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有哪些
著作權法第四條第一款規定:「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護。」受著作權法保護的智力成果不但要具備作品的一般條件,還須以合法性為前提。因違反了其他法律,被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雖為作品,但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該規定,既符合我國國情和立法原則,在國際著作權立法中也早有先例。我國憲法賦予公民進行文學、藝術和科學創作的權利和言論、出版等自由,但自由不是為所欲為,不受約束,自由只有被法律認可,才能成為受法律保護的權利。權利只有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才是自由。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單位從事創作活動,只有遵守法律和國家政策,尊重社會公德,不損害公共利益,其創作活動才是有效的民事行為,其創作成果才能作為合法的著作權客體受著作權法保護。
我國尚未頒布出版法,何種作品屬於禁止出版、傳播,可根據《關於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關於認定淫穢及色情出版物的暫行規定》等規范性文件予以認定。大致有以下幾類:
①反對人民民主政權、違反政府現行政策和法律、法令的;②煽動對民族和種族的歧視和壓迫,破壞各民族團結的;③妨礙邦交、反對世界和平、宣傳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的;④泄露國家機密的;⑤宣揚盜竊、淫穢、兇殺、縱火及其他犯罪行為,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破壞社會公德、破壞公共秩序的;⑥其他違反憲法和法律、法令的。
對於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僅不給予著作權保護,如果出版和傳播這類作品,還要視情節輕重追究作者和出版者、傳播者的行政和刑事責任。
❷ 請問作品著作權應具備什麼條件#
我國著作權法所稱的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專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屬智力創造成果。作品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獨創性,即作品必須是由作者通過獨立構思和創作而產生。具有獨創性的作品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2)可復制性,即指可以通過印刷、復印、臨摹、拓印、錄音、錄像、翻錄、反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多份,但無論採用什麼復制方式以及復制多少作品,均不會改變作品的內容及思想。
(3)合法性,作品應當以法律所允許的客觀形式表現出來。公民從事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創作,應當符合法律規定,不違背社會公共利益。
❸ 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有哪些
著作權分別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美術專、建築作品;攝影作屬品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計算機軟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❹ 著作權法保護的是哪些作品
著作權法保護的是哪些作品?著作權的對象是文學、藝術作品。因此,只要具備了一定的文學、藝術形式,就有可能成為著作權的保護對象。我國著作權法與各國法律的保護大同小異,主要有以下幾種:著作權法保護的是哪些作品著作權法保護的是哪些作品1、文字作品,實施條例第四條規定:文字作品是指小說、詩歌、散文、論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現的作品。是用文字或等同於文字的各種符號(包括數字元號)來表達思想或情感的形式。2、口述作品,實施條例第四條規定,口述作品是指即興的演說、授課、法庭辯論等以口頭語言形式表現的作品。用預先創作好的作品加以口頭表演,如詩歌的朗誦.則不屬於口述作品。口述作品一定是即興創作的。3、音樂、戲劇、曲藝、舞蹈作品,雜技藝術作品(新增的類型)。(1)音樂作品是指歌曲、交響樂等能夠演唱或者演奏的帶詞或者不帶詞的作品。需要注意:配詞的樂曲,如果詞和樂曲連在一起使用,則詞包括在音樂作品之內,如果詞未和樂曲連在一起使用,也可以包括在文字作品之內。(2)戲劇作品是指話劇、歌劇、地方戲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我國《著作權實施條例》第四條規定:戲劇作品是指話劇,歌劇,地方戲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3)曲藝作品曲藝是我國獨有的藝術形式,目前曲藝曲種類約有400種,其中主要的是相聲,快板,數來寶評書,彈詞,大鼓墜子、琴書等。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4條所規定的曲藝作品,指相聲,快書,大鼓,評書等以說唱為主要表演形式表演的作品。