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土地證上寫的是「本宗地內未作分攤的土地使用權屬全體業主共用」是什麼意思
房地產項目宗地內未作分攤的共用土地使用權只登記不發證,登記注冊版給宗地內全體業主。
公寓住權宅最小單元房屋的土地使用權面積為建築佔地面積進行面積分攤,具體公式為:建築佔地面積/本樓幢建築面積×最小單元房屋築面積=最小單元房屋土地使用權分攤面積。另外,在土地使用證備注欄內註明「本宗地內未作分攤的土地使用權屬全體業主共用」。
排屋、別墅住宅最小單元房屋的土地使用權面積為建築佔地面積再加上其他獨自使用的土地面積。另外,在土地使用證備注欄內註明「本宗地內未作分攤的土地使用權屬全體業主共用」。
其中,疊排住宅最小單元房屋的土地使用權面積為建築佔地面積按建築面積分攤,底層房屋再加上其他獨自使用面積。另外,在土地使用證備注欄內註明「本宗地內未作分攤的土地使用權屬全體業主共用」。
非住宅房地產項目用地,參照公寓住宅進行面積分攤。
非房地產項目用地,土地使用權分攤面積根據其使用的建築面積按比例分攤。
『貳』 房地產中所稱的「宗地」怎麼解釋!
土地使用權人的權屬界址范圍內的地塊。
權屬界址線所封閉的地塊。一般情況下,一宗地為一個權屬單位;同一個土地使用者使用不相連接的若乾地塊時,則每一地塊分別為一宗。宗地是土地登記的基本單元,也是地籍調查的基本單元。歷史上曾稱宗地為「丘」。
宗地是地籍的最小單元,是指以權屬界線組成的封閉地塊。以宗地為基本單位統一編號,叫宗地號,又稱地號,其有四層含義,稱為:區、帶、片、宗,從大范圍逐級體現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如:B107—24這個地號表示福田區第1帶07片第24宗地。
宗地是被權屬界址線所封閉的地快。通常,一宗地是一個權利人所擁有或使用的一個地塊。一個權利人擁有或使用不相聯的幾個地塊時,則每一地塊應分別劃分宗地。當一個地塊為兩個以上權利人擁有或使用,而在實地又無法劃分他們之間的界線,這種地塊稱為共用宗。
當一個權利人擁有或使用的地塊跨越土地登記機關所轄的范圍,即一個地塊分屬兩個以上土地登記機關管轄時,應按行政轄區界線分別劃宗。
『叄』 土地使用權歸誰所有
1、如為協助法院執行轉讓土地使用權,應依據法院提供的裁定書(判決書),協助執行通知書及其中所載明的宗地四至面積籌辦理轉讓過戶手續,可以不經被執行人同意。
2、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應補辦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並經審查批准,補交出讓金後方可轉讓;或收回國有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黨政機關、公益事業單位劃撥土地轉讓須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
3、轉讓合同應經過公證。
4、有關資料採用復印件時,應與原件核實並予註明。
5、分立、更名等涉及土地使用權變更的,當事人應提供有效的證明材料。分立者應為原同一單位或家庭成員,且單位所有權性質不變;更名者應為同一使用權人。繼承的須提交繼承文書或公證文書等。繳納有關費用後,繼承、分立、更名可填寫變更登記審批表直接進行變更登記。夫婦共同購置的房地產,可以設定為共有財產,經申請可參照更名辦理。找房地產資料,到中國地產商 www.zgdcs.com
6、企業改制土地變更實際上一種轉讓行為,通常以有償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原則上需轉讓審批。
(二)個人住宅轉讓
個人住宅用地轉讓手續與單位宗地轉讓手續基本相同。除出讓土地外,其他個人住宅用地可以按劃撥用地對待,在辦理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事項:
1、須有宗地共有人同意轉讓意見;
2、個人轉讓應以當場簽押為准;
3、個人住宅轉讓時未繳納年租金者須繳納地價總額
1%有償使用費後按劃撥土地使用權進行變更登記。
二、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
下列集體土地使用權視情況可以轉讓:
(一)鄉、村企業需經審批可以在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流轉,確需對外轉讓的,經土地主管部門審查同意並報經政府批准征為國有後,可以依法出讓(轉讓);另抵押的集體土地,抵押權實現時,可以依法轉讓。
(二)依法登記的城鎮個人住宅使用的集體土地,經土地所有權人同意可以轉讓,但變更後的土地使用權性質仍為集體土地使用權。
『肆』 該宗土地使用權應當如何確定
【問題】
甲公司經批准1975年以劃撥方式取得一宗國有土地使用權,土地用途為辦公用地,土地面積20畝。該公司由於資金不足,於1976年與乙公司簽訂協議,由乙公司出資共同建造辦公樓,約定辦公樓建成後70%的房屋歸甲公司使用, 30%的房屋歸乙公司使用,辦公樓建成後,兩公司按照協議使用辦公樓無爭議。2007年乙公司因企業改制,要求辦理土地登記,甲公司以用地批准文件主體為本公司,合建協議未約定土地歸屬為由,認為土地使用權應屬於自己,不同意乙公司取得土地使用權。為此兩公司就土地的歸屬問題產生爭議。
問:1.該宗土地使用權如何確定?
