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小說版權賣掉了作家還能賣么

小說版權賣掉了作家還能賣么

發布時間:2020-12-31 01:13:01

A. 在網上寫小說,版權歸誰

自己發表的作品版權是屬於自己的,如果和出版社簽約了就會有一部分分給出版商。內容

網路小說跟紙質印刷出來的小說從著作權法保護的角度來看沒有任何差別,只不過是創作者選擇發布的渠道不同而已。

按照我國法律規定,著作權的產生是作品完成創作之日起就自動獲得保護,不像專利一樣去申請。法律對著作權的保護有兩方面:人身權與財產權。

(1)小說版權賣掉了作家還能賣么擴展閱讀

小說版權的取得有兩種方式:自動取得和登記取得。在中國,按照著作權法規定,作品完成就自動有版權。 所謂完成,是相對而言的,只要創作的對象已經滿足法定的作品構成條件,既可作為作品受到著作權法保護。

目前可以通過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和各省直轄市主管部門備案部門申請登記,數字作品形式的 網路小說作品也可以通過各種協會自辦的第三方登記中心或有可信第三方支撐的能夠證明作品備案存證時間的機構,取得作品歸屬權初步證明,需要時,通過司法鑒定,增強證據的法律效率是核心保障。

B. 請問作家的小說改變成電影,一般改編權是多少錢賣出去的

沒有一定之規。

C. 和名作家同名出版小說算不算侵犯著作權

不算。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規定「著作權法所稱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著作權法所稱創作,是指直接產生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智力活動」。因此,我國定義作品必須首先明確獨創性的定義,創作是作品的源泉,是以作品為載體的著作權法律關系產生的基礎,它規定了著作權理論中其他范疇的實質內容和相互關系。而對作品獨創性之界定,必須與作品創作活動相聯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揭示作品獨創性的本質內涵。目前,司法實踐中較為統一、清晰的觀點是:《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是獨立創作、非竊取他人並具有適度創作高度的表達方式。

那麼如何判斷是否侵犯他人著作權,必須注意四點:

一、獨立創作和適當借鑒的程度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一般來說,在創作作品過程中,很難擯棄前人的創作,完全開天闢地地提出新觀點、新思想。借鑒他人創作成果,並在已有成績之上吸收、消化、提升是符合社會科技文化發展的趨勢。換句話說,獨創不是絕對的,在獨創和抄襲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而程度是劃分兩者之間界限的標准。不同作者就同一題材、思想內容創作的相同作品,可有復數的著作權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賦予作者吸取他人作品中主題、靈感及構思的自由,是作品創作的需要。但是,對於「借用」程度之判斷,實踐中還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二、區分思想和表達的界限

按照著作權法的傳統理論,以及各國一般的著作權法和實踐,作品獨創性要求僅限於作品的表達,而不及於作品思想內容。區分思想和表達的界限,解決了作品獨創性的外延問題。我國著作權法雖未確立思想和表達的區分,但在我國的著作權學界,著作權只保護思想的表達而不保護思想本身已經成為通說。

三、表達方式是否唯一

唯一表達即有限表達,又稱為思想與表達的結合,是指對於思想只有有限的幾種表達方式。「唯一表達」情況下,作者就思想的創作空間是相當狹窄的,創作很難具有獨創性,並且其他人如果要表達同樣的思想,也只能使用與作者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表達形式。如果一個智力成果在表現形式上是唯一的,那麼無論他是否具有獨創性都將被排除於著作權保護的范圍。判斷原告主張的權利是否為唯一表達,也是判定被告是否侵權具有關鍵性的作品和意義。舉例來說,如前述案例三,原告主張單詞「poke」,諧音中文表述是「破殼」或者「剖客」。該單詞的思想創作空間是相當狹窄的,其他人如果要採用諧音的方式表達該單詞,只能使用與作者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表達方式。因此原告有關諧音的主張也將被排除在著作權的保護范圍。

四、素材是否為公有領域

《著作權法》覆蓋的「著作權世界」分為作者與其他著作權人、受到保護的表達以及以「原始資料」為核心的公有領域。公有領域涉及公眾的權利,在公有領域中公眾權利幾乎不能被賦予私人財產權。著作權保護的真正領域是被私人所佔有的領域,不被保護的領域是公有領域。例如,客觀事實是客觀存在的,不是任何人獨立創作的結果,因此,其屬於公有領域,不能作為著作權給予專有。對公有領域的准確判斷,涉及著作權保護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平衡,涉及著作權保護和限制的問題,因此需要科學掌控。

