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知識產權原產地

知識產權原產地

發布時間:2020-12-31 06:40:39

❶ 地理標志的調研

第一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工作開始於2003年,2005年完成並發布第一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報告。
第二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報告於2011年1月15日在京舉辦的「2011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經驗交流暨第二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報告發布會」上發布。
第三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工作正在進行中。 《中國地理標志》課題組進行的全國首次地理標志調研是一個非常有益的探索,將會積極地引導全社會對地理標志的關注,促進地理標志的發展。
《中國地理標志》課題組在有關部門和地理標志企業的支持下,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了全國首次地理標志調研工作。在此調研報告中,課題組做以下說明:
第一,地理標志選取。
神州大地物華天寶,我們在首次調研中以已經注冊的、公開的地理標志為准。時間以2004年12月31日為限,以後注冊的將會在以後的調研中使用。
地理標志存在於三種類型: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原產地域產品、原產地標記。
註:
1、並非所有原產地標記都是地理標志,我們只選定地理標志特徵非常明確和由政府來組織注冊的部分。
2、2005年7月15日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生效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將《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和《原產地標記管理規定》的地理標志管理工作合二為一。
3、全國地理標志保護的統一或協調機制建立後的地理標志的具體數量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但這不影響本次調研工作的開展和意義。
第二,調研的原則。
調研中採用「公益、公開、統一、自願」相結合的原則,即公益獨立調研、使用公開的資料,統一整理核實,企業自願參與。應該說,調研資料是真實客觀的。
第三,地理標志產品的市場銷售額是代表地理標志大小的極其重要的尺度。
地理標志所保護的產品與一般產品的最大特點在於地理標志產品的市場是由供應決定的,不是由需求決定的。地理標志受自然因素的制約非常大,地理標志產品的產量(市場銷售額)的增長有一定的內在規律,不能隨心所欲,如茅台酒,茅台酒產量增長幅度是非常有限的。但可口可樂就不同,市場需要多少,就可以加裝流水線,按配方來生產多少。因此,地理標志的市場銷售額是一個非常能代表地理標志大小的極其重要的尺度。本次調研採用2003年底的數據。
第四,地理標志調研的意義。
全國首次地理標志調研具有非常大的意義:首先,是一個非常有益的探索,為今後的地理標志調研工作提供了基礎;其次,總結交流比較好的地理標志,為營造地理標志的「比學趕幫超」的發展氛圍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再次,將會積極引導全社會對地理標志的關注,促進地理標志發展。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工作將繼續進行下去,並不斷完善,推動國粹精華的發揚光大,為求解「三農」問題尋求一個新答案。
一、全國地理標志概況
1、地理標志數量
《中國地理標志》課題組進行首次調研的地理標志有323個。地理標志存在於三種類型:
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以A表示)、原產地域產品(以B表示)、原產地標記(以C表示)。A類有104個,B類有154個,C類有137個。地理標志可同時以兩種或三種類型注冊,具體是AB類有25個,AC類有22個,BC類有15個,ABC類有5個。見圖表 1。
圖中:A′=A-AB-AC-ABC=52,B′=B-AB-BC-ABC=109,C′=C-AC-BC-ABC=95。
A′+B′+C′+AB+BC+AC+ABC=323。
2、地理標志省市區分布
地理標志在全國省市區(除上海以外)都有分布,其中浙江、河南、福建最多,分別達到42個、34個、27個。見圖表 2。
3、地理標志類別分布
地理標志分為十個類別,其中瓜果蔬菜類最多,達到104個,達到30.20%。地理標志類屬農產品的共有307個,占總數的95.0%。可以說,地理標志是與「三農」最密切的知識產權。見圖表 3。
4、地理標志市場銷售額
地理標志市場銷售額達到1000億元。按省市區,山東、四川、浙江所佔比例最大,分別是13.25%、11.07%、7.93%,見圖表 2。按分類,瓜果蔬菜類、酒類所佔比例最大,分別達到30.14%、25.58%,見圖表 3。
二、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二級以上名單(共90個)
地理標志依據地理標志的整體市場銷售總額和地理標志市場完善程度(有效保護、市場准入、市場秩序、企業結構、經濟效益、社會影響),確定出全國星級地理標志名單。地理標志星級劃分為五個等級,分別是五級、四級、三級、二級、一級。五級為最高級。各地理標志星級對應的市場銷售額為:五級20億以上,四級10億以上,三級5億以上,二級3億以上,一級1億以上。地理標志星級是動態的,隨著市場銷售總額和市場完善程度的變化做相應調整。
全國星級地理標志共有192個,占總數的59.4%。其中五級有6個,四級有19個,三級有39個,二級有26個,一級有102個。二級以上地理標志有90個。
星級地理標志將是華夏國粹精華的突出代表。
五級地理標志是:陝西蘋果、五糧液系列白酒產品(五糧液、五糧春、五糧醇、尖庄等)、煙台蘋果、瀏陽花炮、貴州茅台酒、紹興黃酒。
按省市區,二級以上地理標志分布最多的省市區是山東、河南、浙江,分別有11個、8個、8個,見圖表 2。
按分類別,二級以上地理標志分布最多的類別是瓜果蔬菜類、酒類,分別有29個、18個。見圖表 3。
但是,我國地理標志的規模偏小,企業結構有待優化,相當多的地理標志的龍頭企業不突出、作用不強,小企業眾多。非常有代表性的地理標志是「金華火腿」,金華近200家火腿廠「群龍無首」,因無法達到歐美市場的標准,只能通過第三地作轉口貿易。而金華火腿的整個市場也在不斷萎縮。在本次地理標志調研中,星級以下地理標志有131個,佔到總數的五分之二。二級以上的90個地理標志中,有34個沒有企業進入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行列。
三、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
依據企業的地理標志產品的銷售額和每個地理標志最多選前三個企業的原則,列出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
銷售額等級依據企業的地理標志產品銷售額劃分為五級,具體是:I級,10億以上;II級,5億以上;III級,3億以上;IV級,1億以上;V級,5000萬以上。企業的地理標志產品銷售額僅包含該企業的地理標志產品的銷售額,不包含非地理標志產品的銷售額。
