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间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
3月1日,嫦娥一号在我国科技人员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预定撞击点。这为今后我国空间探测器软着陆打下了基础。
3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
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3月3日~12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在京举行。(详见本期“两会专题”)
3月5日~1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举行。(详见本期“两会专题”)
国际
3月2日,几内亚比绍总统若昂·贝尔纳多·维埃拉在比绍遇袭身亡。
3月5日,联合国大会主席布罗克曼表示,国际刑事法院向苏丹总统巴希尔发出逮捕令的行动是出于政治考虑,根本无助于苏丹和平进程。国际刑事法院3月4日以涉嫌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犯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为由,宣布正式对苏丹总统巴希尔发出逮捕令。
3月6日,摩洛哥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以抗议其针对巴林王国主权发表的“不适当言论”。
3月5日~14日,“和平-09”多国海上联合军演在巴基斯坦卡拉奇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来西亚、科威特、尼日利亚、土耳其共12个国家的海军参演。演习包括港岸特种部队演练和海上实兵演习两部分。
3月11日,德国斯图加特市附近的一所中学发生恶性校园枪击案,造成包括凶手在内16人死亡。
3月14日,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与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在英国闭幕并发表联合公报,同意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恢复全球经济增长。
3月15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今年首次发射航天飞机。
㈡ 汪文斌代替了赵志坚外交部发言人吗
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汪文斌2020年7月17日作为外交部发言人,首次在蓝厅亮相。
在当日例行记者会结束前,同为外交部发言人的新闻司司长华春莹向在场的中外记者介绍汪文斌。她表示,汪文斌从事外交工作已经27年,曾在外交部新闻司、西欧司、政策司、办公厅以及中国驻塞内加尔、喀麦隆和毛里求斯使领馆工作。
他于2017年至2020年期间任中国驻突尼斯大使,有着丰富的外交工作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在这个讲台上和大家结识。”首次站在发布台前的汪文斌表示,作为外交部发言人,他还是一个新人。
“我将努力向我的前任们学习,真诚地同广大记者朋友们沟通交流,向大家及时、准确地介绍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理念,增进中外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作为外交部第32任新闻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会认真对待记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为大家的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外交部于1983年正式建立发言人制度,是中国最早建立发言人制度的政府部门。目前,外交部是中国唯一每个工作日都举行例行记者会的政府部门,共有华春莹、汪文斌、赵立坚三位发言人。
(2)中法高级别经济财经对话成果扩展阅读: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020年7月20日宣布:经中法双方商定,第七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将于7月21日以视频方式举行,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与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将共同主持对话。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机制成立于2013年。
是中法两国就经济财金领域的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问题进行双边沟通与政策协调的重要平台,为深化两国经济财金领域务实合作,加强双方在重大国际经济财金议题上的沟通协调,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㈢ 截止到2020年三月我国一共建立了多少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
截止到2020年三月我国一共建立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包括:人文交流的高度、深度、广度、热度,深入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媒体、旅游、青年、妇女和地方十大领域务实合作。
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建立两年来,机制建设稳步推进,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形式内容推陈出新,取得了丰硕成果。人文交流机制成为继战略对话、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后推动中法关系发展的第三大支柱性合作机制。
(3)中法高级别经济财经对话成果扩展阅读:
中法合作之舟、友谊之舟行稳致远,离不开两国民众的积极参与。我们要汇聚民智民力,进一步增强两国人民的参与度、感知度和获得感,为开创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时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法中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发展势头积极,成效显著,已经成为法中关系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双方应从更高角度、更广视野重视和推进两国人文交流,推动双方在有关人文领域交流合作取得更多成果,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应对共同挑战。
㈣ 新能源应用技术这个专业包含那些方面
今后不论国内还是国际,新能源产业将是今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我们团队最近在帮一家新能源公司进行策划运营,这其中的感触很深。
新能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能源泛指能够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得的可利用能源,外延涵盖了高效利用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代替能源、核能、节能等。狭义的新能源指除常规性能源和大型水利发电之外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小水电和核能等能源的总成。现阶段对风能、海洋能、小水电和核能的利用主要集中在电能的转换上,而对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的利用除了将其转换为电能外,还应用于向热能和燃气的转换上。总体来讲,新能源的利用主要是围绕发电展开的。
这样讲的话,LZ应该对新能源的定义比较明白了吧,与新能源开发有关的专业确实数不胜数,您可以对应于上面所述新能源的范围进行对号入座,谢谢!
