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南艺 是什么学校
南京艺术学院
坐落于秦淮河畔、石头城下的南京艺术学院是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性高等艺术教育学府,以省内为主并面向全国招生,是我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的高等艺术学府,其前身华东艺术专科学校,由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12年创立)、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22年创立)两所中国最早的私立美术学校在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与山东大学艺术系美术、音乐两科于1952年合并而成,址于无锡社桥。其是1912年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刘海粟先生约同画友创办的上海美术图画院,193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由蔡元培先生任上海美专董事会主席,并为校歌作词、题写校训、学训。1922年,颜文梁先生在苏州创办了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合并工作于12月8日完成,从此,这一天成为南京艺术学院的校庆日。1958年华东艺专迁校南京,址于丁家桥。同年6月更名为南京艺专。1959年定名为南京艺术学院,学制改为四年,从而最终完成了我院的建制。1967年迁址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南京艺术学院经风雨而茁壮,历沧桑而弥坚,已发展成为在国内外卓有影响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
南京艺术学院位于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地处南京市区西北部草场门北侧,毗邻江苏省电视发射塔。校园占地72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拥有景色秀丽的古林公园,建有目前国内一流、艺术院校中独一无二的专业音乐厅,建筑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造型别致,富丽堂皇,拥有808个座位,为我院师生和广大市民提供了良好的艺术实践的舞台和欣赏高雅音乐的场所。新落成的4000多平方米教学实验楼,配置有美术、设计方面较完整而有特色的设备。建有全国技术领先、规模较大的电脑写生室,能容纳200多人的计算机中心,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完备的教学手段。并有与国际著名公司合作的计算机图形设计授权培训中心。
学校三维地图、校园实景展示:http://njarti.6dxy.com/
南京艺术学院下设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设计学院、影视学院、流行音乐学院、传媒学院、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尚美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留学生院、成人教育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等教学单位。还设有艺术学研究所、音乐学研究所等十多个科研机构。按教育部备案、颁布的专业目录,学校设有美术学、绘画、雕塑、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录音艺术、戏剧影视文学、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学、舞蹈编导、摄影、艺术教育、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广播电视编导、公共事业管理、导演、数字媒体艺术、广告学25个本科专业,覆盖四个一级学科。根据人才培养需要设置了近40个专业方向。美术学、音乐学、设计艺术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美术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点。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艺术设计、绘画、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美术学、音乐学、工业设计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及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艺术学、美术学、音乐学、艺术设计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数字媒体艺术7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艺术学、美术学、音乐学、艺术设计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又获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美术与设计》为全国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其中《美术与设计》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学校占地720余亩,全日制在校本科生8000余名,研究生在校人数700余名(含博士生)。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00余人,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107余人。
另聘请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0余名。学院图书馆现有专业藏书近30万册,并拥有大量国内外视听资料。学报《美术与设计》、《音乐与表演》为面向全国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其中《美术与设计》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全院师生在国内外获奖500余项,其中国际奖15项,国家(部)级奖 160余项,省级奖400余项。1990年以来,我院教师共出版学术著作百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40多篇。
