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

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

发布时间:2021-10-14 10:32:34

Ⅰ 浙江大学数学系的科研成果

白正国, 沈一兵, 水乃翔, 郭孝英, “黎曼几何初步”,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1992 (第1版); 2004 (修订版).
蔡天新:数字和玫瑰,北京三联书店,2003;台湾高谈文化有限公司,2004;韩国书之路出版社,2004。
蔡天新:第四维、立体主义和相对论,读书,2004,9。
陈维新,线性代数,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陈维新,线性代数简明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董光昌 (与吴明华,洪安祥合作):样条光顺的数字模型分析,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Vol.18, No.4(2003),377-382
董光昌: 非线性二阶偏微分方程,1988清华大学出版社
董光昌: 船体数学放样——回弹法,科学出版社,1978北京
黄庆学,完全多部图分解与区组设计及其编码.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姜海益、奚李峰, 关于Norton问题, 数学学报, 43(3):445-456, 2000.
林正炎,混合相依变量的极限理论,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著丛书(36号), 科学出版社, 北京,1997.
林正炎, 陆传荣, 张立新, 高斯过程的样本轨道性质. 现代数学基础丛书, 科学出版社, 2001.
林正炎,强极限定理,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著丛书(25号), 科学出版社, 北京,1992.
刘祥官,李吉鸾,造渣系数与转炉炼钢的系统工程,钢铁,1986;21(2):10-14
刘祥官,李吉鸾,冶金生产过程的系统优化,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4:14(6):54-59
刘祥官,孙红军等,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odeling and Proct Optimization for BFNo1 at HANGGANG Co,1999年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统计会议ARC,
刘祥官,刘芳,高炉炼铁过程优化与智能控制系统,冶金工业出版社,354千字,2003,2005年重印
郜传厚,刘祥官,高炉冶炼过程的混沌性辨识,金属学报,2004,40(4):347-350
刘祥官,罗登武等,莱钢1号750m3高炉智能控制专家系统,钢铁,2002,37(8):18-22
刘祥官,刘芳等,智能控制专家系统在莱钢高炉的应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编委会主任:路甬祥,中国科技发展论坛(2004年卷),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1356-1358。
刘祥官,李启会,高炉炼铁过程的智能自动化模型,WCICA 2004,第五届全球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会议论文集(4),3547-3551
罗世华,刘祥官,Prediction for silicon content in molten iron using a combined fuzzy-associative-rules bank, FSKD论文集,Springer,2005;667-676
阮火军,沙震,叶懋冬.Barnsley-Elton-Hardin的一个定理的修正.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15 (2): 157—162 (2000).
阮火军,孙业顺,尹永成.双Lipschitz IFS吸引子的一致完全性.中国科学A辑, 51 (2):232—240 (2006).
沙震,阮火军,分形与拟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沈一兵, “整体微分几何初步”, 浙江大学出版社, 杭州, 1998 (第1版); 2005 (第2版).
王国瑾, 汪国昭, 郑建民, 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 高等教育–施普林格出版社, 北京, 2001.
王兴华, 爵克松奇异积分对连续函数逼近的准确常数, 数学学报. 14(2): 231--237(1964).
吴庆标,误差最小的计算机插补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12:174-178, (2000).
杨启帆主编,数学建模,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杨启帆主编,数学建模竞赛-浙江大学学生获奖论文点评,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7 月
杨启帆主编,数学建模案例,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研究课题成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
杨启帆主编,数学建模(重点院校理工类用),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赵敏,刘祥官,An evolutionary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pproach for BF hot metal silicon content prediction, ICNC论文集,Springer,2005;374-377 ⊙ “整体微分几何”, 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奖(甲类)(三等), 国家教育部, 1990, 白正国, 沈一兵⊙ “黎曼几何初步”, 国家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二等), 国家教育部, 1995, 白正国, 沈一兵, 水乃翔, 郭孝英.⊙ 2002年宁波市(首届)高校名教师,陈维新⊙ 获奖专利:船壳放样的精密光顺方法由2005年起获国家发明专利,船体船学放样与数控绘图二项目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董光昌⊙ 非线性二阶偏微分方程,理论与应用,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董光昌,吴绍平,洪敏纯。⊙ 非线性二阶偏微分方程,理论与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1995, 董光昌,潘兴斌。