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王先谦的人物成就
诗三家义集疏 中华书局 1987.2
释名疏证补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荀子集解 孔子文化大全 山东友谊书社 1994.6
后汉书集解 中华书局 1984
庄子集解 插图注解中国古典诗文十大名著 三秦出版社 1998
诗三家义集疏 中华书局 1987.2
荀子集解 新编诸子集成 中华书局出版 1988
诗三家义集疏十三经清人注疏 中华书局 1987
荀子集解 新编诸子集成 中华书局 1988
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补释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释名疏证补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清代光绪十一年至十四年(1885年-1888年),湖南长沙人王先谦以国子监祭酒任江苏学政,在任政绩突出,为人称道,给江阴读书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王先谦学识渊博,任职江苏学政后除按例举行岁、科考试,选拔人才外,在江阴做了一件在清代学术史上颇有影响的大事,即在创建仅三年的南菁书院内设立书局,奏准刊刻煌煌巨著《皇清经解续编》1430卷。如此巨大工程“首尾历时三载”方始告竣,由当时江阴的一流书坊“宝文堂”雇工百余人精心印刷。据说为刻印此书,单黄杨木片就用掉17362块。《皇清经解续编》是继道光九年(1829年)著名学者阮元在两广总督任内于广州学海堂刊刻的《皇清经解》后的又一经学巨著,该书搜集训释儒家经典书籍111家,209种,其中很多是清代学者考订、训释的成果,从中可见清代经学之演变,并供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语言文字之参考。为刊刻此书,王先谦率先捐银一千两,在他的影响下,各级官员包括本省及他省士绅等都量力捐助,共计耗银16000多两。此外,王先谦在江阴还刊刻了《南菁书院丛书》、《清嘉集》、《江左制义辑存》等书。而《皇清经解续编》自后均年年刻印,颁行全国,流传国内外,持续约半个世纪,直至1937年日寇入侵,全部木版化为灰烬为止。
王先谦勤于政事,办事效率极高。在历任学政中能把全部考卷均亲自过目的只有他王先谦一人。有资料说,他阅览文件和起稿均极敏捷。他在监考时端坐暖阁,收到试卷当即批阅,等到终场已把全部试卷过目一遍,入选的部分带回略加复检,即交书房上粉牌提复,所以每场均无积压。
王先谦在学术上崇拜曾国藩,承袭曾“融合汉宋”的主张,其先期著作如《续古文辞类纂》、《东华续录》、《荀子集解》、《合校水经注》等具有既重义理,又不轻视考据的特色,在湖南享有“名儒二王”之美称(王先谦、王闿运)。在官场上他虽屡有建言,但一般认为其思想徘徊于洋务和保守之间。在江苏学政任内,曾因弹劾李莲英而获“直声”,但未被朝廷采纳,于是他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任满交卸后即以生病为借口辞官,在家乡长沙筑居“葵园”,著述自娱,并主讲于思贤讲舍、城南与岳麓书院。戊戌变法期间,他反对新学,诬蔑、攻击谭嗣同、梁启超等维新派创办的时务学堂。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月与门生叶德辉、巡抚俞廉三告密,导致湖南维新人士百余人被杀,被湖南人骂作“劣绅二麻”(王先谦、叶德辉都是麻脸)。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曾聘为礼学馆顾问,赐内阁学士衔,任湖南咨议局筹办处会办。宣统二年(1910年)因叶德辉积谷万余石,激起长沙饥民抢米风潮,酿成惨案,被湖广总督瑞瀓奏劾,降五级。武昌起义(宣统三年,1911年)后改名遯,(意为逃避),迁居乡间,闭门埋首著书,并罗致文人从事古籍和历史文献的编校刊印工作。民国六年(1917年)去世,时年76岁。据统计,他一生刊校编著的史料达50余种,计3200余卷。