和新能源有关的专业基本有以下几种:
1。机械类、各种模具、产品开发;
2.暖通(太阳能热发电)热泵系统;
3.分析测试 热分析 有限元分析之类的种种测试;
4.发电相关,(我们国家执业类资格这方面只有一种,注册电气工程师。其中又有两个方向,发输变电类、配电XX类)很遗憾虽然风力发电、光伏发电都是发电但是国家只认可正经的发输变电配电等专业;
5.电力电子,各种新能源产品开发都要用;
6.建筑建造,各种工程需要相关的结构设计人员。
欢迎其他朋友继续补充。
==================================================================
亲~你好!````(^__^)````
很高兴为您解答,祝你学习进步,身体健康,家庭和谐,天天开心!有不明白的可以追问!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另发或点击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
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请点击下面的【采纳为满意回答】或者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点击【评价】,谢谢!
你的好评是我前进的动力!! 你的采纳也会给你带去财富值的。(祝你事事顺心)
==================================================================
㈤ 卡梅伦将参与中英双边投资基金是真的吗
12月16日,英国财政大臣哈蒙德结束了对中国为期两天的访问。当天,哈蒙德与中国国务院副总 理 马 凯 在北京共同主持了第九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
据中国驻英国大 使 馆 16日发布的《第九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政策成果》(以下称《成果》),双方在宏观经济政策、贸易、投资、金融、产业战略、“一带一路”和第三方市场等领域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是2008年由两国领导人宣布建立的高级别对话机制,旨在就中英两国在 经 济 和 财 金 领 域 的 战 略 性、全局性和长期性重大问题进行对话,推动中英经济合作和两国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 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第九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的主题是,“深化中英经济财金合作,为中英关系 黄金时代 注入新内涵”。
㈥ 热门单词:“中英经济财金对话”用英文怎么说
Economy and Finance dialogue between China and UK中英经济财金对话
㈦ 李明哲被审判外交部怎么回应
经中法双方商定,第五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将于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与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将共同主持对话。
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是2013年由两国元首宣布建立的高级别对话机制,旨在就中法两国在经济和财金领域的战略性、全局性和长期性重大问题进行对话,推动中法经济合作和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方面在台湾打压、歧视大陆居民的人权,另一方面又跑到大陆来关心所谓“异议分子”的“人权”,居心何在,路人皆知。
㈧ 法国总统马克龙新年访华有什么"新意"
当地时间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启程前往北京,开启他任内首次对华国事访问。中法关系迎来承前启后、再上层楼的重要契机,令人期待。
访问期间,双方将探讨如何共同维护多边主义,推动世界多极化,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改善全球治理。作为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热爱和平的大国,中法结伴同行,对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具有示范意义。正如中欧论坛创始人高大伟所说,法国和中国“共同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
走过半个多世纪的中法友谊,历久弥新。愿这样的友谊,在新时代书就新篇章,造福双方,惠及世界。
㈨ 金融体制改革取得哪些新成绩
一、金融企业改革继续深化
一是国有大型金融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继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股份制改革并成功上市之后,中国农业银行2009年完成了股份制改革,2010年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2012年,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在香港整体上市。二是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有序推进。国家开发银行由政策性银行改造成股份制商业银行,2008年正式挂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稳步推进,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方案获国务院批准并完成200亿元人民币注资。三是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的金融组织制度改革创新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扩大到12个省(区、市),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较快。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县域、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延伸网点,基本实现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主要商业银行均设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城市商业银行、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快速发展。四是中小金融企业改革发展富有成效。光大银行顺利上市,中信银行等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逐步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架构。信达、华融两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革。五是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二、金融市场改革发展取得新成绩
一是银行间债券市场迅速发展,形成以做市商为核心、金融机构为主体、其他投资者共同参与的分层有序的投资者结构,推出中小企业私募债。二是平稳推出创业板,扩大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范围,新增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天津滨海三个国家级高新区,设立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推动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规范发展。三是推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启动转融通业务试点,新增螺纹钢、早籼稻等13个商品期货新品种。四是出台《农业保险条例》,开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初步确定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方案,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放宽了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股权等限制。五是推出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初步形成现货与衍生品、场内与场外相结合,面向机构和个人的多层次黄金市场格局。六是积极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温州设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珠江三角洲、福建泉州和浙江丽水等地区开展金融改革试点。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
