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喬治·奧威爾 1984 [email protected] 拜謝!!!
我想說的是,這書沒有版權保護,實在不貴,便宜一點的10元左右,還是買一本支持正版吧。另外用電子產品看太累,這本書有時還要前後翻翻才能看明白。
② 找一篇《格列佛游記》有感500字作文
1
格列佛游記》讀後感
《格列佛游記》的作者斯威夫特出生於愛爾蘭的首都都柏林,父親是一位定居在愛爾蘭的英國人。他是一個遺腹子,由叔父扶養成人。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記》發表於1726年,被當作是兒童文學作品,實際上卻是抨擊當時英國社會墮落與腐敗的諷刺小說。
在這本書中,寫得是主人公,一位外科醫生格列佛的冒險故事,其中一些令人心驚肉跳。在小人國里,他成了龐然大物,刀槍不入,一連吞幾十頭黃牛仍填不飽肚子;在巨人國里,他變成了巨人們的玩偶,被玩弄於手掌間,並與蒼蠅和蜂子展開斗爭;後來,他來到神秘的飛島國,這里的人利用鳥的下部的天然磁鐵和海底下的磁鐵的力量,隨心所欲地移動,這同時也是一個可隨時傳喚鬼魂對話、專門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離奇國家;還有令人深感汗顏的慧駰國,在這個人馬顛倒的世界裡,更有許多不可思議的故事。讀著讀著,我彷彿隨著格列佛一起走進了那個奇幻的世界。那些玩偶般的小人,高大威猛的巨人,長得像魚的飛島國居民,以及慧駰和耶胡們,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覺得最特別的要數飛島國的居民。他們的眼睛都長在一側,而且是一個愛好樂器的民族,在他們的衣服上也有各自喜歡的樂器。那裡的侍從必須要時刻敲打大臣們的腦袋,否則他們總愛異想天開。……讀了這本書後,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勇氣和冒險的精神,他是個與眾不同的男子漢,他一見到大海就抑制不住內心冒險的沖動。作為一名醫生,他專門搭乘去各地旅行的船隻,以為船員看病為由,去環游世界,到處冒險。
讀了這本書以後,我漸漸覺得這些書其實很有意思,而且不會看不進去,反而讀過幾遍之後,越發愛上了這些書。書是人們進步的階梯,在書的世界遨遊是每個人的夢想。打開手中的書,一頭扎進去吧,總有一天會發現其中的樂趣。
2
當我翻開了《格列佛游記》時我立刻就被眼前的目錄所吸引了:小人國歷險、大人國歷險、會飛的國家……這些字眼似乎被作者施加了魔力,我一看到這些就想快點往下看,想快點了解怎麼會有小人國和大人國,國家又怎麼會飛。帶著這些疑問我認真地讀起了第一章。
這本書講的是格列佛以海上醫生的身份隨同一艘船出海航行,後遭遇風暴孤身一人涉險了一些神奇的國家,最後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國家的事情。情節曲折、玄妙,又不乏幽默。把格列佛的歷險寫的栩栩如生,有趣極了。與其說是「格列佛游記」倒不如說成是「我與格列佛的游記」呢,因為我在閱讀這本書時幾乎入迷了,好像就是我和他一起歷險一樣。但是我又從心裡佩服他的機智勇敢,他總是給我一中「逆境叢生」的感覺,這點就是他歷盡艱險後從新踏上自己的國土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堅決要向他學習這種精神,否則的話,若我以後遇到這種事情的話說不定早已經一命嗚呼了呢
3
長假里,我讀了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的《格列佛游記》。小說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像與誇張,描述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處周遊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
游記中的大人國、小人國的離奇故事深深吸引了我,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遇了荒島上的慧因國,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美德的慧因國國王的故事。在慧因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樣,人們更不懂他們的含義。他們不懂什麽是「懷疑」,什麽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中,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
