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郑传寅的获奖励及荣誉称号
1.1989年获美国王安汉学研究院颁发的“汉学研究奖助金”;2.1989年获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颁发的“湖北省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3.1992年起领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1995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5.1995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湖北省首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6.1998年获武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武汉市第六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7.1999年获湖北省文联颁发的“文艺理论明星奖”;8.2001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湖北省第二届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9.2002年获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0.2003年获武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武汉市第八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1.2005年获中国文联第五届文艺评论奖(理论文章类)二等奖;12.2009年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三等奖;13.2011年获武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武汉市第十二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与黄蓓合作完成,第一作者)。
B. 李建中的获奖情况
1,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三等奖《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2009)
2,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项目鉴定等级“优秀”《中国古代文论批评文体研究》(2011)
3,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研究》(2011)
4,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六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2009)
5,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古代诗性特征研究(系列论文)》(2004)
6,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反(返)者道之动——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文化人类学视角》(2007)
7,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二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魏晋文学的人格生成》(2001)
8,首届湖北图书奖提名奖《李建中自选集》(2001)
9,武汉市人民政府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优秀奖《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2000)
10,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 1,湖北省教学名师(2014)
2,宝钢优秀教师奖(2013)
3,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教材奖一等奖《中国文化概论》(2009)
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国家级精品通选课程奖《中国文化概论》(2014)
5,湖北省第七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变“三写”为“三创”:高校文科教学改革新思路》(2012)
6,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专题优秀成果三等奖“教学实践成果:编辑学生论文《骈体文论与骈体文 学》”(2011)
7,武汉大学教学名师(2011)
8,武汉大学师德标兵(2009)
9,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德育导师(2006)
10,武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跨文化语境中的文艺学教学》(2006)
11,武汉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2003)
C. 湖北省教育局对考研生有何奖政策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获得湖北省教育厅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待考研生可
得看学校具体的规定,一般来说有专利权的话保研会有加分
D. 王小川的获奖情况
1.王建枝、田青、王小川等,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09年 排名第三
2.王小川,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称号,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
3.王小川,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颁发“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fMRI BOLD信号与Alzheimer样tau异常的关系及其对AD早期预报的初步研究,2006年
4.王建枝、王小川、田青,刘世杰,王群,胡元元,凌智群,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细胞骨架蛋白异常在老年性痴呆症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2004年,排名第二
5.王建枝、胡元元、王小川、汪义朋、刘世杰,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记物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2004年,排名第三
E. 省部级科研项成果奖 与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奖一样吗
都是省级的奖,但是应该不太一样吧
F. 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奖励求职有用吗
这个肯定是有用的啊,表明你大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很不错的奖项
G. 邹薇的获奖和荣誉
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教育部颁发,2009年9月,获奖成果:著作《发展经济学:一种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框架》。
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教育部颁发,2006年9月,获奖成果:论文《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赶超》,《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教育部颁发,2003年9月,获奖成果:专著《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
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厅颁发。成果名称:《公共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和贫困减弱的作用——中国的实证分析》(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张芬),获奖年份:2008年。获奖者:邹薇
2010年,担任国家基础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珠峰计划),武汉大学弘毅学堂国际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试验班首席专家。
2009 年3月至今:受聘担任湖北省委决策支持顾问。
2009 年8月至今:受聘担任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2009 年8月至今:担任国际著名期刊 Journal of Economic Modeling (SSCI); China and World Economy (SSCI); 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SSCI); Frontiers of Economics 匿名审稿专家。
2010 年5月至今:担任Journal of Modern Economy 编委和匿名审稿专家。
2008年,应聘担任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
2007年起担任教育部人才创新培养实验区“武汉大学国际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试验班”首席负责人。
2012年至今:武汉市第十二届政协常委。
2007-2011年:武汉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2005年入选首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长期增长》(《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获武汉大学优秀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2005)。
