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准化工作的通知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准化工作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1-01-01 09:03:03

㈠ 中國企業如何走出專利標准化困境

近年來,主要涉及知識產權領域的美國337調查,已成為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一旦涉案企業被裁定違反了337條款,就會面臨相關產品的排除令和禁止進口令。同時,也就意味著如果作為被告的中國企業敗訴,其產品將不能進入美國市場,這樣的後果顯然極其嚴重。

據不完全數據統計,自1986年中國企業首次遭遇美國337調查,到2010年,涉及中國的337調查案件有109起。其中1986年至2005年為53起,2006年至2010年就達到56起。僅僅5年時間的案件總數就已超過前20年的總和。這一方面顯示了中國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步伐的加快,另一方面也預示著中國企業在美國的發展正遭遇巨大的挑戰。

對於美國的337調查,敗訴的後果不僅會導致企業的產品被強制退出美國市場,同時它還會引起高昂的賠償。據悉,從1995年到2000年,平均賠償額是540萬美元,2001年到2006年是600多萬美元,2007年到2012年差不多是500多萬美元。

對此,七星天咨詢有限公司總裁龍翔感言道,這些結果成本、賠償成本、時間成本都是可以較為准確合計的損失,但是由於企業被牽扯到調查訴訟中,其所喪失的機會成本往往難以估量,但可以肯定這一損失絕對不是小數。

專利的價值不僅體現在自我保護方面,它還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其中的一個表現便是專利的訴訟價值,即獲得侵權賠償款。

此外,中國企業還會面臨競爭對手在美國聯邦地方法院所提起的專利訴訟,其也會嚴重影響企業正常的運營和技術研發工作,因而導致了所謂的「訟累」。即便最終會因雙方和解或者以對方敗訴而結案,這樣的勝利「代價」往往得不償失。

由於美國的專利訴訟一般持續的時間較長,其審理程序嚴苛且繁瑣,因應訴所付出的精力、金錢、時間成本會很大。有的企業考慮到成本問題,往往會消極應對,即選擇不應訴。這樣的結果便是起訴方得到了「缺席判決」,致使中國企業不戰而敗。

㈡ 有對平面設計的審計標准嗎

"貫標來"對於企業來說,就是貫自徹《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的國家標准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制訂,經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批准頒布,於2013年3月1日起實施,標准號是GB/T29490-2013。
2012年7月15日到7月20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召集北京、河北、江蘇、浙江、湖南、陝西等六個省市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和部分專利代理機構以及企業,在北京開展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試點工作培訓班》。此次會議標志著我國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工作正式開始。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編制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已經報送國標辦審批,在此次會議之前,江蘇省已經受國家知識產權局委託,在本省開展了兩年多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的貫徹工作,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江蘇省的企業知識產權意識、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的大幅度提高。

㈢ 在一家大型國企中做標准化與知識產權 哪個更有前途

知識抄產權是企業護航的翅膀,襲作為大型國企,知識產權其實已經屬於必不可少的項目了,不單單是渠道那麼簡單,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知識產權都是有必要的,企業具備知識產權就是具備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地激勵和創新才是關鍵,拿商標來說,品牌的積累就是無形的財富,在行業內遲早也是一個標志;專利而言,技術專利化,專利標准化,標准產業化,產業市場化,國企具備很多的硬性條件,基礎擺在那裡,想要做是順其自然的事,知識產權積累到一定程度其實也就是在行業內制定標准,利用專利池構建技術同盟,一個人闖可能只是孤膽英雄,一堆人被你拉上船才是貨真價實的龐然大物。

㈣ 什麼是標准必要專利

標准必要專利還沒有尚無統一明確的定義(截至2019年2月)。

中國知識產權報認為,如果技術標準的實施必須以侵害專利權為前提,則即使存在其他可以被納入標準的技術,該專利對相關技術標准而言,就是必要的專利。

標準是指,為在一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並由公認機構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

專利的標准化雖然可以促進創新,增進效率,減少消費者的適應成本,消除國際貿易障礙,但也極大增強了標准化組織參與者在專利許可使用談判中的地位,導致其向標准使用者即專利被許可使用人索要不公平、不合理和歧視性的專利許可使用費

(4)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准化工作的通知擴展閱讀:

FRAND標准必要專利相關制度的政策考量因素:

在華為訴美國交互數字公司案中,為了評估符合FRAND原則的標准必要專利許可使用費,一審和二審法院主要考慮了以下三個政策因素:總量控制、反專利劫持和反專利許可使用費堆疊。

一是總量控制,是指標准必要專利許可使用費不能超過標准必要專利使用者產品利潤一定的比例。

華為案一審和二審法院認為,技術、投資、管理和勞動共同創造了產品利潤,專利技術僅僅創造產品利潤的一個因素,因此專利權人要求的許可使用費無論如何也不能超過使用者產品的總利潤,否則,該許可使用費不能認為符合FRAND原則。

二是反專利劫持(anti-hold up)。專利劫持是指標准必要專利權人要求超過專利技術本身價值的能力以及試圖攫取技術標准或者規程本身價值的能力。

在華為訴美國交互數字公司案判決書中,一審和二審法院都沒有明確使用「反專利劫持」這個概念,但兩審法院都認為標准必要專利權人不應當從標准本身中獲得利潤,其貢獻在於創新技術而不是其專利的標准化。

也就是說,兩審法院實際上都認為符合FRAND原則的標准必要專利許可使用費應當防止專利劫持現象的發生。三是反專利許可使用費堆疊(Anti-Royalty Stacking)。

專利許可使用費堆疊是指許可使用人為一個標准支付給許多不同的標准必要專利權人超額許可使用費的現象。華為一審和二審法院都認為,一個標准或者技術規程包含許多標准必要專利,任何一個標准必要專利權人都只能獲得其應得的許可使用費。

