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屬於跨部門或者跨地區的專利侵權糾紛,怎樣請求專利管理機關處理
專利法實施細來則規定,屬於跨部自門或者跨地區的侵權糾紛,當事人請求專利管理機關處理的,由發生侵權行為地的專利管理機關或者侵權單位上級主管部門的專利管理機關處理。由於侵權行為的表現方式為製造、使用、銷售和進口,因此對同一專利產品或專利方法的侵權行為就有可能由不同的行為人在不同的地點完成。那麼專利權人到底該請求哪個專利管理機關來處理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規定,對於侵犯產品專利權的行為,首先應請求侵權產品製造地的專利管理機關處理。當製造地不明時,專利權人也可以請求侵權產品的使用地或者銷售地的專利管理機關處理。對於侵權方法專利的行為,專利權人應請求該方法使用者所在地的專利管理機關處理。對於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進口專利產品或者進口依照專利方法而直接獲得的產品的侵權行為,專利權人可以請求貨物抵達港口所屬地專利管理機關處理。
❷ 知識產權局一般審理專利侵權案件要多久
一、根據新修改的《專利行政執法辦法》,縮短了處理專利侵權糾紛的辦案期限,由原來規定的立案之日起4個月內結案加復雜案件1個月延期,縮短為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結案加復雜案件1個月延期。
二、專利權是專利人利用其發明創造的獨占權利,專利侵權是指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實施了依法受保護的有效專利的違法行為。
三、專利侵權的類型:
1、未經許可製造專利產品的行為;
2、故意使用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
3、銷售、許諾銷售未經許可的專利產品的行為;
4、使用專利方法以及使用、銷售、許諾銷售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行為;
5、進口專利產品或進口依照專利方法直接得的產品的行為;
6、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
7、冒充專利的行為。
四、構成專利侵權行為的要件包括兩個方面:形式條件和實質條件。其中,形式要件主要有:
1)實施行為所涉及的是一項有效的中國專利;
2)實施行為必須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或者授權的;
3)實施行為必須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對於行為人是否具有主觀故意並不是形式要件。但是,可以作為衡量其情節輕重的依據。
五、構成專利侵權的實質要件,也就是技術條件,實質實施行為是否屬於專利的保護范圍。如果行為人所涉及的技術特徵屬於專利權的保護范圍,那麼該行為人就構成了專利侵權。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1)行為人所涉及的技術特徵與專利的技術特徵全部相同,則構成侵權;
2)行為人所涉及的技術特徵多於專利的技術特徵,也構成侵權;
3)行為人所涉及的技術特徵與專利的技術特徵有相同的,有相異的,但是,相異的技術特徵與專利的技術特徵是等效的,仍構成侵權;否則,不構成侵權。
❸ 知識產權侵權糾紛管轄法院有哪些規定
根據新民訴法司法解釋的規定,知識產權法下的侵權管轄包括:
1、專利侵權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五條,因侵犯專利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侵權行為地包括:被訴侵犯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的產品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
專利方法使用行為的實施地,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製造、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實施地。上述侵權行為的侵權結果發生地
2、商標侵權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因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提起的民事訴訟,由商標法第十三條、第五十二條所規定侵權行為的實施地、侵權商品的儲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前款規定的侵權商品的儲藏地,是指大量或者經常性儲存、隱匿侵權商品所在地;查封扣押地,是指海關、工商等行政機關依法查封、扣押侵權商品所在地。
3、版權侵權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因侵犯著作權行為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所規定侵權行為的實施地、侵權復製品儲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前款規定的侵權復製品儲藏地,是指大量或者經營性儲存、隱匿侵權復製品所在地;查封扣押地,是指海關、版權、工商等行政機關依法查封、扣押侵權復製品所在地。
(3)知識產權局專利侵權糾紛擴展閱讀
近日,最高法院發布了《知識產權侵權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該《報告》選取了2015—2016年民事一審審結案件進行了統計分析。《報告》中指出,兩年來審結的知產侵權案件總數為1.2萬余件,且2016年案件數同比增長41%之多;此外,案件多集中在廣東、北京、江浙滬等經濟發達地區。
從報告中可以看出,著作權侵權案件中,侵害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侵害作品改編權、表演權、發行權以及侵害表演者權的案件平均審限均超過知產案件平均審限,其中侵害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糾紛案件審限僅短於假冒專利糾紛和侵犯發明專利糾紛。
究其緣由,系因計算機軟體著作權所保護的客體涉及諸多技術問題,具有類似發明專利的復雜程度,客觀地延長了法院審理該類案件的周期。
從《報告》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知產案件判決支持或部分支持了原告的訴求,僅有不到8%的案件未予支持,充分體現了我國司法加強對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這一方面鼓勵權利人積極維權,另一方面也是為侵權人敲響了一記警鍾。
