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業企業轉讓土地使用權及其地上建築物,土地增值稅如何清算
土地增值稅是指來轉讓國有土地使自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以轉讓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貨幣收入、實物收入和其他收入為計稅依據向國家繳納的一種稅賦,不包括以繼承、贈與方式無償轉讓房地產的行為。納稅人為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產權、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課稅對象是指有償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產權所取得的增值額。土地價格增值額是指轉讓房地產取得的收入減除規定的房地產開發成本、費用等支出後的余額。土地增值稅實行四級超額累進稅率。
Ⅱ 某工業企業以400萬元購進某項土地及其附著物,4年後該企業將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一並轉讓給A企業
1、購入固定資抄產分錄襲
借:固定資產 400
貸:銀行存款 400
2、固定資產轉入清理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 350
累計折舊 50
貸:固定資產 400
3、收到價款時分錄
借:銀行存款 550
貸:固定資產清理 350
應繳稅費-營業稅 7.5
營業外收入 192.5
Ⅲ 您好,我公司屬於工業企業原來的土地是工業性質,土地使用權也以無形資產的形式進行了攤銷。
攤銷是沒問題的,資產本身性質並沒有改變。可以考慮在轉入置業公司過程中,進行重新評專估,按照評屬估價值進行轉讓或著以該地評估值作為股東出資都是可以的。不管何種方式,一旦轉移了,則可以按照轉讓或者出資的性質,確定土地的賬面處理方式了。
Ⅳ 工業企業出售土地涉及哪些稅收政策
一、營業稅(2016年5月1日後改為增值稅)
《營業稅稅目注釋》第八條轉讓無形資產規定,轉讓無形資產,是指轉讓無形資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無形資產,是指不具實物形態、但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產。
本稅目的徵收范圍包括: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商標權、轉讓專利權、轉讓非專利技術、轉讓著作權、轉讓商譽。
(一)轉讓土地使用權
轉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轉讓土地使用權的行為。
根據上述規定,企業僅為純粹土地使用權轉讓,屬於營業稅稅目的「轉讓無形資產——轉讓土地使用權」。根據《營業稅暫行條例》第一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本條例規定的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為營業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營業稅。」企業應繳納營業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16號)第(七)款規定,單位和個人轉讓在建項目時,不管是否辦理立項人和土地使用人的更名手續,其實質是發生了轉讓不動產所有權或土地使用權的行為。對於轉讓在建項目行為應按以下辦法徵收營業稅:
1.轉讓已完成土地前期開發或正在進行土地前期開發,但尚未進入施工階段的在建項目,按「轉讓無形資產」稅目中「轉讓土地使用權」項目徵收營業稅。
2.轉讓已進入建築物施工階段的在建項目,按「銷售不動產」稅目徵收營業稅。
在建項目是指立項建設但尚未完工的房地產項目或其他建設項目。
因此,若企業轉讓的平基土地為在建項目,轉讓時也應按「轉讓無形資產」稅目中「轉讓土地使用權」繳納營業稅。
財稅[2003]16號文規定,單位和個人銷售或轉讓其購置的不動產或受讓的土地使用權,以全部收入減去不動產或土地使用權的購置或受讓原價後的余額為營業額。單位和個人銷售或轉讓抵債所得的不動產、土地使用權的,以全部收入減去抵債時該項不動產或土地使用權作價後的余額為營業額。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5]83號)規定,單位和個人銷售或轉讓其購置的不動產或受讓的土地使用權,無論該不動產或土地使用權上一環節是否已繳納營業稅,均應按照財稅[2003]16號文件第三條第(二十)項的有關規定,以全部收入減去該不動產或土地使用權的購置或受讓原價後的余額為計稅營業額;同時,在營業額減除項目憑證的管理上,應嚴格按照財稅[2003]16號文件第四條的有關規定執行。
《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條例第六條所稱符合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有關規定的憑證(以下統稱合法有效憑證),是指:(一)支付給境內單位或者個人的款項,且該單位或者個人發生的行為屬於營業稅或者增值稅徵收范圍的,以該單位或者個人開具的發票為合法有效憑證;(二)支付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或者政府性基金,以開具的財政票據為合法有效憑證;(三)支付給境外單位或者個人的款項,以該單位或者個人的簽收單據為合法有效憑證,稅務機關對簽收單據有疑義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證機構的確認證明;(四)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合法有效憑證。
因此,若企業能取得購入土地使用權時的合法憑證,可按轉讓土地使用權的全部收入減去土地使用權的受讓原價後的余額計算繳納營業稅,稅率為5%.