南京艺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以培养德艺兼备的艺术人才为已任,牢固树立教学质量的中心地位,努力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实施一流教学、培养一流人才、创建一流学府的征程上形成了独自的办学特色和优良传统,积累了丰富的艺术人才培养经验,形成了较强的办学优势。2003 年,南京艺术学院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近年来,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了“南京艺术学院教务服务中心”、“南京艺术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学校设有刘海粟奖学金、陈之佛奖学金、谢海燕奖学金、王嘉廉奖学金、亚明奖学金、冯健亲奖学金、力联奖学金、南京艺术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等20多项奖、助学金,建立健全了学生学习、生活“绿色通道”和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凭借良好的社会声誉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定期筹办各种不同规模和类别的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招聘会,积极为学生就业搭建平台,给学生提供择业机会,每年都会吸引大批知名企事业单位前来招聘毕业生。
南京艺术学院十分重视借鉴世界各国艺术教育的经验,积极开展各项对外交流活动。近年来,一大批教师通过各种形式赴国外学习、举办画展,参加国际大赛等,提高了我院的国际知名度。相继与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正常的友好交流关系,并接待了众多的海外艺术界和教育界的朋友来校讲学、参观、交流等。
自1912年刘海粟创办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以来,在这所历史悠久的艺术殿堂中,涌现了一大批业绩卓著的文化名人与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如刘海粟、黄宾虹、颜文梁、陈之佛、傅雷、滕固、谢海燕、黄友葵、俞剑华、程午加、刘汝醴、温肇桐、陈大羽、罗叔子等,他们不仅为中国艺术教育的崛起作出过特殊的奉献,也为今天南京艺术学院的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的南京艺术学院汲六朝古都的文化滋养,得江苏经济、文化大省的实力,团结奋进、锐意改革,已经成为艺术教育学科比较齐全、各层次教学体系完整、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备、在全国专业院校艺术教育中卓有影响的综合性教育学府。在院党委、院行政的领导下,全院师生员工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好结果,确立了在国内同类高校中的领先地位。国内兄弟院校领导、同行来访频繁,校际交流十分活跃。由我院倡导的全国省属综合艺术院校交流协作会议得到积极响应,取得显著成果。在国庆50周年庆典上,以我院为主设计的代表江苏参加国庆游行的彩车和由我院舞蹈专业学生担任的彩车舞蹈表演充分体现了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和教育文化大省的风范,受到江苏省人民政府的通令嘉奖。2000年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在南京举行之际,我院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了多方面的实力,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倡议并承办了全国艺术院校艺术歌曲创作比赛,获得圆满成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专程来音乐厅观看比赛获奖作品音乐会,李副总理对比赛和我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我院交响乐团、民乐团、青年实验舞蹈团都参加了"六艺节"开幕式及大型演出活动。
历经百年沧桑,今天的南京艺术学院历久而弥新。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学校将继续秉承“闳约深美”的办学理念,弘扬“不息变动”的创新精神,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的办学特色,抓住机遇,不断创新,为把南京艺术学院创建成为全国一流综合性艺术大学而努力。
② 江苏南京艺术学院的建设成果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全院师生在国内外获奖500余项,其中国际奖15项,国家(部)级奖160余项,省级奖400余项。1990年以来,我院教师共出版学术著作百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40多篇。
南京艺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以培养德艺兼备的艺术人才为已任,牢固树立教学质量的中心地位,努力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实施一流教学、培养一流人才、创建一流学府的征程上形成了独自的办学特色和优良传统,积累了丰富的艺术人才培养经验,形成了较强的办学优势。2003年,南京艺术学院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近年来,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了“南京艺术学院教务服务中心”、“南京艺术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学校设有刘海粟奖学金、陈之佛奖学金、谢海燕奖学金、王嘉廉奖学金、亚明奖学金、冯健亲奖学金、力联奖学金、南京艺术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等20多项奖、助学金,建立健全了学生学习、生活“绿色通道”和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凭借良好的社会声誉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定期筹办各种不同规模和类别的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招聘会,积极为学生就业搭建平台,给学生提供择业机会,每年都会吸引大批知名企事业单位前来招聘毕业生。