我很羨慕格列佛能有幸到慧因國,哪裡是我們所追求和嚮往的理想境地,在這里你不需要顧慮別人說話的真假。而在現實社會中,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拐賣兒童謀取暴利;有人甚至為了金錢而拋棄自己的親生父母……難怪,我們的老師、長輩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提高警惕,小心上當受騙。
我也盼望著有一天我們的社會也能像慧因國那樣,孩子們的眼中不再有疑慮,教育與現實是統一的。我願為此努力,也希望大家一起,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讓這個社會多一點真誠,少一點虛偽
4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名叫《格列佛游記》。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十八世紀前期最優秀的諷刺專家和政治家——江誇生· 斯威夫特。
這一天晚上,我看完了這本書的最後一頁,似乎意猶未盡。
此時我頭疼的厲害,想要炸開似的。我用力德睜開惺忪的睡眼,映入我眼簾的是一種似乎很熟悉又似乎從未見過的古建築。我環視四周,竟發現自己一生素白的古裝,躺在浸著莫名液體的水晶棺里動彈不得。天:我大腦深處的某種東西隱約的告訴我,這是樓蘭。
有許多人抬著水晶棺往某個地方走去。我凝聽著,樓蘭古老的民族音樂浸透哀愁。潛意識告訴我,這是個葬禮,而將被埋葬的人就是我!我試著側過頭,看到了同樣身著素裝的許多人。那個步履蹣跚、包頭大哭的老媽媽是我的「阿媽」,那個兩鬢蒼白、佝僂著腰的老大爺是我的「阿爸」。是的,就在我生日的那天晚上。外族人又攻入了我們城市,飛來的流矢劍射中了飯桌前的我,於是,一個生日宴席伴著刀光劍影變成了葬禮。
孔雀神知道我有多麼不願意離開至親至愛的親人們,我的淚混入了水晶棺內的液體中,我張開嘴卻發不出一絲聲音。我已經死了,只能葬入了沙漠的盡頭。
啊,不要!我一驚,便從睡夢中醒了。原來這只是個夢呀!嚇壞我了。我覺得很巧,斯威夫特經歷了4次旅遊,都是有許多重大發現,並且他從中都很直接諷刺、橫掃了英國的社會和其他的方面。那我的這一次古樓蘭游記,不僅經歷了一次生離死別,還讓我認識到戰爭的可怕。
《格列佛游記》這本書每一章從中透露著不同的思想,令人深思,令人了解許多當時社會存在的問題。這本書無論從內容還是寫法上,我都喜歡。而做的這個夢只是借題發揮。
夕陽欲墜,一群聖潔的白鴿迎著粉色的霞暈在雲層重時真時幻。我對著蒼穹,回憶著《格列佛游記》,更是回憶古樓蘭!
5
長假里,我讀了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的《格列佛游記》。小說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像與誇張,描述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處周遊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
游記中的大人國、小人國的離奇故事深深吸引了我,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遇了荒島上的慧因國,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美德的慧因國國王的故事。在慧因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樣,人們更不懂他們的含義。他們不懂什麽是「懷疑」,什麽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中,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
我很羨慕格列佛能有幸到慧因國,哪裡是我們所追求和嚮往的理想境地,在這里你不需要顧慮別人說話的真假。而在現實社會中,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拐賣兒童謀取暴利;有人甚至為了金錢而拋棄自己的親生父母……難怪,我們的老師、長輩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提高警惕,小心上當受騙。
