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小米手機知識產權

小米手機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20-12-30 15:38:23

① 小米 酷派 什麼專利

酷派起訴小米,小米公司侵犯了該公司專利如下專利: 專利號:ZL200610034036.7。
專利名稱:多模移專動通信終屬端通話記錄界面系統的實現方法。 該專利申請與2006年,是一款發明專利。
小米基本上沒有自主知識產權,更別提核心技術了,這就是一個另類的商貿企業。
在當今的市場環境下,沒有核心技術,處處受制於人。小米如此,比小米技術積淀雄厚上萬倍的中興,同樣也是如此。

② 小米手機和華為手機各自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華為手機的優點主要有外觀大氣、時尚,有自己的風格。尤其是從華為P10以來,改變了過去一成不變的「商務范兒」,為機身增加了紅色、藍色等更加活潑的配色,符合不同審美的消費者的口味。

而小米的缺點就是設計風格不統一,從小米第一代到小米8,幾乎每一代的外觀風格都不一樣。尤其是這一代小米8爭議最大的地方就是模仿蘋果iPhone X的痕跡過於明顯。如果小米手機的每一代產品能夠擁有一脈相承的風格,同時再加如各自的特色,那麼相信會受到更多的消費者歡迎。

綜合來看,華為手機注重外觀、拍照,性價比稍低一些。而小米手機注重性價比,手機性能強,外觀設計缺乏自己的特色。兩個手機品牌的優缺點正好相反,因此選擇華為手機和小米手機的消費群體也有很大的不同。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華為手機的用戶不喜歡小米,反之亦然。

