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张国强的获奖成果
参与的学术活动:
1998,主持建立中国制冷空调暖通行业第一个综合性互联网信息网站“中国空调制冷网”
2001,主持召开“第四届室内空气品质、通风与建筑节能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能源组织Annex35工作会议
2002,主编由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制冷空调暖通年鉴》
2002,发起和主持湖南大学-加拿大Concordia大学“建筑工程”联合办学项目
2003,主持对中国建筑学会刊物《建筑热能通风空调》的改版
2003,联合发起和主持“中国室内环境与健康国际学术会议”
获得的奖励
1996,机械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6)
1996,机械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排2)
1999,湖南省建设科技进步二等奖(排8)
2001,湖南大学“九五”科技先进个人
2002,湖南大学首届“黄志勇优秀青年教师奖”
2002,国家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2006,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1)
2006, 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排1)
2006, 华夏建设科技一等奖(排12)
2006, 华夏建设科技三等奖(排2)
曾获第四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② 湖南省社会保障局为什么不按高级工程师加工资
人社部、财政部的《关于2016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规定,2015年12月底前已退休并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可以增发养老金,总体水平是在2015年度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6.5%左右,并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法。但是,除上海市已在5月31日出台实施细则外,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执行方案还没有明确。湖南省政府正在抓紧制定实施细则,养老金增加部分都是从2016年1月起补发的。
③ 曾德明的科研成果
1.论文
[1]Reginal Techinical Innovation Suitab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 Conro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I) , 2011年
[2]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供应商知识整合研究. 求索,2011年第7期
[3]核心企业知识集成对供应链中知识转移的影响.情报杂志, 2010年第8期
[4]基于知识协同的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增长机理研究.中国科技论坛, 2010年第2期
[5]资源配置视角下供应链中知识共享机理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3期
[6]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4期
[7]制造企业绩效与组织学习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组织创新的视角.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1期
[8]技术标准设定背景下高技术企业R&D能力的构成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164期
[9]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知识产权保护动因及发展趋势. 求索,2010年第7期
[10]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 2010年第11期
[11]Knowledge Transfer Optimization Simulation for Innovation Network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 (EI收录) ,2009年8月
[12]Optimazation on Realization Time of Knowledge Demand in Innovation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Security. (IEEE出版,EI收录) 2009年5月
[13]Decision Support Model and Simulation for Knowledge Transfer in Innovation Networks.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Intelligence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 (BIFE’2009). (EI收录), 2009年7月
[14]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在技术创新合作中的应用.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增刊), 2009年第z1期
[15]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主体合作决策方法研究.湖南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9年第5期
[16]高技术企业集群中企业技术标准合作的稳定性分析.科技管理研究, 2009年第3期
[17]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9年第3期
[18]我国自主创新投入产出实证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9年第1期
[19]基于超循环理论的产学研系统中知识转移障碍研究. 软科学, 2009年第7期
[20]心理契约视角下顾客资产的价值形成与管理.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9年第5期
[21]Knowledge Transfer Optimization Simulation for Innovation Network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 2009年第8期
[22]竞争条件下企业战略投资时机的实物期权分析. 管理科学学报, 2008年第4期
[23]技术标准引致的产业创新集群效应分析.科研管理, 2008年第2期
[24]企业R&D国际化的组织模式及竞争优势分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
[25]跨国公司R&D国际化理论述评.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8期
[26]协调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共同推进自主创新能力跨越式提升.软科学, 2008年第5期
[27]技术标准联盟治理的本质分析. 科学学研究, 2007年第4期
[28]软件企业R&D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分类分级控制研究.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7年第6期
[29]技术标准化的经济效益评价. 统计与决策, 2007年第22期
[30]技术标准联盟成员的谈判与联盟治理结构研究.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3期
[31]知识产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研究.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7期
[32]技术标准联盟的构建动因及模式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第1期
[33]技术标准化中的基本知识产权:作用机理与政策含义——基于GSM案例的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3期
[34]软件企业R&D升级投资价值的期权定价模型.科研管理, 2006年第7期
[35]混合研发形式下的企业投资决策分析.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2006年第6期
[36]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化发展研究.科学管理研究, 2006年第2期
[37]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的标杆测试审计.科学学研究, 2006年第8期
[38]知识产权、基本要素与技术标准化合作.中国工业经济, 2006年第4期
[39]软件业技术标准联盟的新产权契约关系解析.科学管理研究, 2006年第4期
[40]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网络的控制模式及其选择机制.管理评论, 2006年第8期