我也盼望著有一天我們的社會也能像慧因國那樣,孩子們的眼中不再有疑慮,教育與現實是統一的。我願為此努力,也希望大家一起,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讓這個社會多一點真誠,少一點虛偽。
③ 韓國《新西遊記》用中國文學巨著來命名,這不侵權嗎
不侵權,文學作品都幾百年了,沒有版權一說,都是自由分享的。
④ 《IQ84》
《IQ84》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在蟄伏5年後,近期推出的迄今為止最長的長篇小說,共1050頁。這本由作者每日凌晨伏案4—5小時寫就的長篇,沒有因為篇幅而擋住金融危機下人們的購買慾望,而是在日本創造了一個銷售奇跡:發售12天,銷售即突破了百萬冊。無論是地鐵里的通勤族,還是蝸居在家的人們,幾乎都在翻閱這本書。由於訂單不斷,該書的出版方新潮社決定進行第八次印刷。
《IQ84》的書名也充滿了玄機,很容易讓人將其與英國著名作家喬治•奧威爾的經典作品《1984》聯系起來,因為在日語中數字9的發音和英文字母Q接近。村上透露說,他欲以此書向喬治•奧威爾致敬。事實上,與《1984》一樣,《IQ84》也是描述1984年發生的事情。不過,在奧威爾的年代,寫1984年是預測未來;而村上則是回溯過去,但「仍然在講未來」。
而中國的「村上迷」也已在翹首盼望中譯本的問世。日前,記者致電幾乎擁有村上所有作品版權的上海譯文出版社得悉,在談《IQ84》的版權時競爭十分激烈。上海譯文出版社一旦拿下版權,村上的「御用翻譯」林少華則應是《IQ84》的當然人選。林少華已讀完了《IQ84》。在談到這本小說在村上春樹創作譜系中的地位時,林少華認為,《IQ84》是里程碑式的重要作品。村上春樹一年前談及這部長篇的主題時說道:「我認為當今最為可怕的,就是由特定的主義、主張造成的類似『精神囚籠』那樣的東西。多數人需要那樣的框架,沒有了就無法忍受。奧姆真理教是個極端的例子,但此外也有各種各樣的圍欄或囚籠。一旦進去,弄不好就出不來了。」
在這個意義上,《IQ84》可以說是村上通過邪教等諸多日本社會問題,對於世界現狀以至人類走向的擔憂和思考。村上春樹認為文學是也必須是對抗「精神囚籠」的一種武器。他作為小說家的職責就是打磨這種武器,即寫出好的故事。因為「好的故事會加深和擴展人的心靈。有了這樣的心靈,人就不想進入狹小地方了」。林少華說,「依我看,這也就是這部作品最主要的文學價值,這意味一個傑出作家的使命感或社會擔當意識。」
⑤ 村上春樹的《IQ84》是什麼故事
《1Q84》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2009年所發表的長篇小說。故事以雙線(BOOK3為三線)進行,並以村上春樹較少用的第三人稱全知觀點來說故事。《1Q84》榮獲2009年日本「年度最暢銷圖書」第1名。
長篇小說《1Q84》文本分為三卷:Book1(4月—6月)、Book2(7月—9月)、Book3(10月—12月),分別有24章、24章、31章。文本以主角「青豆」和「天吾」的視角敘述,Book1與Book2採用雙線、Book3添加了牛河以三線平行結構進行推進,圍繞邪教團體進行描述。故事講述男主人公「天吾」與女主人公「青豆」在「小小人」所營造出的「未知的Q世界」相遇的故事。男女主人公經歷了不幸的童年,其他登場人物成為暴力的犧牲品。虐童、宗教狂與暴力等,如空氣之「蛹」,無孔不入地貫穿於人的存在空間——這便是主人公存在於斯、掙扎不已的、被稱為1Q84的殘酷青春。
《1Q84》主題思想即對邪教組織和恐怖主義進行深刻反思
文本中出現的新興宗教團體「先驅」,讓人聯想到出現於日本的奧姆真理教。村上春樹對於奧姆真理教事件的思考以一種並不明顯的內在形式表現在小說創作中,他借用宗教團體「先驅」探討社會問題。村上春樹以描述「先驅」宗教團體的創立、運作過程的偏激、狹隘與陰暗、通過宣傳奴役和控制「信徒」思想和行為,揭示「信徒」把自我拱手讓給他們的「領袖」、放棄自我的思考而一步步誤入歧途的真相。
作品裡的主人公「青豆」與「先驅」對抗。「青豆」的職業是健身教練員,同時也是一名殺手,她專門獵殺虐待婦女兒童的男人。「青豆」和「老夫人」具有的共同特質使她們成為最佳拍檔,她們幫助受殘害的婦女和小孩,把施暴者用最乾脆利落的手段送到另外一個世界,「不再放任這種雜碎般的危險傢伙繼續在世間撒野,就不會在什麼地方又出現新的犧牲者了」。
主人公「青豆」為了被奸殺的幼女肩負著刺殺「先驅」教主的使命,「深繪里」的父親則被困於「先驅」新興宗教團體,「天吾」則通過「青豆」和「深繪里」與「先驅」產生聯系,暗示著善與惡的對抗、個人與團體的斗爭。斗爭的過程中,充滿著無力感,邪惡的力量太強大,「政府」又無作為,個人的力量畢竟太渺小,對社會、對個人命運深深的無力感在文本中得以體現。
村上春樹並沒有一味譴責暴力,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暴力產生的原因。