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前十名依次是: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劍南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煙台張裕集團有限公司、安徽金種子集團有限公司、四川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天府集團公司、中國紹興黃酒集團有限公司、四川沱牌集團有限公司、湖南省瀏陽金生花炮有限公司。
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的市場銷售額門檻是8000萬元,平均額是4.18億元。
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分布最多的省市區是山東、四川、浙江,分別有13個、8個、8個,見圖表 2。分布最多的類別是酒類和瓜果蔬菜類,分別有30個、25個,見圖表 3。
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是我國地理標志的領軍力量,是代表國粹精華的支柱品牌,將在我國地理標志國際化的進程中起主導作用。
四、地理標志成為市縣名片
地理標志越來越受到地方政府重視,已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個增長點。安溪縣的鐵觀音茶葉和中寧縣的枸杞都成為當地經濟的支柱產業,為壯大縣域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貢獻。
地理標志是一個巨大的無形資產,還成為市縣的形象名片。比如,紹興市——紹興黃酒,金華市——金華火腿,鎮江市——鎮江香醋,文山州——文山三七,瀘州市——瀘州老窖,煙台市——煙台蘋果,萊陽市——萊陽梨,平遙縣——平遙牛肉,等等。
圖表2 地理標志分省市區表
圖表3 地理標志分類別表
北京中郡世紀地理標志研究所課題組
為了促進我國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北京中郡世紀地理標志研究所地理標志綜合評價課題組在有關單位和專家學者的支持下,在第一次(2005年)全國地理標志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全國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的新進展,歷時五年探索,完成了第二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工作。
第一部分 第二次地理標志調研概述
地理標志是一種新型知識產權,社會對地理標志的認識和關注尚處在初級階段,地理標志的保護與發展工作體系還在逐步完善中。課題組開展地理標志調研也是一個探索性工作。
北京中郡世紀地理標志研究所是全國第一家專門從事全國地理標志研究咨詢服務的獨立性社會研究所。課題組在調研中堅持研究所的「客觀性、專業性、建設性」宗旨,採用「獨立、公開、統一」的工作原則,即獨立客觀,使用公開資料,統一對全國所有地理標志進行調研。
全國地理標志調研的意義在於:總結交流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經驗,探索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規律,積極引導全社會對地理標志的關注,促進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提高地理標志的競爭力,提升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
一、第二次調研地理標志數量
中華大地物華天寶,具有地理標志特徵的名物特產眾多,但並不是說所有特產都是地理標志產品。在調研中,我們將調研期內獲得國家有關部門注冊批准並公開的地理標志作為調研對象。國家有關部門在本課題中主要是指農業部、質檢總局和商標局等三個部門,三個部門依據不同的法規開展地理標志審核注冊。三個部門的注冊工作為全國地理標志的規范化保護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研究所課題組建立起全國地理標志資料庫,資料庫里申請和注冊的地理標志總數合計超2300個,參加第二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的地理標志數量是1949個。
第二次地理標志調研的數量大大超過第一次的調研,主要是三個部門都加大了工作力度,社會對地理標志的關注越來越高,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越來越受到地方政府和地理標志企業的重視。
1.地理標志在省市區中數量
全國31個省市區都對地理標志進行了申請保護,已經注冊批准地理標志數量在100個以上的省份有4個,分別是山東省、浙江省、四川省和福建省,其中最多的山東省,有178個,占調研總數的9.13%。地理標志數量在全國各省市區的分布情況見表1和圖1。
2.地理標志在三個注冊部門的數量
現階段,地理標志可以在農業部、質檢總局和商標局等三個部門注冊。有的地理標志在一個部門注冊,有的在兩個部門注冊,有的在三個部門都注冊,在三個部門都注冊的共有18個,占總數的0.77%。
3.地理標志在十個產品類別的數量
在調研中,課題組將地理標志分成十個產品類別。蔬菜瓜果類地理標志產品最多,有793個,占總數的40.69%;其次是糧食油料類,有207個,占總數的10.62%;第三是中草葯材類,有190個,占總數的9.75%。這三類佔到了總數的60%以上。涉農產品總數有1850個,占總數的94.92%。因此,地理標志是一個三農權益顯著的知識產權,保護與發展地理標志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渠道。
二、第二次調研地理標志產值
參加第二次調研的全國地理標志產值達到8379億元,應該說,地理標志已經形成為一個大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各界要關注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地理標志,提高地理標志產業的競爭力,發揮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
1.地理標志產值分布情況
全國地理標志的產值平均值在4.30億元,處在平均數以下的地理標志有1510個,占總數的77.48%。地理標志規模小,產值在1億元以下的佔39.92%,5000萬元以下的佔到26.48%。綜合評價來講,地理標志存在小而不精、大而不強的現象。
2.省市區地理標志產值
地理標志產值超過500億的有山東省、四川省和福建省等3個省,其中山東省的地理標志產值最大,超過一千億,達到1230.87億元,占總量的14.69%。
3.地理標志產品類別產值
地理標志產量最多的產品類別是蔬菜瓜果類,產值達2538.77億元,占總量的30.30%。
第二部分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
一、地理標志綜合價值內涵
地理標志不僅是一種新型知識產權,是產品品質特徵和信譽的標志,是現階段具有中國三農權益的載體,是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區域文化和區域形象的代表符號,是國際經貿中國別權益的體現。
地理標志價值具有綜合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性與地理標志的區域性、長久性和群體性相關聯。地理標志綜合價值包含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和人文價值等。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遠遠超越其經濟價值,經濟價值只是地理標志綜合價值中非常容易比較的顯現部分。地理標志與當地人文相結合,當地人使用地理標志已經成為風俗習慣和社會活動的一部分。
