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住房財產權與宅基地使用權

住房財產權與宅基地使用權

發布時間:2020-12-31 12:57:32

『壹』 農戶住房財產權抵押是宅基地抵押嗎

一、我國的法律目前明確禁止宅基地抵押
盡管房子和宅基地都是農民的財產權,但農民對房屋享有的是所有權,享有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對宅基地沒有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如《物權法》第一百五十二條明確規定:「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同時,我國法律還明確禁止宅基地的抵押,如《物權法》第一百八十四條明確規定:「下列財產不得抵押:(一)土地所有權;(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但法律規定可以抵押的除外……」,《擔保法》第三十七條規定下列財產不得抵押:(一)土地所有權;(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等。另外,我國出台的其他相關法律、法規、規章以及規范性文件也從來沒有允許宅基地可以抵押。
二、住房可以抵押並不意味著宅基地可以抵押
有觀點認為房地一體,不可分割,認為「房隨地走」或者「地隨房走」,因此房屋所有權抵押的,土地權利應當一並抵押,或者說土地權利抵押的,房屋所有權應當一並抵押。這種觀點從法理上看是正確的,但是不符合我國目前房地分離管理的體制,不適用於宅基地。相關法律對房、地一並抵押的規定並不包括宅基地。如《擔保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以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抵押的,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同時抵押。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的,應當將抵押時該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同時抵押。鄉(鎮)、村企業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單獨抵押。以鄉(鎮)、村企業的廠房等建築物抵押的,其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同時抵押」,可以看出該條規定的只是針對國有土地使用權及經營性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包括宅基地使用權。再如《物權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以建築物抵押的,該建築物佔用范圍內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一並抵押。以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的,該土地上的建築物一並抵押。抵押人未依照前款規定一並抵押的,未抵押的財產視為一並抵押」。該條也只是規定了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其上的建築物一並抵押,並不包括宅基地使用權。

『貳』 農民住房財產權可不可以抵押貸款

農民住房如果滿足銀行貸款的條件就可以抵押貸款,銀行房屋抵押版貸款對於房產的權要求是房產資料齊全、能夠上市交易的大產權房;

一、房屋抵押的申請條件:

  1. 房屋性質;住宅,寫字樓,別墅、商品房、成本價房、經濟適用房(對經濟適用房要求嚴)並且產權明晰20年以內

  2. 抵押人(年齡正常值18-65周歲)並且身體健全

  3. 抵押人徵信近24個月不得連累6

  4. 抵押人可以證明還款來源以及其他資產(大額定期存單,二套房產,股票,基金等)

  5. 實際用款用途明確

二、准備資料:

  1. 借款人及配偶身份證、戶口本原件及復印件(如單身需開單身證明)

  2. 借款人婚姻狀況證明及復印件

  3. 家庭房產、車產權屬證件及復印件,其他資產證明材料(房屋所有權證、土地使用證、契證原件及復印件)

  4. 個人主要銀行賬戶近6至12個月對賬單(加蓋銀行業務章)

  5. 工作單位收入證明

  6. 家庭民間借貸條等證明材料

  7. 評估報告

三、房屋抵押貸款的流程:

  1. 提交材料

  2. 簽署銀行文件

  3. 房屋評估

  4. 銀行審核通過

  5. 銀行放貸

  6. 抵押登記

  7. 按月還貸


『叄』 農村宅基地能否抵押,相關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您好:
一、關於農村宅基地抵押給別人合法性問題
農村宅基地抵押是法律禁止的。
我國當前的法律制度中沒有專門的、系統的關於宅基地的立法,而是散見於各種法律文件中。《擔保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宅基地的使用權不得抵押。《物權法》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抵押,但法律規定可.以抵押的除外。可見,農村宅基地抵押是禁止的。
二、禁止農村宅基地抵押原因
1、從我國的實際出發,目前尚不能允許農村房屋進行抵押。我國實行「房地一體」原則,處分農村房屋,必然涉及到該房屋所佔用范圍內的農村宅基地,而宅基地屬於集體所有,此種使用權不得用於抵押。
2、,農村房屋用於抵押,一旦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債權人行使抵押權時必然涉及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宅基地使用權,這就可能損害農村集體的利益。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第六條規定:「對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賣、變賣或者抵債。」據此,用農村房屋設定抵押,債權人實現抵押權也存在障礙。
4、當前我國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健全,宅基地對於農村村民具有強烈的社會保障性質。我國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如果將宅基地上的房屋進行抵押,抵押權實現後,抵押人(即農村村民)可能會居無定所,不利於農村社會穩定。
三、農村宅基地抵押其他可行性
我國法律雖然對於宅基地抵押並不允許,但很多法律表示對於宅基地之上房屋抵押是可以的。具體如下:
《擔保法》第34條第1項規定,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著物,可以抵押。可見,農民以其宅基地上的房屋抵押應當是有效的。但《擔保法》第37條第2項規定,耕地、宅基地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抵押。
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規定:
第一百五十三條 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第一百五十五條 已經登記的宅基地使用權轉讓或者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第一百八十條只要法律、法規未禁止的均可以設立抵押。
第一百八十四條 下列財產不得抵押:
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但法律規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肆』 農民住房財產權如何抵押

