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转让汇票向谁行使付款请求权
汇票的付款人。
汇票的付款人,是汇票的主债务人,承担到期付款的责任。汇票不管有没有经过背书,最后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后,都要向付款人行使付款请求权,要求付款人足额及时付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第四十四条 付款人承兑汇票后,应当承担到期付款的责任。
B. 付款行、承兑行、议付行、保兑行的区别
付款行、承兑行、议付行、保兑行的主要区别在于从事银行的种类、定义及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
1、可从事此业务的银行
除了商业银行可以从事承兑业务,即担任承兑行的职责外,一般银行是不可以从事的。
而付款行、议付行、保兑行只要达到标准都可以从事。
2、定义不同
付款行:指信用证上指定承担付款责任的银行。
承兑行:指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主要办理承兑和经营一般业务,对国外的工程项目提供长期信贷和发放国外贷款。
议付行:是指根据信用证开证行授权买入受益人开立和提交符合信用证规定的汇票、单据的银行。
保兑行:是指出口国或第三地的某一银行应开证行的请求,在信用证上加注条款,表明该行与开证行一样,对受益人所提示的符合信用证规定的汇票、单据负有付款、承兑的责任。
通常是开证行,也可能是根据信用证规定由开证行指定的另一家银行。
3、承担责任不同
保兑行需要在付款之后,然对出具的票据具有追索权。而付款承兑行、议付行、在执行相应的责任之后,就没有追索权这一项权力。
(2)转让行的付款扩展阅读:
银行在生活中甚至于整个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
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它的存在方便了社会资金的筹措与融通,它是金融机构里面非常重要的一员。
一方面,它以吸收存款的方式,把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金和小额货币节余集中起来,然后以贷款的形式借给需要补充货币的人去使用;在这里,银行充当贷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
另一方面,银行为商品生产者和商人办理货币的收付、结算等业务,它又充当支付中介。总之,银行起信用中介作用。
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包括: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
C. 转让行的介绍
转让行(transferringbank)是指可转让信用证的受益人(第一受益人)授权付款、承担延期付款责任、承兑或议付给第二受益人的银行。
D. 付款行、承兑行、议付行、保兑行什么意思
承兑行是开证行在承兑信用证中指定并授权向受益人承担(无追索权)付款责任的银行。 信用证承兑行(Accepting Bank) 承兑行是开证行在承兑信用证中指定的并授权承兑信用证项下汇票的银行。在远期信用证项下,承兑行可以是开证行本身,也要以是开证行指定的另外一家银行。 信用证议付行(Negotiating Bank) 议付行是根据开证行在议付信用证中的授权,买进受益人提交的汇票和单据的银行。 信用证保兑行(Confirming Bank) 保兑行是应开证行或信用证受益人的请求,在开证行的付款保证之外对信用证进行保证付款的银行。 其它如下:信用证开证行(Issuing Bank) 开证行是应申请人(进口商)的要求向受益人(出口商)开立信用证的银行。该银行一般是申请人的开户银行。 信用证受益人(Beneficiary) 受益人是开证行在信用证中授权使用和执行信用证并享受信用证所赋予的权益的人,受益人一般为出口商。 信用证申请人(Applicant) 开证申请人是向银行提交申请书申请开立信用证的人,它一般为进出口贸易业务中的进口商。 信用证通知行(Advising Bank) 通知行是受开证行的委托,将信用证通知给受益人的银行,它一般为开证行在出口地的代理行或分行。 信用证偿付行(Reimbursing Bank) 偿付行是受开证行指示或由开证行授权,对信用证的付款行,承兑行、保兑行或议付行进行付款的银行。 信用证转让行(Transferring Bank) 转让行是应第一受益人的要求,将可转让信用证转让给第二益人的银行。转让行一般为信用证的通知行。
E. 可转让信用证中指定转让行的问题
按照一般规律,可转让信用证的转让行均指定通知行作为转让行,只要信用证允许转让,但是并不指定转让行,就可以让其他银行作为转让行。但是这种不指定转让行的可转让信用证一般会规定,转让行必须在转让之前,向开证行提交详细资质资料,经过开证行核准之后,才能够作为转让行。
F. 求国际结算题目答案。可转让信用证的18个流程,涉及替换单据,已转让信用证
可转让信用证的转让程序:
一、可转让信用证的含义 Transferable L/C:
指受益人可以将信用证的权利即装运货物(交货)、交单取款的权利转让给其他人的信用证
二、可转让信用证产生的背景
代理商、中间商的存在是可转让信用证产生的直接原因。中间商要求进口商开立可转让信用证,以谋求差价利润。
三、可转让信用证中实际供货人、中间商和进口商的关系表现为:
⑴实际供货人:第二受益人,即信用证权利的受让人,提交的汇票、发票被中间商持有,并以其金额较大的汇票、发票取代。
⑵中间商:第一受益人,要求兑现银行转让部分(若允许分批装运)或全部信用证权利给一个或数个供货人,并有权更换汇票、发票,支取差额。
⑶进口商:最终购货人,开证申请人,为中间商的利益而开立可转让信用证,接受中间商所开立的汇票、发票。
四、程序:
⒈进口商与中间商签订购买合同
2.中间商与供货商签订购买合同, 两个合同存在差价.
3.进口商向开证行申请开立信用证。
4.开证行开出信用证
5.通知行通知信用证给中间商.