二、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理論探索
地理標志價值的綜合性要求對地理標志的價值評價應該是綜合性的,並要求地理標志的保護與發展工作也應該是多方面的。
1。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的「一個宗旨和兩個基本認識」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是圍繞如何保護與發展地理標志這個宗旨而開展的。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不同於一般知識產權價值的評價。一般知識產權的價值評價是基於市場交換的需要而進行的,其基本上是經濟價值。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評價不是基於市場交換的需要,而是更好地促進地理標志的保護與發展,發揮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為商業發展提供導向,還為社會就業、收入富民、區域經濟、區域形象、區域文化等提供綜合性導向。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是基於以下兩個基本認識:一是地理標志產值是衡量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的一個基礎性指標。地理標志具有競爭優勢,甚至具有絕對優勢,地理標志市場是非完全競爭市場,供應創造需求。地理標志市場不同於一般商品市場,地理標志受自然因素的制約非常大,地理標志產品的產量的增長有一定的內在規律,不能隨心所欲,如茅台酒產量增長幅度是非常有限的。在地理標志市場均衡中,供應起著主導作用,供應決定市場,因此地理標志市場供應量(產值)成為衡量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的一個尺度;
二是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是動態變化的,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體現在地理標志的保護與發展的綜合工作中,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需要對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的綜合工作進行評價。品質特徵高的地理標志更需要加強保護與發展,否則地理標志綜合價值將會降低。
2.地理標志綜合價值從地理標志特徵、信譽、品牌、質量、產量、保護、市場、秩序、風俗文化和社會價值等十個方面來進行評價。
在第二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中,依據「三相對評價原則」(相對全國地理標志評價、相對核心價值評價和相對全面評價),對全國地理標志從地理標志特徵、信譽、品牌、質量、產量、保護、市場、秩序、風俗文化和社會價值等10個大項、40個中項、172個小項來進行綜合評價。地理標志綜合評價採用《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評價規范》來進行。
三、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與綜合價值量
1.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簡稱中郡地標價值指數)是依據《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評價規范》對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進行綜合評價得分,劃分五個星級,由高到低依次是:五星級800分以上,四星級750分以上,三星級700分以上,二星級650分以上,一星級600分以上。
評價中,將綜合價值五星級的地理標志單列出來,稱之為「最中國的地理標志產品」。「最中國的地理標志產品」就是最具中國地理標志特質。
2.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不同於一般商品的品牌價值,不能單獨用經濟價值來衡量。在此,我們引入一個衡量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單位——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大小用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的多少來表示。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是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計量單位。一個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單位相當於綜合價值指數為1000分、產值為1000萬元的一個虛擬理想化的地理標志形成的綜合價值量,一個綜合價值當量單位用一個「億地標當量」來表示。某一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大小就是該地理標志擁有多少個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單位數,即具有多少個「億地標當量」的綜合價值。
依據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數,排列出「全國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總量前300名」。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為全國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比較提供了一個動態的、相對的參照坐標,為促進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提供了有益幫助。
四、影響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主要因素
全國地理標志的保護體系正逐步完善,地理標志保護目錄正初步形成,一批有影響的地理標志正強勢涌現,但是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還沒有得到發揮。在第二次調研中,我們發現存在許多影響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因素。
1、地理標志在不同部門申請注冊時,名稱不夠規范,有時申請主體不統一,難免發生利益沖突,不利於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
2、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存在放大傾向。特別是同一產品,有按縣域命名的名稱,同時又存在按地市命名的,甚至存在按省域命名的名稱。大名稱包含小名稱。地理標志地區范圍不一定越大越好,太大給有效保護增加難度。化大為小、精準命名保護不妨也是一個好辦法,符合市場細分原理。