D. 為什麼一個作家把他的小說的版權賣給一個出版社之後,在合同期內不可以再賣給另外一家出版社

小說的版權只有一個,不能同時賣給多家的,就像平時的物品不能賣多人一樣

E. 已逝作者的小說版權

可以,只要聯繫到現在的版權所有人就行。 如果已經過了版權保護期,那直接拍就行。根據版權法規定,是直系親屬。版權保護期是指作者去世後一段時間內,相關版權所有人仍具有版權,不經許可出版作品就是侵犯版權。這個時間根據作品性質而定~~

第十九條 著作權屬於公民的,公民死亡後,其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在本法規定的保護期內,依照繼承法的規定轉移。
著作權屬於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變更、終止後,其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在本法規定的保護期內,由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沒有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由國家享有。

第二十一條 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F. 出版一本本小說作家一般掙多少錢

賺多少錢是跟復圖書銷售數量有關制的,賣得越多作者賺錢越多。比如一本書定價30元,賣了10000冊,按照版稅率8%計算,作者得30×10000×8%=24000元。如果賣了20000冊,就是30×20000×8%=48000元。還有,版稅率多少不同的作者也不同,有的作者是名人,知名度高,版稅率就會高一些,比如10%,12%等,有的無名作者,可能就會低一些。——上師文化傳媒【圖書出版】。

G. 與閱文簽了合同以後,所有版權都不是作者的了嗎

除了人身權。也就是閱文無恥的一點,它是拿走所有的財產權,像發行、改編、復制、攝制等等權利,其實閱文這樣做實質上等同於委託,也就是槍手,但是約定署名權等人身權是作者的,但它們卻不用給委託的費用,白嫖,美其名曰:「不是勞動僱傭關系」。
令人感覺惡心的在於,它只是一個平台,並非僱傭槍手的出版商(雖然實質上是這個性質),卻做著這樣的事,本應是它求作家去它的平台發表文章,可是現在卻反了過來,反而是平台拋出霸王合同,雖然在中國沒有壟斷,但我還是想說,實質其實已經是壟斷了。先不說作品質量的問題,如果它直接改變自欺欺人的說法,簽訂委託合同,可能並不會有這樣的討論(當然,這樣它要出錢,就無法白嫖了)。就目前了解來說,並沒有其他的選項,都是強制性的、「被自願」(畢竟合同簽了就認為你是自願的意思表達)。個人認為,不應出現如此的「霸王條款」,假如有選擇說授予這些權利之後作者會在期間有什麼利益,自己保留這些權利又會怎樣,才是一份」正經」合同。當前在我看來就像去某雜志發表自己的研究論文,雜志社非但不給你稿費,還和你說好你的研究成果都屬於雜志社,當然,作者是你,一樣可笑。(除非雜志社委託你研究,給你經費)
希望廣大作家能忍一時之痛,一起站出來抵制,如果沒有工人階級斗爭與革命,現在還是18小時工作時間,資本家只會剝削你到死。

H. 假如某位作家寫了一本小說出版發行,一本小說賣20元,出版了十萬本,那這個作家的收益是多少(除去分紅

具體看作者和出版社的協商

出版社用十萬(假設)買書的版權,那麼作家的收益就是回十萬,之後出版社答的買書的錢和作者無關

一種是分紅,假設作者收益率是百分之十,作家的收益就是20*十萬*10%等於二十萬
收益率 根據 書的價格 還是 書的純利潤 就看協商了

I. 正在改編一本小說然後拍成電影 作者已經去世 如何購買版權呢 以個人的名義可以嗎

可以,只要聯系抄到現在的版權所有人就行。
如果已經過了版權保護期,那直接拍就行。

根據版權法規定,是直系親屬。
版權保護期是指作者去世後一段時間內,相關版權所有人仍具有版權,不經許可出版作品就是侵犯版權。這個時間根據作品性質而定~~

J. 盜版小說盛行,普通作家如何保持收入

看盜版小說的人,畢竟是有數的。我們現在說說網路作者的三個收入來源。

第一個來源,平台簽約作者固定收入。

地雷就是在讀者開始看的,很高興的情況下,土豪讀者會給作者的一種打賞。每個平台可能叫的名字不同,但是都是給作者的額外收入,雖然平台會抽成,但這也是作者的收入來源之一。

總之,我認為作品會被盜的,普通作者們寫的文章還是很好的,然後平台加上收藏量,入v章節的閱讀量,地雷等各部分的收入可以維持一個作者的收入。當然,盜文的人還是越少越好啦!

與小說版權賣掉了作家還能賣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
王者達摩大發明家 瀏覽:904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
蘭州經濟糾紛律師 瀏覽:994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