可以文字形式出現,也可以口述形式出現。(4)舞蹈作品是指通過連續的動作、姿勢、表情等表現思想情感的作品。舞蹈是人體動作的藝術。廣義上講,是憑借人體有組織、有規律,有組織的運動來表達感情的藝術形式。(5)雜技藝術是指雜技、魔術、馬戲等通過形體動作和技巧表現的作品。一種技藝表演,我國有豐富的雜技藝術作品資源,故在修改時,明確了雜技藝術作品作為著作權保護的客體。著作權法只保護雜技的藝術成分,雜技中表現的動作難度和技巧難度,並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4、美術、建築作品(1)美術作品美術作品是指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者其它方式構成的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一般分為純藝術品和實用藝術品。實用藝術品是指具有實際使用價值的藝術作品,是造型藝術之一。實用藝術品既是物質產品,具有物質實用功能,又是具備審美功能的藝術品。我國以前不保護本國國民的實用藝術品在美術界,對實用藝術是否屬於美術作品,認識不一。《伯爾尼公約》第2條規定,實用藝術品的法律保護,由各國自定,如果不給予工業產權的保護,則至少要給予著作權法的保護。但是現在,實用藝術品在我國可以按美術作品保護。如果申請外觀專利的保護,可以以工業產權保護。(2)建築作品建築作品,是指以建築物或者構築物形式表現的有審美意義的作品。建築作品屬於以立體形式表現的作品.著作權法對於建築物本身也作為作品的形式之一給予法律保護。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必須具備獨創性和可復制性,普遍使用的大眾性建築不具有排他性,如板樓的外形,因此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在外觀、裝飾、設計等方面具備獨創性的建築物,受到我國著作權法的保護,但是對於建築物的構成材料、建築方法不予以保護,並且建築物外觀,裝飾、設計中的通用元素,屬於公有領域的范圍,也不受到我國著作權法的保護。建築作品的保護還應該包括建築設計圖、效果圖和建築模型等。但是依據我國著作權法對於作品的列舉方式,這些作品被作為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給予保護。《著作權法》主要是對作品進行規范調整的,而要是在這方面產生了糾紛的話,也可以根據《著作權法》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中的條文來處理解決。但是對於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也有相應的范圍規定,並非我們認為的任何一個作品都會受到該部法律的保護。
❺ 不受我國《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有哪些
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有三種類型的作品不受法律保護。
第一種是依法禁止出版、回傳播的作品。
第二種答是不適用於《著作權法》的作品。它們包括下列作品:
(1)法律、法規,國家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極其官方正式譯文;
(2)時事新聞;
(3)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三種是超過了《著作權法》規定的保護期限的作品。
❻ 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的條件有哪些
著作權法及其實施條例沒有明確規定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實質性條件,而僅僅是對作品的含義以及受保護的作品種類進行了規定,並明確排除了不保護的對象。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及相關理論,一般認為,作品要獲得著作權法的保護,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獨創性。 根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對作品的定義,要構成作品,就必須具有獨創性。獨創性又稱原創性,是指作品是由作者獨立創作的,是作者獨立思考和勞動的產物,即在選擇和安排文字、情節、音符、顏色、畫面、造型等方面是作者獨立完成的而不是抄襲他人的。這就意味著,抄襲而成的作品,因不具備獨創性,所以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作品的獨創性是指作品表現形式上的獨創性,而不是指作品內容上的獨創性。一件作品,盡管其內容與其他作品相同,但只要其表現形式是由作者獨立創作而成的,即可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例如,張悲鴻獨立畫的馬與徐悲鴻畫的馬都同樣具有獨創性,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作品的獨創性不同於專利法上的創造性。作為發明取得專利權的實質條件之一,創造性是指該發明成果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是前所未有的,並且在技術上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而著作權法所要求的作品的獨創性是指作品系由作者獨立完成,是作者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成果。