3、注而不用,用而不管,管而不暢。地理標志重申請注冊輕使用管理,對地理標志亂局不採取措施,對廣大的中小企業和農戶使用地理標志不備案、不管理、不作為、不服務,地理標志的作用得不到發揮。
4、地理標志企業規模比較小,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不足,「品牌戰略」工作推進不夠,普遍存在「小而不精、大而不強」的現象。應該說,地理標志市場既需要「大眾名品」,也需要「小眾精品」。
5、地理標志研發能力弱,對關繫到地理標志長遠和共同利益的事情關注不夠,存在「公地悲劇」現象和「誠信危機」。
6、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的社會關注度需要進一步提高。
第三部分 全國300個最具綜合價值量地理標志
依據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結果,將「全國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最大的前300名」單列出來,作為「全國300個最具綜合價值量地理標志」,簡稱「全國300大地理標志」,供社會關注,具體名單見附表。在第二次調研中,全國300大地理標志數量佔全國總數的15.39% ;產值達5417億元,佔全國總產值的64.66%;平均產值為18.06億元,是全國平均值的4.20倍。
一、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省市區分布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在各省市區的分布:其中東部有119個,中部有47個,西部有91個,東北部有43個。表中看出,全國300大地理標志數量最多的三個省份是山東省、江蘇省和遼寧省。
二、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產品類別分布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中,蔬菜瓜果類的數量最多,達112個,占總數的37.33%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在各產品類別中數量分布情況見下表。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各產品類別中數量分布表 產品類別 數量(個) 比例(%) 比例排序 蔬菜瓜果類 112 37.33 1 糧食油料類 48 16.00 2 酒類 26 8.67 3 水產品類 25 8.33 4 畜禽蛋類 24 8.00 5 茶葉類 19 6.33 6 食品飲料類 17 5.67 7 輕工產品類 12 4.00 8 中草葯材類 9 3.00 9 其他 8 2.67 10 三、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就是依據《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評價規范》對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進行綜合評價得分,劃分五個星級,由高到低依次是:五星級800分以上,四星級750分以上,三星級700分以上,二星級650分以上,一星級600分以上。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指數星級中三星級的數量最多,達到101個,具體見下表。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星級數量分布表 星級 五星級 四星級 三星級 二星級 一星級 數量(個) 18 59 101 77 45 比例(%) 6.00 19.67 33.67 25.67 15.00 在第二次調研中,評價出全國第一批綜合價值指數五星級的地理標志,共有18個,形成了全國第一批「最中國地理標志」樣本庫,見表
第一批綜合價值指數五星級地理標志名單 地理標志名稱 地理標志分類 省市區 申請或注冊部門 綜合價值量億地標當量 綜合價值量排序 綜合價值指數星級 貴州茅台酒 酒類 貴州 質檢總局 1154.31 3 五星級 五糧液酒 酒類 四川 質檢總局 1023.87 4 五星級 安溪鐵觀音 茶葉類 福建 商標局
質檢總局 630.72 10 五星級 中寧枸杞 中草葯材類 寧夏 商標局
質檢總局 86.00 128 五星級 金華火腿 食品飲料類 浙江 商標局
質檢總局 85.30 130 五星級 宣威火腿 食品飲料類 雲南 商標局
質檢總局 100.91 106 五星級 龍井茶 茶葉類 浙江 商標局
質檢總局 655.65 9 五星級 文山三七 中草葯材類 雲南 商標局
質檢總局 202.32 42 五星級 普洱茶 茶葉類 雲南 商標局
質檢總局 322.14 21 五星級 山西老陳醋 食品飲料(調味品)類 山西 商標局
質檢總局 56.91 197 五星級 庫爾勒香梨 蔬菜瓜果類 新疆 商標局
質檢總局 146.16 60 五星級 紹興黃酒 酒類 浙江 商標局
質檢總局 321.58 22 五星級 陽澄湖大閘蟹 水產品類 江蘇 質檢總局 53.26 216 五星級 五常大米 糧食油料類 黑龍江 商標局
質檢總局 375.60 18 五星級 固城湖螃蟹 水產品類 江蘇 質檢總局 88.55 125 五星級 鎮江香醋 食品飲料(調味品)類 江蘇 商標局
質檢總局 54.27 210 五星級 瀏陽花炮 輕工產品類 湖南 商標局
質檢總局 808.62 5 五星級 贛南臍橙 蔬菜瓜果類 江西 商標局
質檢總局 240.90 32 五星級 「最中國的地理標志」就是最具中國地理標志特質(品質、信譽,並與地域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關聯)、最值得保護與發展(具有一定市場價值、國際出口能力和社會文化價值)、現階段保護與發展工作(保護措施、質量與品牌管理、市場與秩序等)做得最好的中國地理標志產品。
四、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用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當量數來表示。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單位相當於綜合價值指數為1000分、產值為1000萬元的一個虛擬理想化的地理標志形成的綜合價值量。在第二次調研中,陝西蘋果的綜合價值量最大,達到1693.04點當量。
全國最具綜合價值量的十大地理標志依次是:陝西蘋果、醴陵瓷器、貴州茅台酒、五糧液酒、瀏陽花炮、景德鎮瓷器、煙台蘋果、淄博陶瓷、龍井茶、安溪鐵觀音。
全國1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的門檻是110.15億地標當量;
全國2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的門檻是57.73億地標當量;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的門檻是32.17億地標當量
結束語
全國地理標志調研是一個探索性工作,客觀評價和積極交流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的實踐經驗,具有非常高的社會價值。誠然,地理標志調研還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課題組將繼續努力工作。在此,感謝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共同推動全國地理標志的保護與發展。

