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汽車人總動員》侵權案一審判決,著作權侵權行為要承擔什麼責任
您好,具體的責任分為民事責任,行政責任以及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2、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3、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5、剽竊他人作品的;
6、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
8、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9、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
10、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
11、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二)侵犯著作權的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的情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2、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3、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4、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5、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6、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7、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8、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⑵ 讓外包公司開發的網約車軟體,著作權歸公司還是個人
您好,您所說的屬於著作權法規定的委託作品,約定了作品著作權歸專屬的,按約定確定;屬沒有約定的,著作權一般歸受託人所有,外包公司是受託人,在合同無約定的情況下享有著作權。
法律依據:《著作權法》第十七條 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 當事人合意以特定人物經歷為題材完成的自傳體作品,當事人對著作權權屬有約定的,依其約定;沒有約定的,著作權歸該特定人物享有,執筆人或整理人對作品完成付出勞動的,著作權人可以向其支付適當的報酬。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⑶ 商標、專利、版權各自保護了什麼呢
照抄晦澀的法律條文和枯燥的定義顯然不是筆者的風格,為了能讓大家有更深入的感性認識,我們舉例說明:人工智慧時代,智能汽車成了各大巨頭爭相研究的領域。假如A公司的研發團隊經過不懈努力,終於成功研製了新一代智能汽車,那麼A公司該如何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呢?
首先,產品在上市前應該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比如取名為「ABC」,那麼「ABC」就可作為這款汽車的商標,一旦「ABC」商標通過了注冊,那麼在智能汽車領域,未經A公司允許,他人就不可以再使用「ABC」這個品牌。
其次,僅僅不讓他人使用「ABC」這個名字當然不能全面保護知識產權,比如智能汽車中具有突破性的技術就無法通過申請商標來保護。此時,專利就派上用場了。如果A公司為該項技術申請了專利,競爭對手即便破解了相關技術,也不能擅自用在自己的產品上,這就最大限度地保護了A公司的專利技術不受侵犯。
再次,軟體系統對於智能汽車也非常重要,為了防止競爭對手抄襲軟體源代碼等,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軟體著作權屬於版權的一種),如果抄襲事件發生,A公司的軟體著作權證書就是強有力的維權證據。
不同知識產權保護的領域各不相同:商標保護的重點是商品或服務的標志,而專利保護的重點是具有新穎性的技術,版權保護的重點則是獨創性的作品。從上文的例子也可看出,為了保護智能汽車的名稱、技術和軟體源代碼,A公司分別申請了商標、專利和軟體著作權登記,以此達到全方位保護知識產權的目的。
希望能夠幫到你
⑷ 在長途汽車或咖啡廳播放正版DVD的行為是否構成對著作權人的侵權嗎
如果播放的是正版的DVD,就不會涉及到侵權著作權。
⑸ 列車時刻表有著作權嗎
時刻表沒有著作權。十分確定以及肯定。時刻表類似與工具性質的表格,不適用著作權保護。
補充:我國著作權法明確的列出了不受其保護的客體。
一,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並非凡是具備了著作權客體條件的作品都能受著作權保護,如內容反動或者宣揚封建迷信,或者傳播淫穢思想,而被依法禁止出版、傳播,在此情況下,其著作權不受法律保護。
二,不適用於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為了國家或公眾的利益,著作權法專門規定了某些不適用於該法保護的對象。我國《著作權法》規定了以下三種。
(1)法律規定,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規定這類客體不適用於著作權法保護,是為了有助於這類客體的廣泛傳播。但是,由於這類客體具有嚴肅性和權威性,將這類客體進行編輯出版時,應當遵守有關規定。
(2)時事新聞,指通過期刊、報紙、電台、電視台等傳播媒介報道的單純事實消息。一是為了有利於時事新聞的傳播,二是其只是單純的反映客觀現實,不能成為作品。但是,如果報道者對時事新聞做出了加工,即付出了創造性勞動時,該報道可以構成作品。
(3)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這些客體因其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的工具性質,不適用於著作權法保護。作為工具,顯然不適合用於著作權法加以保護,否則違背著作權法的基本原理,妨礙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 規定引自 http://news.k8008.com/html/201209/news_1939425_1.html
⑹ 在長途大巴車上播放的正版影碟中插播廣告是否侵犯影片著作權人的權利
侵犯。
因為影碟是用來私人觀看的而不是用來放映的,所以無論是否插播廣告都是侵權行為。
⑺ 托馬斯小火車的字樣和類似卡通形象涉及著作權嗎
你好 涉及版權問題,
⑻ 如果別人生產了一種汽車模型我也生產了汽車模型這樣算侵犯版權嗎
首先要看這種汽車模型有沒有申請外觀專利保護,或者著作權保護。
其次要看其專利權或版權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就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