1.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概念
所謂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是指在不改變宅基地所有回權答性質的前提下,以農民住房所有權及所佔宅基地使用權作為抵押,由貸款機構向符合條件的農民發放貸款。
2.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條件
借款人以住房財產權作抵押申請貸款,則需滿足以下條件:
(1)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且擁有良好的信用記錄;
(2)用作抵押的住房所有權及宅基地使用權不存在權屬爭議;
(3)擁有政府相關部門頒發的權屬證明,且未列入征地拆遷范圍;
(4)除了用於抵押的住房以外,還應有其他長期穩定的住所,並能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5)所在集體經濟組織應書面同意宅基地使用權隨住房一並抵押、處置;
(6)以共有農民住房抵押貸款的,還需取得共有人的書面同意。

『伍』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可以辦理抵押貸款嗎

不可以辦理的。我國現行法律明文規定宅基地使用權不得抵押。

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規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2、《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規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抵押」。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規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抵押只限制於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荒山、荒灘等農村土地,經發包方同意,並依法登記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林權證書的,才可以設立抵押,並沒有明確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抵押。

4、《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則明確規定,除買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四荒地」等農村土地可以抵押外,其他方式承包的農村土地是不允許抵押的。

拓展資料:

有關農村宅基地的相關資料介紹:

農村宅基地,是農村的農戶或個人用作住宅基地而佔有、利用本集體所有的土地。包括已經建設房屋、建過房屋或者決定用於建造房屋的土地,已經建設房屋的土地、建過房屋但已無上蓋物或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備建房用的規劃地三種類型。

申請條件:

1、因子女結婚等原因確需分戶,缺少宅基地的;

2、外來人口落戶,成為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沒有宅基地的;

3、因發生或者防禦自然災害、實施村莊和集鎮規劃以及進行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搬遷的。

農村村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使用宅基地:

1、年齡未滿十八周歲的;

2、原有宅基地的面積已經達到規定標准或者能夠解決分戶需要的;

3、出賣或者出租村內住房的。

由於各省的規定有些出入,具體還要到當地的土地部門進行咨詢後才能確定,總的程序和步驟就是上面所述的這些。

參考鏈接:網路:農村宅基地

『陸』 現在宅基地使用權可以抵押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規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規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抵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規定:「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抵押只限制於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荒山、荒灘等農村土地,經發包方同意,並依法登記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林權證書的,才可以設立抵押,並沒有明確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抵押。」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則明確規定,除買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四荒地"等農村土地可以抵押外,其他方式承包的農村土地是不允許抵押的。
但是,2010年5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全面推進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的指導意見》(銀發〔2010〕198號)要求,探索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抵押貸款業務。在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程度高的地區,金融部門要積極支持和配合當地黨委和政府組織推動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農房用地制度改革,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在不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改變土地用途和不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的前提下,探索開展相應的抵押貸款試點,豐富「三農」貸款增信的有效方式和手段。
之後各地省、市、縣級的人民政府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實踐,宅基地使用權抵押貸款在國家法律沒有完全修改之前,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
2013年底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
2015年8月24日,《國務院關於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始出台,明確農民住房財產權設立抵押的,需將宅基地使用權與住房所有權一並抵押。
穩妥起見,十八屆三中全會僅賦予農民住房抵押、擔保、轉讓權能,然而,由此帶來房、地權能不統一問題。一些專家曾試圖在抵押、流轉時,從技術上將宅基地使用權和農房所有權切割,但根據《物權法》、《擔保法》等法律規定,「地隨房走」是基本原則。《指導意見》最終放行了宅基地的抵押、轉讓。
不過,《指導意見》僅稱,宅基地使用權與住房所有權一並抵押,並未單獨賦予宅基地抵押權能;並要求對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的抵押物處置,受讓人原則上應限制在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務院規定的范圍內。若此,則抵押物處置不能出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葉興慶曾撰文表示,從長遠看,要放寬農民住房財產權轉讓的受讓人范圍,允許宅基地使用權單獨轉讓。

『柒』 宅基地使用權的權能分析

《物權法》規定,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有權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內有權依容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附屬設施。這是宅基地使用權的基本權利內容。「宅基地因自然災害等原因滅失的,宅基地使用權消滅。對失去宅基地的村民,應當重新分配宅基地」。
(1)轉讓、出租住宅的,不得再申請宅基地。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轉讓、出租住宅的,不得再申請宅基地。權利人轉讓房屋及其宅基地使用權的,應當將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權轉讓給本集體經濟組織內符合建房申請宅基地條件的成員。轉讓給村外人員的,該受讓人必須在本村落戶並且符合申請宅基地的條件,否則無法轉讓。
(2)宅基地使用權不得抵押。現行法律規定,宅基地使用權不得抵押。但是在滿足一定前提條件的情況下,宅基地上房屋財產權可以抵押。
(3)轉讓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權,應當依法辦理轉讓登記手續。轉讓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權後,宅基地使用權主體發生變化,並涉及到受讓人取得新的宅基地,故應當依法辦理轉讓登記手續。應當到我國房屋管理部門與土地管理部門同時辦理房屋產權過戶登記手續和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

『捌』 住房財產權是什麼意思

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概念
所謂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是指在不改變宅基地所有權性質的前提下,以農民住房所有權及所佔宅基地使用權作為抵押,由貸款機構向符合條件的農民發放貸款。

『玖』 農民住房財產權到底是不是包括批准給農民使用的宅基地使用權

不要誤解歪曲法律來,應該實事源求是,明知道房子離不開宅基地,而使用宅基地還得符合相關規定,用於居住的房子談不上財產,就別提權了。符合收回宅基地的規定,群眾不僅僅得放棄宅基地,上面的建築物也得放棄,不要想著利用建築物違反土地法以及其他政策

閱讀全文

與住房財產權與宅基地使用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
王者達摩大發明家 瀏覽:904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
蘭州經濟糾紛律師 瀏覽:994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