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临沂师范学校的学校概况
名称:临沂大学(原名临沂临沂师范学院)
英文名:Linyi University
校风:实
校训:有用、有效、先进
办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办学目标:强配置、国际化、高质量、大规模
办学理想:以质量著称的品牌大学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双岭路中段 (大学城校区)
山东省临沂市通达路21号 (老校区)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湖北路中段 (双月湖校区)
邮政编码:276000 临沂大学是国家设立、山东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临沂市,前身是1941年由中共滨海地委和抗大一分校共同创建的滨海建国学院。200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发文批准以临沂师范学院为基础筹建综合性临沂大学。学校恪守“为沂蒙服务”的办学宗旨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坚持用沂蒙精神育人,致力于培养地方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与老区发展共生共荣。现任党委书记徐同文,院长韩延明。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设有62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农学等9个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34000余人,办学规模位居山东省省属高校前列;现有专任教师204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8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1064人,外籍教师100余人。学校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教学科研设备、图书、网络资源,1000万元引进国内外一流课程,1000万元用于师资和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条件实现了多媒体化和网络化;教学实验设备总值2.6亿元,生均设备仪器值超过7000元,超国家标准40%;实验室60多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300多个;馆藏纸质图书400万册、电子图书300万册。
学校占地面积7600亩,校舍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资源共享的时代潮流,是目前国内设计最先进、面积最大的园林化、生态化、数字化校园。图书馆、实验中心、艺术中心、体育中心是目前国内高校建筑面积最大的专业教学科研楼体之一。
学校以学生就业“出口”为导向,实施开放办学和国际化办学方略,发挥课程建设的核心带动作用,率先进行大学新课程改革,构建了以工具课(外语和网络)、基础综合素质课、专业方向骨干课、实践技能实训课、职业生涯设计(毕业论文和设计)为主体的大学新课程体系,建立了应用型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学校每年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资助优秀学生,学生受奖面高达40%,奖学金最高额度每人每年15000元,并为出国留学的优秀学生提供全额奖助学金。本科生考研率超过50%,其中80%以上考入北京大学等“211工程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社会满意率达到97%。学校于2008年6月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2005、2009年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坚持体制创新,较早引入并实践 “大学经营”理念,在内部管理中强化成本效益和投入产出理念,建立全成本核算经营机制,相继实施了“扁平化”和以“工作职责项目化、业绩考核指标化、岗位管理契约化”为标志的“主管制” 管理体制改革,极大地提升了办学效益,实现了学校资产和办学资源的良性运行。
学校与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法国、印度等国家的48所高校和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内50多所高校建立了互换学生留(访)学关系,全面开展学生学分互认和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学校设立的汉学、中国武术、中国民族乐器、中国画、中国书法、国际经济与贸易、翻译学、艺术设计、工商管理、新闻学等专业招收国外留学生。
临沂大学坐落于山东省临沂市。目前学校占地面积484.56万平方米,分为三个校区。其中,老校区位于临沂市通达路北段,双月湖校区位于临沂市罗庄区,由政府投资近30亿元建成的新校区位于双岭路中段,紧邻临沂汽车客运总站,占地7600余亩,是目前全国高校最大的园林化、生态化、数字化校园。 学校每年投入实验设备不少于5000万元,图书不少于1000万元,国际引进课程不少于1000万元,每年新增加博士(招收主体),硕士(急需特色专业)教师不少于200人。这些办学质量投入指标均处于全国高校的领先地位。
学校实行全国招生,教师实行国内外招聘,办学实行国际化联合,高质量品牌大学的办学目标正在扎实推进。 学校围绕教学加强了学术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教师发表学术论文7000余篇(部),专任教师人均学术成果居全省本科高校前列。 任课教师参加校级以上科研立项者占76%,被
《SCI》和《EI》收录论文在全省新建本科高校中属前列。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500项。有380项科研成果和23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现有5个山东省重点学科,1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山东省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18个校级重点学科,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8个校级本科品牌、特色专业。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教师主编、参编教材115部,其中13部被列入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成省级精品课程门,校级精品课程68门。学校设有山东省市场与价格研究中心、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临沂师范学院区域教育研究中心、山东革命根据地史料研究中心、王羲之研究所、资源环境研究所、化学化工研究所等28个研究机构。近三年来,全校教学科研人员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42项,市厅级课题210项;获得省部级、市厅级科研成果奖励185项;出版学术专著66部;发表学术论文4836篇,被SCI、EI、ISTP收录122篇;服务沂蒙项目661项。 