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今世界航天技术的最新成果有哪些
(一) 民用通信卫星仍是重点
2004年,通信卫星仍占据了民用卫星的主要市场。美国通信公司的AMC10、AMC11、AMC15和AMC16通信卫星,将提供电视、广播、互联网和宽带等服务;由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制造“电星18”、“电星14”和DIRECTV 7S通信卫星,其中前两颗分别为亚太地区、美洲和北大西洋地区提供民用通信服务,而DIRECTV 7S则将为美国提供娱乐节目和本地信道服务。俄罗斯发射了“快船”AM-11和“快船”AM-1两颗民用通信卫星,它们将用于数字电视、电视电话和视频会议等服务。在法国发射升空的加拿大通信卫星公司“阿尼克-F2”通信卫星是迄今为止人类制造和发射的最大通信卫星。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发射了采用等离子推进系统进行轨道位置保持的“国际星10-02”通信卫星。为日本提供商业无线电通信服务的“超级鸟6号”通信卫星和日韩共用的首颗移动广播卫星MBSAT都在美国发射升空。欧洲的W3A通信卫星将为欧洲和非洲用户提供商业通信、互联网及电视转播服务。西班牙的“亚马逊1”通信卫星,它将为南美洲、北美洲以及西班牙在内的欧洲西南部地区用户提供电视广播、电话、VSAT、数据传输、因特网连接等多种通信服务。印度发射了世界上首颗专门用做教育用途的EDUSAT卫星,也是该国发射的最重的一颗卫星,它将为远程教育提供通信服务。
(二) 军事卫星不断加强
2004军事卫星仍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俄罗斯两个航天大国,两国除分别完善其GPS和“格洛纳斯”导航卫星系统外,还发射了多颗秘密军事卫星。美国发射了GPS 2R-11、GPS 2R-12、GPS2R-13 3颗GPS卫星,NRO秘密侦察卫星,以及用于导弹告警的DSP 22卫星。俄罗斯共发射了7颗军用卫星,其中包括3颗“宇宙”系列秘密军用卫星和3颗“格洛纳斯”导航卫星,以及一颗用于俄罗斯军事演习的秘密军事卫星。
军事卫星另一重要领域军用小卫星技术也得到各国的关注。美国国防部相继推出了“微型卫星动能杀伤有效载荷(MKKP)”和“实验卫星系列(XSS)”两个微型卫星计划;由英国国防部和英国国家航天中心共同出资研制的“战术光学卫星”将于2005年上半年发射升空。
(三) “先兆”地球观测卫星成功发射
2004年7月15日,美国最新的地球观测系统(EOS)卫星“先兆”被成功送入700公里高的预定轨道。“先兆”是为NASA建造的第二颗地球观测系统卫星,设计寿命为6年,其主要任务是了研究大气成分,测定污染物的移动和平流层臭氧的恢复情况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该卫星与已经发射升空的“陆地”卫星及“水”卫星等一起组成了美国的地球观测系统。
(四) 中国卫星技术蓬勃发展
2004年是中国航天史上创纪录的一年,全年分别在酒泉、西昌、太原三大发射场进行了8次发射,共把10颗卫星送入太空,它们分别为:试验卫星1号、纳星1号、探测2号、第19颗和第20颗返回式卫星、实践6号A和实践6号B、风云2号气象卫星C星、资源2号卫星、试验卫星2号。其中,“探测2号”卫星的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实施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取得圆满成功。该卫星将与2003年发射的“探测1号”一起,与欧洲空间局“磁层探测计划”的4颗卫星联合布网,将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地球空间的6点立体探测。试验卫星1号、2号和纳星1号3颗小卫星的成功发射升空说明中国航天技术在小卫星研制领域又取得新的进展。我国首颗电视直播卫星鑫诺2号的研制工作也进展顺利,并计划于2005年5月发射升空。该卫星将大大促进中国卫星业的发展,并推动国内卫星电视直播产业的形成和发展。2004年10月9日,我国和欧盟正式签署了欧洲民用卫星导航“伽利略”计划的技术合作协议,中国将出资2亿欧元,并承担部分卫星的发射任务,对该系统有20%的拥有权和100%的使用权,这将对我国卫星导航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2004年12月14日,世界最大的小卫星研制试验基地——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北京航天城落成,其设计能力为年产6~8颗卫星,该中心的成立将大大促进我国小卫星及微小卫星技术的发展。
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表示,我国卫星技术未来发展的重点是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对地观测体系,分阶段实现对中国周边地区乃至全球陆地、大气、海洋的立体观测和动态监测。
三、国际空间站艰难维护
(一) 俄罗斯成为维护国际空间站的主力
由于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美国的航天飞机停飞,俄罗斯成为唯一能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和货物的国家,致使国际空间站的维护产生了一定的困难。2004年,俄罗斯共向国际空间站进行了6次发射,其中“奋进号”飞船向空间站运送了4次货物,“联盟号”飞船进行两次载人飞行,俄罗斯无疑已成为了国际空间站维护的主角。另外,布什于2004年提出2010年完成国际空间站美国承担的建造任务后,美国将退出空间站的项目,这也给国际空间站未来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 国际空间站科学研究成果显著
由于运力的不足,2004年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克服食物和饮用水短缺等困难,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2004年4月30日返回的国际空间站第8次长期考察,该考察组的卡列里和福阿莱在太空轨道上进行了20多项长期实验。为准备未来进行火星载人飞行,他们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了人体模型试验,测试长期火星载人飞行过程中,太空辐射对人体器官的影响等。2004年10月14日,国际空间站第9次长期考察返回,宇航员帕达尔卡和芬克成功地进行了4次太空行走。前两次成功地将4个大型陀螺仪中的一个恢复供电,使重达200吨的国际空间站能够在飞行中保持稳定,并将太阳能电池板对准太阳。第三次是在“曙光号”功能舱外安装由数个激光反射器组成的激光系统。第4次出舱的主要任务则是在“星辰号”服务舱外安装3个天线。此外,他们还在空间站上进行了约40次科学实验,带回了国际空间站内的一些实验数据和材料,其中包括其培育的第二代太空豌豆种子。另外,由焦立中和沙里波夫组成的第十次长期考察团将在空间站工作196天,在此期间他们将进行大量科学试验,其中包括艾滋病疫苗效果观察等。他们将于2005年1月和3月分别进行两次太空行走,并为迎接明年恢复飞行的美国航天飞机再次飞抵国际空间站做准备工作。
