行公示,那麼渾水摸魚的人就永遠有生存的空間。
❹ 音樂作品如何申請版權保護
1,現在全世界通過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行使著作權最多的就是音樂作品.中國音樂著作權協回會管理的音樂著答作權包括表演權/廣播權和錄制/發行權,協會實行會員制.協會將會員編入CAE名錄,確定國際編號.作品匯入WWL(世界作品目錄)確定國際序列號.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http://www.mcsc.com.cn/
2,如果你無法發表你的作品,而又想保護,必須證明你的作品的原創性,這是比較困難的,現有法律很難切實保護證明力不強的作品,沒有相應的機制保護.在實踐中以第一個發表的作者作為著作權人,除非有證據證明其不是著作權人(要證明這個實踐中很困難).----依據<<著作權法>>
❺ 你對音樂作品著作權保護的現狀有哪些認識
對於音樂著作權的保護 ,能更好的保護創作者的權益
現網路發達, 避免了更多的抄襲。
提高下載的門檻,是有很大作用的。
❻ 怎樣保護自己的音樂作品著作權
如果自己辛抄辛苦苦做出來的原創音樂作品遭到別人的剽竊甚至被人搶注版權,
而此時您
又拿不出有效的證據,是不是一件令人憤怒但又無可耐何的事情呢?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在法律面前是講究證據的,剽竊和盜竊他人作品的現象大有人在,
所以,
為了保護自己的作品不受他人侵犯,
我們總結了幾個方法供大家特別是原創作者參考:
一、
把作品底稿用特快郵遞或者傳真給自己或者親朋好友郵寄一份,
郵遞收到後不要開
封。這種方法比較原始,
但很實用,
既經濟又方便,我國的法律明確規定特快郵遞和傳真件
可以做為法律證據。
當有人剽竊或者盜竊您的作品時,
您就可以拿著這份郵寄到法院當做證
明了。切忌郵遞不要開封,否則就失去時間效力了。
二、
到各地版權局注冊登記版權這種方式相對麻煩一些,
但從法律意義上來講更具說服
力。各地的版權局注冊手續均不一樣,注冊費用也不一樣,可以打電話咨詢相關問題。
點此
查看全國各地版權局聯系電話及地址。
三、
到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登記這種方式更麻煩一些,
而且要求較高。
這個協會對登記
作品的條件必須是您的作品在省級以上媒體發表過,
而且對您的作品在商業用途方面產生的
利益他們可以取得分成比例。
❼ 音樂版權是什麼和保護期是多久
在網路上可以免費下載歌曲,但是現在很多歌曲是需要我們付費進行下載的。這種變化實際上體現了我國對於音樂版權的保護。那麼,音樂版權保護期是多久?將下文為大家詳細解答。音樂版權是什麼一、音樂版權是什麼?音樂著作權是指音樂作品的創作者對其創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權利。主要包括:音樂作品的表演權、復制權、廣播權、網路傳輸權等財產權利和署名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精神權利。二、申請作品著作權登記應當提交的材料及要求:(1)按要求填寫完整的作品著作權登記申請表;(2)申請人的身份證明;(3)權利歸屬證明;(4)作品的樣本(可以提交紙介質或者電子介質作品樣本);(5)作品說明書(請從創作意圖、創作過程、獨創性三方面寫,並作者簽字)。三、音樂版權的辦理時限版權登記機構受理登記申請後30個工作日辦理完成。需要補正材料的,申請人自接到補正通知書後兩個月內完成補正,登記機構自收到符合要求的補正材料後30個工作日辦理完成。四、音樂版權保護期著作權法規定的音樂著作權的保護期指的是音樂作品的詞曲作者、改編、翻譯等創作者對其創作的音樂作品享有專有權的保護期限。保護期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過了保護期的音樂作品可以免費使用,但作者的署名權、保護作品的完整權、修改權等人身權永遠受保護。音樂版權也就是音樂著作權,是音樂作品的作者對作品享有的所有權利。我國法律上規定了音樂版權保護期,通過上文小編的介紹,我們得知音樂保護期是直到音樂作品的作者或者合作作品中最後死亡作者死後的第50年的12月31日。當音樂作品的版權過了保護期,我們就可以免費使用音樂作品了。最後,小編提醒大家,音樂作品的相關人身權是永遠受我國法律保護的。
❽ 我國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受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不得違反憲法和法律,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國家對作品的出版、傳播依法進行監督管理。
《著作權法》第四條規定,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護。一方面明確了任何作品在創作完成之後都統一享有著作權,使著作權人的人身和財產利益得以保證,另一方面禁止了違禁作品的出版與傳播,實現了公共利益的保護。
著作權作品是指單獨具有版權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視聽作品和其他任何形式的作品,版權作品之外的其他信息材料則是指不具有版權的事實或者信息資料。
(8)我國音樂作品著作權保護擴展閱讀:
有三種類型的作品不受法律保護: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第二種是不適用於《著作權法》的作品。第三種是超過了《著作權法》規定的保護期限的作品。
《著作權法》第五條規定,本法不適用於:
(一)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二)時事新聞;
(三)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八條規定,著作權人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可以授權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行使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
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被授權後,可以以自己的名義為著作權人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主張權利,並可以作為當事人進行涉及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訴訟、仲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