❷ 關於知識產權的作文

你可以寫,《游戲中的知識》

❸ 貨源標記或原產地名稱,在《知識產權協議》中統稱為什麼

《知識產權協議》統稱貨源標記及原產地名稱為「地理標記」。

❹ 商標和logo有什麼區別

1、權利的取得來不同。LOGO作為美源術作品不用注冊登記,創作完成即自動獲得著作權,而商標必須經過國家相應機關注冊才能取得商標權。
2、權利歸屬不同。LOGO的設計者和所有人很可能不是同一個人,普通公司都要委託設計者來設計LOGO,那麼LOGO作為委託作品,其著作權的歸屬有兩種情況,約定歸委託人所有,或者沒有約定,那麼就歸設計者所有,而商標只屬於商標權人所有,這是知識產權范疇。
3、受保護的期限不同。LOGO作為美術作品受保護的期限一般是50年,而商標可以無限期的續展,受保護的時間是無限的。
4、保護的法律不同。LOGO受《著作權法》保護,商標受《商標法》保護。LOGO可以注冊為商標,那麼這個商標LOGO和同時受《著作權法》和《商標法》保護,這意味著LOGO和商標受保護范圍是不同的,LOGO的保護范圍不如商標廣。

❺ 什麼叫工業產權

工業產權又稱「工業所有權」。國際通用的法律術語。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的所有權的統稱。有些國家的法律和國際條約還將服務標記、廠商名稱、產地標記和原產地名稱以及制止不正當競爭(最常見的是以專利為依據的專利權)的權利包括在內。此權利不僅適用於工業本身,也適用於商業、農業、礦業、採掘業以及一切製成品或天然品,如酒類、穀物、煙葉、水果、牲畜、礦產品、礦泉水、花卉和麵粉等。它是一種「獨占權」,具有嚴格的地域性和時間性,即根據一國法律取得的權利,只能於一定期限內在該國境內有效。如要在別國境內得到承認和保護,必須通過該國的法律程序才能實現。為了鞏固工業產權的權利和維護獨占權的利益,國家可用商標法來規定工業產品及其他任何商品的登記。
知識產權包括工業產權和著作權.工業產權又主要包括專利權、商標權、地理標志.