四、地球轨道探测器喜忧参半
(一) “哈勃”太空望远镜将终结使命
“哈勃”太空望远镜无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太空观测设备,它经过了4次维修,已在太空服务了14年之久。由于2004年年初美国对其航天计划进行了调整,宣布将不再对“哈勃”天文望远镜进行维修,使得这一为人类天文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望远镜将不得不于2007~2008年间退出历史舞台。这件事引起了世界各方面的争论,无论如何,在新的设备发射升空以前,这一重要探测设备的退役无疑将给人类对宇宙的探测带来一定的损失。
(二) 新型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仍在研制之中
1996年,美国正式开始了将取代“哈勃”的新一代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的研制工作。“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预计造价8.2亿美元,设计寿命为5~10年,它将于2011年8月发射升空。该望远镜将携带一台红外摄像机、一台近红外光谱摄制仪以及一台组合式中红外摄像机与光谱摄制仪,将被发射到距地球150万公里的高空。由于距离地球太远,无法派人进行维修,因而其设计制造要求极高。
(三) “引力探测B”升空引人关注
2004年4月20日,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斯坦福大学联合研制,耗时45年,耗资7亿多美元的“引力探测B”终于被送入预定的太空轨道,抵达预定工作位置后,还需要2个月的时间进行准备,然后开始长达16个月的测量。这次成功发射意味着美国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长达45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引力探测B”是NASA执行的纯研究项目之一,旨在通过测量地球引起的时空弯曲和地球旋转引起的时空扭曲以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该探测器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宇宙的基本结构,以及更清晰地认识物质世界和相对论间的关系。
(四) “雨燕”伽马射线探测器升空
2004年11月20日,耗资2.5亿美元,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和意大利、英国的航天部门联合发起研制的“雨燕”伽马射线探测器经多次推迟后终于成功发射升空。该探测器仅重1470千克,配有三台望远镜,能够在捕捉到伽马风暴后的最短时间内进行暴源和余辉的多波段观测。据称“雨燕”是有史以来旋转速度最快的太空科学探测器,可以完成探究伽马风暴的起源、甄别伽马风暴的类别、研究伽马风暴的演化等任务,从而为揭开宇宙中黑洞形成之迷搜索进一步的证据。
五、2005年深空探测仍是热点
由于2004年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深空探测仍将成为2005年世界航天技术研究的热点。2005年1月8日,日本宣布新的太空计划,其核心内容是在月球表面建立无人太空基地,以及在比月球更远的地方建立“深层空间站”等。1月12日,美国成功发射了“深入撞击号”探测器,该探测器将在几个月的飞行后,于7月4日抵达“坦普尔1号”彗星。届时,它将释放一个小型撞击舱以时速37000公里撞击彗核,同时利用观测舱记录下碰撞的全过程并对飞散出的各种物质进行详细分析。1月14日,欧空局的“惠更斯”着陆器成功登陆“土卫六”,并开始向母船“卡西尼”发送数据。5月12号,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开始执行自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后的首次飞行任务。8月10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将发射旨在寻求火星是否有水的证据的火星侦察探测器。10月26日,欧洲将发射“金星快船”探测器,执行地球近邻金星的无人探测任务。中国也将在2005年下半年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2. 宇航员们上外空取得了什么成果,将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
发现了新能源,并将可以带回地球,这样都会使我们生活发生彻底的改变
3. 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东方红一号1970年4月24日
东方红二号1984年4月16日
东方红三号
1997年5月12日
东方红四号
曙光计划1971年4月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
神舟二号
2001年1月10日
神舟三号(首次载动物航天)2002年3月25日
神舟四号
2002年12月30日凌晨零时四十分
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2003年10月15日九时许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九时
神舟七号(首次出舱活动)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
天宫一号(首个宇宙空间站)为中国一个正在计划中的目标飞行器,目的是作为其他飞行器的接合点。计划将于神舟七号之后及神舟八号之前,即在2010年至2011年间发射。根据国家航天局所表示,天宫一号会是一个重达8吨的空间实验室组件。其后发射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将与其对接,成为中国首个小型神舟八号(未来,不载人,与天宫一号对接)
神舟九号(未来,不载人,与天宫一号、神舟八号对接)
神舟十号(未来,载人,与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对接,首个宇宙空间站正式开始运作)
空间站及首个空间实验室。
夸父计划是中国的一个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又称为“空间风暴、极光和空间天气”探测计划,计划得名于中国神话中的夸父。
由于2012年将是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年,2012年至2014年太阳活动将会很强烈,因此夸父计划三颗卫星建议在这个时间内发射,如果按期实施,该计划将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系统的日地空间探测计划。