王先谦任江苏学政时曾重修学署后花园,即“寄园”,搜集存雪亭诗碑重建碑廊,名曰“墨华榭”,并建“永慕庐”三间,供奉王先谦父母遗像,又建“虚受堂”为“朝夕读书游憩之所”,王先谦有《重修寄园记》一文记其事。至今,“墨华榭”尚存王先谦《和骆公-曾存雪亭元音员》诗碑一方;新建学政衙署遗址建有《灯下阅卷》青铜雕塑一组;中轴线地碑存其诗二首。 史学研究 王先谦学术成就最大的方面是史学。他治史的方法大体遵循乾嘉学风,注重校勘。其仿经疏体例注释旧史的代表作是《汉书补注》。该书旁采诸家之说,经多年穷究,使疑难不解之处得以通晓,因而至今仍受国内外史学界推崇。其他的注释著作《后汉书集解》《新旧唐书合注》等也颇见功力,被后代史学史专家评为“王氏所作补注、集解诸作,都是校注书中标准的著作。” 《十朝东华录》是王先谦的又一部重要的史著。《东华录》本是清代的一种编年体史料长编,因国史馆在清富东华门内而得名,先有蒋良骥编成自努尔哈赤天命朝至雍正朝5朝《东华录》。王先谦任职翰林院和园子监时,嫌其过于简略,特详加增订,并加修了乾隆、嘉庆、道光3朝,后果增修咸丰、同治2朝,合称《十朝东华录》。该书取材广泛,不仅取自《清实录》,还广采《方略》、《会典》、《御制诗文》、《大臣列传》等,所以至今仍是研究清史的基本史料。
鸦片战争之后,随中西文化逐渐交流,中国学者开始著述外国史地,主先谦也顺应时代潮流,于光绪年间撰成《日本源流考》、《五洲地理志略》。 《日本源流考》探讨日本的政事学术和治乱得失的本源,目的是欲使闭目塞听的中国能急起仿效。书中还用一定篇幅辑录明代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的资料,反映出作者的爱国之心。《五洲地理志略》是王先谦花4年时间辛勤编纂而成的,书中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史地图籍,对欧美各主要国家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一个原先遵循乾嘉旧规的学者,能睁眼看世界,辑成世界地理书籍,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版本校勘 作为一名学术大家,王先谦深知版本校辑的重要,他强调“欲博览遗书,尤以精研版本为重。”他独自校勘或邀人合作而成的《郡斋读书志》、 《天禄琳琅书目前后编》、《魏书校勘记》、《盐铁论校本》等都受到版本目录 学者的重视。其中《盐铁论校本》被郭沫若、杨树达著书时参考取材;他的《合校水经注》集乾嘉以来《水经注》研究之大成,为近百年来的独特通行之作。 经学研究 王先谦是史学大师,又是经学大师,他曾花费半生心力,成《尚书孔传参正》一书,书中探讨《尚书》原委,旁证历代诸儒训释;博采《史记》、 《汉书》、《论衡》等材料,对伪托之处详加辨正。今文经学大师皮锡瑞评价它“兼疏今古文,说明精确,最为善本。”他并继乾嘉年间的大经学家阮元之后,博观慎取,解释和考订经书,集资汇刻了卷帙浩繁,于保存文献,发展学术非常有益的《续皇清经解》,因而清代著名文献学家刘锦藻评价:“维持文献之功,阮氏而后为推先谦矣。”他还撰有《诗三家义集疏》等经学著作,从而奠定了自己在近代经学史上的地位。 语言文字学研究 在语言文字学方面,王先谦也颇有造诣。东汉时刘熙曾作《释名》一书,以辞音求义,来推究事物名称的由来,清代毕沅又作《释名疏证》,对《释名》加以注释论证。对此,王先谦又特意撰写了《释名疏证补》,对毕沅此书再加补证。此书撷取江浙和湖湘学者精英,所校所释,颇为全面而有系统,后人认为它超过了毕沅的《释名疏证》,于训诂、词汇、音韵学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贡献。
