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中国海洋成果

中国海洋成果

发布时间:2021-10-18 18:45:20

1. 中国古代海洋著名的发明成果有哪些

司南 指南针,橹,舵,帆,都是啊

2. 宋元时期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取得的成就

第一,国际海洋事务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和关注。随着国际社会海洋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将会在更深层次上、更广的范围内不断推动国际海洋事务的发展。在众多海洋问题中,包括深海生物遗传资源在内的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和可持续使用问题以及海洋保护区问题,将作为国际海洋事务中的热点持续地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有许多专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包括《公约》框架下多个制度、多个条款的适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微妙关系等问题及《公约》与其他国际或地区性公约之间的适用问题。
第二,中国海洋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深受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既要满足保障主权和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需求,又要与国际海洋法的发展进行协调与融合。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环境保护等立法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在国家立法的引导下,地方海洋立法也为促进国家海洋法律制度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为更好开展海上执法活动,海洋督查、监督制度的发展也得到立法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未来中国海洋法律制度继续向和平利用海洋、综合协调海洋事务的方向发展。2012年面对错综复杂的海洋权益和安全形势,中国在坚决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的同时,始志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战略,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努力推动和谐海洋建设。
第三,在众多海洋新兴产业强劲带动和大部分主要海洋产业平稳增长的共同作用下,中国海洋生产总值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区域海洋经济特色更加突出,涉海就业人口在沿海地区就业人口中的比例继续提高。2012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50000亿元,达到50087亿元,增长7.9%。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6%,较上年基本保持一致。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将是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十二五”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海洋科技发展,对海洋科技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2011—2012年,中国在极地科学考察、大洋科学考察等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近海海洋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任务全面完成,专项成果丰富。中国海洋高技术在载人潜水器、海洋卫星、深海钻井平台等重要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第四,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对于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进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海洋大国,“后里约时代”的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洋可持续发展,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得到国家和地方各级管理部门的关注,海洋保护区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模式逐步健全,海岛生态修复和建设、海洋船舶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工作亮点突出。2011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总体维持在较好水平。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中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5%,海洋沉积物质量良好。由于陆源排海污染物持续不减,近岸海域环境污染仍然严重,局部区域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等灾害未减缓。
第五,中国全面发展海洋事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海洋强国的时机已经成熟。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涵盖海洋资源、环境、生态、经济、权益和安全等各个方面,指明了“十二五”海洋事业的方向和目标。按照“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依法用海” 的五项要求,2012年的各项海洋管理围绕国务院“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工作部署有序开展,多方位大力服务和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综合管控能力继续得到有效加强。海洋经济、海域使用、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观测预报、海洋科技、海洋资源和海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海上执法工作全面推进,执法能力不断提高。国家海洋局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海洋经济管理措施,通过政策和金融等多种方式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继续培育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提升服务和监管海洋经济运行的能力和水平。

3. 中国海洋领域的成就

2012年6月,随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潜至7062米海底并开展作业,中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的海底进行作业的能力。2013年,“蛟龙”号成功开展试验性应用航次,迈出了业务化运行的第一步。

2014年4月,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凯旋。257名科考队员在160天考察期间,圆满完成30项科考任务、15项后勤保障任务,在南极建立了中国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南极考察的广度和深度。

中国在西北太平洋海底申请的3000平方公里富钴结壳勘探矿区获得国际海底管理局核准。随着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顺利实施,海洋科技创新不断深入,中国正在逐步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的科技瓶颈。

