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有土地承包經營權
1這土地的使用權是誰的,你就向誰承包,簽訂合同就行了。
2以承包合同為生效條件。前提是承包合同的內容不和現行法律相抵觸。
3在承包年限內,土地的經營權是可以轉讓的,前提是轉讓合同的內容不能和承包合同內容相抵觸,並且轉讓合同的內容要告知土地使用權者。
這點上不可能構成非法轉讓土地使用罪的要件,土地經營權和土地使用權是兩個概念。土地經營權是指用土地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經營並獲得收益的權利,這里限制了土地經營權的范圍。
土地使用權的范圍就要廣的多, 是包含了土地經營權的。
② 農民是否有權在國有土地上承包權嗎
1。我們國家的土地是國家所有,所以任何人只有土地使用權無土地所有權,這是社會主回義的體制,所以你要是答承包國家土地,依法應該簽定土地轉讓或出讓使用權協議,農村土地,找農民本人就夠了,要是城鎮的土地必須到國土資源局去辦理相關手續,進行土地的審批。
2。可以成立,受國家保護但是你的協議不違反法律規定,否則達成的協議可能被法院判決無效,但是就合同部分條款有爭議的不會造成協議的全部無效。
3。不構成,法律規定土地使用權是可以轉讓的,一般情況不會構成犯罪
③ 土地證上國有土地使用權,是什麼意思
「國有土地使用權」意思是在我國土地是屬於國家的,也就是土地是屬於國有的。登記在土地專證上的土地個人屬只有使用的權利,在土地使用期限內個人可以自主經營,也可以通過流轉的方式承包給別人。但由於土地是屬於國有的,個人沒有所有權,即就是說土地不是個人的私人財產,不能買賣,不能繼承,當土地證上登記的人死亡了或違法土地使用規定而被取消土地使用資格時,土地將被收歸國有,也就是收歸所在的村集體所有。
④ 土地使用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區別
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復指使用土地經制營獲利後與發包方分成收益。
而土地使用權是指以交租金方式獲得土地使用權,與經營沒關系,收益也可以獨占。
⑤ 國有土地個人承包後可以自由買賣或者改變用途嗎
具體來說,由抄經營性用地襲轉為非經營性用地、由非經營性用地轉為非經營性用地均直接審批,但是,由經營性用地轉為經營性用地、由非經營性用地轉為經營性用地,須依法收回再公開出讓,不宜直接審批。
使用年限也可以變更。實際上,往往用途的改變就會引起使用年限的改變。當然,即使用途不變,使用年限也可以延長,但不能超出法定最高年限。
⑥ 國家土地是怎麼承包的 按畝算,應該怎麼算
平谷萬畝山地土地流轉表決經19日和21日的兩次村民代表大會全體通過——— 11月21日晚上,平谷區大興庄鎮良莊子村21位村民代表在一張抬頭寫有「平谷良莊子村村民代表關於同意『淘金谷』土地流轉的簽名」的協議下方逐一簽上自己的名字,21個紅彤彤的指印赫然紙上。 此前,在媒體的報道下,被冠上「土地流轉第一拍」的平谷黃松峪鄉塔窪村萬畝土地,將公開拍賣轉讓土地承包權,這一消息在十七屆三中全會允許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權的政策背景下,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也因為土地流轉的相關細則尚未明朗而引起了一些爭議。 昨晚,此次事件的主要當事人、萬畝土地的主要承包人張玉旺透露了「土地流轉第一拍」的最新進展,同時回應了外界的部分疑慮。 21個紅手印是對外界疑慮的回應 「報上說要村民代表大會通過才能轉讓,現在村民代表大會的21個村民代表都舉了手,簽了名,摁了手印,應該沒有問題了吧。」在「土地流轉第一拍」見諸媒體後,張玉旺特別留意外界的反應,收集了有關此事的所有報道。 身為良莊子村村支書的張玉旺說,如果按照《土地承包法》,轉讓土地承包權是屬於承包人的權利,並不需要其他人的同意,「但既然他們說需要村民代表大會通過,我就請全體村民代表表決一下,大家都同意了。」 