此外,王先谦一生所作诗文共有44卷,1190篇,蔚蔚大观。他文宗秦汉,效法韩愈,笔力遒劲,气魄雄浑,诗宗杜甫、苏轼,自成格调,是晚清一大家,与王闿运齐名,人称“二王”。
王先谦于主讲岳麓书院达十年之久,岳麓书院自976年(北宋开宝九年)创办以后,就一直是湖湘文化的中心所在,历届山长都由著名学者担任,而其中撰述最为宏富的,当推第53届山长,亦即最后一届山长王先谦。他自著《虚受堂文集》、 《虚受堂诗存》、《葵园自订年谱》等书,编纂校刊《荀子集散》、《十朝东华录》、《群斋读书志》、《魏书校勘记》等书,终其一生,共著、编、校、注、辑、刊各类书籍达50余种,计3200多卷。
⑵ 桃李已言,大道煌煌的意思是什么
桃李已言,大道煌煌,意思是说:
学生已经说了,(某人)的前途一片光明。
煌煌,读音huáng huáng],解释为明亮的样子。也形容光彩鲜明。
⑶ 律诗对唐诗发展的贡献有哪些
1、律诗的出现,使唐诗更加规范化。相比唐诗,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极其讲究对仗、对偶。规范化是律诗长期发展的一大特色,如果没有做到对仗,那么律诗也不能称为律诗。一般律诗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2、律诗的粘对规律逐渐为一般诗人所遵守,影响甚大,为近体诗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齐梁体的格律诗构成了对式律 (指全诗各联之间均不粘的格律形式)、粘式律(指全诗各联之间均粘的格律形式)和粘对混合律(指全诗各联之间既有粘又有不粘的格律形式)三种类型,但以对式律为主,距离完善的近体诗尚有很大距离。
3、律诗句数固定,促使唐诗遵循句数规则,统一格式。律诗句子字数整齐划一,每句或五言,或七言,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四十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五十六字字。还有每句六字,全首四十八字的,称六言律诗,传世作品极少。
(3)成果惶惶扩展阅读: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⑷ 南大赋 全文
赋三首
下元赋
天将黑,夜深沉。前世为孽,今生当承。无心苦欲恶,有人甜智昏。下元出月之时,上仙解厄之辰。放水灯祈福赦罪,燃花烛解厄近神。三官大帝,神通广大;万里平民,庇护平分。虔心诉说于心,心定保;凝神尊拜于神,神当扪。十月十五下元节,万家千家拜水官。一日三千大世界,亿人兆人渡善门。日欲出,天清贫!
春节赋
国之粹,民之魂。世界共享,天下同春。红桃火中国,银柳光乾坤。北国雪飘似花,
南国花开如雪。龙狮舞来吉祥岁,锣鼓打开太平年。香烛子时卓刀泉寺,弟子春节顶头膜拜。
天上焰火怒放行一人,人间情感交流无双听。金牛年,灰鼠心!
南大赋
绿柳帅,红花美。风送清悠,雨遗新翠。秀湖浴青山,明山吞碧水。同学倚树阔论,小鸟依人低飞。双子馆里长空远,百花园中皓月规。初夏始热,柳树扇风:末春遗红,榴花点翠。遥思
伊人,美景宜牵手:近虑自我,诗歌或扬眉。南湖育南大四时景色嘉,青山修青年一世品行伟。亲之勤,爱之最!