已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五国高校达成互派留学生协议,实施3+1和4+2合作培养模式,还同美国纽海文大学共同开办了研究生(MPA)联合项目;学校常年引进外籍教师,招收留学生。与美国伊利诺宜大学、加州大学、席勒国际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华威大学就联合开展临沂大学软件和管理体系建设、二级学院建设等事宜达成合作协议。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重视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近五年来,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法国、印度等国家的28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共同开展本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分互认、互派留生、本硕连读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现有外籍教师51人。举办两届大学经营国际论坛、四届中韩文化艺术交流展;2004年以来,学校有120人次教学和管理骨干参加了境外交流与培训,2人应剑桥大学邀请出席2007年世界女数学家大会,40余人次参加了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积极开展与兄弟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合作办学,为发挥师范教育办学优势,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合作共建实验教育学院;为强化工科专业建设,与清华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聊城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对口指导、帮扶、合作关系;为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在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委领导的支持下,与山东大学建立全面的教学科研帮扶合作关系,在师资培养、课程引进、学科专业建设、信息网络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对口支持与合作。
学校贯彻为沂蒙服务的办学宗旨,特别注重与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校企、校校、校地合作关系和教学、科研实验实习基地,在吸纳社会教育资源、提高师生能力素质、促进毕业生择业就业的同时,拓展提升了学校社会服务的范围与水平。
Ⅱ 临沂大学什么专业属于特长
临沂大学目前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山东省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这三个特长专业分别为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
(一)数学与应用数学昼夜。临沂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数学学科中拥有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教学论、常微分方程等省级精品课程。数学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按出口制定培养方案,分方向设置课程,逐步构建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专业课程体系。该专业已建设5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双语课程、17门国际课程以及19门的外聘高级课程,各类课程建设齐头并进,成效显著,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9项。目前,该专业主干课程全部实现精品化,专业课程体系更加适合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地理科学。该校地理科学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自然地理学是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是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自然地理学专业是山东省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目前与山东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三)汉语言文学。该校汉语言文学为山东省品牌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学概论为省级精品课程。该校文学院拥有教职工82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市级优秀教师5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文学院重视创新课程和创新课堂建设,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植入课程、学术创新课程、地方应用课程和外聘高级课程,形成了语言与文学创新课程体系。文学院历来重视在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学术研究。近三年,出版专著51部,发表学术论文 680余篇;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3个、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等省级研究课题15项;获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4项。
Ⅲ 陈丽的获奖情况
2003-2006年
(1) 超导材料和磁性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山东高校优秀论文三等奖,第一位,2005年12月;
(2) 新型超导材料和磁性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质的研究,山东高校优秀论文三等奖,第一位,2005年
(3) Superconcting properties of MgB2 with different lattice parameters, 临沂市优秀论文一等奖, 第一位,2004年
(4)新型超导材料MgCNi3的电子结构和超导电性研究,临沂市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第一位,2006年9月。
2003年以前
(5) S-D系统的统一模型与稀磁合金的电子比热, 临沂市优秀论文一等奖, 第一位,2002年.
(6) S-D系统的统一模型与稀磁合金的热导率和热电势, 临沂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第一位,2002年.