相應地,企業還應按規定繳納城建稅、教育費附加。
二、土地增值稅
企業轉讓土地,取得收入,根據《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條規定:「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以下簡稱轉讓房地產)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為土地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土地增值稅。」應繳納土地增值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土地增值稅宣傳提綱〉的通知》(國稅函發[1995]110號)第六規定,在具體計算增值額時,要區分以下幾種情況進行處理:
(一)對取得土地或房地產使用權後,未進行開發即轉讓的,計算其增值額時,只允許扣除取得土地使用權時支付的地價款,交納的有關費用,以及在轉讓環節繳納的稅金。這樣規定,其目的主要是抑制「炒」買「炒」賣地皮的行為。
(二)對取得土地使用權後投入資金,將生地變為熟地轉讓的,計算其增值額時,允許扣除取得土地使用權時支付的地價款、交納的有關費用,和開發土地所需成本再加計開發成本的20%以及在轉讓環節繳納的稅金。這樣規定,是鼓勵投資者將更多的資金投向房地產開發。
因此,企業應按上述規定計算轉讓土地的增值額。土地增值稅的稅率為30%~60%.
三、印花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花稅若干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62號)第三條規定,對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按產權轉移書據徵收印花稅。
根據上述規定,企業簽訂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屬於「產權轉移書據」稅目的印花稅應稅憑證。
根據《印花稅暫行條例》第一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領受本條例所列舉憑證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印花稅的納稅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繳納印花稅。」企業均應繳納印花稅。
四、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六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三)項所稱轉讓財產收入,是指企業轉讓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股權、債權等財產取得的收入。
因此,企業轉讓土地取得的收入屬於轉讓財產收入。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三款規定,該收入屬於企業的收入總額,且該收入不屬於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應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土地成本、費用、稅金等支出可按《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Ⅳ 工業企業,轉讓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廠房 該交哪些稅 土地增值稅 怎麼算
工業企業轉讓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廠房的款用於新建廠房和購買土地使用權都是用於生產經營活動的免交各種費用。
Ⅵ 公司名下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性質為工業)能轉讓給個人嗎有什麼利弊
一、根據《土地管理法》第二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故,公司名下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性質為工業)能轉讓給個人。
二、這塊地如果在土地使用稅的徵收范圍內,如果在公司名下,每年要繳納土地使用稅,增加營業成本。如果該公司處於停產或土地閑置的狀態,無異於是一個大包袱。那就不如轉讓了好,既可以甩掉包袱,又可以增加收入,多一部分流動資金。
這塊地如果轉讓給個人,你的意思好像是轉到公司法定代表人名下吧。其好處是成為個人財產了,公司第財產減少了。
但要注意轉讓價格的公允與否:如果價格公允,公司要繳納轉讓無形資產的營業稅,個人要繳納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契稅、印花稅。
如果價格不公允,或無償贈與,或以其進行利潤分配,或股東分紅,稅收方面還要增加一個股東分紅的個人所得稅。
三、這個問題時繼承的問題:
在個人名下土地使用權的繼承,如果不是遺囑繼承,那麼就按照法定繼承程序進行繼承,法定繼承人按照法定順序和份額,分別繼承應得土地使用權。
在公司名下,傳承下去的就不是土地使用權了,而是被繼承人(也就是公司的股東)的股份。土地使用權是公司財產,不能直接進行繼承。
建議:為了繼承,給子孫留點資產,就繳稅,將土地使用權轉移到個人名下吧。但不要少繳稅或不繳稅,造成偷稅的嫌疑。
(6)工業企業出售土地使用權賬務擴展閱讀: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
第十五條
國有土地可以由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土地承包經營的期限由承包合同約定。承包經營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的,必須經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並報鄉(鎮)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六條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Ⅶ 工業企業購入的土地使用權,在些土地上建廠房辦公樓時應將土地(無形資產)轉入「在建工程」科目里
工業企業的土地使用權通常單獨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核算,廠房辦公樓作先計入在建工程,完工後作為固定資產進行核算核算。
Ⅷ 以工業企業為例,投資土地使用權應借記哪個會計科目
根據現行《企業會計制度》規定,
實行國有土地使用權有償使用後,企業為新版建辦公樓等而獲權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土地出讓金,在「無形資產」科目核算;
企業為房地產開發而獲得的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土地出讓金,在「開發成本」科目核算。
Ⅸ 工業企業購入土地時交納的契稅,印花稅計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嗎若土地使用證未取得,可以暫估入帳並
1、《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版價款、相權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
因此,貴公司購入土地繳納的契稅屬於相關稅費,應計入土地成本。
2、《企業會計准則——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6403營業稅金及附加」第一條規定: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在「管理費用」科目核算。
因此,貴公司產權轉讓書據合同的印花稅,直接在當期損益中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