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知識產權的特徵有哪些
(1)獨占性。是指專利權是一種無形財產權,具有排他性質,任何人要實施專版利,除法律另有規定的權以外,必須得到專利權人的許可,並按雙方協議支付使用費,否則構成侵權。(2)時間性。是指專利權只在授權有效期限內有效,期限屆滿或終止失效後該發明創造就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財富,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利用,專利權的期限是由專利法規定的。(3)地域性。是指一個國家授予的專利權只在授予國或地區的區域范圍內有效,對其它國家或地區沒有法律約束力,每個國家或地區所授予的專利權,其效力是互相獨立的。
Ⅱ 知識產權保護真的那麼重要嗎
為什麼需要知識產權的保護?
1、不管你是什麼形式的載體都是市場主體的一部分,也具有一般權利人的屬性,包括享有知識產權的權利。
2、有自己的獨特品牌,並在實施中,產生品牌的價值。進行有效的合法化保護,可以避免他人侵犯、玷污、假冒自己的品牌,保護自己品牌的完整性和純潔性;有的負責人講,我們沒必要注冊商標,我們也不怕別人用我們的名號去做事,越多的人用我們的名義做事,就能宣傳我們的公司。如果大家都能規范化地運作,當然很好,但是現實中,往往是他人用你的名號做不好的事情,比如進行商業獲利行為,或者募集斂聚錢財。這樣的事情發生,不僅損害了你的品牌,還對公眾造成了一個壞的印象。說嚴重點,就是你對目標服務對象不負責任。
知識產權保護有什麼好處呢?
1、可以有效保護自己公司的品牌形象,預防他人醜化,惡意使用,喪失公信力,並能為自己公司的服務打下堅實的品牌信譽;
2、商標是公司的無形資產,作為公司永遠存續的財產,對社會更好的發展起到推動的作用;
4、便於服務對象選擇,更是為了讓消費者辨識,讓自己積累的公信力,轉化為公司源源不斷的財務支持力;
5、避免費心設計的商標被他人搶先注冊,失去自己的品牌專屬權;
6、避免無意侵權,事前做的很多宣傳,努力都成了為他人做嫁衣裳,甚至還有可能會支付賠償費。
Ⅲ 簡述知識產權的專有性。
知識產權的專有性,又可稱為獨占性、排他性、壟斷性。知識產權的版專有性包括以下權含義: 1、知識產權具有排他性,在權利的有效期內,未經知識產權所有者的許可,在規定的地域內,任何人不得利用此項權利。
2、對於一項智力成果,國家所授予的某一類型知識產權應是唯一的,不能再對同一智力成果授予他人同一類型的知識產權。
根據上述第一層含義可以將知識產權所保護的客體,即符合知識產權法寶條件的智力成果,與公有領域的智力成果加以區分。這就是說,知識產權的客體必須處於「專有領域」,具有「專有性」,如果進入「公有領域」,就不能再受知識產權的保護。
上述第二層含義,也體現出知識產權與有形財產權的區別。有形財產權的所有者,如擁有一張桌子的物權人,其權利范圍僅限於對他的桌子的使用、處分權,對其他的同樣的桌子則無權使用、處分、更無權禁止他人製造、銷售同樣桌子。而對於取得這張桌子產品專利權的專利權人來講,不僅具有禁止他人製造、銷售同樣桌子的權利,而且可以阻止他人現就同樣的桌子取得專利權。可見,對於某一類有形物而言,有形財產權的「專有」才是真正的「專有」。
Ⅳ 知識產權的三種特性是哪三種。
知識產權的特點
(1)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
(2)知識產權具備專有性的特點。
(3)知識產權具備時間性的特點。
(4)知識產權具備地域性的特點。
(5)知識產權的獲得需要法定的程序。
專有性,即獨占性或壟斷性;除權利人同意或法律規定外,權利人以外的任何人不得享有或使用該項權利。這表明權利人獨占或壟斷的專有權利受嚴格保護,不受他人侵犯。只有通過「強制許可」,「徵用」等法律程序,才能變更權利人的專有權。知識產權的客體是人的智力成果,既不是人身或人格,也不是外界的有體物或無體物,所以既不能屬於人格權也不屬於財產權。另一方面,知識產權是一個完整的權利,只是作為權利內容的利益兼具經濟性與非經濟性,因此也不能把知識產權說成是兩類權利的結合。例如說著作權是著作人身權(或著作人格權、或精神權利)與著作財產權的結合,是不對的。知識產權是一種內容較為復雜(多種權能),具經濟的和非經濟的兩方面性質的權利。因而,知識產權應該與人格權、財產權並立而自成一類。
地域性,即只在所確認和保護的地域內有效;即除簽有國際公約或雙邊互惠協定外,經一國法律所保護的某項權利只在該國范圍內發生法律效力。所以知識產權既具有地域性,在一定條件下又具有國際性。
時間性,即只在規定期限保護。即法律對各項權利的保護,都規定有一定的有效期 ,各國法律對保護期限的長短可能一致,也可能不完全相同
,只有參加國際協定或進行國際申請時,才對某項權利有統一的保護期限。
知識產權屬於絕對權,在某些方面類似於物權中的所有權,例如是對客體為直接支配的權利,可以使用、收益、處分以及為他種支配(但不發生佔有問題);具有排他性;具有移轉性(包括繼承)等。
知識產權在好幾方面受到法律的限制。知識產權雖然是私權,雖然法律也承認其具有排他的獨占性,但因人的智力成果具有高度的公共性,與社會文化和產業的發展有密切關系,不宜為任何人長期獨占,所以法律對知識產權規定了很多限制:
第一,從權利的發生說,法律為之規定了各種積極的和消極的條件以及公示的辦法。例如專利權的發生須經申請、審查和批准,對授與專利權的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規定有各種條件(專利法第22條、第23條),對某些事項不授予專利權(專利法第25條)。著作權雖沒有申請、審查、注冊這些限制,但也有著作權法第3條、第5條的限制。