(7) 磁性杂质效应与稀磁合金中的低温电阻和热导率, 临沂市优秀论文一等奖, 第一位,2001年
(8) 四元数体上矩阵的广义对角化, 临沂市优秀论文一等奖, 第二位,2001年
(9) 稀磁合金理论研究, 获1998年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位(见文件复印件)
(10) “强关联体系的理论研究”获1998年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位;
(11) “电子—声子系统互作用与碱金属s电子的比热”获1998年临沂市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第一位;
(12)“稀土金属低温电阻与s-f交换作用”,获2000年临沂市自然科学(论文)二等奖,第一位;
(13)“对于非惯性系中引入惯性力的讨论”获1996年临沂市自然科学(论文)二等奖,第一位;
(14)“理想气体绝热压缩时温度升高的微观解释”获1998年临沂市自然科学(论文)三等奖,第一位; (1).深入开展原子物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等奖,刘复义、樊三强、陈丽(第三位),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获奖,
2004年12月,山东省教育厅
(2)主持的“热力学.统计物理”2005年获山东省精品课程,并被推倒教育部参加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评选。
(3) 物理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山东省教育厅,2004年, 三等奖,系全体教师
(4)计算机辅助物理同步教学的研究(CAI),临沂师院教学成果,2001年,二等奖,毛红旗、陈丽、宋光乐、刘富义。
(5) 深入开展层次目标框架激活教学法的探讨与实践,临沂师专教学成果,1996,刘复义、宋光乐、李志峰、陈丽。 (1) 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2003年12月,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科技厅、
(2) 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2001年12月,山东省教育厅。
(3) 市直“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6年3月,临沂市直机关妇委会。
(4) 在2003-2004年度“学术先进个人”,临沂师范学院(现临沂大学),2004.12
(5) 陈丽同志之家为临沂市文明职工家庭,临沂市总工会,2004.3.
(6) 在2001-2002年度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中被评为“优秀党外知识分子”,临沂师范学院,2003.9
(7) 优秀党外知识分子,临沂师范学院,2001.9
(8) 1998年教学工作中,优秀教师,1999.9,临沂师专
(9) 1998年获第一届临沂市青年科技奖,临沂市人事局,临沂市组织部
(10)1996年获临沂市跨世纪人才称号, 临沂市人民政府
(11)98届教育实习优秀指导教师,临沂师专,1998.
(12)临沂师专“针织杯”首届十佳青年园丁,1995.5.
(13)1989-1990学年度青年教学能手,临沂师专,1990.9
(14)1992年“巾帼建功”活动,先进个人,临沂师专, 1993.3
Ⅳ 临沂大学专科分数线是多少
依据该学校招生网公布的录取分数可知其不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是不同的。详细可咨询在校教师。
临沂大学(Linyi University),简称“临大”(LYU),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是山东省省属的综合性大学,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创办于1941年,与抗大一分校与中共滨海地委共同创建的滨海建国学院一脉相承,后多次迁徙合并,历经滨海公学、临沂第一师范、临沂教育学院、临沂师范学院等发展阶段,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临沂大学。
教学成果:
据201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本科生考研率达到50%以上,专科生升本率75%以上。
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社会满意率达到97%。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临沂大学
Ⅳ 谁是三中最好的数学老师
临沂三中的:胡成金老师。
个人简介:胡成金,临沂市数学兼职教研员,临沂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临沂市教学成绩奖,临沂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临沂市级公开课,数学奥赛辅导国家级一等奖,兰山区教学能手,兰山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
精益求精,潜心育人。
胡老师认为,作为教师,上好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是赢得学生信任和尊重的首要条件。所以,只要他一进课堂,所有的私心杂念全部抛在外面,脑海里只留下学生。他会根据课堂的内容,听课的对象,上课的时间,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探讨式,合作探究式。
自学式和讲授式。他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学生不仅能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学习心得、オ华,更能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疑惑,课堂气氛活而不乱。胡老师的数学课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数学的魅力。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学生的数学成绩稳步提升。
以上内容参考 临沂三中——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 ——记临沂三中优秀数学老师胡成金
Ⅵ 临沂大地艺术学校怎么样
在同类院校中,属于中等地位。
专业设置:学校成立了职业高中部、艺术高中部、韩国留学部,开设:幼儿教育、音乐、舞蹈、美术、播音主持、运动训练、国防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专业,并建立了以幼儿教育专业为核心的专业体系,成为全市一大特色品牌专业,致力于打造临沂幼师第一品牌。
师资力量: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30%,部分教师先后荣获省市级教学能手、教学成果奖。充满了无限生命力、创造力的教师队伍为培养人才,奉献社会挥洒着他们的智慧。
管理:学校制定了手机管理制度,各班主任严格管理学生手机,严禁手机进入课堂,入校时手机上交班主任,无特殊情况严禁使用手机。
学校简介:
山东省临沂市大地艺术学校成立于2003年,是经临沂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拥有现代化的一流校舍和完备的教学设施,建有高标准的教学楼、实验楼、公寓楼、餐厅。
设有:微机室、图书阅览室、多媒体音乐教室、舞蹈专业教室、美术专业教室等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学校集艺术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校园建筑大气典雅,具有现代气息,是莘莘学子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
以上内容参考:临沂大地艺术学校-学校简介
Ⅶ 山东医学专科学校临沂校区怎么样
楼上的,人家问怎么样,有没有问在哪里
你才答非所问呢!