4. 我国有什么海洋的科研成果

1、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该项工作连续两年被评为我国十大科技基础性工作和十大科技新闻之一;此研究工作进展在当年《Nature》杂志上给予连续追踪报道,为海洋病毒的研究工作开辟新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实用的WSSV快速检测PCR试剂盒,并在福建、辽宁、山东、浙江、广东、广西和海南等沿海地区推广应用,为该病毒的早期预报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该项目2006年获得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
2、建立了我国首个深海微生物研究平台,拥有深海高压培养设备,具备深海高压环境模拟实验条件;开展深海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建立了国家海洋微生物资源库,发表近百篇论文,大部分被SCI收录,为我国深海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3、主持勘定福建—广东、广东—广西、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海上边界,并获国务院批准执行。
4、向IPY提交的南北极海区碳通的对比研究被WMO联合委员会评价为是IPY的核心项目,大大提高我国在极地研究方面的国际地位.
5、主持编写和修订了《海洋监测规范》、《海洋污染调查规范》、《海水水质标准》、《海洋生物质量》、《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
6、出版有《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中国海湾志》福建、广东、海南分册,《南极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作用研究成》、《北极海洋环境海气相互作用研究》、《赤潮及其防治对策》、《文昌鱼生殖神经内分泌生理学论文集》、《中华白海豚保护》等几十部专著。
7、主持《南海中部调查图集》、《南海海洋水文气象图集》《南海环境图集整编——生物分册》 、《南海环境图集整编——化学分册》等大型海洋基础资料图集的整编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海洋实测资料。
8、开发建设了基于ArcGIS系统、Oracle数据库组件的台湾海峡及南海的海洋水文、气象数据管理及信息演示系统,是台湾海峡及周边海域等敏感地区首部汇集全面资料的信息系统。
9、广泛开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先后与国内数十家高校、院所以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成功组织召开了“海洋极端生物国际研讨会”、 “中法海洋科学双边研讨会”、“南中国海海洋生物多样性研讨会”等多个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5. 中国海洋资源情况

我国的海洋资源
1、海洋生物资源
中国海地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3个气候带。大陆入海河流每年将约4.2亿t的无机营养盐类和有机物质带入海洋,致使海域营养丰富,海洋生物物种繁多,已鉴定20278种。根据长期海洋捕捞生产和海洋生物调查,已经确认中国海域有浮游藻类1500多种,固着性藻类320多种,海洋动物共有12500多种,其中:无脊椎动物9000多种,脊椎动物3200多种。无脊椎动物中有浮游动物1000多种,软体动物2500多种(头足类100种左右),甲壳类约2900种,环节动物近900种。脊椎动物中以鱼类为主,约近3000种,包括软骨鱼200多种,硬骨鱼2700多种。
2、海洋矿产资源
中国大陆架海区含油气盆地面积近70万km2,共有大中型新生代沉积盆地16个。据国内外有关部门资源估计,我国大陆架海域蕴藏石油资源量150亿-200亿t,分别占全国石油总资源量674亿-787亿t的18.3%-22.5%;据国家天然气科技攻关最新成果,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为43万亿m3,其中海域为14.09万亿m3。这充分展现近海油气资源的良好勘探开发前景和油气资源潜力的丰富。我国漫长海岸线上和海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砂矿资源,目前已探明具有工业价值的砂矿有:锆石、锡石、独居石、金红石、钛铁矿、磷钇矿、磁铁矿、铌钽铁矿、褐钇铌矿、砂金、金刚石和石英砂。
3、海洋化学(海水)资源
世界海洋海水的体积13.7万亿m3,其中含有80多种元素,还含有200万亿t重水(核聚变的原料)。海水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海水中的水资源和化学元素资源。此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地下卤水资源。我国渤海沿岸地下卤水资源丰富,估计资源总量约为100亿m3左右。海水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淡化成为淡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可分为海盐、溴素、氯化镁、氯化钾、铀、重水和其他可提取的化学元素;地下卤水资源可分为海盐、溴素、氯化镁、氯化钾、其他可提取的化学元素等。
4、海洋可再生能源资源
海洋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和盐差能等。中国潮汐能资源量约为1.1亿kw,年发电量可达2750亿kw小时,大部分分布在浙、闽两省,约占全国的81%。波浪能理论功率约为0.23亿kw,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海南和台湾的附近海域。我国潮流能可开发的装机容量约为0.18亿kw,年发电量约270亿kw小时,主要在浙江、福建等省。另外流经东海的黑潮,动力能源更为可观,估计为0.2亿kw。温差和盐差能蕴藏量分别为1.5亿kw和1.1亿kw,两者的总量超过海流能和潮汐能。
5、滨海旅游资源
中国沿海地带跨越热带、亚热带、温带3个气候带,具备“阳光、沙滩、海水、空气、绿色”5个旅游资源基本要素,旅游资源种类繁多,数量丰富。据初步调查,中国有海滨旅游景点1500多处,滨海沙滩100多处,其中最重要的有国务院公布的16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5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3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5处国家海洋、海岸带自然保护区。按资源类型分,共有273处主要景点,其中有45处海岸景点、15处最主要的岛屿景点、8处奇特景点、19处比较重要的生态景点、5处海底景点、62处比较著名的山岳景点、以及119处比较有名的人文景点。
6、海岸带土地资源
中国海岸带地区的土地资源类型较多,有盐土、沼泽土、风沙土、褐土等17个类型,53个亚类。海岸带不仅现有土地资源丰富,而且是地球上唯一的自然造陆地区,据古地理研究,我国长江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下辽河平原等,约有14万-15万km2的土地都是古海湾沉积而成。由于入海江河多,挟带泥沙量比较大,河口三角洲淤积速度快。例如,黄河每年向海洋的输沙量高达10多亿t,河口滩涂平均每年淤长约2100hm2(3.2万亩)。

