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和著作權,我想可能是買了沒有正規版權的書籍,被著作權人抓到。如果是這樣確實侵犯著作權,著作權人有權要求賠償。
侵犯著作權罪,是指以營利為目的,違反著作權管理法規,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侵犯他人的著作權,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本罪侵犯的客體既包括國家對文化市場的管理秩序,又包括著作權人對其作品依法享有的著作權,還包括著作鄰接權人對其傳播作品依法享有的權利。所謂「著作鄰接權人」是指作品傳播者,如圖書、報刊、錄音、錄像製品出版者、藝術表演者,等等。客觀方面表現為以營利為目的,違反著作權管理法規,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侵犯他人著作權,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具體包括下述四種情形: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
(2)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3)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
(4)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單位。主觀方面是故意。
「以營利為目的」包括以刊登收費廣告等方式直接或者間接收取費用的情形。
「未經著作權人許可」是指沒有得到著作權人授權或者偽造、塗改著作人授權許可文件或者超出授權許可范圍的情形。
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他人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行為,應當視為「復制發行」。
在認定這類案件性質時要注意,行為人雖然實施了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但是違法所得沒有達到數額較大的標准,也不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不構成侵犯著作權罪,應當按照民事侵權行為處理。
所謂「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是指違法所得數額在3萬元以上。「其他嚴重情節」是指非法經營數額在5萬元以上;或者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復製品數量合計在1000張(份)以上;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情形。「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是指違法所得數額在15萬元以上。「其他特別嚴重情節」是指非法經營數額在25萬元以上;或者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復製品數量合計在5000張(份)以上;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情形。
根據刑法第217、220條的規定,犯本罪,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單位犯本罪的,實行雙罰制,即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照上述規定處罰。
❷ 銷售商和生產商可以作為共同被告嗎 著作權糾紛
由於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的特殊性,往往權利人更容易獲得流通領域侵權人的相關證據,而對於生產領域侵權人的證據則不好收集。如果銷售商提供了供貨商或生產商的相關信息及證據,法院應徵求權利人的意見,賦予原告程序選擇權,這樣不僅能夠從生產源頭上制止並打擊侵權行為,保護權利人的利益,並且也節約了訴訟成本,提高了審判效率。
《專利法》第63條第2款規定:「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商標法》第56條第3款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著作權法》第47條第1款第(八)項、第52條也有類似規定。
依據上述法律規定可以得出,銷售商的侵權賠償責任不同於製造商,並不是只要存在侵權行為即應承擔賠償責任,銷售商承擔賠償責任的條件是不能提供銷售的侵權產品或商品的合法來源,並且明知或應知銷售的是侵權產品或商品即存在過錯。審判實踐中應如何認定銷售商提供了合法來源及如何認定銷售商存在過錯是當前審判實踐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❸ 經銷商侵犯知識產權法的著作權嗎
侵犯著作權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侵犯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情節嚴重的行為。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共有四種行為可以構成侵犯著作權罪,下文將對此詳細分析: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行為。
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即指未經過著作權人的同意。著作權人一般指作者,也可能是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根據《著作權法》規定,由法人或非法人單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非法人單位視為作者,享有著作權;演繹作品著作權由演繹人享有,合作作品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如其中的作品可以單獨或分割使用的,其作者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電影、電視、錄像作品的導演、編劇、作詞、作曲、攝影等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其他權利由製片者享有,如果劇本、音樂等可以單獨使用的,其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任何未經上述人員同意而使用其作品的,均屬於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的行為。
2、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行為。
出版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復制發行。出版者出版圖書,一般需要經著作權人授權而取得對作品的專有出版權。專有出版權是指出版者對著作權人交付的作品在合同規定的時間、地點以原版、修訂版方式製作成圖書並予以發行的獨占權利。它是一種與著作權有關的重要權益,同樣具有排他性,他人不得行使,否則構成侵權。
3、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行為。
錄音錄像製作者即製作錄音錄像製品的人,由於他們不僅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更付出了相當的獨創性勞動,對其製作的音像製品也依法享有許可他人復制發行並獲得報酬的權利,他人未經許可復制發行其音像製品的,當然是對其權利的侵犯。
4、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行為。
這一行為不僅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署名權),而且必然會影響他人美術作品的銷售,從而間接侵犯他人的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