第二,在權利的存續期上,法律都有特別規定。這一點是知識產權與所有權大不同的。
第三,權利人負有一定的使用或實施的義務。法律規定有強制許可或強制實施許可制度。對著作權,法律並規定了合理使用制度。
Ⅳ 知識產權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主要特徵:
1、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
2、知識產權具備專有性的特點。
3、知識產權具備時間性的特點。
4、知識產權具備地域性的特點。
5、大部分知識產權的獲得需要法定的程序,比如,商標權的獲得需要經過登記注冊。
法律特徵
從法律上講,知識產權具有三種最明顯的法律特徵:
1、知識產權的地域性,即除簽有國際公約或雙力、多邊協定外,依一國法律取得的權利只能在該國境內有效,受該國法律保護。
2、知識產權的獨占性,即只有權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經權利人許可不得行使其權利。
3、知識產權的時間性,各國法律對知識產權分別規定了一定期限,期滿後則權利自動終止。
「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對創造性的勞動所完成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受法律保護,不容侵犯。」
(5)知識產權的純潔性擴展閱讀
知識產權是指人類智力勞動產生的智力勞動成果所有權。它是依照各國法律賦予符合條件的著作者、發明者或成果擁有者在一定期限內享有的獨占權利,一般認為它包括版權(著作權)和工業產權。
版權(著作權)是指創作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作者及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對其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的總稱;工業產權則是指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商標、服務標記、廠商名稱、貨源名稱或原產地名稱等在內的權利人享有的獨占性權利。
自2008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通知》頒布之後,我國陸續出台了《商標法》、《專利法》、《技術合同法》、《著作權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法規文件。
Ⅵ 知識產權的專有性是什麼
知識產權的專有性,又可稱為獨占性、排他性、壟斷性。知識產權的專有性回包括以下含答義: 1、知識產權具有排他性,在權利的有效期內,未經知識產權所有者的許可,在規定的地域內,任何人不得利用此項權利。
2、對於一項智力成果,國家所授予的某一類型知識產權應是唯一的,不能再對同一智力成果授予他人同一類型的知識產權。
根據上述第一層含義可以將知識產權所保護的客體,即符合知識產權法寶條件的智力成果,與公有領域的智力成果加以區分。這就是說,知識產權的客體必須處於「專有領域」,具有「專有性」,如果進入「公有領域」,就不能再受知識產權的保護。
上述第二層含義,也體現出知識產權與有形財產權的區別。有形財產權的所有者,如擁有一張桌子的物權人,其權利范圍僅限於對他的桌子的使用、處分權,對其他的同樣的桌子則無權使用、處分、更無權禁止他人製造、銷售同樣桌子。而對於取得這張桌子產品專利權的專利權人來講,不僅具有禁止他人製造、銷售同樣桌子的權利,而且可以阻止他人現就同樣的桌子取得專利權。可見,對於某一類有形物而言,有形財產權的「專有」才是真正的「專有」。
Ⅶ 知識產權的專有性是指
知識產權的專有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知識產權為權利人所獨占,權利人壟專斷這種屬
專有權利並受到嚴格保護,沒有法律規定或未經權利人許可,任何人不得使用權利人的智力成果。第二,對同一項智力成果,不允許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同一屬性的知識產權並存。例如,兩個相同的發明物,根據法律程序只能將專利權授予其中的一個;而以後的發明與已有的技術相比;如無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也不能取得相應的權利。
正是由於知識產權權利主體能獲得法定壟斷利益,才使知識產權制度具有激勵功能,促使人們不斷開發和創造新的智力成果,推動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知識產權和物權都是一種絕對權和對世權,從而有別於債權。
Ⅷ 知識產權的基本性質有哪些
無形性。
專有性。
地域性。
可復制性。
延伸:知識產權的特點:
(1)知版識產權是權一種無形財產。
(2)知識產權具備專有性的特點。
(3)知識產權具備時間性的特點。
(4)知識產權具備地域性的特點。
(5)知識產權的獲得需要法定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