2.乙公司應怎樣申請土地登記?
【分析】
該案涉及兩個問題,即甲、乙公司共有土地使用權的分割問題與乙公司土地登記問題。
根據《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第五十三條的規定,一宗地由兩個以上單位或個人共同使用,可確定為共有土地使用權。共有土地使用權面積可以在共有使用人之間分攤。本案中兩公司於1976年簽訂協議,由乙公司出資共同建造辦公樓,約定辦公樓建成後70%的房屋歸甲公司使用,30%的房屋歸乙公司使用。雖然甲公司經批准取得了該宗國有土地使用權,但是乙公司按照雙方協議的規定對該宗土地實施了投資建設,並且辦公樓建成後,兩公司按照協議使用辦公樓無爭議,客觀上乙公司已享有了部分土地使用權。按照上述規定,該宗土地使用權應由甲乙公司共同享有,該宗土地應確定共有土地使用權。
對於合建房屋如何分割土地使用權的問題,《規定》劃分了兩條政策界限,即1982年《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公布以前合建房屋的和《條例》公布之後合建房屋的,應區別對待,採取不同的方式確定土地使用權。《規定》第三十九條規定,以土地使用權為條件與其他單位或個人合建房屋的,根據批准文件、合建協議或者投資數額確定土地使用權,但1982年《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條例》公布後合建的,應依法辦理土地轉讓手續後再確定土地使用權。
由於我國改革開放之前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對國有土地使用權採取行政劃撥的方式進行分配,造成大量的單位、企業、個人佔用農民集體土地,由此產生了大量的劃撥用地,加之用地的管理處於一種無序、鬆散、多頭管理的狀態,形成了用地不合理、出現了大量非法轉讓、閑置、浪費等現象。 為了合理使用土地資源,1982年國家公布實施了《條例》,限定了一些用地條件,規范了用地行為。《條例》的出台為特定時期土地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據。
本案甲、乙公司合建辦公樓發生於1976年並簽訂了合建協議,這種行為符合《規定》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可以根據甲乙雙方公司的合建協議,按房屋建築面積比例來分攤土地使用權面積,其中,甲公司佔70%,乙公司佔30%。
乙公司提出的申請土地登記的要求,可按確認的土地使用權面積,根據《土地登記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40號)的規定依法申請登記。登記申請提交的資料包括:①土地登記申請書;②用地批准文件;③甲乙公司簽訂的合建協議;④乙公司的法人證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及個人身份證明;⑤辦公樓房屋所有權證及其他地上附著物證明;⑥如果委託代理人登記的還應有土地登記委託書、代理人身份證明及代理機構證明。
『伍』 農村房產證上宗地面積權利人有權使用這塊宗地嗎
估計因為是共用宗地的緣故,所以獨用面積不好分割,故所有的土地面積沒有區分獨占和分攤,全部作為分攤面積計算了。也許不盡合理,但也沒有大錯。
樓房中的土地面積分割本身有多種分割方法,具體說那種方法更科學合理一些,確實也不好說,各有各的理由,上述全部作為分攤面積計算其實也是方法之一,也有其合理之處。
『陸』 房屋所有權人和國有土地使用證土地使用者不一致
像你所說的有兩種情況,一是在辦理土地使用證時與辦理房屋產權證時是不同的家庭成員,辦理土地使用證在前,辦理房屋產權證在後。二是土地有非法出讓的行為而沒有辦理過戶手續。
『柒』 房產證上的土地共有使用權包含土地使用權嗎
土地證跟著房抄產證走,房產襲證是共有,那麼土地證也是共有的。
房產證:
房產證(PremisesPermit)購房者通過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權,可依法對所購房屋行使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的證件。
即《房屋所有權證》,是國家依法保護房屋所有權的合法憑證。國家實行房屋所有權登記發證制度,各地必須使用建設部統一製作的房屋權屬證書,其他部門和單位製作的類似證書均無效,不受國家法律保護。
房屋所有者憑證管理和使用自己的房屋。房產證包括房屋所有權證和房屋共有權證,在通常意義上,房產證是房屋所有權證的簡稱,是由不動產登記機關發放的證明房屋所有權歸屬的書面憑證。
『捌』 房屋所有權人對房屋所佔的土地是否也享有使用權
房地來產轉讓的基本特徵是自權屬的轉移。它要求房地產權屬的全部轉移,而不是房地產權屬的分別轉讓。如果允許房屋所有權和該房屋所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分別轉讓,那麼,勢必產生取得房屋所有權的當事人並沒有取得該房屋佔用范圍內土地使用權的情況,或者取得土地使用權的當事人並沒有取得該土地范圍內的房屋所有權的情況。這樣,單獨取得房屋所有權或單獨取得土地使用權,都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且極易引發糾紛。因此,根據《城市房地產轉讓管理規定》第5條的規定,房地產轉讓時,房屋所有權與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必須同時轉讓。
『玖』 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可以不是一個人嗎
這種事情是客觀存在的。一般是辦理了房產證,沒有辦理土地證過戶。
如果因為歷史遺留問題,可以在不動產統一登記的時候,根據房屋所有權證,申請把土地過戶到自己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