要回答你就回答,找什么事情呀,没见过你这种便宜人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由原临沂医学专科学校与原山东省卫生学校合并组建而成,设临沂、济南两个校区,占地
1,211
亩,建筑面积
20
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
2.09
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4,406
万元。现有教职工
798
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242
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
110
人;有
外
籍客座
教授
10
人,外籍教师
2
人。设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
、眼视光技术
、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卫生信息管理、医疗保险实务
等
11
个专业,面向山东全省招生,并与湖南、山西、河北、河南、辽宁、陕西等六省对等招生;
现有各类
在校生
11,560
余人。
临床教学基地有附属医院、附属眼科医院各一所,非隶属附属医院
2
所,教学医院、实践教学医院
60
余所。图书馆藏书
41.1
万册。
学校
教学设备先进,建有现代化的计算机实验室、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建立了与因特网和中国教育科研网相连接的校园计算机网络。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1999
年以来,应届专科毕业生参加“专升本”考试,连续取得优异成绩,
2005
年应届毕业生有
751
人报考“专升本”,被录取
592
人,录取率达到
78
.82%
。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
先后承担教育部及省、市级科研课题
205
项,获国家专利
20
项,出版专著、教材
500
多部,发表学术论文
1,400
多篇,获省、市科技进步奖
115
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5
项。学校
与日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及台湾、香港等地区的教育、医疗、企业单位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国家档案管理特级单位、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文明校园、省级青年文明号、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教育改革示范学校、高校伙食工作先进单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先进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自建立以来,已为国家培养各类卫生技术人才
4.6
万余人,有上千名毕业生考取了国内外硕士、博士研究生,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医疗卫生战线上的业务骨干,有的已成为医学界的知名专家,有许多毕业生担任了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领导职务,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Ⅷ 姜同松的主要获奖
1. “充分运用督导机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年)
2. “师范活动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001年)
3.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2004年)
4.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两课程的整合”,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
5.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
6.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
7. “矩阵广义对角化理论的研究”,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1年)
8. “现代力学中的矩阵表示及孤立子性质”,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2004年)
9. “现代物理学中几类数学模型解的算法研究”,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2005年)
10. “现代物理学中几类数学模型解的算法研究”,临沂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
Ⅸ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的科学研究
获奖情况
序号 获奖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及等级 获奖时间 获奖者
1 混凝土叠合梁受力性能的研究
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0.12
翟爱良
2 山东省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环境问题研究
山东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2.7
王开章
3 东平湖—大汶河水质预测及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3.2
王开章
4 专利:土壤水分中子仪用水中定标器
授权专利
2003.8
范世香
5 小型水电站经济运行
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8
李天科
6 城市供水水厂及管网无线数传实时监测调度系统研究
山东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
马树升
7 第三届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
教师教学质量优秀三等奖
2004.7
颜宏亮
8 城市生活用水考核与节水对策研究
山东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8
张庆华
9 涌流节水灌溉技术水力自动装置研究
山东省水利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9
王春堂
10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试点专业的改革与实践
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4.11
林洪孝
11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工程报价管理体系的研究
山东省软科学三等奖
2004.12
徐学东
12 工程预算与报价系列课程教学改革