無論是歷史還是今天,無條件的服從所謂的體制,喪失自我獨立的思考,是村上春樹找出的暴力源頭,也是給世人發出的一個警醒。
新興宗教的存在和異化是社會存在的問題之一。邪教和恐怖主義問題引起社會動盪不安。雖然當代文明早已有了信仰自由,但很多宗教組織並不是抱著向善的美好願望,而是披著宗教的外衣危害社會,甚至殘害生靈。村上春樹針對邪教組織和恐怖主義進行深刻地反思,大多數日本人並不相信真實,而是主動去相信自己希望是真實的東西。
小說最後以「夜幕剛剛很勉強地撤下。而下一次黑暗,還沒有那麼快到來。」結尾,寓意著在當代社會,「暴力」的陰影無處不在,面對「暴力」,只能通過愛、通過理性的面對與反思才能守護光明抵制黑暗對我們的侵襲。
⑥ 大家小書的兩大主題
書名:大家小書·史料與史學
圖書編號:1157253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定價:12.0
ISBN:720005708
作者:翦伯贊
出版日期:2005-05-01
版次:1
開本:32開
簡介:
本書是翦老所著的一本重要史學入門之作,它分兩大主題:一為「史料」,一為「史學」。他所說的「史料」,不是通常所泛稱的歷史資料,而是「史料學」,是研究歷史資料的具體門徑和方法;所說的「史學」,主要是說研究歷史的理論和方法,通稱「歷史學」。
目錄:
關於歷史學的「三基」問題
一、關於基本理論問題
二、關於基本知識問題
三、關於基本技能問題
略論中國文獻學上的史料
一、導言
二、正史
三、正史以外的諸史
四、史部以外的群書——經、子、集
五、四部以外的各種文字記錄
考古發現與歷史研究
略論搜集史料的方法
一、史料與方法
二、史料探源與目錄學
三、史料擇別與辨偽學
四、史料辯證與考據學
五、史料的搜集整理與統計學、邏輯學及唯物辯證法
論司馬遷的歷史學
一、司馬遷的傳略
二、司馬遷的歷史方法一——紀傳體的開創
三、司馬遷的歷史方法二——紀傳體的活用
四、司馬遷的歷史批判——「太史公曰」
五、余論——史料的搜集編制及其歷史觀
論劉知幾的歷史學
一、劉知幾的傳略
二、劉知幾的著作、思想及其歷史觀
三、劉知幾中國歷史學各流派
四、劉知幾論紀傳體的各部門
五、劉知幾論歷史學方法
六、劉知幾論歷史文獻
七、余論
補充:
北京出版集團公司,北京出版社出新版「大家小書」。
新增(筆者所知近十種,算是第五輯):
《閑坐說詩經》金性堯
《三國史話》呂思勉
《中國戲劇史講座》周貽白
《橋梁史話》茅以升
《大一統與儒家思想 》楊向奎
《啟功的書畫世界》啟功
《秦漢的方士與儒生》顧頡剛
《墨子與墨家》任繼愈
《史學要論》李大釗
《名篇詞例選說》葉嘉瑩
由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家小書系列:
《說話的學問》徐思溢、 詹伯慧
《學點音韻學》唐作藩、 詹伯慧
《語文雜記》詹伯慧
《少數民族語言與粵語》歐陽覺亞、 詹伯慧
個人覺得,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這一些列是難得的好書,值得讀讀。
大家小書-洋經典
1935年,在從埃克斯特返回倫敦的旅途上,艾倫·雷恩爵士得到了一個靈感:「最低廉的價格,最富有智力含量的圖書,提供給最廣大的讀者。」由這一靈感,誕生了《企鵝叢書》及現代的平裝書革命。而今,由北京出版社推出的《大家小書》叢書,其「大家寫給大家看的書」之出版理念,也意在與雷恩爵士的出版觀念東西呼應。這套匯集了當前國內包括葉廷芳、李文俊、李銀河、呂同六、劉文飛、余中先、柳鳴九、趙白生、錢滿素、傅惟慈、屠岸、董強等在內的眾多一流專家學者心血的《大家小書·洋經典》2005年曾推出第一輯10種書,當年即已實現重印乃至三印,並入選了2005年「知識工程推薦書目」。按照每年度推出一輯的計劃,2006年新春伊始,叢書又如約推出了第二輯一套十本。第二輯中,《我的生活》是著名畫家夏加爾追憶他前半生的自傳,在國內屬首次引進版權,正式出版。作為藝術家的夏加爾,其肆意揮灑、天馬行空、無所顧及的性格在書中時有展現。
《書·畫·人》是英國頗受爭議的作家D.H.勞倫斯的一部關於文學和繪畫的隨筆集。這本批評集當年反響不大,但隨著後人對勞倫斯研究的深入,這本隨筆集漸受重視,被譽為「現代文學批評中少有的傑作之一」。
《小毛驢之歌》是西班牙獲諾獎的作家希梅內斯的一部散文集。雖然創作這部作品時希梅內斯已是二十三歲,血氣方剛的青年,但他童心未泯,仍時常生活在童年的回憶之中。他把孩提時代一起玩耍的那頭銀灰色的小毛驢當做朋友、夥伴,給它取名「普拉特羅」,與它傾訴衷腸,帶著它與小朋友玩耍,與大自然對話。
《與里科克一起笑》是有「加拿大的馬克·吐溫」之稱的幽默作家裡科克的小品集。他寫的幽默作品不是說一兩個逗笑的故事,而是在詼諧、滑稽的情節背後觸及到英美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和本質。