換言之,著作權法只要求作品是獨創的,而是否首創的則在所不問。據此,即使兩件作品內容完全一樣(當然,客觀上不可能存在兩件完全相同的作品),只要是作者獨立創作完成,兩件作品都可以獲得獨立的著作權。 2合法性。 作品僅有獨創性尚不足以使其獲得著作權的保護,作品要獲得著作權保護,還必須具有合法性。合法性是指作品的內容必須是合法的,沒有違反國家有關法律的規定。合法性並非作品的構成要素,但它是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前提條件。 《著作權法》第4條第1款規定: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護。此規定表明,受著作權法保護的智力成果不但要具備作品的一般條件,而且須以合法性為前提,對於法律禁止出版、傳播的反動、淫穢作品,著作權法不予保護。 《著作權法》第4條規定的合法性僅指作品的內容本身應當是符合國家關於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規的規定,不涉及作品是否侵犯他人的著作權的問題。一般認為,合法性不僅要求作品內容本身沒有反動、淫穢等內容,而且不能有侵犯他人著作權的情況。如果作品完全是侵犯他人著作權而創作的,不僅不能享有著作權,而且應當承擔侵犯著作權的責任;如果作品中部分內容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權,而整個作品具有獨創性,可以就這些沒有侵權且具有獨創性的內容享有著作權。 【相關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01修正) 第三條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四)美術、建築作品; (五)攝影作品; (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計算機軟體; (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第四條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護。 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不得違反憲法和法律,不得損害公共利益。
❼ 依據著作權法,版權保護都包括哪些內容
依據著作權法,版權保護都包括哪些內容?根據著作權法的有關說法,法定許可強調地比較直接,它要求行為人可以使用著作權人的著作權,有沒有著作權人的同意,其實完全不用理會,但有一點說明,就是必須要向著作權人支付一定的報酬,並且尊重其相應的權利。依據著作權法,版權保護都包括哪些內容一、表現內容作品在登記以後,只要按照一定規定交付著作權人報酬,即可轉載或進行刊登,著作權人聲明規定的轉載和摘編不在此利所列。除了著作權人聲明不能用的錄音作品,一般地內容,只要錄音製作者交付相應的報酬,就可以使用已經錄制為合法作品的錄音成品,即便沒有著作權人的相關許可。同錄音作品一樣,廣播電視及電視台的錄音成品,可以在支付報酬的前提下,在不經著作權人許可的情況下出版發行。還有一類,就是為九年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發展規劃而制定的教科書,在支付報酬的條件下,只要創作者沒有提出沒有相關規定,可以不經過它的許可,在教科書中出現的相關內容都可以出現。二、公益為先我們說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一般地來說,都側重於指的是社會公共利益部分,這樣使用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的相關許可。但並不是完全沒有區別,首先,合理使用在限制方面不出現任何的主體范圍,法定許可就要求是在以上出現的包括錄音製作者在內的幾大主體,另外,合理使用不用支付報酬,法定許可需要給著作權人一定報酬,最後,合理使用沒有法定許可中出現的未經許可不能使用等相關限制。
❽ 著作權法保護對象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著作權法保護對象具備的條件,一份好的作品,凝聚了作者無限的精力與腦力勞動力。而對好的作品的保護,是對作者勞動力的保護,有利於提高作者創作的積極性,以及促進文化生產力的發展。那麼著作權法保護對象具備的條件有哪些?著作權保護著作權法保護對象具備的條件有哪些?1、不得違反法律和公共利益安全。要想自己的著作權受到法律保護,其首要條件需要遵循法律的約束,著作中的內容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不得宣揚糟粕文化和腐朽文化,以及不得違背社會主義文化。2、不在《著作權法》明確排除的列表之內。我國的著作權法明確對不屬於著作權法保護一類的著作出了相應規定。例如某些牽扯到國家性質及政府性之類的,必須由國家機關或者行政機構著作而不能由私人待國家和政府執行。比如頒布或者撰寫法律法規的類似的具有立法性和司法性以及行政性一類的屬於官方著作,必須由官方發行,如果私人著作則過分超越了著作權法的保護范圍。是不應受到著作權法保護的,也是不合法的。3、區別於時事新聞類,在保護期限內的著作。任何事物都有一個期限,包括著作權的保護。著作權保護的對象要求必須在著作權法保護的范圍內。同時不涉及相關的時事新聞。不涉及真實的人名地名及相關名詞。這是對社會公民權益的保護,也也有利於文化環境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