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人哪些获得过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国本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只有两位:莫言和屠呦呦。
莫言: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② 潍坊高密有几所高中 详细的!!
你好,高密的高中有:
1.高密一中,汽车站对面,高密一中是潍坊市重点中学、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建校于1945年,确立了“为四十岁做准备”的校训和“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的育人目标。
2.高密五中,高密市区西关路南首与平日公路交汇处,学校始建于1958年,是山东 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文学艺术教育示范学校,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实验学校、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是潍坊市重点普通高级中学之一。
3.高密二中,高密夏庄镇,创办于1956年,校园环境优雅、和谐,文化氛围浓厚。
4.高密三中,原位于柴沟镇,现于康成中学合并,属康成中学,三中已取消。
5.高密四中,即现在的高密凤城中学,位于高密市城南,学校东接现代时尚的齐鲁纺织服装城,西傍水光潋滟的南湖,南临一望无际的田野,北靠日新月异的市区,
6.康成中学,是1998投资1亿元人民币新建的一所现代化寄宿制完全中学。学校以东汉末年高密籍著名大经学家郑玄的字“康成”命名,富于教育深意。
7.实验中学,前身为高密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985 年建校,历经15年,为高密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中等专业技术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形势的变化,高中教育蓬勃发展,为适应高中教育城区化的要求, 2000 年7 月,经高密市委市政府批准,成人中专试办综合高中。
8.新一中,近年在人工湖附近建立的新一中,属于一中的南部校区。
9.高密发达补习学校,位于高密市城南,是一所专门针对高考复读生设置的补习学校。
③ 诺贝尔奖近十年中国获得者
诺贝尔奖近十年中国获得者有莫言和屠呦呦。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 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④ 我妈40岁她甘油三脂2.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7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6请问这是不是平时吃菜太咸导致偏高
检查结果在正常值范围内,除了少吃过咸的其它饮食可继续保持。
⑤ 所有的诺贝尔奖项中,有多少中国人获奖,分
截止2017年11月,所有的诺贝尔奖项中,有2位中国人获奖,分别是: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莫言: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⑥ 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名单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十一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
李政道 1957年物理学奖
杨振宁 1957年物理学奖
丁肇中 1976年物理学奖
李远哲 1986年化学奖
朱棣文 1997年物理学奖
崔琦 1998年物理学奖
高行健 2000年文学奖
钱永健 2008年化学奖
高锟 2009年物理学奖
莫言 2012年文学奖
屠呦呦 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
(6)高密成果奖扩展阅读:
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诺贝尔奖最初分设物理(Physics)、化学(Chemistry)、生理学或医学(Physiology or Medicine)、文学(Literature)、和平(Peace)等五个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该奖于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关资料:诺贝尔奖 网络
⑦ 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的毕业证书跟本部的有区别吗
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的毕业证书跟本部的毕业证没有区别。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是适应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需要,逐渐发展建成的教学型校区。
高密校区是青岛科技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由青岛科技大学统一招生,所有教学计划、教学要求、培养模式全校统一。
高密校区与国外20余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出国留学、继续深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应用化工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商务英语。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财务管理、产品造型设计、电气自动化技术、生产自动化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专科专业。
青岛科技大学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原化学工业部直属重点高校 。曾先后隶属国家轻工业部、国家化学工业部,现为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和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学校有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152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专项支持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7门。
⑧ 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是分别是获得了什么奖
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籍以及华裔一览
1、李正道:1926年生于上海,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3、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华裔,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4、李元哲:1936年生于台湾,美籍华人,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5、朱迪文:1948年生于美国,华裔,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6、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199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7、高行健:1948生于江西,法国华裔,2000获诺贝尔文学奖。
8、钱永健:1952年生于纽约,美籍华裔化学家,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9、高工:1933年生于中国上海,英国华裔科学家,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0、莫言,中国人,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1、屠呦呦,中国人,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⑨ 中国有几位诺贝尔奖得主
两位,截止2018年12月,中国有两位诺贝尔奖得主:
1、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他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2011年莫言凭借小说《蛙》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2、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⑩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哪些
1.高 锟:1933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金山,获奖时国籍英国、美国双重,2009年物理学奖
2.钱永健:1952年生于美国纽约,祖籍浙江杭州,获奖时国籍美国,2008年化学奖
3.高行健:1940年生于江西赣州,祖籍江苏泰州,获奖时国籍法国,2000年文学奖
4.崔 琦:1939年生于河南宝丰,祖籍河南宝丰,获奖时国籍美国,1998年物理学奖
5.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祖籍江苏太仓,获奖时国籍美国,1997年物理学奖
6.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祖籍台湾新竹,获奖时国籍美国;1986年化学奖
7.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祖籍山东日照,获奖时国籍美国,1976年物理学奖
8.李政道:1926年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获奖时公民权中华民国,1957年物理学奖
9、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祖籍安徽合肥,获奖时公民权中华民国,1957年物理学奖。
10、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1、屠呦呦;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