③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的师生荣誉成果
据资料显示 ,音乐学院师生在国内外知名出版社先后出版发行了各类音乐专著和编著100多种。在省级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译文、报告等近千余篇。音乐学院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际级、国家级音乐赛事中获得金银铜奖90余项。其中包括国际梅纽因小提琴比赛一等奖等;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2项、银奖2项,文化部文华奖金奖1项,文华奖作曲创作奖1项。 如:声乐系赵俊楠同学在十四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江苏赛区摘桂 ;2010年12月在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全国28所高等艺术院校协办的第四届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声乐展演比赛中,该院07级声乐专业本科生张海勃演唱的《江南春》(由该院07级作曲系本科生韩闻赫作曲并伴奏)荣获中国艺术歌曲组第一名;同为张海勃演唱的咏叹调《青春啊,你在哪里》荣获咏叹调组第二名;张海勃同时被授予大赛评委会主席奖,一举揽括三项殊荣。
④ 陈士桂的主要成果
人民美术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等分别出版有《当代美术家—陈士桂》《画家之路—国画·花鸟》、《美术家之路—国画·花鸟》、《陈士桂山水画集》,《当代名家—陈士桂水墨山水画集》《当代名家—陈士桂水墨花鸟画集》;参加高校教材《美术概论》的编写工作。百余幅作品在国内外展出或报刊发表,并多次获奖。二十多篇论文在《文艺研究》、《艺术百家》、《国画家》、《美术报》、《美术与设计》、《美与时代》等专业期刊发表。曾多次在南京、淮阴等地举办个人画展。江苏电视台、人民日报、扬子晚报、南京日报、南艺学报、江苏教育报、淮阴日报、淮海晚报、淮安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作专题宣传其业绩。
⑤ 南京市艺术小学的教育成果
教育教学成绩斐然,文化艺术人才辈出
长期以来,学校在市文广新局的领导下及版教育部门权的关怀下,在文化学习中,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征文比赛一等奖等;多次在南京市美诗文诵读及英语短剧比赛中获得金奖;2006年的南京市的中考状元就是我校一个吹笛子的学生,现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读研;2014年6月参加了玄武区的写字比赛成绩喜人,抽查的三年级获得区排名第二,四年级获得区排名第四,语文老师获得区排名第一的好成绩等等。在艺术人才的培养上,艺小也被誉为“艺术家的摇篮”,如著名音乐制作人卞留念,二胡演奏家朱昌耀,打击乐大师李飚、影视演员梅婷和薛白等都是出自“小红花”。由于成绩卓著,学校多次被评为南京市的有功单位,两次被中央文化部授予“全国少儿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⑥ 南京艺术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证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
南京艺术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证是业余的。
取得《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书》需要参与艺术考试,其作用主要是检验自己的艺能,提高竞争力。具体作用可分为三点:
一、检测自己学习艺术的成果,即通常说的看自己达到什么水平。
二、通过考级考试得到老师的指导,使自己今后的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取得《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书》,特别是较高级别的证书后,就证明自己具备了艺术的特长,在升学、就业时,能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6)成果南艺扩展阅读:
《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是为了加强对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的管理,维护考生利益,促进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工作的规范化,保障社会艺考工作的质量,推动社会艺术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制定。于2004年6月2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已经2004年6月2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二〇〇四年七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31号发布,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艺术考级
⑦ 南京艺术学院出过哪些明星为何影响力不如北影、中戏、上戏
从南京艺术学院走出相对发展不错的有杨子姗和许君聪。在国内年轻演员中,杨子姗的颜值和演技都非常值得称道,尤其是去年的《南极之恋》和2016年与郭富城合作的《天亮之前》,杨子姗的演技表现都非常不错。
⑧ 介绍下南京艺术学院的情况…
南京艺术学院
