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著作權制度起源於

著作權制度起源於

發布時間:2020-12-31 16:14:34

『壹』 作品的著作權何時產生

從作品完成之時即產生。
法律依據:《著作權法》第二條 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貳』 作品著作權登記制度從哪一年開始實施

作品登記不是來著作權取得的必自要手續。
作品實行自願登記。
作品無論是否登記,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權不受影響。
版權登記有助於解決因著作權歸
屬造成的著作權糾紛,並能為解決著作權糾紛提供初步證據。
作品登記機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版權局負責本轄區的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的作品登記工作。
國家版權局負責外國以及台灣、香港和澳門地區的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權人的作品登記。

『叄』 版權最先在哪個國家出現

「版權」在英語中叫做right,字面意思就是「復制的權力」( + right)。在歷史上,「版權」最早確實就是指復制權。

在印刷術出現之前,並不存在「版權」這個概念。中世紀的時候,書都是抄寫而成的,所以幾乎不存在盜版動機,因為盜版的成本同生產原書差不多。另一方面,那個時候作者寫書也是沒有報酬的。

十五世紀中期,印刷術發明,從此出現了盜版現象。為了保護印刷商的利益,使得某些政府希望流通的書籍不至於沒人印刷,義大利的一些王國最早規定了印刷特許權制度。王室將某些書的印刷特許權授予某些出版商,在某個期限內(一般不超過14年),他人不得印刷該書。

這說明了三點:

(1) 版權本質上就是復制權;

(2)版權制度的起源是為了保護印刷商的利益;

(3)最早的版權保護期僅為14年。

十六世紀,印刷術傳到了英國,於是英國也出現了類似由王室授予的「印刷壟斷」制度(monopolies)。

1662年,英國通過了《授權法》(the Licensing Act),規定印刷書籍必需有許可證,同時必須將一部印刷好的副本存放在倫敦出版業公會(the Stationers Company)。這部法律實際上只是將早已存在的做法,明文規定而已。

1710年,英國通過《安妮法》(Statute of Anne),將版權的保護范圍從印刷商擴展到了作者,禁止印刷商不經作者同意擅自印刷和出版書籍。同時,該法規定版權的有效保護期為28年,此後該書就進入公共領域(public domain)。

一般認為,《安妮法》是歷史上第一部版權法,它有三個特點:

(1)早先的「印刷特許權」制度只是將版權授予印刷商,因此版權成了印刷行會成員的私有權利,而《安妮法》規定任何人都可以擁有版權,因此使得版權成了一種公有權利。

(2)《安妮法》規定版權源於作者,印刷商只有得到作者讓渡的權利才能獲得版權。

(3)《安妮法》明確規定了版權的期限。在該法頒布時,已經出版的書籍擁有版權年限為21年;那些尚未出版的書籍,版權保護年限為首次出版後的14年,但是作者可以申請繼續延長14年。但是印刷商爭辯,版權在首次出版時已經由作者讓渡給了印刷商,因此印刷商也可以申請延長版權。

『肆』 世界上著作權制度大致分為兩派,即()

英美法系和大抄陸法系

英美法系,又稱普通法法系。是指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它首先產生於英國,後擴大到曾經是英國殖民地、附屬國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非洲的個別國家和地區。到18世紀至19世紀時,隨著英國殖民地的擴張,英國法被傳入這些國家和地區,英美法系終於發展成為世界主要法系之一。英美法系中也存在兩大支流,這就是英國法和美國法。它們在法律分類、憲法形式、法院權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別。

大陸法系(civil law system)一詞中的「大陸」兩字指歐洲大陸,故又有「歐陸法系」之稱,與英美法系同為當今世界兩大重要法系之一。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等均採用大陸法系。中華人民共和國(除香港外)曾借鑒過大陸法系,並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大陸法系起源可追溯到古羅馬,其後在歐洲中世紀的後期(約12至15世紀),羅馬法在歐洲大陸又再度受到重視。到了十八世紀,歐洲大陸的許多國家都頒布了法典,嘗試列出各種法律分支的規范,因此歐陸法系又叫成文法。

『伍』 我國著作權制度一般被認為起源於哪裡

您好,受《中美高能物理協定》、《中美貿易關系協定》影響,1979年4月,專一份關於起草版權法屬並逐步加入國際版權公約的報告呈遞到當時主管國家宣傳工作的領導面前。領導批復:「同意報告。請你們趕快動手,組織班子,草擬版權法。」
著作權」和「版權」對我國都是外來詞,這兩個詞都是來自日本。版權是日本教育家福澤喻吉根據英文right譯出(1869)。為參加《伯爾尼條約》,版權法正式更名為著作權法。著作權是當時主持法律修改工作的法學博士水野練太郎根據「作者權體系」。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陸』 原始版權保護制度最早起源於我國哪個朝代


禁擅鐫

『柒』 著作權制度究竟為何而設立,其保護的核心利益是什麼

著作權法保護作者和其他著作權人的利益與促進知識與信息廣泛傳專播的雙重目的。合理使屬用的正當性可以從多方面加以認識,包括激勵與接近之平衡、憲法與公共利益、以交易成本和古典經濟學為基礎的經濟學分析等。
著作權法明確了著作權制度設立的目的:為保護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作者的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鼓勵有益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的作品的創作和傳播,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和科學事業的發展與繁榮。