4.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航空航天科技成果
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重173公斤,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公里,最远点2384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为68.5度,绕地球一周需时114分钟。卫星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卫星运行的情况良好,各种仪器工作正常,遥测仪器不断发回各种数据。卫星发射成功是中国发展空间技术的良好开端1986年2月1日,中国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20日,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已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信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
1988年9月7日,中国用“长征4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1990年4月,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首次成功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
2000年12月2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成功,它与2000年10月31日发射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斗导航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这个系统建成后,主要为公路交通、铁路运输、 海上作业等领域提供导航服务,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于16日安全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杨利伟成为中国首位航天英雄。
2007年4月1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2009年4月15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从2009年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组网高峰期,预计在2020年左右形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中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成功 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自主研制的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并传回月球拍摄照片和有关探测数据,标志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飞行承担着“获取月球全表面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化学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与分布”、“探测月壤特性”、“探测4万至40万公里间地月空间环境”等4大科学探测任务;经过8次变轨后,11月7日,卫星正式进入工作轨道;11月18日,转为对月定向姿态;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11月26日,拍摄的第一张月球照片公布;12月9日,首张月球三维立体图片公布。 2008年9月25日,中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 27日,翟志刚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
5. 宇航员从太空中取得的成果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英雄们从太空中取得成果,将给我们
1
踩
你说我铭 LV.22020-03-03
可以发现很多未知的事物,可以促进科技发展,还可以扩大大家的见识
325
177
踩
热心网友 2 小时前
同事们出太空取得的成果将给我们生活带来制的改变。
2
2评论
踩
热心网友 2020-03-20
可以用电视看,可以用电话在家里和别人对话
9
6评论
踩
热心网友 2020-03-18
会给你历史上带来很大的变化
16
10评论
踩
热心网友 2020-03-18
让人们有长,进得到更多的知识。
16
10评论
踩
热心网友 2020-03-15
可以增长人们的见识。
41
25评论
踩
热心网友 2020-03-15
可以发现很多未知的事物,可以促进科技发展,还可以扩大大家的见识
61
37评论
踩
8白手考鸟 LV.12020-03-13
会给我们的生活史上最大的变化
46
28评论
踩
热心网友 2020-03-12
英雄们从太空中取得成果,将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质的改变
53
17评论
踩
1条回答被折叠
减肥的蔬菜沙拉,排油刮脂1次瘦一圈,半月不到减轻25
饭前吃下它,吃多不会胖。 直接作用于肠道,10分钟慢慢有反应,排出黑油看得见,活动价仅需198元。一天一次减肥换种新方法,后悔没早点用!
广州名药汇医药有限..广告
水果蔬菜沙拉怎么做减肥_懒人减肥办法_随餐一包,瘦的尖叫!
「成年女性适用」减肥办法_用这东西随餐一包一起用,第一天排黑便,清除毒素好清爽;第二天燃脂肪,甩掉脂肪有活力,第三天...........
mt6.365jyf.com广告
十分钟有问必答
674人正在问
航天英雄们从太空中取得的成果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去提问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随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航天英雄们从太空中取得的成果将会给我们的生活芾来哪些改变?
最明显的就是天气预报比以前更准了。我们中国的卫星数量一年比一年增多。对我国各方面都有影响。尤其是北斗卫星升空,对军事领域有相当大的改变。
47
6. 宇航员成就例子
洗衣机:1906年,美国芝加哥人费歇制造了世界第一台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