⑸ 十个成语 一个成语解释
山明水秀、小心翼翼、大有作为、飞扬跋扈、文过饰非、无懈可击、木已成舟
天涯海角、一纸空文、汹涌澎湃、历历在目、气壮山河、分庭抗礼、乌合之众
成语解释:
乌合之众:像乌鸦似地聚在一起,。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握手言欢:握手谈笑。多形容发生不和,以后又和好。
⑹ 求一篇论文题为“你眼里的校园不文明行为有哪些”
浅谈大学生的文明修身 以大学生“文明修身”为主题的活动我国各大高校风风火火的开展,其目的在于提高当今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国家未来的建设栋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同时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 下面侧重于两个大的方面谈一下文明修身的意义: 1.立国。当今社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综合素质的高低。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丰富知识和高尚品德的优秀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前进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根本保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已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2.立人。先学会做人后做事,这也是文明修身的重中之重。 中华民族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优良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多年历史,中华民族创造举世瞩目的文明成果;煌煌华夏,集聚五十六个民族,孕育出丰富的人文资源,对世界文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承民族优良文化传统是当今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作为当代大学生努力学习知识、继承文化传统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明修身以史为鉴,以正自身。大学生应在大学期间抓好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先成人,后成才,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真正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扫除“丑陋”,完善自我。踏踏实实做事,正正稳稳做人,弘扬大学校园文化新风,提高大学生自身道德素质。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切之弊病,正身立己,不断提高文明素质,树立良好精神面貌,是每一位同学都应该且必须做到的。大学生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复兴的重任。因此,先从自身做起,发扬优点、正视缺点、改正缺点,讲文明、讲正气,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鉴于以上论述,下面列举几点建议以做同学们参考: 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把握基本的大原则、大方向,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身,提升人生境界。 行动落实。强化“修身意识”,达到知行一致。 拓宽视野。开阔眼界,跳出局限,扩大胸襟,理论实践结合,反省,调整。 文明修身不仅仅是大学阶段瞬间的火花,它贯穿于我们的一生,应该结合自身的学习特点、思想状况,能够从进行人生设计高度去思考实践,最终达到文明修身立国、立人的目标。 做人要诚实,不弄虚作假 做人要诚实,不弄虚作假 做事要奋进,不取巧投机 思想要上进,不消沉颓废 工作要创新,不循规蹈矩 学习要专心,不沉溺网络 生活要简朴,不奢侈攀比 上课要守时,不迟到旷课 听课要认真,不精力旁移 出行要文雅,不乱扔乱喊 着装要端庄,不低俗怪异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⑺ 求助著名作家或演唱家的简历,作品简介,以及成就。(字数要求3500)
李龙云.煌煌的戏剧文学人生
历经磨难而久演不衰的《小井胡同》,令戏剧文学界感到震惊的《荒原与人》……一部部沉甸甸的大戏构筑了他的戏剧文学人生。
而今,一部根据老舍未完成的自传体小说改编创作的大型剧作《正红旗下》又在人们热切的关注下问世。
(一)
一九九九年,李龙云发表了大型剧作《正红旗下》。剧本是根据老舍生前未完成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的。像春日里的一声响雷,剧本的发表引起了中国戏剧文学界的广泛关注。
(二)