[41]软件企业R&D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识别与控制研究[J]. 软科学, 2006年第5期
[42]高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构建活动和路径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年第12期
[43]软件企业R&D治理边界与结构[J]. 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7期
[44]软件企业R&D治理及其有效性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5年第6期
[45]软件企业R&D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预警与控制模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5期
[46]技术标准化与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发展.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10期
[47]企业R&D网络化的动态博弈模型.预测,2005年第3期
[48]美日跨国公司全球R&D网络比较及启示.国际经贸探索, 2005年第2期
[49]基于技术标准合作的企业虚拟集群:内涵、特征与性质.中国软科学, 2005年第9期
[50]孙耀吾.基于技术标准的企业协作研发伙伴选择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年第11期
[51]基于集群的高技术企业技术标准战略及其发展研究.湖南社会科学, 2005年第2期
[52] “新全球主义”条件下中国高科技产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输出战略研究.科技和产业, 2005年第6期
[53]网络经济环境中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管理机制研究. 湖南社会科学第2期
[54]企业混合R&D模式的比较研究.管理科学,2005第2期
[55]论中小企业集群中行业协会的技术标准化功能.商业研究,2005第5期
[56]高新技术企业R&D团队的冲突管理机制研究.管理评论,2005第2期
[57]企业R&D网络化的博弈思考.金融经济,2004第12期
[58]Board of directors, strategic decision process involvement and firm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n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2004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论文(ISTP收录).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58]基于主成分分析的R&D绩效评价系统.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
[60]中国上市公司高层管理团队治理评价研究. 财经研究,2005第3期
[61]论西方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参与. 商业研究, 2005年第1期
[62]基于RBF&BP神经网络的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隐患预警与控制模型.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4年第2期
[63]基于企业制度和企业理论的利益相关者评价方法.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 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
[64]网络经济环境中高新技术企业柔性管理机制研究.科研管理, 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
[65]环境动态性、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财经研究,2004年第3期
[66]基于环境动态性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 第2期
[67]基于绩效测度与控制的R&D团队治理机制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年第1期
[68]国际化竞争环境中TMT的异质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年.第12期
[69]基于技术创新战略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软科学,2004.第1期
[70]基于过程模型式的动态网络化知识管理基本问题探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第7期
[71]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团队治理及其实证研究.科学管理研究, 2004.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
[72]主成分分析法在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中改进.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第4期
[73] 高新技术企业R&D控制模型有效性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第3期
[74]高新技术企业R&D管理控制模型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
[75]网络经济环境中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评与发展.中国管理科学(专刊)2004年
[76]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方法:演进与展望.湖北社会科学.2004.第1期
[77]高新技术企业协作研发博弈分析.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第1期
[78]协作研发投资的柔性价值:基于实物期权视角.系统工程.2004.第5期
[798]企业组织学习及其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财经问题研究.2004.第11期
[80]基于经营者激励的公司绩效规划.求索.2004.第5期
[81]中美公司企业家培育机制比较研究.现代财经.2004.第3期
[82]影响美日企业经营者成长的相关因素分析.经济经纬.2004.第2期
[83]公司治理与企业家培育.经济导刊.2004.第5期
[84]董事会结构影响公司业绩归因过程的机理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第1期
[85]网络环境中高新技术企业柔性管理机制研究.科研管理. 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
[86]关于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绩效的理论思考.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
[87]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评价的现状分析.统计与决策.2003年第11期
[88]高新企业内外部学习策略选择对R&D绩效影响的比较分析.预测.2003年第11期
[89]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测度系统的开发方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9月.第9期
[90]团队治理: 关于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团队绩效的思考.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91]高新技术企业内外部学习契合机制研究.软科学.2003年第6期
[92]基于协作R&D的技术引进策略对R&D绩效的影响分析.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第10期
[93]CEO个人特征影响公司绩效的激励分析.湖南大学学报.2003年2月.第1期
[94]CEO监督激励机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
[95]益相关者、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
[96]企业网络的形成及其结构的动态模型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97]研发驱动内生增长模型中的企业研发行为与政府政策.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年第3期
[98]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开展协作的效益与稳定性.湖南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1年.第6期
[99]高科技企业协作研发绩效的评价研究.科研管理.2001年.第2期
[100]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绩效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3期