雖然都德因為描寫了普羅旺斯鄉間明媚的陽光,而被尊為法國南方文學的鼻祖,但其實展露在這本享有盛名的《磨房文札》中的普羅旺斯,和我們心目中那塊天空澄凈、大地熾烈、風情濃郁的度假勝地相距甚遠。在都德筆下,這里的自然美如天堂,生活在地上的人們卻沒因此比別處的人們更快樂。翻遍《磨房文札》,似乎找不到一個上帝的寵兒,生老病死愛恨情仇,形形色色的人生憾事都展列在陽光碧樹之下。除了開法國南方文學之先,《磨房文札》淺近直白、清淡平易,細讀起來也找不出過人之處、驚人之筆。但文留千古,定有道理。中文本譯者柳鳴九先生認為都德的魅力在於「以柔和溫存的眼光去看待人物……鞭撻是輕微的,諷刺也不辛辣……對人生中世俗的規范與是非標准有時又多少有點超然」。
《動物的生命》是2003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庫切的作品。它以小說和講座的形式討論了尊重動物尊嚴與權利的問題,提出「沒有什麼能夠妨礙我們設身處地地為另一個生命著想」,從而得到環保主義者熱捧。
海涅的《哈爾次山游記》由已故著名詩人、學者馮至先生翻譯。書中內容是在對惡的譏諷與嘲弄和對善與美的贊頌中交替進行的,故其筆鋒所向不斷「換景」,筆調時而抒情,時而抨擊;文體時而散文,時而歌謠,鮮明反映出詩人那戰斗的和慈善的雙重與統一的情懷以及揮灑自如、不拘一格的風貌。
據悉,叢書的第三輯正在選目醞釀中,其中將包括王爾德的《書信人生》、喬治·吉辛的《四季隨筆》、E.B.懷特的《風格的要素》等。
中國游記芥川龍之介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06-01出版)
我的生活夏加爾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06-01出版)
小毛驢之歌希梅內斯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06-01出版)
與里科克一起笑里科克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06-01出版)
哈爾次山游記/大家小書洋經典海涅、 馮至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06-01出版)
書畫人/大家小書洋經典D.H.勞倫斯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06-01出版)
動物的生命/大家小書洋經典庫切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06-01出版)
漫步遐想錄盧梭、 徐繼曾 8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大家小書洋經典:動物農場奧威爾、 傅惟慈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05-01出版)
梭羅日記亨利·戴維·梭羅、 朱子儀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思想,山水,人物鶴見祐輔、 魯迅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小王子聖-埃克絮佩里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06-01出版)
安妮日記安妮·弗蘭克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06-01出版)
先知,沙與沫紀伯倫、 錢滿素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05-04出版)
磨坊文札都德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06-01出版)
笑柏格森、 徐繼曾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05)
待補。。。。。。
⑦ 有人有喬治·奧威爾:畫面中的人生 這部紀錄片的觀看地址嗎,迅雷上的被刪了,急求呀
尊敬的迅雷用戶,您好:
建議您可以購買正版影片進行觀看,如果迅雷看看上有您想看的電影,您也可以到迅雷看看(www.kankan.com)進行觀看的,不過迅雷看看裡面有部分影片由於版權方的要求,需要進行收費或者開通影視VIP才可以觀看的。
對於最新的電影,電影院沒下架,互聯網是不會有這部影片的,不排除一些不清晰的偷拍版,建議您耐心等待互聯網正版影片的出現。