記者注意到,關於土地流轉的表決進行了兩次,一次是11月19日,有18名代表參加,另一次是11月21日,21名代表全部參加,兩次會議都是全體通過,「第一次有幾個人在外面開出租,沒有趕回來。我想全體通過更有說服力,所以就請全體代表都在的時候再表決一次。」張玉旺說。 萬畝土地承包權的由來 據張玉旺介紹,這萬畝土地離良莊子村約有70餘里,共有3名承包人,他是其中的主要承包人,這些土地主要是荒地。該村的耕地主要在村子周邊,全村500餘人,人均4分地。那麼,是否因為擔任村支書的職務便利,所以才能承包到這萬畝土地,張玉旺對此表示否認。 「1999年承包這塊土地的時候,我還不是村支書。」張玉旺說,在此之前,因為村民焚燒麥秸導致污染空氣,他的村支書職務被免去,當時的鄉政府准備安排他擔任鄉建築公司副經理,他沒有同意,結果就安排他承包這萬畝土地。 「當時因為是山地,都荒著,沒什麼收益,而且附近有『淘金洞』,很多外地人來這里淘金,治安很亂,沒人願意去,只有我去了。」張玉旺說,這就是這萬畝土地承包權的由來,「到2000年後,因為村裡幹部發不出工資,鄉里又把我找回去,村黨支部又選我當村支書。」 去年就開始想轉讓承包權 為什麼沒有按照土地流轉通常的做法,選擇私下協議轉讓,而是高調地通過拍賣的方式轉讓呢? 「山地離家太遠了,經常得開車買菜送上山去,我也50多歲了,管不動了。兒子在縣城做公務員,也沒興趣接手,所以我就想轉讓出去。」張玉旺說,最開始想要轉讓土地承包權還是在去年的時候,當時也沒有想到要拍賣,而是去聯絡買家談判。 去年,曾經有一位澳門來的林姓生意人和張玉旺接觸,「小夥子是做賭場生意的,出價460萬。」後來,因為各種原因,這次轉讓沒有成功。「我後來也一直在聯系轉讓的事,跟不少人接觸過,但沒有弄成。」 「今年10月份,北京藝海拍賣公司的徐總和搞策劃的趙曉凱來找我,雙方一接觸,就同意了用拍賣的形式。」張玉旺說,曾經有不少人勸他乾脆「偷偷」賣掉算了,這樣也不用被媒體「炮轟」,「如果是雙方協議,人家說多少錢就多少錢了,拍賣就不一樣了,我貪財啊,多賣一塊是一塊。」(大笑) 1000萬的估價中將「上交」承包費152萬元 「1000萬的估價是如何定的?」張玉旺算了這樣一筆賬,「現在山上的農家小院每年收入有20萬,轉讓土地使用權按照50年來算,這樣下來就是1000萬。」 但是,如果拍賣成交,土地承包權轉讓收益裡面屬於集體的收益該怎麼計算呢?張玉旺說,按照當初承包這塊土地的合同,按照承包費的形式一次性付清給村集體的錢,「原來簽了50年的合同,每年承包費是2萬元,後來又延期了將近14年,延期的14年是按每年5萬元計算的,總共需要付給村集體152萬元。」 至於其他的收益,張玉旺認為這是屬於承包人的,「當初是一片荒地,沒有蓋農家院的投入,沒有點子,那塊地還是糞土,有人去經營了,才能變成黃金。」 政府的態度在向積極方向轉變 張玉旺最近也一直通過媒體關注著政府相關部門的反應,「最開始,他們也有疑慮,因為三中全會後,土地流轉的相關細則還沒有出台,他們也沒有把握。」 「但最近區農委的領導來找過一次,說我搞的土地承包權拍賣並沒有違法,我覺得這表示政府的態度有了積極的轉變。」張玉旺也承認,至今尚未就此事和政府部門有直接的溝通,「我這事還不知道會有什麼結果,所以還沒必要和他們溝通。」 「而且,我堅持認為,土地承包權流轉是我的權利,並沒有違法。」張玉旺說,「按照現行法規,土地承包權的合同由村委會蓋章就可以了,它的轉讓合同也由村委會蓋章就有法律效力了。」 因為昨天是星期天,記者沒能采訪到平谷區相關部門。「事情即使沒能辦成,對我也沒什麼影響,我該干嗎還干嗎。」張玉旺說,「而且,經過媒體的宣傳,我的生意明年至少會更好。」 張玉旺笑著說,最近已經有些「取經者」來他的農家院里消費了,包括一對也承包了山地的來自懷柔的夫婦,他們也想借鑒張玉旺的「經驗」。昨晚,張玉旺家中和他一起吃飯的還有鄰村的一位村支書,他告訴記者,「我們村也有片荒山」。但當記者問他是否有興趣也做這樣的嘗試,他笑笑沒有回應。 拍賣方說 通過拍賣「試水」重新估價農民土地 昨晚10點,主持此次土地流轉拍賣的北京藝海拍賣公司總經理徐應鵬還在為此事准備標書,「知道村民代表大會全體同意了這件事,我心裡也踏實了。」 