[101]企业R&D绩效测度系统的开发.运筹与管理.2003年第1期
[102]湖南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系统工程.2003年第9期
[103]高新技术企业R&D团队治理机制研究综评.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7月第7期
[104]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团队学习机制与绩效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10期
[105]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R&D团队治理机制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第10期
[106]中美公司治理模式下企业家培育机制的比较研究.现代财经.2004年.第1期
[107]高科技产业企业的协作研发与政府政策.系统工程.2000年第5期
[108]企业研发的规模报酬与政府政策.预测.2000年第6期
[109]国有外贸企业生存与发展对策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00第4期
[110]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治理机制选择.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10期
[111]合资企业内部化代理成本与绩效分析.财贸经济.1999年第7期
[112]面向21世纪的企业家教育.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13]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及其运作中的几个问题.经济体制改革.1998年第2期
[114]Monitoring SOEs’Performances by Financial Means ’99ICMSE.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1128-1133页.(ISTP收录)
[115]跨国企业全球战略与中外合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第7期
[116]各国有关公司治理的法规比较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3期
[117]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公司治理完善与创新.南开管理评论.1999年第6期
[118]职业企业家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管理世界.1998年.第3期
[119]西方国家公司治理机制的比较研究.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5期
[120]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国有资产管理理论研究.湖南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2.专著、教材
[1]Monitor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China From A Financial Accounting Perspective ×Press of University of Twente the Netherlands 1998.4(英文专著)。
[2]国际工业制品贸易.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
[3]市场学.中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4]国际经济贸易法.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5]高新技术企业R&D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3.科研、教学获奖
[1]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9年
[2]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
[3]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年
[4]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年
[5]机械工业部软科学成果二等奖.1990年
[6]湖南大学“天语”优秀教师奖002E.2004年
[7]湖南大学科研标兵.2005
④ 李国华的获奖情况
1、1994年3月5日获湘潭大学“教学优秀奖”。批准部门:湘潭大学。
2、1994年3月5日获“湘潭大学重点课程A级课程奖”。批准部门:湘潭大学。
3、1996年12月获“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优秀教师”奖。批准部门:湖南省教育委员会。
4、1999年10月,《社会发展论》(李佑新、李国华、张建民三人合著)一书获“一九九八年度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一等奖”。批准部门: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
5、1999年10月20日,《论人的现代化是当今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哲学思考》(论文集),中南工大出版社,2000.5,独著)一文获“湖南省哲学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批准部门:湖南省哲学学会。
6、2000年11月,被湖南省委、省政府评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两课’先进教师”(全省仅评5人)。批准部门:中共湖南省委员会、湖南省人民政府。
7、2002年2月6日,《社会发展论》(李佑新 李国华张建民三人合著)一书获“湖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批准部门: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
8、2002年9月10日被授予“湘潭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批准部门:湘潭大学。
9、2002年12月18日,《经济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人的发展问题研究》被湖南省高校工委、湖南省教育厅评为“优秀课题”。
10、2004年12月28日,“两课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获“湘潭大学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批准部门:湘潭大学。
11. 2006年12月27日,《湘潭大学“两课”复合教学模式及具体实施方案》荣获“湘潭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批准部门湘潭大学。
12、2007年12月,《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一书,被评为第十届全国优秀党建读物。
⑤ 2014年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优秀成果论文获奖通报
国涛上一早就更新了
⑥ 阳晓的科研成果
1. 腹膜转运与防御机制的研究。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2004)。排名第3
2. 狼疮肾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排名第2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的临床和实验系列研究。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排名第2
4. 慢性肾衰病证特点探讨及补肾清利活血法对肾小球ECM影响的实验研究。2000年获湖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课题负责人,排名第1)。
5. 参麦注射液对腹膜局部免疫防御机制的作用观察。1998年获湖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课题负责人,排名第1)。
6. 益气补肾冲剂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作用观察和机理探讨。1995年获湖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获湖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课题负责人,排名第2)。
7. 益气养阴法对腹膜溶质转运的作用观察和机理探讨。1995年获湖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2) 。
8. 中西医结合腹膜透析液的实验研究。1995年获湖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2)。
9. 中医内科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湖南中医学院 1996年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课题负责人,排名第1)。