《产品周期与南北贸易》(《世界经济》2004年第10期)入选2004年《中国学术年鉴》学术成果。
入选2004年《中国学术年鉴·学术人物(人文社会科学版,世界经济)》
《分工、交易与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获武汉大学优秀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2002)。
《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专著)获武汉大学优秀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2002)。
《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获武汉大学优秀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2000)。
《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2002年获湖北省首届政府图书奖。
《发展经济学》,2002年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2002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人才资助计划。
2002年获武汉大学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2002年获武汉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2002年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奖。
2000年获教育部霍英东优秀青年基金奖励资助。
《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改革方式的选择》, 1996年获湖北省委宣传部“改革、发展与稳定”优秀论文三等奖。
《制度与经济发展:理论、历史与现实》, 1997-1998年获湖北省委宣传部“改革、发展与稳定”优秀论文三等奖。
H. 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什么级别
省部级奖啦。和民政部、国家民委奖等一个等级。
I. 李牧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及奖励
1. 湖北省省级教研课题:《理工科高校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主持,2009~2012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行政主体义务的理论建构及其运用研究》,主持,2009~2012
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监察制度发展及其实践创新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监察理论的基本原理为基点》,主持,2010~2012
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以监察链建构为主线的监察制度研究》,主持,2011~2012
5.2009年《知识产权法学》国家精品课程
6.武汉市人民政府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7.武汉市人民政府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8.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奖三次。
代表性论著
1.《行政主体义务基本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专著)
2.《中国行政法学总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主编)
3.《论公民信息申请权的实现障碍及其克服途径》,载《法学评论》2010年第4期。
4.《城市圈构架下的立法主体模式探究》,载《法商研究》2009年第5期。
5.《论我国土地征收及补偿制度的完善》,载《法商研究》2005年第2期。
6.《高校行政行为之厘定》,载《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
7.《我国法律义务定义观之检讨——以权利附带定义观为主线》,载《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
8.《行政主体义务的法律内涵探析》,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9.《行政主体义务设定问题探究》,载《学术交流》2010年第8期。
10.《多元化,抑或统——关于我国行政法理论基础研究的思考》,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3期。
11.《地方立法中或然性问题及其对策探究》,载《学术交流》2007年第2期。
12.《行政法特点探究》,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3.《我国高校法律地位之检讨》,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1期。
14.《高校聘任制实施过程中教师权益保护问题探究》,载《学术论坛》2005年第1期。
J. 杨灿明的科学研究
1、1993 “深化财政专业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获湖北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1993 获湖北省高工委和省教委颁发的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
3、1993 “关于建立健全财政宏观调控体系的研究”课题获中国财政学会优秀课题成果一等奖;
4、1995 《改革中的社会财力分配格局》获湖北省首届社科优秀成果省级三等奖;
5、1995 “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中的五大问题”获中国财政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同时获湖北省财政学会一等奖;
6、1996 《中国财政分配学》获财政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7、1996 被武昌区委授予武昌地区优秀青年称号;
8、1996 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教学类三等奖;
9、1997 “教学——科研——应用教学模式的探索”获湖北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0、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1、1998 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资助;
12、1998 获香港大学毕业同学会奖学金基金资助;
13、1998 年的年度考核,被湖北省人事厅评为优秀等次;
14、1999 获中南财经大学华为奖教金;
15、1999 《市场结构与政府经济行为》获中国财政学会二等奖;
16、2000 “市场结构与政府经济行为”(于 1996 年通过答辩)获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
17、2000 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8、2001 年《市场结构与政府经济行为》获中国财政学会一等奖;
19、2001 年《效益财政论》获湖北省省级科研成果一等奖;
20、2001 《市场结构与政府经济行为》获湖北省省级科研成果三等奖;
21、2003 年“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市场结构”获湖北省省级科研成果一等奖;
22、2003 年“产权结构与产业定位”获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3、2004 年“产权结构与产业定位”获湖北省省级科研成果一等奖 。
24、2005 年《农民国民待遇与制度伦理》获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颁发的“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专题优秀论文二等奖
25、2005 年教学成果《财政学专业改造与学科创新研究》获湖北省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排序第二)
26、2005 年《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市场结构》获得中国财政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独立)
27、2005 年《农民国民待遇与制度伦理》获湖北社科期刊2003-2004年度专题优秀文章奖 二等奖
28、2006《产权特性与产业定位--关于国有企业的另一个分析框架》(《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励。 1、1994年9-10月,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邀请者陈金永博士 ;
2、1998年8月,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邀请者陈金永博士 ;
3、1998年10月-1999年1月,受香港大学毕业同学会奖学金基金资助,在香港大学做香港财政改革问题研究,同时受李芝兰博士邀请,去香港城市大学做学术讲座;
4、2000年8月,德国路德维茨堡大学中德税收国际研讨会,30人 ;
5、2002年5月,受李芝兰博士邀请,去香港城市大学做访问学者 ;
6、2002年11月,去台湾淡江大学参加学术研讨会,邀请者王国刚教授,同时受王金利教授邀请去台北大学,受游慧光教授邀请去逢甲大学等;
7、2006年4月,应我国驻新加坡使馆教育组王永列参赞的邀请,分别访问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
8、 2006年8月30日至9月6日,应日本国立大分大学的邀请,访问了日本国立大分大学等学术机构;
9、2006年11月19日至12月2日访问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南昆士兰大学和科廷科技大学;
10、2007年5月22日至6月4日访问英国龙比亚大学、法国图尔大学、马赛二大;
11、2008年4月16日至4月26日访越南国民经济大学和胡志明市经济大学,马来西亚董教总和英豪多媒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