感謝您對迅雷的支持,希望能夠幫到您。
更多疑問,歡迎您向迅雷網路平台提問。
⑧ 關於樹上春樹
1Q84》可以說是村上在世界語境下對當今日本社會問題的一個認識和總結,也可以說是通過邪教等諸多日本社會問題,對於世界現狀以至人類走向的擔憂和思考。在蜇伏五年之後,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於5月29日在日本推出了他迄今為止最長的作品—共1050頁的厚厚兩本「硬皮書」《1Q84》。 盡管在經濟危機的慘狀下,這本書還是創造了一個銷售奇跡:在發售12天後,銷售即突破了百萬冊。在日本,無論是地鐵里的通勤族,還是蝸居在家的博客作者,幾乎人人都在翻閱這本書。由於訂單不斷,該書的出版方新潮社6月9日決定,進行第八次印刷。本書的營銷也堪稱經典案例,在正式推出前,除了作者及書名外,小說的背景、情節、人物等一概秘而不宣。這一招顯然極大地吊起了讀者的好奇心,自預購消息發出後,訂單便蜂擁而至,在日本的首發日即訂出68萬部之多,打破了村上本人保持的《天黑以後》預訂數的紀錄。書店裡,期待一睹為快的書迷們排起了長龍,書「賣得像飛一樣」。《1Q84》的書名也充滿了玄機,很容易讓人將其與喬治·奧威爾的經典作品《1984》聯系起來,因為在日語中,數字9的發音和英文中的字母Q接近。村上自己也透露說,他欲以此書向英國著名作家喬治·奧威爾致敬。事實上,與《1984》一樣,《1Q84》也是在描述1984年發生的事情,不過,在奧威爾的年代,寫1984年是在預測未來,而村上則是在回溯過去,但「仍然在講未來」。而中國的「村上迷」們也已在翹首盼望中譯本的問世。不過,這本書的中文版權出現了微妙的糾葛。幾乎擁有村上所有作品版權的上海譯文出版社,在談《IQ84》的版權時,卻冒出了幾家競爭者,而村上似乎也有些「待價而沽」的意味。「現在我們正在洽談中,沒法說談到了什麼程度。」譯文出版社文學編輯室主任黃昱寧說,「任何一本受歡迎的書,都不會是一家出版社在談。」如果譯文出版社如願談下版權,村上的「御用翻譯」林少華則應該仍是《IQ84》的當然人選。林少華對本書也已先睹為快,本報記者日前專訪林少華,就《IQ84》探聽一二,以慰國內「村上迷」的念想。
⑨ 村上春樹的《IQ84》到底是什麼故事好看嗎
一、很好看的一本書。
特別是裡面的「空氣蛹」和「小小人」,感覺很奇妙吧。也去網上看過一些書評,想不到那麼深的層面,只是單純地被這個故事吸引。就故事而言,很神奇很動人。
二、作品簡介:
《1Q84》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2009年所發表的長篇小說。故事以雙線(BOOK3為三線)進行,並以村上春樹較少用的第三人稱全知觀點來說故事。
《1Q84》榮獲2009年日本「年度最暢銷圖書」第1名。
三、內容簡介:
長篇小說《1Q84》文本分為三卷:Book1(4月—6月)、Book2(7月—9月)、Book3(10月—12月),分別有24章、24章、31章。文本以主角「青豆」和「天吾」的視角敘述,Book1與Book2採用雙線、Book3添加了牛河以三線平行結構進行推進,圍繞邪教團體進行描述。故事講述男主人公「天吾」與女主人公「青豆」在「小小人」所營造出的「未知的Q世界」相遇的故事。男女主人公經歷了不幸的童年,其他登場人物成為暴力的犧牲品。虐童、宗教狂與暴力等,如空氣之「蛹」,無孔不入地貫穿於人的存在空間——這便是主人公存在於斯、掙扎不已的、被稱為1Q84的殘酷青春。
四、作者簡介:
村上春樹,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1949年1月12日生於京都伏見區。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
村上春樹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
其作品風格深受歐美作家的影響,基調輕盈,少有日本戰後陰郁沉重的文字氣息,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並被譽為日本80年代的文學旗手,其作品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廣泛知名度。
2017年2月24日,村上春樹出版兩卷本長篇小說《騎士團長殺人事件》,小說上卷命名為「念頭顯露篇」,下卷命名為「隱喻改變篇」。
⑩ 樹上春樹1Q84寫了什麼
自己上網閱讀 http://wenku..com/view/cadbfd84b9d528ea81c77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