知識產權,是指法律賦予人們對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期限和地域內享有的一種專有權。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發現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狹義上的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商標權和專利權,不包括發現權和科技成果權。一般講知識產權,多數是指狹義上的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權,與有形財產權有許多區別。主要區別在於:知識財產權的轉移及先例,往往不導致相關的物的轉移或消耗。有形財產權的轉移及行使必然表現為物的轉移與消耗。正由於無形財產與有形財產的區別,也就決定了無形財產權的特性:專有性、地域性、時間性。

知識產權的專有性,是指權利人的一種排他的、獨占的權利,是法律賦予的。例如,一項技術方案,甲、乙兩人各自獨立發現,甲在乙前面向專利局申請專利獲得批准,乙想獲得專利就不可能,而且乙想實施這項專利技術就得經甲同意,否則就是侵犯專利權。權利人對這種權利可以自己行使,也可以轉讓他人行使,並從中取得報酬。

知識產權的地域性,是指知識產權在空間上的效力不是無限的,只在被依法確認的國家或地域內受該地域法律的保護。其他國家對這一權利沒有保護的義務。如果需要某一國家或幾個國家對其知識產權進行保護,必須按這些國家法律申請,經審查批准後才能受到法律保護。

知識產權的時間性,是指知識產權不是一種永恆的權利,它只能在法定的時間內受到保護,法定期限屆滿後,這一權利自行消滅,該項智力成果即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財富,任何人均可以無償使用。

工業產權是專利權和商標權的統稱。工業產權和著作權統稱為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包括工業產權和著作權.工業產權又主要包括專利權、商標權、地理標志.

工業產權一詞最早出現於1791年法國的專利法中。在此以前,英國和法國都稱專利權為特權或壟斷權。當時法國專利法的起草人德布浮拉認為使用特權或壟斷權這樣的詞,會遭到立法議會和反封建的法國人民的反對,因而提出"工業產權"這個概念。

1833年制定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也採用了這個詞,工業產權一詞現已成為國際通用的專門術語。

❻ 什麼是地理標志

地理標志是鑒別原產於一成員國領土或該領土的一個地區或一地點的產品的標志回,該答標志產品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確定的特性應主要決定於其原產地。因此,地理標志主要用於鑒別某一產品的產地,即是該產品的產地標志。地理標志也是知識產權的一種。

2019年10月1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官方標志。根據商標法、專利法等有關規定,國家知識產權局對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予以登記備案,並納入官方標志保護。原相關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同時廢止,原標志使用過渡期至2020年12月31日。

(6)知識產權原產地擴展閱讀

基本特徵——

地域性

知識產權都具有地域性,只有一定范圍內才受到保護,但地理標志的地域性由顯得更為強烈,因為地理標志不僅存在國家對其實施保護的地域限制,而且其所有者同樣受到地域的限制,只有商品來源地的生產者才能使用該地理標志。

集團性

地理標志可由商品來源地所有的企業、個人共同使用,只要其生產的商品達到了地理標志所代表的產品的品質,這樣在同一地區使用同一地理標志的人就不止一個,使得地理標志的所有者具有集團性。