6. 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我国在海底油气开采、海水增养殖、及海上人工岛等一类的海洋空间利用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7. 2012年我国有哪些海洋技术成就

2012年中国海洋十大科技进展”。评选结果如下:
1.“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突破7000米。
实现了我国深海装备和深海技术的重大进步,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成就,对于促进海洋科技发展,提升认识、保护、开发海洋的能力,推动我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中国歼—15战斗机成功着陆、起飞“辽宁舰”。
这是我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歼—15首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3.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正式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二百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部分划界案”。
这是一次科学和法律交汇下共同完成的重要成果。
4.我国近海资源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简称“908专项”)通过总验收。
908专项的圆满收官,基本摸清了我国近海家底,有力支撑了我权益维护、海洋开发、海洋管理、防灾减灾、环境保护及科技创新等各领域的发展需求。
5.“海洋石油981”在南海正式开钻。
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深水战略迈出实质性步伐。
6.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首次穿过北极东北航道,由太平洋穿越北冰洋到达大西洋。
此举不仅为我国海洋科学考察打通了一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北极通道,更为我国船舶利用北极通道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
7.“科学”号调查船正式交付使用。
“科学”号调查船的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海洋科学考察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海洋科研从浅海走向深海,从近海走向大洋,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跨越,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研支撑条件。
8.“海洋二号”卫星实现在轨交付。
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我国卫星遥感能力水平的五大提升。工程研制突破了高精度有效载荷、精密测定轨等关键技术,在多个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9.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应用无人机实现首航。
无人机成功首航,标志着无人机正式应用到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中,实现了海域三维可视化监管。
10.中国大洋第26航次第5航段科考中,在南大西洋获取1.2吨多金属热硫化物样品。
我科考船在南大西洋水深近3000米处获取了1.2吨多金属热硫化物样品,是迄今为止单次获得多金属硫化物样品量最多的一次,成为我国大洋科考史上又一个里程碑,为我国海底硫化物资源探查和相关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8. 我国海洋领域有多少成就

我国在海底油气开采、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和评估、海水增养殖、海底隧道及海上人工岛等一类的海洋空间利用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9. 中国海洋局60年来取得的主要成就

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党委要求全所职工认真收看十七大报道,并立即组织学习,深入贯彻会议精神。正在海上执行“908专项”秋季调查航次任务的全体调查队员也通过卫星电视收看了大会实况。10月22日下午,三所党委又召开了党支部书记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会议。

在会上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十七大是一次胜利的大会、务实的大会。十六大以来的5年,是国家快速发展的5年,也是海洋三所取得重要成就的5年。结合本职工作,与会同志分别从项目经费逐年递增、职工收入翻番、科研基础能力建设增强、仪器设备购置大幅增加、国家财政支持力度加大以及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大发展等叙述了十六大以来所里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成就,感受到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实施海洋开发战略给海洋事业和海洋三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大家纷纷表示,十七大报告作为党的纲领性文件,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七大精神,坚定信念,明确目标,加倍努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建设和谐海洋与我国海洋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作出新贡献。会议要求,三所各支部认真组织学习十七大报告,全面、准确理解十七大的主要精神,进一步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希望通过学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使该所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力促海洋科研取得更大成就。

阅读全文

与中国海洋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