一是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运行顺利,在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地位不断巩固。二是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扩大,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三是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2012年,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5‰扩大到1%。同时外汇市场干预大幅减少,国际收支状况逐步改善。
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加快
一是推出进口核销改革,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推广至全国,取消货物贸易外汇收支逐笔核销。二是开展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提高投资总额度至2700亿元人民币。提高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投资总额度至800亿美元,稳步增加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截至2012年末,累计批准24家RQFII机构、169家QFII机构和107家QDII机构的投资额度。三是全面取消强制结售汇制度。对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实行正负区间管理,取消头寸下限管理。
五、金融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
一是初步建立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完善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体制,加强金融管理部门的信息沟通与监管协调。二是实施银行业新监管标准,推动建立严格的动态资本约束、动态拨备等监管制度。推出创业板、主板和中小企业板退市制度,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建立现代保险监管框架,利差损、车贷险等历史遗留风险逐步得到解决,财产险公司偿付能力首次全部符合监管标准。三是有效化解了城市信用社等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查处了一批内幕交易、非法集资、地下钱庄等违法违规案件,规范发展民间借贷。四是成立保险保障基金公司,人民银行和各金融监管部门成立了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五是完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我国的首次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评估,评估结论总体积极、正面。
六、金融开放水平全面提升
一是放宽金融市场的外资准入限制。合资证券公司外方持股比例上限提高到49%,参股设立期货经纪公司的股东扩大至所有境外金融机构,参股比例最高可达49%。包括境外央行、境外参加行、港澳清算行等在内的100家境外机构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交强险业务对外资开放。截至2012年末,共有银行业外资法人机构达42家,外国银行分行95家;合资证券公司13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43家,合资期货公司3家;外资保险公司55家。二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至全国,境外地域范围不受限制。三是允许境内机构以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和境外投资者使用人民币到境内直接投资。允许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和境内非金融企业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在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等试点,建设香港等人民币离岸中心。四是与韩国、马来西亚等1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额超过1.6万亿元人民币。五是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办人民币对马来西亚林吉特、俄罗斯卢布交易,启动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增加澳大利亚元和加拿大元对人民币的交易。推出人民币对泰铢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对韩元、越南盾、泰铢、老挝基普、哈萨克斯坦坚戈5种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银行柜台直接挂牌交易。
七、国际和地区金融合作日益扩大
一是加强与港澳台地区金融合作。落实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补充协议,允许港澳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广东设立异地支行,推动沪深港交易所联合设立合资公司。加强海峡两岸在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下的金融合作,签订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二是深化区域及金融合作。推动清迈倡议多边化资金规模扩大至2400亿美元,与其他金砖国家就货币互换、开发性融资等合作达成共识,利用区域性开发机构加强与拉美、非洲等地区的金融合作。推进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英经济财金对话等平台下的双边金融合作。三是积极利用二十国集团等平台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目前我国已是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排名上升至第三位。全面参与国际清算银行、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各项工作。
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建立健全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实施新修订的《保险法》,国务院审议通过《征信业管理条例》。出台《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等,修订出台《证券投资基金法》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发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初步构建和完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二是支付体系和统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农村支付服务建设初见成效,推动和规范银行卡业务和新兴支付业务发展。正式统计并发布社会融资规模数据。三是征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12年末,已为1858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8.2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基本完成机构信用代码全国推广应用工作。四是顺利结束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A)互评估后续报告程序,反洗钱监管、监测范围扩大到支付机构。五是金融信息化建设加快。在全国稳步推进银行卡芯片化迁移,发布银行业标准体系和金融移动支付技术系列标准,开展储蓄国债(电子式)网上银行销售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