一部剧作,为什么尚未搬上舞台就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个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首先,由于《正红旗下》原著是老舍一生中唯一一部自传体小说,是海内外公认的老舍的代表作。小说原来计划的内容应该是从1898年写到1901年,即从戊戌写到辛丑。其规模即便不像《四世同堂》那样有近百万字之多,也不会低于三五十万字。可惜的是,他没写完。他仅写了8万字,11章,“仅仅是一个大部头长篇小说的开头。”李龙云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将这部仅有一个开头的煌煌巨著,改编成了一部完整的剧作。而几乎所有读过剧本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认为,剧本大气磅礴波澜壮阔,戏剧氛围浓烈,人物语言十分生动,每一个人物又都有其完整的命运和归宿……
其次,原因也出于李龙云这位作家以往的成就和影响。
不妨先读一下他的简历:
李龙云,1979年9月被南京大学录取为研究主,指导教师:陈白尘。1981年冬通过文学硕士学位;1982年元月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专职剧作家;1987年,国内权威杂志《半月谈》在《中国人物》专栏中将他列入中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九名剧作家进行介绍;1988年3月被审定为国家一级剧作家;1988年春入选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和国务院文化部评选的“中国当代十名优秀剧作家”;1988年夏应美国奥尼尔中心邀请赴美访问,出席全美剧作家会议,同年8月22日被奥尼尔的故乡沃特福德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88年、1993年先后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七届、第八届委员;
1993年,《中国新时期文学辞典》收入“李龙云”、“《小井胡同》”、“《荒原与人》”三项辞条。
主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为:大型剧作《有这样一个小院》、《小井胡同》、《这里不远是圆明园》、《荒原与人》、《正红旗下》,以及一批中长篇小说、戏剧美学论文。
其中,《小井胡同》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保留剧目,1983、1985、1993年三度搬上舞台,久演不衰;剧本则先后被收入《中国大网络全书·戏剧卷》、《中国当代十大正剧集》、
《中国五十年文学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精选·戏剧卷》,并将与老舍、曹禺、关汉卿、莎士比亚的剧作一起收入新版的职业高中语文教材。
另一代表作《荒原与人》由著名导演艺术家徐晓钟、王贵分别执导,由中央戏剧学院和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先后搬上舞台,在北京和东北引起了轰动。《荒原与人》的剧本先是被收入《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戏剧卷》,后又被中国戏剧的最高学府中央戏剧学院作为教材列入《古今中外60部经典剧作》,并被译成德、日等外文版本。
1979年以来,从《有这样一个小院》到《小井胡同》,再到《荒原与人》,李龙云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连续产生轰动。作家始终处于艺术的漩涡中心而被人们关注着,他身上具有强烈的拓荒色彩和超前意识。
从《荒原与人》的发表到《正红旗下》的问世,间隔了整整13年,关心李龙云的人一直在拭目以待。而在这13年里,他似乎已远离尘世,回避所有的应酬与虚荣,在孤独与寂寞之中酿制着他自己的精品……
(三)
李龙云, 1948年年末生于北京南城罗圈胡同。
“每一位作家都有一片乡士,每一片乡土都有它独有的文化。乡士是作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它铸就我一种特有的自尊,为我幼年的心灵涂上第一层底色。它告诉我:什么是善良美好,什么是正直倔强,什么是底层人的尊严……一晃,三十年过去了,我目睹了一条胡同三十年命运的起落兴衰。老街坊们时而欣喜时而苦涩的经历冲撞着我的心灵,于是我写了他们……”
1981年,日后搅动得中国文坛多年兴奋不已的《小井胡同》怀胎十载,一朝分娩了。
⑻ 小说《史上第一祖师爷》主角林锋八大亲传弟子成就元神之时的元神之歌
萧炎:昭昭煌煌法如练,焚天煮海掌覆间。玄门火莲证真我,命当万界焰中仙!
朱易:诸圣锦绣惊世篇,玄门造化两仪天。教化苍生明易道,金桥渡尽界三千!
汪林:玄门之中逆仙灵,道以杀生证有情。天地有难如泉涌,万劫不复我独行!
岳红炎:岚山烽火雪连天,玄天树下聆真言。天雷地火炼此身,一往无前我当先!
杨清:劫后余生叩玉京,沉浮起落默默行。银河重光阴阳定,天地交泰日月明!
李元放:河洛启蒙入仙门,昆仑山上两仪分。四象八卦开天地,奇门遁甲定乾坤!
石天昊:祸起萧墙旧烟尘,入得玄门重归真。天地玄黄吞下肚,宇宙洪荒大魔神!
洛轻舞:阴阳海上换刀剑,半在尘埃半在天。昆仑山间飞紫气,仗剑天下不计年。
⑼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5分)材料一: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诗经·大
(1)一;二(2分)
(2)二(1分) (3)历史二重证据法(1分) (4)对有关的天文现象和历法记录,通过现代天文学给予计算从而推定其年代;进行必要的发掘,获取样品后进行碳14测年等方法。(1分) 与成果惶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