㈤ 急 江蘇省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准化材料有哪些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
1 范圍
本規范適用於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定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方針、體系要求、資源管理、運行控制、合同管理、檢查、分析和改進。
2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准。
2.1
知識產權
本規范所稱的知識產權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商業秘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植物新品種權;地理標志權;商號權及其它知識產權法律法規規定的權利。
2.2
知識產權管理
企業圍繞知識產權所開展的規劃、組織、協調、控制的系列活動的總稱。
3 知識產權管理方針
企業應制定知識產權管理方針。
知識產權管理方針應:
a)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並與企業發展總方針相適應;
b)為知識產權管理目標的制定提供總體框架;
c)向全體員工進行宣貫。
4 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要求
4.1 總體要求
企業應依據自身特點,按本標准要求建立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加以實施和保持,並持續改進其有效性。企業應:
a) 識別所涉及的知識產權種類及其在企業中所起的作用;
b) 確保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的有效運行和控制;
c) 開展檢查、分析、評價,確保持續改進。
4.2 文件要求
4.2.1 總則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文件應包括:
a)知識產權管理方針和目標;
b)知識產權管理內部控制制度;
c)知識產權管理記錄。
4.2.2 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應結合自身需要,建立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相適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如知識產權申請、維護和管理制度、保密制度、員工發明創造獎勵制度,並適時修改並完善。
內部控制制度應對企業涉及的知識產權實施有效管理。
企業應對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進行跟蹤、評價,確保制度控制的有效性。
4.2.3 記錄
企業應建立與知識產權管理有關的各項活動的記錄,形成檔案,為評價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有效運行提供客觀依據。
4.3 策劃
4.3.1 知識產權界定
企業應建立職務成果管理制度,界定知識產權權屬,擬定引進和實施他人知識產權的計劃。
4.3.2 法律法規和相關要求
企業應搜集適用與知識產權有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和相關文件。
4.3.3 知識產權管理目標
企業應針對其內部職能部門劃分和管理層級劃分,制定知識產權管理目標,並形成實現目標的計劃和相應的文件。目標應服務於企業發展總目標,並設置可測量參數。
企業應制定、實施並保持一個或多個旨在實現知識產權管理目標的方案,其中應包括:
a)規定企業內各有關職能部門和層級實現知識產權管理目標的職責;
b)實現目標的方法和時間表。
4.4 機構與職責
4.4.1 機構
企業應建立知識產權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企業最高管理者是知識產權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最高管理者可根據需要設置知識產權管理組織或知識產權主管來代表企業最高管理者實施知識產權管理。
4.4.2 職責
4.4.2.1 最高管理者
企業最高管理者應:
a)實施知識產權管理決策;
b)設置適宜的組織機構,配備必要的資源;
c)就知識產權管理的有關事宜予以授權。
4.4.2.2 知識產權管理組織(或知識產權主管)
知識產權管理組織(或知識產權主管)應:
a)領導、審查、批准和監督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的各項工作;
b)協調企業內外有關知識產權工作;
c)及時向最高管理者提供有關知識產權信息。
4.4.2.3 知識產權管理職能部門
知識產權管理職能部門應:
a)組織編制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目標、制度、工作計劃;
b)負責企業知識產權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
c)負責企業知識產權的獲取、使用、維護和日常管理工作;
d)負責企業各種獲得、使用與轉讓、許可知識產權的合同管理;
e)負責知識產權風險的防範與應對,依法處理企業內外部知識產權糾紛
f)負責企業知識產權信息資源的建設、管理和利用;
g)負責企業員工知識產權教育和培訓。
4.5 管理評估
最高管理者應定期對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和有效性進行評估。評估應包括知識產權管理績效評價,管理體系、管理方針和目標是否需要調整和改進。

㈥ 為什麼要三體系認證

三體系認證是指ISO9001認證、認證、OHSAS18001認證。
企業做為什麼要做三體系認證?
1、首先,三體系標準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管理是企業運行的基礎,知識經濟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到來對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其次,三體系認證是向公眾展示企業良好形象和社會責任的佐證和媒介。
具體來看,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是展示企業確保服務質量穩定,追求「零缺陷」的目標,對客戶負責的形象;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是展示企業確保在服務過程中節約資源,少甚至無污染,追求「零排放」目標,對社會負責的形象與責任;OH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展示企業確保生產過程中少甚至無事故、職業病,追求「零事故」的目標,對員工負責的形象與責任。
3、再者,三體系認證具有直接或間接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企業實施並通過三體系認證,要有一定的投入,但也會得到豐厚的回報,不僅有造福社會的社會效益,也會產生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分開來看,
「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好處在於,穩定服務質量,減少客戶投訴,提高企業信譽,直接有利於拓展市場。
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有利於節約能源資源,降低企業成本;持續達到排放、減少排污費用,提高市場競爭力,為保護環境作貢獻。
OH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益處在於,減少工傷事故,杜絕職業病危害,改善勞動條件,減少企業損失,調動員工積極性;為保持社會穩定作貢獻。

㈦ 申請高新技術企業有什麼要求

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要求具體如下:
一、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三、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四、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
五、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於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5%;
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4%;
3、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佔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於60%;
六、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於60%;
七、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八、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申請高新技術企業可以到微略科技,微略科技依託政府的各項政策法規,專業協助客戶開展國家級、省級、市區級等多級政府項目申報及相關資質申請。

㈧ 能給我發一份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准化建設情況報告模板嗎謝謝啦

沒模板 只有資料

閱讀全文

與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准化工作的通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
王者達摩大發明家 瀏覽:904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
蘭州經濟糾紛律師 瀏覽:994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