「在選擇平谷這塊土地之前,我們還到河北等地去看了幾塊土地,希望能找到一個好的標的,進行土地流轉的第一拍。」徐應鵬並不諱言這次拍賣帶有「試水」的性質,「在十七屆三中全會允許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權後,我們就在尋找一個合適的並且有影響的標的。」 「過去對農民土地的價值嚴重低估了,我們想通過拍賣幫助農民實現土地價值的重新估值,這是我們進行拍賣的目的。在找到張玉旺後,覺得1萬畝土地的影響也比較大,雙方就一拍即合,一起搞這個土地流轉第一拍。」徐應鵬說。 「從法律上講,我們進行拍賣完全合法,法律上沒有說土地流轉還需要政府批准。」徐應鵬說,「但在時機成熟後,確定有幾家公司或者個人真正對競拍感興趣後,我們就去找政府備案。」 徐應鵬告訴記者,目前來看,已經有幾家公司在反復咨詢,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此次拍賣肯定會如期進行,但是否能夠成交,還得等待最終的結果。成功了,我們就總結經驗,失敗了,我們就總結教訓」。 競拍者說 進行旅遊開發的可行性很高 「因為拍賣標書等資料還沒有收到,對這件事還在進行評估,我們的態度是非常認真的。」有意參與此次土地競拍的台商李復聖在電話中對記者說,他並不僅僅是個人參與,而是代表一個團隊在運作此事。 曾實地考察過的李復聖說:「這塊土地有31處宅基地,有上萬畝果樹,周圍有十幾處旅遊景點,離市區只有一個小時的距離,條件很不錯,進行旅遊開發的可行性很高。」 對外界關於旅遊開發是否改變土地性質和用途的疑慮,李復聖說,並沒有打算去改變現有的規劃,也沒有打算去新建房屋,而是考慮對現有的房屋建築進行包裝和改裝,「這並不違反現有的法規」。 李復聖說,在十七屆三中全會後,對農村土地的充分利用將是今後改革開放的關鍵點,「所以,我們會認真參與此事。可以這么說,我們現在是跟在了政策後面,走在了法律的前面,有一些爭論很正常」。 記者手記 「民間試驗」仍在等待答案 對於「平谷土地流轉第一拍」這件事,因為其明顯的策劃痕跡,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來自民間的對「允許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權」的試驗,來觀察政府和社會各方面的反應。 在記者的采訪中,無論是承包人張玉旺,還是參與其中的競拍者以及拍賣公司,除了市場經濟中對價格的謹慎和爭議外,對他們的選擇造成最大影響的是政府的決策。 張玉旺本人在這塊土地進行旅遊性質的經營,一個非本村的人或公司在沒有改變地貌的前提下,同樣進行旅遊性質的經營是否算是改變土地用途呢?如果接手的人或公司能夠對荒山的生態做出積極改善,並且能夠促進當地的就業,那麼這種變化是否可以接受呢?其程序應該是什麼樣的呢?轉讓所取得的收益怎樣才能公平地分配? 在類似的這些問題沒有得到回答之前,這種試驗還會持續下去,因為土地的價值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農民所認知。據此事的當事人介紹,在北京,已經有承包類似荒地的承包者在探尋通過拍賣的方式尋求更多的收益,也有外地的土地承包者在考慮,採取拍賣形式是不是能實現更多土地價值的方式。 政策解讀 荒山荒地轉包合法 不得改變使用性質 昨天,記者就此事向國家農業部相關部門進行咨詢後了解到,農村集體土地原則上分為耕地、宅基地和荒山荒地三大類,與前兩類轉包主體嚴格控制在農村人口不同,荒山沒有嚴格界定不能轉包給城市人,在承包期內也沒有要求非要經過村民代表大會通過。而且近十年來,城市人承包山林的例子在京郊也屢見不鮮。但是,對於承包山林後的用途,國家仍然嚴格控制,要求其不得改變土地使用性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規定,集體所有的或者國家所有由農業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的土地、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可以由個人或者集體承包從事農業生產。