坐落于秦淮河畔、石头城下的南京艺术学院是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性高等艺术教育学府,以省内为主并面向全国招生,是我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的高等艺术学府,其前身华东艺术专科学校,由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12年创立)、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22年创立)两所中国最早的私立美术学校在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与山东大学艺术系美术、音乐两科于1952年合并而成,址于无锡社桥。其是1912年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刘海粟先生约同画友创办的上海美术图画院,193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由蔡元培先生任上海美专董事会主席,并为校歌作词、题写校训、学训。1922年,颜文梁先生在苏州创办了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合并工作于12月8日完成,从此,这一天成为南京艺术学院的校庆日。1958年华东艺专迁校南京,址于丁家桥。同年6月更名为南京艺专。 1959年定名为南京艺术学院,学制改为四年,从而最终完成了该院的建制。1967年迁址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南京艺术学院经风雨而茁壮,历沧桑而弥坚,已发展成为在国内外卓有影响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
南京艺术学院位于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地处南京市区西北部草场门北侧,毗邻江苏省电视发射塔。校园占地72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拥有景色秀丽的古林公园,建有目前国内一流、艺术院校中独一无二的专业音乐厅,建筑面积达5000 多平方米,造型别致,富丽堂皇,拥有808个座位,为我院师生和广大市民提供了良好的艺术实践的舞台和欣赏高雅音乐的场所。新落成的4000多平方米教学实验楼,配置有美术、设计方面较完整而有特色的设备。建有全国技术领先、规模较大的电脑写生室,能容纳200多人的计算机中心,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完备的教学手段。并有与国际著名公司合作的计算机图形设计授权培训中心。
南京艺术学院下设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设计学院、影视学院、流行音乐学院、传媒学院、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文化产业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尚美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留学生院、成人教育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等教学单位。还设有艺术学研究所、音乐学研究所等十多个科研机构。按教育部备案、颁布的专业目录,学校设有美术学、绘画、雕塑、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录音艺术、戏剧影视文学、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学、舞蹈编导、摄影、艺术教育、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广播电视编导、公共事业管理、导演、数字媒体艺术、广告学25个本科专业,覆盖四个一级学科。根据人才培养需要设置了近40个专业方向。美术学、音乐学、设计艺术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美术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点。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艺术设计、绘画、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美术学、音乐学、工业设计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及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艺术学、美术学、音乐学、艺术设计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数字媒体艺术7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艺术学、美术学、音乐学、艺术设计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又获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美术与设计》为全国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其中《美术与设计》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学校占地720余亩,全日制在校本科生8000余名,研究生在校人数700余名(含博士生)。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00余人,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107余人。
另聘请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0余名。学院图书馆现有专业藏书近30万册,并拥有大量国内外视听资料。学报《美术与设计》、《音乐与表演》为面向全国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其中《美术与设计》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全院师生在国内外获奖500余项,其中国际奖15项,国家(部)级奖 160余项,省级奖400余项。1990年以来,我院教师共出版学术著作百余部,发表学术论文 240多篇。