⊙ 用填充方法构造最优超饱和设计,第七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4年, 方开泰、葛根年、刘民千⊙ 若干环类的结构和扩张及其在Yang-Baxter方程非可逆解构造中的应用, 2002,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一等), 主持:李方⊙ 强极限理论、相依变量极限理论及有关问题, 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 国家科委, 1997, 林正炎, 陆传荣, 邵启满⊙ 概率极限理论及其在Gauss过程轨道性质方面的应用, 教育部自然科学提名奖(二等), 2002, 林正炎,张立新⊙ 强极限理论,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1993, 林正炎⊙ 概率极限理论及其在统计大样本中的应用,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1988, 林正炎⊙ 不变原理与某些统计量的收敛性,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奖(三等), 1984, 陆传荣, 林正炎⊙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教育部, 2003, 林正炎⊙ 概率极限理论引论, 教育部优秀教材奖(一等), 2003, 林正炎, 陆传荣, 苏中根⊙ 概率极限理论引论, 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二等), 1992, 林正炎, 陆传荣, 陆传莱⊙ 运用高水平研究成果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 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1993,林正炎, 陆传荣⊙ 宝钢教育奖(特等奖), 2000, 林正炎⊙ 概率极限理论及其在Gauss过程轨道性质方面的应用, 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教育部,2003,林正炎、张立新、苏中根。⊙ 2005年“晨兴数学金奖”,刘克峰⊙ 2004年国家教育部十大科技进展,刘克峰⊙ 国际谷庚海默奖(谷庚海默院士),刘克峰⊙ “晨兴数学银奖”、Sloan奖、Terman奖,刘克峰⊙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特邀报告、2001年国际华人数学家大会大会报告,刘克峰⊙ 中国科学院海外知名学者、中国科学院核心数学挑战性问题国际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 刘克峰⊙ 1980-1988年主持完成《攀钢提钒工艺参数的系统优化—完善提高提钒工艺技术》,获198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刘祥官。⊙ 1984-1990年主持完成《样本空间模型与高炉优化操作》,获四川省企业管理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刘祥官。⊙ 1997-2002年主持完成《高炉冶炼过程计算机优化控制系统》,获2002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刘祥官。⊙ 1994-1998年主持完成《杭钢1号高炉炼铁优化操作计算机系统》,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刘祥官。⊙ 2001-2003年主持完成《莱钢1号高炉智能控制专家系统》,获2003年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刘祥官。⊙ 1997-2000年主持完成《高炉炼铁优化专家系统在济钢350m3高炉上的应用研究》,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的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刘祥官。⊙ 1980-1987年主持完成《攀钢雾化提钒工艺参数的系列优化》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刘祥官。⊙《杭钢1号高炉炼铁优化操作计算机系统》评为1998年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完成人,刘祥官。⊙《高炉冶炼过程计算机优化控制系统》评为2002年浙江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完成人,刘祥官。⊙《智能控制高炉冶炼的系统》2005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专利号:ZL 02 1 37569.0,刘祥官。⊙《一种利用智能控制系统控制高炉冶炼的方法》2005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专利号:ZL 02 1 37568.2,刘祥官。⊙ 子流形几何与曲面调和映射的某些问题”, 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三等), 国家教育部, 19096, 沈一兵, 许洪伟, 东瑜昕. ⊙ 计算机辅助参数曲线曲面设计的理论研究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国家教育部1999王国瑾, 汪国昭, 郑建民, 吕伟, 胡事民⊙ 船舶振动预报程序系统(SVPP)国家交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国家交通部1989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王国瑾, 金通洸⊙ 计算机图形生成与几何造型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1年12月,梁发栋、彭群生、汪国昭、陈家平⊙ 计算机图形的算法及其应用,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88年7月,梁发栋、陈冢平、彭群生、汪国昭 ⊙ 计算机图形的基础理论与算法,国家教育妥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1年7月,梁发栋、彭群生、汪国昭、陈家平⊙ IUD主要副作用发生机制及防治,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八五”科技攻关成果三等奖 1996年9月, 陈秋波、汪国昭等⊙ 全国科学大会奖(滤波器) 1978,王斯雷⊙ 函数论基本理论 1979 浙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王斯雷⊙ 富里埃逼近及其有关问题 1982 浙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王斯雷⊙ 现代调和分析若干问题 1989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王斯雷⊙ 数学分析的方法及例题选讲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国家级:国优0009号)国家教委1988 徐利治、王兴华⊙ 求复多项式全部零点的并行算法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 国家教委1989 王兴华、郑士明⊙ 对Smale连续复杂性理论的若干发展,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 国家教委,1995王兴华、韩丹夫⊙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3 王兴华 国家人事部⊙ 主持教改项目“数学建模课程建设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年12月,杨启帆⊙ 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奖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2001年,杨启帆⊙ .获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浙江省教育厅,2003年7月,杨启帆⊙ 获“浙江省优秀教师”称号,浙江省教育厅,2004年9月,杨启帆⊙ 几何与物理中的偏微分方程,2004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翟健⊙ 二次微分系统极限环的个数与分布;广义Lienard方程及其应用,2006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国家教育部,张平光,赵申琪