❼ 地理標志,原產地名稱與原產地證明商標,三者有何區別

1、地理標志
是WTO(世貿組織)知識產權協議《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簡稱TRIPS)第二部分第三節規定了成員對地理標志的保護義務。
TRIPS協議對地理標志的定義:「地理標志是指證明某一產品來源於某一成員國或某一地區或該地區內的某一地點的標志。該產品的某些特定品質、聲譽或其他特點在本質上可歸因於該地理來源」。
地理標志是特定產品來源的標志。它可以是國家名稱及不會引起誤認的行政區劃名稱和地區、地域名稱。
地理標識的基本特徵有三點:(1)標明了商品或服務的真實來源(即原產地的地理位置);(2)該商品或服務具有獨特品質、聲譽或其他特點;(3)該品質或特點本質上可歸因於其特殊的地理來源。
由以上定義我們不難看出,TRIPS協議要求各成員國保護的地理標志,實際上屬於較特殊的地理標志,它更接近原產地名稱。
與商標相似,地理標志的主要功能是區分商品的來源。雖然可以想像地理標志用於服務,但地理標志如此寬泛的適用范圍在目前還未用於由WIPO管理的國際條約或TRIPS協議中。與商標不同,地理標志區分商品是通過對其生產地的標示,而不是通過對其製造來源的標示。對製造或生產的地方的標示是地理標志的本質。地理標志與商標不同,不是主觀隨意選定的,並且地理標志的標示不可替代。
一般來說,地理標志在一地理標志所指的地方所處的國家被認可。這一國家通常稱為「原屬國」。里斯本協定「原屬國系指其名稱構成原產地名稱而賦予產品以聲譽的國家或者地區或地方所在的國家」。
原則上允許所有的製造商使用某一地理名稱,只要帶有該地理名稱的商品是原產於所標示的地方,或者符合產品的可適用的一些標准(如果有的話),視情況而定。
地理標志的合法使用者有權阻止其商品並非來源於該地理標志所標示的地方的任何人使用該地理標志。與商標一樣,地理標志適用「特殊性」原則,即:所受到的保護僅限於其實際使用的產品種類上;還適用「領土」原則,即僅僅在一定領土范圍內受到保護,並受該領土的法律、法規的約束。享有聲譽的地理標志是特殊性原則的一個例外。目前,由WIPO管理的條約和TRIPS均未對地理標志提供這種擴大保護。
2、原產地名稱
是根據《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保護原產地名稱及其國際注冊里斯本協定》對原產地名稱的規定。
原產地名稱定義如下:「原產地名稱是指一個國家、地區或特定地方的地理名稱,用於標示產於該地的產品,這些產品的特定的質量或特徵完全或主要是由該地理環境所致,包括自然的和人為的因素。」
原產地名稱是一種特殊的地理標志,它更著重於強調產源的獨特性,往往是這種獨特性決定了原產地產品的特定品質。
原產地名稱具有以下基本特徵:(1)它是一個地理名稱;(2)它明示商品或服務的地理來源;(3)它表明商品的特定質量和特點。如:庫爾勒香梨、景德鎮瓷器等。
實際上,TRIPS協議所定義的地理標志是比照《巴黎公約》的原產地名稱來定義的。
因此,地理標志和原產地名稱是屬於同一概念的,如果要把原產地名稱和地理標記的定義做比較,則可以看到下面的情形,地理標志的定義比原產地名稱的定義要寬。換句話說,所有的原產地名稱都是地理標志,但一些地理標志不是原產地名稱。
國家質檢總局制定的《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1999年7月30日),對地理標志和原產地名稱進行了一系列的保護性規定。依該規定,原國家質檢總局為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對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申請進行審核、確認保護地域范圍、產品品種注冊登記等管理工作。
3、原產地證明商標
是將地理標志和原產地名稱用納入證明商標制度中,在《商標法》之下加以保護的一種類型,即:原產地證明商標和品質證明商標兩類中的一類,注冊原產地證明商標是保護原產地名稱的有效方式可以是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名,並不違背《商標法》的禁用條款,理論上認為,該名稱因在該使用中產生了「第二含義」,即人們由地名聯想到的不僅是一個地方而是該地方出產的特定的商品,如涪陵(榨菜)、郫縣(豆瓣)等。原產地證明商標強調的是該地域特定的(地理人文)環境,以及該環境對商品品質特徵的本質影響,所以在申請時提供的《證明商標注冊管理規則》要詳細說明,在審查時也是著重考察之處。
根據《商標法》及《商標法實施條例》和《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的規定,從證明商標的定義上看,在我國原產地名稱屬於證明商標的范疇。對原產地證明商標進行注冊保護,可以有效地提高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原產地名稱只有在國內注冊證明商標後,才可以依據我國加入的國際條約(《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和《馬德里協定有關議定書》),去實現國際注冊,並且可以充分利用有關優先權的規定,及早獲得國際注冊,有利於商標注冊人在國內、國際貿易中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權益。按照國際慣例,在原產地名稱與商標權發生沖突時,必須執行「申請在先」原則,所以,我國現在運用較成熟的商標注冊、管理體系來對原產地證明商標進行保護,既可以發揮現有體系和人員優勢,可以節省單獨設立專管部門的物質和人力資源,又可以充分利用完備的注冊商標檔案體系,避免原產地證明商標和已注冊在先商標權的沖突。