南京艺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以培养德艺兼备的艺术人才为已任,牢固树立教学质量的中心地位,努力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实施一流教学、培养一流人才、创建一流学府的征程上形成了独自的办学特色和优良传统,积累了丰富的艺术人才培养经验,形成了较强的办学优势。2003 年,南京艺术学院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近年来,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 的教育理念,建立了“南京艺术学院教务服务中心”、“南京艺术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学校设有刘海粟奖学金、陈之佛奖学金、谢海燕奖学金、王嘉廉奖学金、亚明奖学金、冯健亲奖学金、力联奖学金、南京艺术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等20多项奖、助学金,建立健全了学生学习、生活“绿色通道”和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凭借良好的社会声誉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定期筹办各种不同规模和类别的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招聘会,积极为学生就业搭建平台,给学生提供择业机会,每年都会吸引大批知名企事业单位前来招聘毕业生。
南京艺术学院十分重视借鉴世界各国艺术教育的经验,积极开展各项对外交流活动。近年来,一大批教师通过各种形式赴国外学习、举办画展,参加国际大赛等,提高了我院的国际知名度。相继与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正常的友好交流关系,并接待了众多的海外艺术界和教育界的朋友来校讲学、参观、交流等。
自1912年刘海粟创办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以来,在这所历史悠久的艺术殿堂中,涌现了一大批业绩卓著的文化名人与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如刘海粟、黄宾虹、颜文梁、陈之佛、傅雷、滕固、谢海燕、黄友葵、俞剑华、程午加、刘汝醴、温肇桐、陈大羽、罗叔子等,他们不仅为中国艺术教育的崛起作出过特殊的奉献,也为今天南京艺术学院的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的南京艺术学院汲六朝古都的文化滋养,得江苏经济、文化大省的实力,团结奋进、锐意改革,已经成为艺术教育学科比较齐全、各层次教学体系完整、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备、在全国专业院校艺术教育中卓有影响的综合性教育学府。在院党委、院行政的领导下,全院师生员工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好结果,确立了在国内同类高校中的领先地位。国内兄弟院校领导、同行来访频繁,校际交流十分活跃。由我院倡导的全国省属综合艺术院校交流协作会议得到积极响应,取得显著成果。在国庆50周年庆典上,以我院为主设计的代表江苏参加国庆游行的彩车和由我院舞蹈专业学生担任的彩车舞蹈表演充分体现了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和教育文化大省的风范,受到江苏省人民政府的通令嘉奖。2000年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在南京举行之际,我院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了多方面的实力,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倡议并承办了全国艺术院校艺术歌曲创作比赛,获得圆满成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专程来音乐厅观看比赛获奖作品音乐会,李副总理对比赛和我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我院交响乐团、民乐团、青年实验舞蹈团都参加了"六艺节"开幕式及大型演出活动。
历经百年沧桑,今天的南京艺术学院历久而弥新。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学校将继续秉承“闳约深美”的办学理念,弘扬“不息变动”的创新精神,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的办学特色,抓住机遇,不断创新,为把南京艺术学院创建成为全国一流综合性艺术大学而努力。
我是09考生南艺在影视类应该排第5仅次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在播音方面也是排第5仅次于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别的不太了解。。。。。总之南艺是所非常优秀的大学就是不要外省理科生。。。。。
⑨ 南京艺术学院好吗
这个/...看LZ怎么看了....
偶就是南艺的.....传媒动画专业了.
南艺的话,总体来说是很自由的学校.至少我们专业的课不是很多,有时间去了解专业外的事情,像偶现在就比较对电影感兴趣.
至于老师,偶是不太知道,所谓师资算什么.但是我可以说,南艺的老师大部分都很好.好的概念就是,很亲切,因为大多数的老师,特别是我们专业的很多都曾经是我们的前辈. 是动画专业很早毕业的,留校做老师了.
所以南艺的老师,比较理解学生. 我们老师就曾经说过"那个明天补课啊~知道大家起不来,上课就推迟一个小时吧..."或者看你上课睡觉, 睡了一个小时了.再把你拍起来,"睡够了吧?听听课吧..."
但是这里的老师会教很多比较实质的东西,比如软件课,他曾经这么用的,他就会这么教你,也会有偷懒的方法等等.
所以,南艺真的很自由,但是依然有很多不错的学生,很好的作品,关键是看自己, 如果LZ是自律性比较强的,如果你认为进南艺学习是你很感兴趣的,那你可以试试,因为绝对不会很痛苦.而且会有很多课外时间来做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事情,因为期末考试也不是很严格,只要一周的温书假你有看书,文化课都是可以过的.
当然专业课就要自己上课学习了...
如果LZ是自律性很差的那种..我奉劝不要浪费时间,因为我周围有很多那种因为学校也不管,所以两个月都见不到人,最后因为出勤率被当掉的孩子.....
而且个人认为,学历是其次的, 实力才是重要的.如果能学好本事.在上学的时候就会接到比较小规模的工作,就有钱赚的.