Ⅱ 吴朝晖的科研奖项

(2007) 《钱塘中间件平台软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2007) 《支持数字化产品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2005) 《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的技术与系统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2003) 《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产品开发技术与系统》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2003) 《金盾工程动态调查系统》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00) 《协同质量管理的工作流系统》 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浙江省教育厅颁发
(2000) 《工作流管理软件平台及其应用系统》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Ⅲ 王建安的成果奖励

1、2000年 《二尖瓣口短暂球囊充盈对左心耳云雾影和流速的影响》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一等奖2、2001年 《二尖瓣口短暂球囊充盈对左心耳云雾影和流速的影响》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2001年《心脏瓣膜病学》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4、2002年《二尖瓣狭窄左心房血栓前状态局部凝血功能异常的研究》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5、2004年《心房颤动经导管消融治疗的研究》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参与)
6、2005年 《二尖瓣狭窄左心房局部凝血功能异常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Ⅳ 浙江省科技发明一等奖获得者高考能否加分

浙江省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
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创新项目奖);

Ⅳ 浙江省部级科研立项有哪些

等待回答

Ⅵ 蔡铁权的科研简况及代表性成果

1. 论物理教育的人文意蕴[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05
2. “科学素养说”和中学科学教育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
3. 课程理论:教师专业化的主旋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5.074. 公众科学素养与STS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02.04
5. STS教育和科学教育改革[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2
6. 后现代课程观和创新思维的自组织理论基础,全球教育展望,02,6
7. STS教育: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科学,2003,3
8. 后现代视点下的科学教育,全球教育展望,2003,11
9. 从知识观解读课程三维目标,全球教育展望,2005,9
10. 三维目标的课程观诠释,全球教育展望,2006,3
11. 中学科学教育要关注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教育科学研究,2006,6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述评,全球教育展望,2007,1
13. 我国近代科学教育的滥觞与演变,全球教育展望,2007,6
14. 理解科学教育,浙江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15. 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和科学本质观现状调查及认识,全球教育展望,2007(8)
16. 生成性教学设计的多维观照,全球教育展望,2007(10)
17. 科学哲学观的改变对科学教育的影响,全球教育展望,2008(2) 1.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科学出版社,2005.5
2. 物理教学丛论,科学出版社,2005.2
3.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6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4
5.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写作指导,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7
6. 高中新课程国家教材(物理2),科学教育出版社,2006.8
7. 高中新课程国家教材(物理3-3),科学教育出版社,2006.8
8.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100问,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6
9. 概念转变的科学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
10. 科学课程与教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11. 新编科学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2. 物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3. 科学实验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 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策略与有效模式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FFB011147 1.0 教育部,2003 1
2 高师“学科教学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研究 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0.2 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03 1
3 浙江省名师成才之路研究 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0.2 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01 1
4 中学《科学》课程学生知识、能力和态度综合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 教育部
DAB030309 自筹5.0 2000-2006 1
5 在基础教育中系统开设技术教育课程的研究 教育部
FHB060316 自筹 2006-2008 2 1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应用研究 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 1
2 中学物理教师培训教学内容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 浙江省教育厅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2年) 独立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科教学论研究 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4年) 1
4 高师科学教学论课程改革研究 浙江省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4年12月) 独立
5 STS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7年8月) 2/5
6 全国首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 2007.12 已毕业各类研究生数量:12
在读研究生数:11人
优秀研究生2人
考取博士生3人