國有和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可以由個人或者集體承包造林。個人或者集體的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在承包期內,經發包方同意,承包方可以轉包所承包的土地、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也可將農業承包合同的權利和義務轉讓給第三者。不得在承包地上毀田打坯、建房、葬墳和開礦。 專家爭論 流轉會優化土地資源 抑或使土地關系更復雜 對於平谷所謂的「土地流轉第一拍」中,轉包人開發旅遊的打算,學界的專家們表達了不同的看法。經濟觀察家仲大軍認為,只要承包人不改變土地的使用性質,只要整個轉包過程符合現行的程序和法規,能夠使土地資源得到優化配置,這種做法就應該值得鼓勵。 但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孝正的觀點恰恰相反,周效正認為,荒山的承包人開發旅遊看似打了擦邊球,但其勢必在荒山內興建道路、基礎設施和建築物,也就違背了現行的法律。而在集體土地權屬尚未釐清的情況下,盲目將土地轉包炒作,將使土地的權屬關系更加復雜,從長遠看還會增加農村土地改革的難度。因此,目前第一步應該做的是釐清土地的權屬關系,而不應本末倒置。 相關背景 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有關加強土地流轉政策的內容為: 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不得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得改變土地用途,不得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
⑦ 土地使用權屬不屬於用益物權他到底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有什麼關系請詳細說說,謝謝!
土地使用權屬於用益物權,土地使用權的使用必須符合益物權的規定。
土地使用權是中國土地使用制度在法律上的體現,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國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有劃撥、出讓、出租、入股等。
用益物權作為物權之一種,著眼於財產的使用價值。在現代民法上,各國物權法貫徹效益原則,已經逐漸放棄了傳統民法注重對物的實際支配、財產歸屬的做法,轉而注重財產價值形態的支配和利用。
這種立法趨勢反映到理論研究上即是學者越來越注重對用益物權的研究,然而,對用益物權的法律性質則有不同的闡述。
(7)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承包擴展閱讀:
從各國物權法的規定來看,由於各國的國情不同,因而物權法規定的用益物權的種類亦不盡相同。
在羅馬法中,用益物權包括役權、永佃權、地上權。其中役權分為地役權和人役權,人役權又包括用益權、使用權、居住權和奴畜使用權;《法國民法典》規定了用益權、使用權和居住權、地役權。
這種規定沿襲了羅馬法中的用益物權的分類,即把役權分為人役權和地役權,前三種用益物權都屬於人役權的范圍;《德國民法典》規定的用益物權包括:地上權、先買權、土地負擔、役權。其中役權包括地役權、用益權和人的限制役權;
《日本民法典》規定了地上權、永佃權和地役權三種用益物權;《瑞士民法典》只規定了役權及土地負擔,役權的具體種類包括地役權、用益權、居住權、建築權、對泉水的權利。
從這些規定中,我們可以得出兩點認識:一是用益物權大多是以土地為標的的不動產物權,二是地役權、地上權、用益權是用益物權的最基本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