4、地理標志(原產地名稱)與原產地證明商標的異同
地理標志和原產地名稱被作為一項工業知識產權,在國際上受到普遍重視,其保護標準是從禁止不正當競爭的角度提出的。
對於地理標志和原產地名稱的管理和保護,我國目前存在有兩種不同的管理模式和途經:
第一種是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依照《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進行管理和保護。我國自1995年3月1日實施的《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中對證明商標的明確定義提到原產地概念並受理原產地證明商標的申請以來,開始將原產地名稱納入證明商標范疇實施保護已有多年時間,1999年以前我國在對地理標志的保護上,《商標法》一直居主導地位。
另一種是由國家質量檢驗監督總局依照《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從1999年8月開始實施,目的在於彌補僅根據《商標法》來對原產地域產品實施保護所存在著缺陷,目前開始逐步受到重視。
上述兩種保護和管理模式的區別如下:
(1)以商標保護形式認為:
TRIPS協議強調知識產權私權地位,而地理標志屬於知識產權范疇,地理標志(原產地名稱)是一種表明商品來源的標記,在法律屬性上屬於知識產權范疇,是一種私權,通過商標制度保護地理標志完全符合TRIPS協議的要求。我國商標法所定義的地理標志與TRIPS協議的定義基本一致,都是包含原產地的特徵的特殊的地理標志,應當適用《商標法》進行保護;
地理標志和商標的基本功能相同,均為區別商品來源的商業標記,商標類別中的證明商標除了標示來源之外,還有表示商品質量的作用,與地理標志尤其是原產地名稱的作用完全相同,故而可以接納為證明商標的一種形式;
從證明商標的定義上看,在我國地理標志(原產地名稱)屬於證明商標的范疇。對原產地證明商標進行注冊保護,可以有效地提高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通過證明商標形式保護地理標志(原產地名稱)使現有商標法律制度充分發揮作用,無須投入過多的資源,比建立一個新的制度容易得多;
地理標志(原產地名稱)只有在國內注冊證明商標後,才可以依據我國加入的國際條約(《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和《馬德里協定有關議定書》),去實現國際注冊,並且可以充分利用有關優先權的規定,及早獲得國際注冊,有利於商標注冊人在國內、國際貿易中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權益。按照國際慣例,在原產地名稱與商標權發生沖突時,必須執行「申請在先」原則,所以,我國現在運用較成熟的商標注冊、管理體系來對原產地證明商標進行保護,既可以發揮現有體系和人員優勢,可以節省單獨設立專管部門的物質和人力資源,又可以充分利用完備的注冊商標檔案體系,避免原產地證明商標和已注冊在先商標權的沖突。
(2)而以質量保護形式認為:
原產地名稱和商標的屬性截然不同,原產地域標志是一個地域的名稱,屬於這個地域共有,而不能由某個特定企業或個人獨占。而商標是私權,可由個人或單個企業所有。以商標形式保護原產地域標志無法解決產權歸屬問題。
地理標志是一特殊種類的商業標志,和商標的區別就在於並不是由其所屬的某個經營者獨家享有專用權,而是由某一地區內經營者的代表機構進行注冊和管理,凡是該地域內的經營者都可以使用;
地理標志具有惟一性,不得轉讓和買賣,在時間上具有永久性。而商標則可以自由轉讓,權利保護也是有時間限制的。故此商標法的保護無法保證地理標志的惟一性和永久性。
地理標志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識別標志,同時也是一種質量標准,而商標法在管理制度和方法上無法保證產品的質量和信譽。對原產地名稱的保護一方面是對標識的保護,但更重要的是對質量的監督和生產過程的控制。

❽ 知識產權和著作權是一個概念嗎二者的區別在哪

知識產權包含著作權,而著作權只是是知識產權的一部分。兩者的區別在於專:著作權又稱為版權,分為著屬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其中著作人格權的內涵包括了公開發表權、姓名表示權及禁止他人以扭曲、變更方式利用著作損害著作人名譽的權利。著作財產權是無體財產權,是基於人類智識所產生之權利。知識產權的概念可以說是見仁見智的,定義也比較抽象。具體你可以參考國內的一些大學教材,或者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也就是WIPO所做的定義。它的外延是非常廣的。知識產權包括工業產權和版權(在我國稱為著作權)兩部分。工業產權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和制止不正當競爭等。但在我國但原產地名稱不是智力成果,專有技術和不正當競爭只能由反不當競爭法保護,一般不列入知識產權的范圍。

閱讀全文

與知識產權原產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
王者達摩大發明家 瀏覽:904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
蘭州經濟糾紛律師 瀏覽:994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