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成果般若

成果般若

发布时间:2021-07-30 14:00:37

1. 郁郁黄花 无非般诺 这句什么意思,出自哪

郁郁黄花 无非般若
般惹,是梵文prajna的音译,大致意思为‘智慧’。但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聪明智慧"的意思,是指超越一切的大智慧.

从郁郁葱葱的黄花中,看到的也全部是智慧.意思是说从看花中也能悟道.

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叫做
[四谛]

[谛]
是真实不颠倒之义。
人生是苦,真实不虚,就称为
[苦谛]

一切可以招引苦果的种种恶因,例如无明,爱见等烦恼叫做
[集谛]

一切苦恼永远的消灭叫
[灭谛]

一切能灭除苦恼的圣道(道即道路与方法)叫做
[道谛]

小乘佛教认为人生八苦交煎,苦恼无边,所以首先是[知苦],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要消掉苦的因,所以要[断集]。希望苦恼永灭,这就是[灭谛]。为此修习三无漏学,六波罗蜜,八正道等等圣道,即[修道]。
大乘菩萨了知根本无无明,也就没有烦恼,也就没有苦,都是事相的显现,都若梦中物事,醒来之后就消失。当体全空,本来无苦无集,无道可修。故曰:「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智]指
[四智]

菩萨修行成佛,就是把八识转成四智。前五识转「成所作智」,第六识意识成为「妙观察智」,如镜照物,观察得很清楚,但是没有受影响,没有分别,没有痕迹。第七是执我,变为「平等性智」。执我有自、有他就不平等。自他都一样,一切都同体,就转为平等性智。第八识变为「大圆镜智」,这也是个比喻,镜子无所不照,一个又大又圆的镜子。我们的镜子是平面的,只照一方,如果镜子是大的圆球,就无所不照。这个智慧无所不照,称为大圆镜智,成佛的智慧,所以佛就是把八识转成四智。
这为什么说「无智」?就是说,转识成智还是在你没有成佛之前的事。真正到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是什么呢?就是这句话: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不是还要你转,你本来就具一切如来智慧。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大圆镜智,本自具足,不是你修持转而得的。所以「无智」。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3. 杭州般若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杭州般若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05月08日,主要经营范围为一般经营项目:服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成果转让,教育信息咨询(除留学中介),成年人的非文化教育培训(涉及前置审批的项目除外),实业投资等。
法定代表人:李叶青
成立时间:2009-05-08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3010400007164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杭州市江干区丁桥镇同协路28号1239室

4.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全文

佛门中修心的最著名的经典就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这部经是记录释迦牟尼佛向其舍利子讲述,观世音菩萨是怎样修心的,以及修心后的成果。
佛说:观自在菩萨是修行“深般若”时,修成了无分别心,故而照见五蕴皆空,从而能度一切苦厄。佛向合利子讲述,一旦修成无分别心,就会知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也是同样的,即: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各宗门、各教派的真正的修行者,若真想修心,此“心经”不可不读。你若有门派、教派之见,就说明你有分别心,那么你的修行往往仅是处于低层次的、形式主义的修行。
真正的修行有素者、无分别心者,是无宗教、门派之见的。观世音菩萨就是无分别心、无宗教、门派之见。观世音菩萨实际原已是佛,有人称之为正法明如来佛,有人知道,观世音菩萨就是阿弥陀佛。
佛说 摩呵 般若波罗蜜多 心经 (全三卷)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

佛说 摩呵般若波罗蜜多 心经 上卷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想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陀,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缔,揭缔,波罗揭缔,波罗僧揭缔,菩提萨婆呵。

++++++++++++++++++++++++++++++++++++

佛说 摩呵般若波罗蜜多 心经 中卷

尔时,如来在大雷音宫,遥闻菩萨演说上经,即舍涅磐相,腾身虚空,
来投菩萨所在,化一长老,杂大众中,手持优钵曲云,视花微笑。
长老于大众中起,合掌白言,菩萨,佛何以得空五蕴。

曰,以照故,以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以行深观故,以自在观故,
故得涅磐,得开一切微妙门,一切救苦难,一切真实不虚。
法究于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布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业证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果如是如是,乃真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乃真五蕴皆空时,不落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
相,名曰诸法空相。

如来能隐能现,无往无来,能以芥子包纳三千大千世界,能行止坐卧,无异常人。
隐则慧眼不能睹,现则肉眼不能翳,无死无生,万劫圆明。
吾不得而名,强名之曰金刚,尊其号曰如来。

尔时,长老复白,世有善男子,善女人,依阿舍慧达岸无讹。

菩萨曰,善哉善哉,是有发大信咒,发大慧咒,发大戒力咒,发无上定力咒,
一切邪魔脱离咒,一切吉神拥护灾难消亡福田利益咒,是乃如来口授功德不可思议。
舍利子,乐依般若波罗蜜多者,谦持此咒曰:

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旦者他,安,加罗伐哆,罗加伐哆,罗加伐哆,梭呵。

++++++++++++++++++++++++++++++++++++

佛说 摩呵般若波罗蜜多 心经 下卷

是时,菩萨在大罗刹国紫金殿内,演说多心经已,复告诸舍利曰,昔我作王子时,
即对佛发愿,三千大千世界,有一众生,不闻正道,不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誓不成佛。何以故,一切众生,皆可得道,其心即佛。

舍利子,汝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阿得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知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非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何以故,大德不德,大明不明,大勤若惰,大净若污。

舍利子,我今授汝密咒,名曰密咒,即非密咒,是亦密咒。
能除一切苦,即非能除一切苦,是亦能除一切苦。
能除一切难,即非能除一切难,是亦能除一切难。何以故,
成法非法,法会于心,心融于法,法忘其法,法无其法,乃为大法,得渡众生。