⑩ 南艺一共有几位琵琶老师
一共3位
姓 名: 黄光林
性 别: 男
民 族: 汉
出生日期: 1950.3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
社会兼职: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学习工作经历:
1973年 考入南京艺术学院
1976年7月 毕业留校任教
研究方向及专业特长: 琵琶演奏
主讲课程及教学优势: 琵琶演奏
论文
1997年《琵琶右手的常用技法与表现》 艺苑
1997年《琵琶右手触经纬度的深度、角度、速度与力度》 艺苑
学生获奖
2001年 学生江洋 获第四届江苏省民族器乐比赛二等奖
2002年 学生江洋 获第一届民族乐器独奏比赛铜奖
姓 名: 刘石
性 别: 女
民 族: 汉
出生日期: 1959.9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硕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琵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琵琶研究会"长江流域联席会"副主席
学习工作经历:
1982年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
1983-1984年被派往中国音乐学院学习
研究方向及专业特长: 琵琶演奏
主讲课程及教学优势: 琵琶演奏
论文
1990年《琵琶演奏左手难点训练的心态》 艺苑(音乐版) 第一期
1995年《轮指训练中的几个问题》 艺苑(音乐版)第四期
1996年《琵琶噪音的分析》 艺苑(音乐版) 第一期
2001年《琵琶换把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音乐与表演 第一期
2001年《谈音乐情感运动状态与体态律动之间的关系》 艺术百家 第四期
2002年《略论琵琶演奏的音色》 音乐与表演 第三期
2003年《琵琶演奏中快速弹挑探究》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第四期
2003年《琵琶演奏吟、揉弦的训练方法及运用》 音乐与表演 第四期
2003年《琵琶曲之魂——韵》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第三期
2003年《琵琶武曲〈霸王卸甲〉及其扫弦的运用》 艺术百家 第三期
2004年《琵琶轮指的动作法、训练法与运用》音乐艺术 第四期
2005年《琵琶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思考》 音乐与表演 第四期
学生获奖
1993年 学生朱宏波 获93年全国民乐邀请赛二等奖
1997年 学生童莹 获天华杯全国少年琵琶比赛一等奖
1997年 学生郭梅 获天华杯全国少年琵琶比赛二等奖
1997年 学生童莹 获江苏省第三届民乐比赛一等奖
1997年 学生于静 获江苏省第三届民乐比赛二等奖
2001年 学生童莹 获第四届江苏省民族器乐比赛一等奖
2001年 学生杨婷婷 获第四届江苏省民族器乐比赛二等奖
2001年 学生童莹 获“澳美通”杯2001年中国琵琶大赛三等奖
2003年 学生童莹 获03年第五届“天华杯”全国青年琵琶比赛一等奖
2003年 学生杨婷婷 获03年第五届“天华杯”全国青年琵琶比赛二等奖
2004年 学生朱业成获“首届中国青少年演艺新人大赛”金奖
2004年 学生杨婷婷获第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琵琶比赛金奖
2004年 学生童莹获第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琵琶比赛铜奖
创作
1982年 全国民族器乐观摩演出演奏
1993年 全国民乐邀请赛演奏
1994年 琵琶名作精选演奏CD
2001年 《器乐初级教程—琵琶》教学 VCD
2003年 《琵琶基础教学与考级指导》教学VCD
2006年 主编南京艺术学院及江苏省音协琵琶考级教材
创作获奖
1982年 琵琶演奏 获全国民族器乐独奏观摩
演出表演奖
1982年 琵琶演奏 获全国民族器乐独奏观摩演出表演奖
1993年 琵琶演奏 获全国民族器乐南京邀请赛一等奖第一名
2004年 论文《琵琶文曲之魂— “韵”》获教育界新世纪第三届华夏“精英杯”学术论文金奖
2004年 获 “首届中国青少年演艺新人推选赛”优秀园丁奖
2004年 获南京艺术学院科研、创作、教学十大成果之一
2005年 获江苏省文联颁发的“教学成果卓著、有突出贡献”荣誉证书
