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要規定小區業主的車位優先使用權
近年來,由於市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高,個人擁有汽車量不斷增加,「停車難」成為了一個社會熱點難點問題,並由此引發了業主和開發商之間、業主和物業公司之間、業主之間的多重矛盾。
對於小區內的車位、車庫的分配和使用,《物權法》第74條規定:「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屬於業主共有。」
車位租售引發業主爭議
某小區的車位與住戶配比為0.5:1,開發商在銷售車位時,規定每戶最多隻能買一個車位。業主入住後,物業公司在出租露天車位時,同時規定每戶最多隻能租賃一個車位,已經購買了車位的業主不得再租賃車位。開發商和物業公司的上述規定,引起了一些業主的不滿,並引發許多爭議。車位應首先滿足業主需要業主提問淵以下簡稱問冤院我家有兩部車袁地下車庫還有未售的袁我為什麼不能買兩個車位鑰憑什麼我買了車位就不能租車位鑰專家解答淵以下簡稱答冤院司法解釋第五條規定,建設單位按照配置比例將車位、車庫,以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處分給業主的,應當認定其行為符合物權法第七十四條第一款有關「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的規定。
案例中小區的車位配置比例為0.5:1,也就是說,小區最多隻能有一半的業主可以享有車位。此處,獲得車位的使用權的途徑包括購買、獲贈和租賃等方式,這些方式是平行的,也就是說,通過這些方式處置車庫車位後,單個業主所獲得的使用權不能超過1個,如果多於1 個,就違反了配置比例。
因此,在車位配比等於或小於1 的情況下,開發商和物業公司有權拒絕業主購買或租賃多於1 個車位的要求。如果開發商或物業公司向同一業主出售或出租了2 個或2 個以上車位,其他沒有購買或租賃到車位的業主可以向法院主張確認合同無效。
佔用小區公共部位設定的車位屬業主共有
答:有業主認為,無論是地上或是地下的車庫車位,都是佔用了除房屋專有部分以外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建成的,而這些車庫車位和其他場地也應當算是歸全體業主共有的共有空間。
根據《物權法》第74 條第3 款「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屬於業主共有」的規定,小區內的所有車位都屬於業主共有。這種理解是不正確的,也沒有法律依據。
《物權法》規定,「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確定」,小區內按照規劃批准建成的車庫、車位,在銷售之前,當時還不存在業主共有,整個建設項目的權利人就是開發商,開發商依法對這些車位、車庫具有處置權。
在開始銷售之後,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共有部位而設定的車位,產權應當屬於全體業主共有。
車位是租是售開發商有權決定
答:在上面第2 點的分析中,已經明確,除佔用公共場地而建成的車位之外,其他車位、車庫的產權屬於開發商,開發商因此而具有處置權。既然如此,那麼是出售、附贈或者出租,其決定權在開發商,而不在業主。法律限定的是開發商出讓車庫車位的對象,而不是處置方式。
露天車位租期不得超過20年
答:通常,露天車位是佔用了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而建設的,物業公司負有對其進行管理的義務,可以將其劃位管理、出租,但不能出售。有些物業公司與業主變相簽訂合同約定租賃的期限為70 年,這樣的租賃合同是部分無效的,因為根據《合同法》,最長的租賃期限不得超過20年。
露天車位屬於全體業主共有,業主是否有權免費使用?這主要看管理規約或者業主大會的約定。如果管理規約或業主大會決定不收租金,則業主在繳納了車位的物業服務費後無需交納。但如果管理規約或業主大會對此未作約定,在車位配比不足的情況下,
為了合理分配資源,物業公司或者業委會可以通過有償使用的形式將車位出租。業主對公共車位的共有權,不一定體現為佔用某一個車位,也可以體現在對公共車位經營收益的分配上。使用公共車位的業主相對於其他業主來說多佔用了公共資源,按理也應當給予合理補償。計程車位所得收益應按約定分配或依法納入維修資金。
其他小區車位盡量短期租賃
