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最新病毒研究成果是什么
含笑半步颠
⑵ 中国在医学上诞生了哪些重大科技成果
1、脊髓灰质炎系列疫苗的研制及应用:让脊灰与中国儿童绝缘
200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区域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委员会宣布中国为无脊灰状态。这是继全球消灭天花之后,世界公共卫生史上又一伟大业绩。
由于我国政府的大力推广及免疫规划策略的实施,自1994年10月以来,全国未有由本土野毒株引起的病例报告,曾被医学界称为“威胁儿童生命和健康的最大杀手”的小儿麻痹得到有效控制。
2、全国控制和基本消灭麻风病:向恐惧和绝望宣战
麻风病,一个曾经让人谈之色变、闻风丧胆的重大传染病,如今已难觅踪迹。1957年,为防治在我国多地大面积流行的麻风病,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了皮肤病研究所,根据我国麻风病流行情况,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密切结合。
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提出了符合我国麻风病流行情况的防治策略、技术和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果。
3、根治绒毛膜上皮癌化学疗法的创建与推广:从死亡率90%到治愈率90%的颠覆性突破
北京协和医院向阳教授带领团队对绒癌耐药机制、耐药标志物筛查和耐药逆转等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对耐药与危重病例的治疗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使耐药及危重绒癌病人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完全缓解率达70%以上,治疗效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4、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
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5、难治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救治体系
以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是我国的第一大病,也是第一致死病因。近60年来,随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创建和发展,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水平和防治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阜外医院几代人对建立心血管疾病救治体系进行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科技网-中国医学科学院建院60周年 十大科技成就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⑶ 人类在利用病毒方面取得了那些成就
1、噬菌体可以作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药,例如烧伤病人在患处涂抹绿浓杆菌噬菌体稀释液
2、在细胞工程中,某些病毒可以作为细胞融合的助融剂,例如仙台病毒
3、在基因工程中,病毒可以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使之被拼接在目标细胞的染色体上
4、在专一的细菌培养基中添加的病毒可以除杂
5、病毒可以作为精确制导药物的载体
6、病毒可以作为特效杀虫剂
7、病毒可以作为生化武器(仅对战争狂来说是好东西)
我能想到的就这些了~
⑷ 虽然病毒常常令人谈“毒”色变,但是人类在研究病毒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人们一方面设法
治疗预防病毒抄接种天花
⑸ 尼安德特人病毒的成果 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现代生物学》杂志上。 ⑹ 电脑病毒的发展经历了哪四个过程
IT行业普遍认为,计算机病毒主要经历了五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⑺ 在人类历史上,有哪些病毒已经被人类彻底攻克了 这里彻底分为两种,一种是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以降低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另一种是这种病毒在世界上完全消失了。 首先说说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可以治疗的病毒有哪些? 其实,很多病毒在现阶段已经不是不治之症了,比如说乙肝病毒可以得到有效的阻断、艾滋病患病后可以延长生命时长等,虽然避免不了它们的产生,但是可以有效治疗或者延长病程、提高愈后效果。病毒也算是自然界中的一种,要想将所有病毒战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学会与它们相处,做好预防工作,减少病毒对人类的危害,才是现阶段我们应该逐步去做的事情。 ⑻ 中科院有推出抗病毒的研究成果吗 中科鸿基生物科技和中科院合作研究的唾液酸是有抗病毒的功能的,也是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易吸收。 ⑼ 病毒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对于病毒的恐惧总是纠缠着我们人类。人们不禁要问,病毒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什么是病毒? 一种很难识别的生物,虽小但明显是活的,它没有细胞、没有酶,并且显然缺乏我们所熟知的生命体应具有的大部分生物机制。这些入侵我们人类的家伙无处不在,它们已毫不夸张地将自己整合到我们及其周围的生命组织中,整合到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每一种细菌,每一种植物、真菌和动物体内。它们的入侵也许已经获得了成功。这就是——病毒(Virus)。 病毒与其宿主以及其他生物体的互动是复杂的。我们熟悉的病毒大多是给宿主造成伤害的,比如感冒病毒、冠状病毒等。但病毒感染不只是具有破坏作用,有些病毒对被感染的许多生物(宿主)是有益的。 现在,病毒已被证明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疫苗和分子生物学工具,潜力巨大。例如,让儿童接种牛痘病毒疫苗(牛痘病毒的变种)使得我们人类彻底消灭了天花,这种疾病曾是人类面临最严重的疾病。再如,噬菌体(细菌性病毒)在分子学里证明是做出基本发现的重要模型,是向活细胞引入新基因的分子工具,成果之一就是非胚胎干细胞的成功创建。无法想象,如果离开这些工具我们还能够做出多少有利于我们的基础性和实用性的发现。因此,对人类而言,病毒既是敌人,也是朋友。 病毒科学是微生物学和人类医学的分支学科,科学家可以预测下一次疫病的流行,开发新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对于全球范围病毒多样性的理解,无论是从预防疾病传染途径方面看,还是从了解病毒为地球上生命的进化提供创新动力的角度看,都符合人类近期和长远的利益。 ⑽ 利用病毒在基因工程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一)病毒基因组的克隆、结构测定和表达要研究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般须先建立病毒基因组的无性繁殖系,这样才能获得足够量的病毒DNA。后者可采用细菌质粒、粘性质粒或λ噬菌体作为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来完成。大的DNA病毒基因组可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成几个片段进行克隆;RNA病毒可先在试管内反转录成cDNA再进行克隆;反转录病毒基因组可克隆其前病毒DNA。建立了病毒基因组的无性繁殖系后,就可以采用化学法(Maxam et al 1977)或酶促法(Sanger et al 1977;Messing et al 1981)测定病毒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以了解基因的一级结构;结合在试管内进行的转录和转译试验,或基因缺失变异株的互补试验等,就可逐步阐明其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并了解基因表达调控的某些原理。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设计组建病毒载体或表达病毒多肽。。 与病毒的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