Ⅶ 周涛的科研领域

目前主要从事水产品的保鲜及活性天然产物研究,以及药物化学研究。
现主持在研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型铁螯合剂的设计、合成及抗细菌活性研究”、一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新型铁螯合剂及其抗菌活性研究”及一项国际合作项目新型铁螯合剂及其在医药中的应用研究”。主持完成1项浙江省教育厅项目(鲐鱼功能食品开发研究),该项目获2002年省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项,省、市级课题多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完成一项欧盟第五框架项目血色沉着病中的铁:必需营养素的有害影响”。另外,对用于治疗帕金森疾病的新前药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取得了较大进展,有一个化合物正在进行临床前试验。
在国际著名杂志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Biomacromolecules,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Tetrahedron Letters 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20多篇为SCI收录。

Ⅷ 袁巨龙的科研成果与奖励

1.获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7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内2008
国家自容然科学基金优秀项目奖,2006
杭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6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5
2.成果鉴定:
“硬质材料球体高效精密研磨技术”,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Olymball-E600精密球体研磨机”,省部级科技成果和新产品鉴定,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Olymball-D600精密球体研磨机”,省部级科技成果和新产品鉴定,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修整可控型超精密抛光机”,ZL 200710157005.5
“一种球形零件的固着磨料研磨方法”,ZL 200710071326.3

Ⅸ 张诚的获奖与科研成果

1. 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3年)
2.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6年)编号NCET-06-0536
3.杭州市“新世纪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007年)编号2006-144
4. 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006年)编号 06-1-201
5. 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2008年)
6. 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热压法制备CB填充超高分子量聚乙稀复合材料电阻的温度 依存性,第一获奖人(2008年)编号:072045001
7. 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复合材料导电网络形成的温度和时间依存性”(2007年)编号:0001307
8. 浙江省“优秀博士后”(2007年)
9.中国侨界创业创新成果奖“聚合物基能量转换与吸收材料”(2010)
10. 多元复合单层结构聚合物基电磁波吸收材料,浙科鉴字[2006]第449号,省级鉴定
11. 高性能聚合物基减振阻尼材料的研究开发,浙科鉴字[2005]第172号,省级鉴定
12.阻尼峰位置可调控的聚合物基减振降噪材料开发,浙科验字 [2009]第126号,省级鉴定
教学成果奖
1.2004年
“减振阻尼材料”, 浙江省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省级二等奖2.“阻尼峰调控机理研究与高性能吸振材料的设计”,“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1等奖2005年
3.“合肥鑫材阻尼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省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省级二等奖2006年
4.“立元阻尼材料有限公司”,第六届“挑战杯”瓮福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国家级3等奖2009年
5.“立元阻尼材料有限公司”, 浙江省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省级特等奖2009年

Ⅹ 浙江大学药学院的科研成果

截至2009年6月,学院已承担重大重点科研课题100余项,包括国家973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等国家重大研究项目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余项,国际合作课题3项,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20余项,重大横向开发课题70余项;共发表SCI收录论文50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有23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研制国家一类新药1个、二类等新药10余个,其中有3个品种被《中国药典》收载;学院人均科研经费一直位居全国药学院校前列,2008年教师人均40多万。

阅读全文

与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