❹ 專利侵權屬糾紛案件怎麼解決 國家知識產權局通知詳解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嚴格知識產權保護的要求,有效規范全國知識產權系統專利行政執法工作,切實維護創新者、專利權人和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積極營造規范有序、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現結合工作實際,就進一步加強專利權權屬糾紛案件辦理工作,國家知識產權局做了以下通知:
1、立案
當事人雙方就專利權權屬爭議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解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全面了解涉案專利既往權屬糾紛、無效宣告請求等情況。對於事實和理由不充分且涉案專利處於無效宣告請求階段的立案請求,原則上不予立案。
2、調解
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積極發揮專業優勢,按照依法、自願、方便當事人的原則,盡快促成達成調解協議。對於經調解未能達成協議的案件,應以撤案方式結案並發出專利糾紛調解案件終止調解通知書。原則上,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解專利權權屬糾紛,應當在2個月內結案。案件特別復雜需要延長期限的,應當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負責人批准。經批准延長的期限,最多不超過1個月。
3、溝通
對於涉案專利因權屬糾紛請求中止相關審查程序的案件,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在向當事人發出中止程序請求審批通知書時,應當將相關信息告知受理該權屬糾紛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於結案5日內將相關執法文書(專利糾紛調解書或專利糾紛調解案件終止調解通知書)送交至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受理處,以便及時結束中止程序。另外,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辦結專利權權屬糾紛案件,應當於案件辦結日下月5號前通過執法案件報送平台報送相關案件材料。
4、公開
為提高執法辦案工作的透明度,方便利害關系人及時了解相關案件辦理情況,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解專利權權屬糾紛案件,應當在結案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依法主動公開相關信息,公開內容僅限於案由、案號、立案日期、雙方當事人名稱、結案方式(達成調解協議或撤案)及結案日期,不得公開調解內容和調解材料。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主要通過本單位官方網站,以及公告欄、報刊等便於公眾知曉的方式予以公開。
5、監督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要對行政區域內專利權權屬糾紛案件辦理工作加強指導和監督,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有關建議請及時報告。我局此前發布的其他有關規定與本通知相抵觸的,依照本通知執行。同時,我局將專利權權屬糾紛案件辦理工作情況納入年度執法維權工作績效考核,對工作突出的給予表揚,加大支持力度;對履職不力造成惡劣影響的,責令改正並追究責任。
❺ 南京市知識產權局接到專利權人的專利侵權糾紛處理請求後,可以採取下列哪些方式調查收集證據: (6分)
國家知識產權局令
專利行政執法辦法
第三十六條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查收回集證據可以查答閱、復制與案件有關的合同、賬冊等有關文件;詢問當事人和證人;採用測量、拍照、攝像等方式進行現場勘驗。涉嫌侵犯製造方法專利權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要求被調查人進行現場演示。所以選擇:ABCD
❻ 專利權被侵權向哪個部門投訴
根據專利法第60條的規定,專利糾紛可以由以下3條途徑解決:1、由當事人協商解決;2、向人民法院起訴;(專利侵權案件,中級法院一審管轄)3、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省、市級知識產權局)
❼ 怎樣預防專利侵權糾紛,涉嫌專利侵權怎樣解決
您好!
您可參考以下預防專利侵權糾紛的方式:
1、商業單位在與供貨方簽訂合同時,應當將有關專利侵權免責條款寫入合同中,如在合同中增加「如果商業單位因銷售由供貨方提供的商品而導致專利侵權的,由供貨方承擔全部責任。」條款。
2、如果收到專利權人發出的專利侵權警告函後,要求專利權人提供相關的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的專利文件、證明該專利權有效的證明材料以及專利權人的有關證據材料(單位申請專利的,法人證明;個人申請專利的,身份證證件),並馬上通知涉嫌侵權商品的製造單位。
3、經分析專利侵權有可能成立的,除非該商品製造商不僅書面、而且也有經濟能力保證銷售單位的銷售行為一旦構成專利侵權、由其承擔全部的賠償責任,通常情況下銷售商最好先行停止銷售該涉嫌專利侵權商品。
4、商業單位若收到人民法院作出的認定專利侵權構成的生效判決書、或者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地方知識產權局或專利管理局)作出的認定專利侵權構成的已生效的處理決定書,除供貨商有新證據提供外,一般情況下,應撤下所涉專利侵權商品,停止銷售。
涉嫌專利侵權可參考的解決方式如下:
產品涉嫌專利侵權,與產品製造商一起核對、分析,比較涉嫌專利侵權商品的技術方案是否覆蓋了專利權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約專利權人面談,聽取其意見;還可以向知識產權局反映。
1、如果涉及的是外觀設計專利權,應當將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的該外觀設計專利圖片或者照片中的專利產品與涉嫌專利侵權商品進行比較,經比較認為是相同或者相似的,那麼,就技術方案而言,專利侵權很可能成立。
2、如果涉及的是發明專利權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應當將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的該發明專利說明書或者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中的權利要求書中的獨立權利要求(通常是指權利要求)所述的技術特徵與涉嫌專利侵權商品的技術特徵進行比較,經比較涉嫌專利侵權商品的技術特徵覆蓋了獨立權利要求技術特徵的,從技術上考慮,專利侵權很可能成立。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❽ 專利被侵權怎麼維護
1、發現專利被侵權的第一時間找律師,律師幫你出謀劃策。
2、及時搜集和獲取專利被侵權的事實。
3、通過協商或訴訟索要賠償和停止侵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