6.中间商向转证行申请转证.即第一受益人申请转让
第一受益人向转让行(兑现银行)提交《转让申请书》申请办理转让,并承担转让费用。
7.转证行转出信用证,
转让行开出转让信用证(新证)后所负责任与可转让信用证(即原证)相同。因此,新证和原证实质上是同一个信用证,均由同一个开证行保证付款。
8.通知实际供货地的通知行并通知第二受益人
9.第二受益人发货
10.第二受益人发货后,并制作提示单据给议付行
11.指定银行,审单付款或承兑或议付。
经所在地银行通知,第二受益人收到转让信用证经审核后,若同意接受,则按时交货后备齐单据向出口地银行交单。
实务中,由于转让行并没有在转让信用证对第二受益人做出承付的承诺,第二受益人的出口货款依然要由可转让信用证的开证行来支付,除非转让行对转让信用证加具保兑或者转让行愿意垫付资金。
转让行通常会在转让证中加列以下类似条款:“Upon receipt of funds from the issuing bankwe shall remit proceeds to you in accordance with your instruction……”(一旦收到开证行的货款即按你的指示付款)。这就是把“开证行的付款”作为转让银行对第二受益人付款的前提条件。此时,转让行相当于转递单据的寄单行,对第二受益人能否收到货款不承担任何责任。
12.转让行通知第一受益人替换发票和汇票、第一受益人替换发票和汇票,转让行将二者差额支付给第一受益人。
《UCP600》第38条i款明确规定:“如果第一受益人应提交其自己的发票和汇票(如有的话),但未能在第一次要求时照办,或第一受益人提交的发票导致了第二受益人的交单中本不存在的不符点,而其未能在第一次要求时修正,转让行有权将从第二受益人处收到的单据照交开证行,并不再对第一受益人承担责任。”
13.转让行向开证行寄单索偿
转让行对第一受益人开具的汇票、发票及第二受益人提供的其他单据审核无误并支付票款后(也可能在收到开证行的付款后再对第一、第二受益人付款),就可一并将其寄交开证行索汇。
14.开证行审单,单证相符下向转让偿付
15.开证行通知付款人付款
16.申请人付款
17.开证行放单
18.申请人凭单提货.
G. 可转让信用证项下,第二受益人能够获得原始开证行的付款保证吗
一般的转让证都会规定:转让行能够向第二受益人付款必须等待原始证的开证行的付款,也就是,原始证的开证行如果不付款,转让行也不会付款。
H. 变更条件转让信用证中金额减少后银行是按原信用证金额付款还是按转让信用证金额付款
不能简单的说是不是"原信用证与转让信用证是不是分别由第一受益人和第二受益人持有且都是有效" 如果第一受益人在转让行替换第二受益人的单据时,对第二受益人单据造成不符点,转让行有权将第二受益人单据直接寄望开证行。这时第一受益人的信用证实际上是无效的。虽然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但这种规定保护了发货人(第二受益人)在信用证项下的权利。也就是说在换单之前,第一受益人和第二受益人持有的都是有效的信用证。换单时,第一受益人的信用证有效不有效,看第一受益人的制单水平了。
另外,转让行在转让信用证的过程中并不直接支付信用证的金额给某一方,是从开证行收到金额后,按信用证规定支付给第一受益人和第二受益人(如果第一受益人换单且换单后无不符点)。实物中为避免纠纷,最好向转让行提交一份第一受益人和第二受益人都认可的划款通知。
I. 为什么可转让信用证的转让行需开证行指定呢
因为信用证被转让之后的信用证业务比较复杂,一般是由于开证行有业务来往关系的银行担任转让行,多数都是由信用证的通知行来担任转让行。
J. 转让行的转让行的操作业务
1.当信用证是自由议付信用证时,可转让信用证中的转让行可将信用证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一个或数个受益人(第二受益人)。
2.除非转让行的明确同意其转让范围和转让方式,否则它无义务办理转让。
3.在申请转让时并且在信用证转出之前,第一受益人必须不可撤销地指示转让银行,说明它是否保留拒绝允许转让银行将修改通知给第二节受益人的权利。如转让行同意按此条件办理转让,它必须在办理转让时,将第一受益人关于修改事项的指示通知第二受益人。
4.如信用证转让给一个以上的第二受益人,其中一个或几个第二受益人拒绝接受信用证的修改,并不影响其它第二受益人接受修改。对拒绝接受修改的第二受益人而言,该信用证视作未被修改。
5.转让行所涉及的转让费用,包括手续费、费用、成本费或其它开支等应由第一受益人支付,转让费未付清之前,转让行没有办理转让的义务。
6.可转让信用证只能转让一次,第二受益人不能将信用证转让给第三受益人。只要不禁止分批装运/分批支款,可以分为若干部分予以分别转让(但总和不超过信用证金额),这些转让的总和将被认为只转让一次。
7.信用证只能按原证中规定的条款转让,其他如信用证金额、单价、到期日,根据43条确定的最后交单期、装运期限,以上任何一项或全部均可减少或缩短,投保的保险金额比例可以增加,以满足原信用证或本惯例规定的保额。可以用第一受益人的名称替代原信用证申请人的名称。如原证中明确要求原申请人的名称应在除发票以外的单据上出现时,必须照办。第一受益人有权用自己的发票和(汇票)替换第二受益人提交的发票(和汇票),其金额不得超过原信用证金额,如信用证对单价有规定应按原单价出具发票,第一受益人赚取差价。当信用证已经转让,但第一受益人未能在首次用自己的发票(和汇票)替换第二受益人的发票(和汇票)时,转让行有权将收到的已转让信用证项下单据,包括第二受益人的发票(和汇票)交给开证行,并且不再对第一受益人负责。
8.第一受益人可以要求在信用证的受让地并在信用证到期日内办理可转让信用证的付款或议付,对第二受益人履行付款和议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