『捌』 版權的起源

中國。至於版權的起源,東西方知識產權法學者無一例外地認為,版權是隨著印刷術的應用而產生的。早先,正如對印刷術的發明的認識一樣,大多數西方的知識產權學者認為,15世紀德國人約翰內斯·古登堡(Johannes Gutenberg)在歐洲對活字印刷術的應用是版權保護的開始;直到20世紀中後期,西方版權法相關的著述中,才漸漸對於版權起源於歐洲發生了疑問。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們在該組織出版的著作中指出:「有人把版權的起因與15世紀歐洲印刷術的發明聯系在一起。但是,印刷術在更早的很多世紀之前就已在中國和朝鮮存在,只不過歐洲人還不知道而已。」綜觀版權的歷史,更多地體現在物質性產品的特權與私權上,並非簡單起於一種民事權利,更不是起源於財產權,而是更多是一種「行政特權」,而類似於15世紀威尼斯、法國、英國頒布的禁止他人隨便翻印的特許令,在中國的宋代就已出現。晚清的版本、目錄學家葉德輝在他的代表作《書林清話》中就有明確的記載:「書籍翻板,宋以來即有禁例。吾藏五松閣仿宋程舍人宅刻本王偁《東都事略》一百三十卷,目錄後有長方牌記雲:『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許覆板。』」書中還記錄了一項宋代國子監禁止翻板的「公據」。宋國子監屬禮部,招收七品以上官員子弟為學生,系宋朝最高學府。國子監還設書庫,刻印經史書籍,供朝廷索取、賜予以及本監出售之用。南宋在監內專設「印文字所」。國子監所印書籍稱「監本」,一般刻印精美,居全國之冠。所以,國子監有官辦出版社的職能。在古代出版史上,無論官刻、坊刻、私刻,均有牌記表明刻書、藏版之所外,有的還有禁止原刻印出版者之外的其他人翻板的內容。類似的禁例,已經或多或少反映出版權保護中對經濟權利為以保護的因素,雖我國古代並沒有對版權形成制度化的保護機制,但這種低層次的非法律制度規范性的權利狀卻是客觀存在的。

『玖』 簡述著作權取得制度

對於一個作者來說,著作權應該怎麼取得是比較關注的點。著作權取得制度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呢?下面小編整理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於您了解著作權取得制度有所幫助。
著作權的取得主要有注冊取得、自動取得和其他取得幾種制度。
(一)注冊取得制度
注冊取得制度是指以登記注冊作為取得著作權的條件,作品只有經登記注冊之後才能產生著作權。這種著作權注冊取得的原則,又稱登記主義或注冊主義。注冊取得制度的出現,在歷史上起過積極的作用。實行注冊取得制度,可以明確有效地證明著作權人的身份,有利於及時處理著作權糾紛,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但是,注冊取得制度並不能充分保護那些未及時登記的作品,也不能保護那些來自未實行著作權注冊取得制度國家的作品。這是與《伯爾尼公約》的精神相違背的,因此,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多不採用這一制度。一些實行注冊取得制度的國家也放棄了這一做法,轉而實行自動取得制度。
(二)自動取得制度
自動取得制度是指著作權以作品創作完成這一法律事實的存在而自然取得,無需履行任何手續。這一制度所依據的原則也稱為著作權自動取得原則或自動保護原則。這是《伯爾尼公約》所確立的原則,也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著作權法確立的著作權取得原則。自動取得制度的優點在於,作品一經創作完成即可及時獲得保護,可以有效地制止侵犯著作權的行為,保護水平較高。但缺點在於,發生著作權糾紛時,未經登記的作品取證困難,所以有些國家的著作權法通過設立自願登記制度作為補充。我國《著作權法》在著作權取得上採取自動取得制度。《著作權法》第二條規定,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即著作權自作品完成創作之日起產生,並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三)其他取得制度
參照各國不同規定,其他取得制度主要包括以下3類:
(1)作品必須以有形物固定之後,才能獲得著作權。美國的版權法即採用此制度。
(2)版權標記取得制度。《世界版權公約》即採用此制度,該公約規定,一切已發表的作品均應加註版權標記,否則將視該作品進入公有領域。版權標記包括版權所有者姓名、首次出版的年份,以及在英文right的縮寫英文字母C外加一圓圈,代表版權。
(3)出版取得制度。即依據屬地原則,以作品在一國境內的首次出版作為取得著作權的標准。例如,我國《著作權法》第二條第三款規定,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依本法享有著作權。
通過與小編一起看了對於對於著作權取得制度,注冊取得,自動取得和其他取得這幾種製作的介紹,了解清楚了嗎?如果對於著作權取得一些其他內容,有些什麼不懂的問題,你可以向咨詢,解決您的時間問題,維護您自身合法利益。

著作權取得方式有幾種
著作權取得的途徑有哪些?
著作權取得要滿足哪些條件?

閱讀全文

與著作權制度起源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
王者達摩大發明家 瀏覽:904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
蘭州經濟糾紛律師 瀏覽:994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