10. ISPD 2001 Young Investigator Grant Recipient.
11. 阳晓,叶任高,关伟明,等:狼疮肾炎患者肾组织CD40及其配体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2001年度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优秀论文三等奖。
12. 阳晓,叶任高,魏毅,等:不同剂量川芎嗪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CD40表达的影响。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13. 参麦注射液对腹膜局部防御功能的影响。湖南省人事厅,湖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南省自然科学三等优秀学术论文。排名第一(1998年)
14. 益气补肾冲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抗氧化作用研究。湖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南省自然科学三等优秀学术论文。排名第一(1996年)
⑦ 朱咏北的代表成果及获奖情况
课题:教育部课题《面向二十一世纪高师音乐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国家“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新编音乐教育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课题(第二负责人)《高师音乐专业现代职业教育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核心组成员)《音乐教师培养国际比较研究》;
著作:《21世纪高师音乐教育研究》、《步入音乐的圣殿》、《中学音乐学科教育比较研究》;
获2002年湖南省十佳德艺双馨音乐家称号。
1977年,以优异的成绩被湖南师范学院艺术系录取,1982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主要从事音乐教育学、钢琴以及音乐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
期间,在学校及校领导的重视和培养下,他成为湖南师范大学第一批获得双学位的教师;随后于1985年到上海音乐学院进修钢琴教育;1988年赴德国柏林大学进修音乐教育,1997年至1999年,先后赴加拿大、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考察学习。
在学术上,朱教授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并于2005年继续深造,攻读音乐高等教育的博士,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修养。
“十五期间”,主持完成教育部教科规划课题《面向21世纪高师音乐教育研究》,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8项,参与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5项。2004年,组织对湖南部分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调查,并撰写了4篇调查报告,完成国家重点课题“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子课题,课题成果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此课题在许多研究领域作了许多开创性研究,为国家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完成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合格考试研究”,被载入成果集《高师教育论》。
出版专著《21世纪高师音乐教育研究》、《步入音乐的圣殿》、《新编音乐教育学》等七部,主编教材《钢琴必修教材》、《音乐教师用书》等二十余册,发表论文《台湾高师音乐教育的办学特色》、《教育民主与学生个性培养》、《从教师资格制度看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等三十余篇,翻译教材《音乐欣赏》二册,获省级以上奖多项。
⑧ 桂卫华的获奖记录
桂卫华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10项、二等奖17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6项,登记软件著作权39项 。代表性奖励如下:
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铜冶炼生产全流程自动化关键技术及应用”,排名第二,2010
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型高强度铝合金构件制备重大装备智能控制技术与应用”,排名第一,2007
3、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智能集成优化控制技术及其在锌电解和炼焦配煤过程中的应用”,排名第一,2004
4、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型航空航天构件热处理装备模锻装备智能控制系统”,排名第一,2004
5、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型锌湿法电解生产综合优化控制技术与应用”,排名第一,2009
6、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自动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排名第一,2006
7、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9
8、湖南省光召科技奖,2012
9、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复杂有色冶金过程控制的若干理论与方法",排名第一,2013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过程控制技术贡献奖”、“湖南省十佳师德标兵”、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等
⑨ 汤放华的荣获奖项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次、教学成果省级1等奖4次、省级二等奖2次、省级三等奖2次;获建设部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湖南省建委(建设厅)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2次、二等奖(一等奖空缺)1次、三等奖2次;获建设部一类优秀课程1次;主持湖南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1门、主持省级重点课程1门;获市级社科成果一等奖1次、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建设厅和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次;参与完成和在研省级科研(教研)课题10项,主持2项国家级教研课题子课题2项;主要参与的教育部立项的城规专业教学改革通过教育部验收,城市规划专业被授予“全国高工专示范专业”称号。获湖南省普通高校首届名师奖、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湖南1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