③ 請問小米是侵犯愛立信什麼專利呀無線專利是什麼為什麼之外印度才算侵權

小米在印度被愛立信擺了一道這件事情僅僅預示著小米在知識產權領域的悲催苦旅邁出了第一步,三星、蘋果、谷歌和微軟這些握有大量手機及相關專利的巨頭還在看著呢,而更加凶險的專利「流氓」美國高智資本也許正在垂涎欲滴的等著小米送上門來。
小米在印度被愛立信擺了一道這件事情著實棘手,因為擁有大量手機及通信相關專利的牛逼公司遠不止愛立信一家,蘋果、三星、收購了摩托羅拉的谷歌、收購了諾基亞的微軟都握有大量不利於小米的相關專利。
而小米一旦支付了愛立信的專利費用,卻沒有同時在專利上和蘋果、三星等達成一致協議,分分鍾就要被重新告上法庭。現在回味起來蘋果高級副總裁兼總法律顧問布魯斯·塞維爾在互聯網大會上針對小米要爭全球第一智能手機公司時給雷軍說的那句話「說總是容易的」真是意味深長啊!
只看圖片
知識產權是跨國公司打擊競爭對手的常用武器,而新進入者支付專利 「保護費」本來就是基本的游戲規則,只不過給多給少、給誰、什麼時候給卻大有門道。
還記得如日中天的HTC,被蘋果以專利侵權名義起訴么?
2010年,當時如日中天的HTC在美國被蘋果以專利侵權名義被起訴,訴訟歷時兩年,最終和解,並且HTC還與蘋果公司奇跡般的簽訂了為期10年的專利交叉授權協議。和解是要給錢的,原先蘋果提出的賠償額度是數十億美元,最終卻只在2013年獲得了1.8-2.8億美元左右的授權費,蘋果公司自己花費的訴訟費也近1億美元,沒賺上幾個錢。
交叉專利授權這事更奇怪,HTC代工廠起家,沒幾個像樣的專利,雖然在訴訟過程中花費3億美金買了家技術公司,獲得部分專利籌碼,但和蘋果龐大的專利數量相比,實在難以建立防衛陣地。
HTC這場訴訟的勝利原因,據說是給另外一家公司—高智資本交了保護費,也就是本文的主角。
高智資本是一家知識產權風險投資公司,2000年由微軟的前CTO創建,管理著一支約60億美元左右的基金,基本上全球能夠叫得上名字的高科技公司以及哈佛、耶魯等知名大學基金都是它的LP(有限合夥人),微軟、索尼、英特爾、雅虎等是第一批投資人。
這家公司僱傭了約700人左右的全球頂尖科學家和律師,主要做幾件事情:一是自己研究未來5-20年內有可能會大量應用的技術,並將成果申請為專利;二是和全球知名大學、科研機構合作,看他們有什麼成果可以申請成專利,給每個申請提供10-25萬美金左右的經費,從而共同擁有這些專利;三是全球四處收購高智認可的具有價值的專利,柯達破產時高智就聯合谷歌、蘋果等一起收購了1100餘項數字影像相關專利。十幾年來高智共獲得了多達7萬余項 「知識產權資產」,其中有近3萬項專利,核能、電動汽車、通信、航天等領域無所不包,近三分之一涉及無線通信及PC技術。
擁有了這么多專利,自然可以賺很多錢。賺錢的理由很簡單,任何一家高科技公司都不可能擁有該領域的全部專利,谷歌不可能壟斷所有搜索專利,特斯拉也不會擁有全部電動車專利。既然有這個前提,那麼這些高科技公司的產品都可以被提起專利訴訟,賺錢的機會就來了。
第一種方式是收「保護費」
既然我擁有你沒有的專利,而我又不提供任何產品,不存在互相專利授權,我可以毫無顧忌的告你,如果要我不告你,請交幾百萬至幾億美金不等的免於訴訟費,也就是「保護費」。
第二種方式是 「割肉費」
也就是和愛立信起訴小米的方式一樣,如果沒交「保護費」,就到法院起訴專利侵權,取得專利授權使用費,每銷售一個產品就要分點錢給高智,摩托羅拉就曾這樣被高智起訴。
第三種方式是「好處費」
,如果你被其它公司專利起訴,我授權給你該領域的相關專利應訴,如果原來要賠10億美金,因為我授予你的專利抗訴成功只要賠償1億美金了,如此幫你省了9億美金,你付我3億美金好處費。HTC抗訴蘋果,正是用的第三種方式。第四種方式是幫助毛利率比較低的科技公司發行專利債,一些企業平均毛利率低於百分之五,根本拿不出去來進行研發,高智幫助這些公司發行專利債,因為債不計入當期會計收益,只有利息計入當期收益,所以該方式既不會攤薄公司當期利潤,又有錢進行研發,研發出來的新產品產生收益後再償還債務。
前兩種盈利模式,讓高智獲得了專利「流氓「的壞名聲
前兩種盈利模式讓高智獲得了專利「流氓「的壞名聲,但是高智從來就是理直氣壯,因為蘋果、三星、微軟等科技巨頭們大家都是這樣做的。
2011年,蘋果在美國起訴三星,因為三星的Galaxy系列手機要搶iPhone風頭,要三星賠償10.5億美金;於是三星在自己占優勢的歐洲、日本和韓國反訴蘋果。鑒於雙方都擁有大量手機相關專利,訴訟在不同區域各有勝敗,都沒讓對方佔到多大便宜。
但是,如果蘋果、三星調轉槍頭,指向小米,恐怕就不是愛立信在印度那幾件專利侵權了,可能多達幾十甚至上千項。另外,微軟、谷歌賣手機是不行的,但他們花大價錢購買的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幾萬項專利總要變現吧,變現的途徑正是高智模式。

④ 小米申請了多少專利,講的詳細點。

小米在2015年10月30日以前申請的項專利當中,超過40%的專利項目是在歐美日韓等國家的海外發明專利。

據了解,小米在2015年10月30日以前申請的3738項專利當中,超過40%的專利項目是在歐美日韓等國家的海外發明專利,這也將成為小米進軍海外市場的鋪墊之一。

對於目前的發展現狀,林斌也提出了未來的專利發展計劃,並信心滿滿的表示小米2016年的專利申請總數目標為10000項,「明年突破10000件不成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公布的專利申請數和專利持有數並不是一件同一個概念,最終專利是否能夠通過直接關乎到小米的專利持有總量,與此同時,小米也並未詳細公布已申請的專利類型,如發明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等。