姓 名: 童莹
性 别: 女
民 族: 汉
出生日期: 1980.7
专业技术职务: 讲师
社会兼职: 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学习工作经历:
2003年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获学士学位。
2006年 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
研究方向及专业特长: 中国乐器演奏及教学研究
主讲课程及教学优势: 琵琶演奏、民族室内乐
论文
2005年《两本〈琵琶初级教程〉之比较研究》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009年《浅论琵琶左手吟揉技法的历史演变与运动方式》《北方音乐》2009年第12期
2010年《浅论琵琶左手吟揉技法的作用及运用》《北方音乐》2012年第一期
主要获奖情况:
1997年 独奏 获第三届江苏省民族器乐比赛琵琶专业组演奏金奖
1997年 独奏 获天华杯全国少年琵琶大赛一等奖
1998年 独奏 获“江苏省第二届文化艺术‘茉莉花奖’评选”高校选拔赛一等奖
2001年 独奏 获“澳美通”杯中国琵琶大赛总决赛专业组第四名
2001年 独奏 获第四届江苏省民族器乐比赛琵琶专业组演奏金奖
2003年 独奏 获“天华杯”全国青年琵琶大赛一等奖;
2004年 独奏 获第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琵琶比赛铜奖
2005年 重奏 获江苏省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器乐比赛专业组一等奖
2010年 独奏 获江苏省“敦煌杯”第五届民族器乐比赛弹拨专业组演奏金奖
2010年 获选为首批“江苏省优秀青年音乐人才”
国际交流演出情况:
2002年11月 赴日本东京及静冈县箱根、伊豆地区巡回演出
2006年8月 随南艺“茉莉花”民乐组合赴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国访问演出
2006年10月 受江苏省教委指派,赴澳门参加澳门与内地高校学生文化艺术交流音乐会
2007年11月 随南艺民乐演奏家小组赴日本福冈交流演出
2008年4月 应美国新泽西州威廉帕特森学院邀请,随南艺民乐演奏家小组赴美国交流演出
2010年1月作为独奏家应邀赴澳大利亚悉尼参加“中国悉尼室内乐音乐节”
2010年3月应邀赴日本多个城市巡演
2010年4月应邀出访美国,并举办“江河水”二胡与琵琶独奏音乐会
2010年 10月 应邀作为唯一的外国演奏嘉宾,在韩国釜山参演韩国伽倻琴演奏团第六届专场音乐会
学生获奖情况:
2008年 学生许依璠 获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三届全国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少年B组银
奖(金奖空缺)
2008年 学生倪丽华获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三届全国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少年B组优秀
演奏奖
2009年 学生丁春蓉获“和谐颂2009”第五届全国教育成果展演活动琵琶成年A组金奖
2009年 学生范柏慧获“和谐颂2009”第五届全国教育成果展演活动琵琶少年B组金奖
2009年 学生李叶获“和谐颂2009”第五届全国教育成果展演活动琵琶少年B组银奖
2009年 学生潘虹获“和谐颂2009”第五届全国教育成果展演活动琵琶少年B组银奖
2009年 学生李则贤获“和谐颂2009”第五届全国教育成果展演活动琵琶少年A组金奖
2009年 学生李冰艳获“和谐颂2009”第五届全国教育成果展演活动琵琶少年组A金奖
2010年 学生许依璠获江苏省“敦煌杯”第五届民族器乐比赛弹拨专业组优秀演奏奖
2011年 学生李则贤获“敦煌杯”首届全国青少年琵琶大赛专业少年组优秀演奏奖
2011年 学生许依璠获“敦煌杯”首届全国青少年琵琶大赛专业B组优秀演奏奖
2011年 学生徐梦颖获“敦煌杯”首届全国青少年琵琶大赛专业B组优秀演奏奖
2011年 学生吕雅园获“敦煌杯”首届全国青少年琵琶大赛少年B组优秀演奏奖
2011年 学生王雪蕾获“敦煌杯”首届全国青少年琵琶大赛青年组铜奖
2011年 学生胡蝶雨获“敦煌杯”首届全国青少年琵琶大赛少年B组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