答:業主能否購買或租賃旁邊小區的車位?《物權法》對於「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是一項強制性的規定。「首先滿足」不同於「優先滿足」。「優先滿足」是指在同等條件下,業主有優先購買權,如果業主以外的其他人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那麼開發商將車庫車位出售給他人,就沒有侵害業主的「優先購買權」。
但是,根據《物權法》第74 條的規定,不管其他人是否提出了比業主更高的條件,都不能首先賣給其他人,除非是小區業主書面承諾放棄購買、租賃車庫車位。如果該小區的開發商將車位賣給其他小區的業主,只要將來無法實現其按車位配比享有車位的業主提起訴訟,法院都可能認定其他小區業主購買車位的合同無效。
那麼,業主能否租賃其他小區的閑置車位呢?按照物權法物盡其用的原則,是可以的。業主的需要有一個時間段,小區開發初期,可能入住率還不高、小區業主的經濟能力還有限,此時應當允許開發商將閑置的車位向小區外的其他人出租,以保護開發商盡快收回車位、車庫成本的合法權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周邊居民停車難的問題。但將車庫車位向小區外第三人出租的前提是任何時候都必須首先滿足小區業主的合理停車需要,在兩者沖突時,向外出租的合同無效,因此,這類合同約定的租賃期限不宜過長。
推薦閱讀:購二手房後才發現質量問題 維修資金買家承擔
律師:口頭承諾為不定期租賃屋主有權解除合同
置業選房竅門:買房前要"三看、三比、三算"
律師在線回答:合夥購買房產是可以按比例共有
買房貸款過戶細節提示(編輯:焦點佛山)
Ⅱ 地面車位開發商承諾給坐地戶違法嗎
您好,具體需要看車位的產權歸屬,如果是歸開發商的,那麼不違法。如果是全體業務所有的公共區域,那開發商許諾不了。
Ⅲ 我簽署的是車位使用權認購書,如果是人防車庫,我該怎麼知道!
如何確定一個車位是否屬於人防車位?首先可以察看現場標注,如果現場專沒有標注清楚,可到屬工程管理單位或人防監管單位查詢。
如您遇到變相出售、附贈、租期超過3年的處置人防車位的行為,一定不可輕信其口頭承諾,千萬不能圖一時之利、一時之便而冒違法風險。可以說,凡是不能承諾取得產權證的車位出售行為,都是值得懷疑的。請及時聯系所在區以上人防部門投訴具體情況,或直接撥打「12345」政府服務呼叫熱線。建議您保留並提供盡可能多的證據線索,積極配合人防部門對有關問題進行調查處理。
Ⅳ 開發商口頭表示車位使用許可權與房子同年限(也就是說70年)協議是這樣約束,合理嗎
我認為車位使用年限與房屋使用年限相同是合理的。因為房屋的土地使用年限最長就是70年。這是國家規定的。
Ⅳ 買房合同承諾有車位使用權,但過戶後沒有,能否取消交易
1、合同中有否此約定,如有約定按約定;看題目可能是無約定,如無約回定,合同中的車位答使用權是否明確,是獨占使用權還是業主共同使用權,如是獨占使用權的,如沒有兌現承諾,是違約行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等承擔違約責任。如果是共同使用權,那沒有約定幾戶人共同,如沒有交付,這幾戶同樣可以要求支付對價或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2、沒有給車位,不能構成根本違約,不能解除合同取消交易,因為車位只是合同約定買賣的附帶物或附屬物,不是合同的主要目的,合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購買房屋,供人居住,房屋交付後,當事人的主要目的已實現,沒有給付車位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得到實現,如賠償損失,或要求繼續履行合同,要求兌現承諾交付車位等。
Ⅵ 向開發商購買的車庫使用權是否受法律保護
你好,使用權和產權完全不同,這種情況下無法保障你們的權益!
Ⅶ 購房時承若送小區地面停車位使用權,但簽合同時又不寫在合同上,這合理嗎
變更產權人名字的視作二手房過戶。
購房合同在房管局備案之前,並要承擔相應撤銷備案的費用,以後辦理的房產證與變更後合同一致。要想增加名字只有待房產證辦理下來後,與開發商協商增添或更換購房人購房合同的買受人名字必須與新辦房產證名字一致,到房管局辦理增加共有人手續(貸款購買的需結清貸款後辦理),變更合同。備案半年以上的不能撤銷。
如購房合同已備案,但需開發商配合,一般半年內可以撤銷備案(貸款購買的不可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