除了小米公布了專利相關的數據之外,華為也在今年年初公布了2014年的專利發展情況。

據悉,截止2014年底,華為累計獲得專利達38825件,其中90%以上為發明專利,而根據聯合國機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報告,華為2014年全年度申請專利為3442件。

⑤ 小米的有專利問題,為什在中國能賣

國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低,就算有人對小米提侵權,能得到的賠償很少。

⑥ 小米抄襲iphone專利,很好奇為什麼iphone沒有起訴小米

如果都要起訴的話,那中國的高仿山寨沒法生存了,沒辦法,官司不好打,就像你在街上偶爾也會撞衣,但是衣服的品牌不一樣,還有一個地方的標志性建築物卻模仿別的地方打造的,難道也要起訴?歸根到底,小米是中國的,而iphone是美國的,況且小米的發燒友很多,美國要想在大中華地區起訴小米,難道國人不會保護自己的本...土品牌,不一定起訴的贏,iphone還是有先見之明的。

⑦ 小米收購諾基亞的專利有什麼用

就在樂視手機頻頻被爆出各種資金鏈問題時,小米突然傳出爆料:收購諾基亞部分專利資產!此舉彷彿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業界一陣熱議。據報道,諾基亞與小米日前簽署了一份商務合作協議及一份多年有效的專利許可協議,其中包括將在移動網路的標准必要專利方面實現交叉授權,小米還將收購部分諾基亞專利資產。根據協議,諾基亞將會提供互聯網服務商以及數據中心所需要的高性能低功耗的網路基礎設施設備。諾基亞和小米將會合作開發用於數據中心間傳輸的光傳輸技術、基於諾基亞最新發布的FP4網路處理器的IP路由技術,以及數據中心網路解決方案。另外,雙方還會探索在IOT,VR,AR以及AI方面進行合作的可能。小米買專利.jpg買專利,走捷徑其實,最先放出要和諾基亞聯手消息的,是魅族,但是沒想到卻讓小米搶了個先。眾所周知,小米的軟肋之一就是專利匱乏。小米在進入印度市場之初,因專利問題遭到愛立信起訴,小米只能在印度銷售高通晶元的手機產品;而進入美國市場後更是被專利流氓所阻擊,導致運營商火速下架了小米手機。中國手機出海,豈止是小米受阻,OPPO、魅族、華為等廠商也曾遭遇專利訴訟。最新官方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共遭遇來自27個國家(地區)發起的119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案件數量同比上升36.8%,達到歷史高點。在美國發起的「337」調查中,針對中國的調查所佔比重逐年上升,2015年為29.4%,2016年達到40.6%,今年上半年已經攀升至48.1%。小米手機產品至今已經拓展到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必要的專利儲備是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的基礎之一。因此,加強海外專利布局刻不容緩。為了沖破專利壁壘,除了加強申請之外,另一快速實現專利積累的渠道自然是尋求合作、加強收購。於是,中國手機廠商們紛紛與高通簽署專利授權協議,而聯想、TCL更是分別通過收購摩托羅拉和阿爾卡特這類老牌通訊廠商,迅速補足企業在專利上的軟肋。這方面,小米的動作更是頻繁:2014年12月從大唐電信收購2件專利,2015年10從博通公司收購31件專利,2016年2月從Intel收購332件專利,5月從微軟收購1500件專利……由此不難看出,小米正在大量地吸收專利。小米此時通過「專利許可協議」以及「直接收購」的方式吸收諾基亞方面強大的專利,可以快速升級自己的「專利庫」。眾所周知,華為能取得這么多專利,是和華為多年來投入的超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分不開的。而小米的底蘊沒有華為那麼深厚,取得華為那麼多專利不是那麼容易,只能靠彎道超車的方式來提升自己。好專利,買得到,賣得出毫無疑問,小米是一家非常重視知識產權的企業。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2月底,小米在全球的專利申請總量已突破1萬6千件,授權總量已達3612件,其中國際上授權專利總量已達1767件。在本次小米與諾基亞的合作中,小米高調地將「小米收購部分諾基亞專利資產」單獨提出,特意劃了個重點,意指小米通過專利收購,為真正意義的國際化市場運作掃清最後一片障礙。小米和諾基亞合作後,通過運用這些專利,那麼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走出國門去賣手機了。可以肯定地說,對於國產手機廠商而言,這樣的收購其實還是利大於弊的。知呱呱知識產權專家指出,對於計劃「走出去」的手機廠商來說,專利這道門檻是繞不過去的。在加強技術實力積累的過程中,適當的專利儲備也是為了將來有更多的交換條件和交易籌碼,尤其是在那些特別重視知識產權的國家。中國企業若想在國際市場占據有利地位,唯有用好知識產權這把「利器」,圍繞國際標准和核心技術進行專利布局,加強專利風險分析和專利部署,才有望掌握發展主動權。由於專利研發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申請專利周期較長(發明專利授權需要一至兩年時間),同時面臨著專利申請被駁回或無效的風險,因此,企業的專利技術不一定非要自己辛苦研發,通過購買專利,實現彎道超車,也是個不錯的辦法。

