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地使用權70年,過期後怎麼辦如果續期,又能續多長時間
除原國防工業所來使用的土地是自國家無償劃撥使用、房產和土地分離外,其它的房產和土地是不可能分家的,"有關部門了說,我不動你業主的房屋所有權,所以不存在拆遷補償問題。我只是依法收回到期的土地使用權,不再續期,並且要求原使用方恢復原狀。"這是混蛋邏輯,這種部門決不是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政府部門。70年土地使用權到期後怎麼辦?也爭論多時,作為民用商品房到期肯定順延,政府是表過態的,要時到期收回,那肯定是製造社會混亂,談何穩定,在類似問題方面,中央領導的頭腦應該是清醒的。
2. 土地使用權出讓年限到期怎麼辦
土地使用權出讓年限到期了可以向土地使用者提出續期手續辦理。
續期的手續:
(1)續期申請的提出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土地使用者需要繼續使用土地的,應當至遲於屆滿前一年提出續期申請,這是《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1條第1款前段對土地使用權續期規定的前提條件。
(2)續期申請的審批
土地使用者提出續期申請後,土地管理部門應在合理期限內,盡快作出答復,除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該幅土地外,均應予以批准。
(3)續期的性質
土地使用權的續期與土地使用權的出讓同其性質,也就是說土地使用權的續期也是土地使用權的出讓。其唯一不同之處在於,對於土地使用權的續期申請,出讓人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收回外,應予以批准,但對於土地使用權出讓申請,出讓人並無此等義務。
土地使用權的出讓主要是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規定年限中出讓給土地的使用者,一般有三種出讓方法。拍賣出讓、招標出讓、雙方協議出讓。
(2)土地使用權到期能續多久擴展閱讀
國有土地使作權轉讓的權利義務規定
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所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
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隨之轉讓。
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人或者共有人,享有該建築物、附著物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者轉讓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時,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轉讓,但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作為動產轉讓的除外
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期限規定
土地使用者通過轉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其使用年限為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使用年限減去原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後的剩餘年限。
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的登記規定
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轉讓,應當依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
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分割轉讓的,應當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准,並依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
土地使用權轉讓後,需要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土地用途的,依照本條例第十八條的規定辦理。
3. 土地證到期可以續期多長時間
不知你是什麼地方的,舉例說明一下: 目前有部分流通的房子土地使用性質是"國有劃撥","劃撥"得土地當初開發者是從國家那裡無償獲取的,沒有支付土地轉讓的費用,這部分土地證上寫著"國有劃撥"字樣的房子如果要轉為"國有出讓",獲得70年產權---國有劃撥的房產都沒有規定使用年限,轉為"國有出讓"後,可重新獲得70年使用權. 可將此類土地使用性質為"國有劃撥"的房產視同為70年使用權到期的房產,將這種房子土地使用性質由"劃撥"轉為"出讓"需要支付的費用視同為現在的商品房在70年使用權到期後續期需支付的費用,就可以明白使用權到期後需要制服的續期費用的多少了?這個支付費用標准面積是以土地證上的土地使用面積為準的,不是房產的建築面積."國有劃撥"轉"國有出讓",寧波的具體費用如下:土地劃撥轉出讓稅費:市區 一類 733/㎡ 二類 603/㎡ 三類 421/㎡ 四類 243/㎡ 五類 142/㎡ 六類 108/㎡ 鄞州區 180----240/㎡(一般是240/㎡) 一套100平方市價為100萬元的6層房產,到期後的續期費用大概為1萬2千多點,相當於總房價的1%左右. 建議咨詢當地土地和房管部門就會知道你所在地的具體數字。 願你如意。
4. 土地使用權到期後房子怎麼辦,續期怎麼辦理
土地使用權到期續來期的步驟如下自
(1)續期申請的提出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土地使用者需要繼續使用土地的,應當至遲於屆滿前一年提出續期申請,這是《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1條第1款前段對土地使用權續期規定的前提條件。
(2)續期申請的審批
土地使用者提出續期申請後,土地管理部門應在合理期限內,盡快作出答復,除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該幅土地外,均應予以批准。
(3)續期的性質
土地使用權的續期與土地使用權的出讓同其性質,也就是說土地使用權的續期也是土地使用權的出讓。其少有不同之處在於,對於土地使用權的續期申請,出讓人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收回外,應予以批准,但對於土地使用權出讓申請,出讓人並無此等義務。
5. 土地使用權到期怎麼續期
出讓土地是有使用年限的,《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暫行條例》第12條按照土地的不同使用用途,對出讓土地的最高使用年限做了規定:居住用地為70 年,工業用地為50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為5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為40年,綜合或其他用地為50年。第22條規定:土地使用者通過轉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其使用年限為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使用年限減去原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後的剩餘年限。第39條、第40條、第41條又規定了出讓土地使用權在土地出讓合同規定的使用年限屆滿時終止,土地上的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歸國家無償取得,需要續期的,應當重新簽訂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相關知識延伸閱讀: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方式
土地使用權流轉的方式包括轉讓、出租和抵押三種方式。 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單獨或者隨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轉移給他人的行為。原擁有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轉讓人,接受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受讓人。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方式包括出售、交換和贈與等。出售是指轉讓人以土地使用權作為交易條件,取得一定收益的行為。交換是指土地使用者之間互相轉移土地使用權的行為。贈與是指轉讓人將土地使用權無償轉移給受讓人的行為。
土地使用權出租,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單獨或者隨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租賃給他人使用,由他人向其支付租金的行為。原擁用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出租人,承擔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承租人。 土地使用權抵押,是指土地使用者提供可供抵押的土地使用權作為按期清償債務的擔保的行為。原擁有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抵押人,抵押債權人稱為抵押權人。
轉讓、抵押土地使用權,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隨之轉讓、抵押;轉讓、抵押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轉讓、抵押。但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作為動產轉讓的除外。出租土地使用權,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使用權隨之出租;出租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使用權,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