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2004.11
颜宏亮
13 农业节水模式研究与示范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参与)
庞清江
14 水库灌区自动化测水量水实时监测调度系统
山东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4
马树升
15 用水管理理论与实践
山东省软科学三等奖
2005.3
林洪孝
16 招标投标管理体系的研究
山东省软科学三等奖
2005.3
林洪孝
17 城市生活用水考核与节水对策研究
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5.3
张庆华
18 建设项目智能招标评标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泰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7
徐学东
19 大汶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及其调控战略研究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5 庞清江
20 小开河引黄生态灌区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 山东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滨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 林洪孝
科研项目鉴定
序号
鉴定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鉴定水平
组织鉴定部门
鉴定时间
1 砖混结构设计助手系统BASE的开发
翟爱良
国内领先
省科委
2000.12
2 在AutoCAD环境下应用计算机进行土建工程量分析
翟爱良
国内领先
省教育厅
2002.1
3 小型水电站经济运行
李天科
国内领先
省科委
2002.12
4 涌流节水灌溉技术水力自动装置研究
王春堂
国内领先
省教育厅
2003.6
5 建设项目电子招标管理体系的研究
徐学东
国内领先
省科技厅
2004.6.18
6 建设项目智能招标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徐学东
国内领先
省科技厅
2004.9.26
7 大汶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及其调控战略研究
庞清江
国际领先
山东省科技厅
2004.12.4
8 缺水山区雨水积蓄利用系统优化模式研究
白清俊
国内领先
省教委
2004.12
9 水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
林洪孝
正式出版
水利部
2005.3
10 用水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
林洪孝
正式出版
水利部
2005.3
11 小开河引黄生态灌区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 林洪孝 国内领先 省科技厅 2006.4
主要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项目来源
负责人
1 生态建设措施与涵养城市水源的关系研究
省科委
白清俊
2 缺水山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优化模式研究
省教委
白清俊
3 玉米作物的调亏灌溉节水模式研究
山东农大博士科研基金
白清俊
4 科尔沁沙地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示范
科技部
范世香
5 科尔沁沙地典型地区荒漠化定位监测
国家林业局
范世香
6 科尔沁沙地西部退化土地可持续经营示范研究
内蒙科委
范世香
7 科尔沁沙地退化草地生态恢复与畜牧业经营研究
中日合作项目
范世香
8 生态建设与水资源有效利用研究
山东农大
范世香
9 小型水电站运行研究与对策
省水利厅
李天科
10 汶源水库规划研究
莱芜市
李天科
11 水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
水利部
林洪孝
12 用水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
水利部
林洪孝
13 临沂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研究
临沂市水利局
林洪孝
14 临沂市城市饮水安全保障规划研究
临沂市水利局
林洪孝
15 小开河引黄灌区生态建设与管理运行模式研究
滨州市水利局
林洪孝
16 滨州市平原水库建设与科学管理研究
滨州市水利局
林洪孝
17 威海市城市节约用水规划研究
威海市水利局
林洪孝
18 城市水务系统循环规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校青年科技创新基金 林洪孝
19 水库灌区自动化量水无线数自动检测调度系统研究
水利厅
马树升
20 城市供水监视、监控系统研究
滨州市
马树升
21 大棚果蔬微灌系统微机自动控制研究
水利厅
马树升
22 大汶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及其调控战略研究 山东省水利厅 庞清江
23 中小城市(以泰安市为例)分质供排水系统模式研究
泰安市科技局
庞清江
24 集约化养殖精准生产技术平台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
山东省科技厅
庞清江
25 涌流节水灌溉技术水力自动装置研究
省教育厅
王春堂
26 作物控根节灌技术研究
学校
王春堂
27 滴灌条件下土壤盐分的运动规律试验研究
学校
王春堂
28 城市供水水源地地下水环境模拟与安全供水对策研究
水利厅
王开章
29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工程报价管理体系的研究
山东省科技厅
徐学东
30 建设项目智能招标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泰安市科技局
徐学东
31 中国建筑业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国际化的比较研究
建设部
徐学东
32 用炭纤维加固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研究
省教育厅
翟爱良
33 山东省经济自立灌区管理模式研究与示范
山东省科技厅
张庆华
34 WUA规范运行研究
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办公室
张庆华
35 WUA建立、支持与运行成本研究
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办公室
张庆华
36 岩石破坏机理的非线形动力学分析及其混沌控制 校青年科技创新基金 刘传孝
37 岩体微地震精确定位及震源机制反演研究 校青年科技创新基金 史红
38 非线性统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校青年科技创新基金 董洁
39 边坡岩体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的神经解释理论与方法 校青年科技创新基金 曹茂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