⑧ 網店寶貝被小米知識產權投訴怎麼取消

這個就要看你自己有沒有侵權了,如果確實存在侵權現象。那就沒有辦法的,因為對方有證據。如果沒有侵權,收集好證據來證明自己。和對方進行協商,或者提出申請。只要證據足夠那就可以取消。

⑨ 小米為什麼要買這么多專利

你好,裕陽知識產權為您回答:
小米手機是手機行業的後輩,企業需要版維持一定的專利權總量,進而再在專利質量上下功夫,小米解決專利質量的方法則是通過收購來實現。
業界曾有分析小米收購專利是為了進軍美國,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不過卻不是最主要原因,小米進軍美國肯定會面臨專利問題,不過潛在的專利訴求更多來自像愛立信、Nokia、Interdigital這樣的非手機製造商,小米有沒有專利與這些專利擁有者沒有直接關系,就像愛立信在印度起訴小米,即使小米有再多專利對法院判罰也沒有多大幫助。對於一家致力於全球業務的公司,完善的專利戰略、專業的運營團隊和專利儲備是前提,也是普遍的行業規則。
專利戰一般發生在競爭對手之間,如前所述,拋開蘋果與三星,真正對小米形成專利威脅的肯定是中興華為,如果小米不想坐以待斃,通過收購專利提升高品質專利儲備就是必然。

⑩ 「小米」如何成功捍衛知識產權

 
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小米一直十分注重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工作。
 
2018年3月份,IPRdaily聯合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發布了「2017年企業發明授權專利排行榜(前100名)(點擊標題,查看全文)」,數據提取時間范圍為2017年01月0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數據提取的參考數據為在中國公開,小米以646件發明授權專利數量位居第32名。

而在2018年4月份,IPRdaily聯合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互聯網100強企業發明專利排行榜」,數據范圍為截止2018年4月10日,全球公開公告的發明授權專利數量。小米則以歷年發明授權專利1415件的數量排名第五,同時也是前十名中唯一一家還未上市的企業。隨著共享經濟、人工智慧、網路直播等互聯網新領域快速發展,催生出諸多新模式和新業務,小米等「獨角獸」企業持續崛起,成為互聯網行業的新秀代表。

小米在專利方面可謂是下足了功夫。
而在商標保護方面,小米也特別注重全面保護。
 
在中國商標網僅以申請人「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檢索項,就可搜索到66頁結果共3257個商標項目。

這其中也不乏一些大眾津津樂道的黑米、紫米、蝦米、米飯、米線、米粒、玉米、爆米花、大麥、小麥等等與米有關的商標。
 
能把商標防禦做到這種程度,確實值得稱贊。

閱讀全文

與小米手機知識產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
王者達摩大發明家 瀏覽:904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
蘭州經濟糾紛律師 瀏覽:994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