舍利子,彼岸无岸,强名曰岸,岸无成岸,心止即岸。
是故如来无定相,无往亦无来,

舍利子,汝知如来有慧剑否,无也,如来依般若波罗蜜多也。

菩萨曰,否,如来有慧剑,有戒刃也,如来无慧剑,无戒刃,不识般若。
何以故,般若即般若,卫之则存,瞩之则明,存而明之,道假以成。

于是乃说大圆满般若波罗蜜多心咒。咒曰:

安,佛罗阑牢连楼,萨哆蜜波耶,阑牢连楼,阑阑阑,哩尼耶,吻奈,
喝喇阑〔〕,喝喇喝喇阑〔〕,安,安,嘛尼叭弥哄,俞萨洼奇,哆答答,
怖叉萨波,安,委味尼夷,托波托波,悉律律,安,吐罗吐罗,安,安,安,
摩呵般若波罗蜜多梭呵。[ftc=#EE1D24]心经[/ft]

5. 般若心经的原文和解释

般若心经的全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般若心经的解释:

观自在菩萨,修行深般若法门,当其功行圆满之时,心中如明镜照亮,明白地照见五蕴皆空,身心无我,本然清净。于是自觉而觉地,度化众生脱离苦海,同登觉悟之岸。舍利子:色之表象离不开空之本质,而这本质离不开表象,它们不是两件对立的事物。色本来就是空,而空也就是色身的本来面目。

感受、动机、判断的精神现象与空相同,这与物质现象之色与空的等同是一样的道理。舍利子:世间一切事物本来的性质,皆同一不二,平常无差别,既没有产生,也没有灭失,即无所谓污染,也便无所谓清净,既不会增长,也不会消减。

所以观自在菩萨以般若智慧观照到的这个五蕴皆空的境界中,没有物质色身,也没有感觉、知觉、意志、判断,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思维器官,也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等相应的感觉除去烦恼,没有"六根","六境","六识",没有烦恼,也没有除去烦恼的菩提,乃至没有生老死的十二因缘系列,也没有涅槃没有世间一切皆苦的念头,没有世间苦及其原因的说法,没有苦因可除的希望,没有修行而脱离苦痛的方法。

总之,没有般若智慧,以此求般若便什么也不会得到。修行般若法门由本来"无所得"的缘故,因而无所不得。诸菩萨依靠般若智慧到达彼岸,证得内心无牵无挂光明坦荡的境界;由于内心无牵无挂光明坦荡的境界便没有生死恐惧的心理不安,便没有世俗之人颠倒的梦想和痴迷的欲望。

因此而最终达到涅槃。十方三世的诸佛,也依靠般若智慧而达彼岸,证得无上的脱苦之师,是最高圆满的一切智慧,是无与伦比的总持法门。它能解救一切苦厄,是真法实相而不是虚假的幻相。所以,于是宣说般若法门的总持咒,咒说:揭缔,揭缔,波罗揭缔,波罗僧揭缔,菩提萨婆呵。

词汇详解:

观:心之觉,以自心照自心为观,以自明化自愚为观,以自心悟真空为观。

自在:并不是自由自在,或逍遥自在。是自心理体如如不动,不住於法,不住於相,一无所住,自性本空为自在。起心即是妄,自性本来清净,也没有来,也没有去,即是自在。

菩萨:菩萨是梵语,译成汉语,「菩」意为觉,「萨」意为性,人能觉悟本性,这个「人」即是菩萨。

五蕴:是色、受、想、行、识的总称,即是蒙在珠宝上的尘垢,理明透彻一尘不染,复本性之圆明,心空无物,一物不迷,万有皆空,即是五蕴皆空。

舍利子:也可比喻为自我之心性,此言心之本质。

(5)成果般若扩展阅读:

《心经》是一本佛教徒必读,必知的一本经典佛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文paramitahrdayasutra。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全经只有一卷, 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较为有名的是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经》共有八部:《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本处所用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则由浅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义理精要。可谓言简而义丰,词寡而旨深。古来认为读此经可以了解般若经类的基本精神。

6.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一切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都是不真实的、不永恒的存在。如梦,如幻,如露,如电,应当这样去体会、观察、了解这个世界。

这是《金刚经》中的一首偈子;深层次意思:

一切人、事、物、境界等等都是法。凡是有生有灭的法,都是有为法。比如人有生、死、病、老,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乃至星球有成、住、坏、空。你找不到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

接下来佛连用梦境、幻术、水泡、影子、露水、闪电这六种我们熟悉的事物来形容有为法,告诉我们应该像看这六种事物一样来看待世间的一切。常常这样观想,看破真相,放下对一切人事物的执著,放下有为法,才能证得无为法,最终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回归到自己的佛性,圆满成佛,方才究竟。

《金刚经》历代注疏

此经的注疏很多,在印度,除弥勒所造八十偈释本之外,尚有无蓍《金刚般若论》、世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功德施《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相不坏假名论》,以及未被汉译的师子月、月官等人所撰的论释。

在中国,从东晋到民初,各家撰述不绝,主要有后秦僧肇《金刚经注》、隋吉藏《金刚经义疏》、隋智顗《金刚经疏》、唐慧净《金刚经注疏》、唐智俨《金刚经略疏》、唐窥基《金刚经赞述》、慧能《金刚经解义》《金刚经口诀》、唐宗密《金刚经疏论纂要》等书。近人注释亦有印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等多种。

7.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1. 意思是说世尊告诫我们凡人修法,纵使千万岁,也未必成果,为什么呢?一切有为法,世间一切有所为,或者有所不为的法,都是凡人的执着,所为或者所不为在世尊看来都是一样的,那么怎么摆脱呢?就是把这些法都视如梦幻泡影,视如朝露,闪电,一切都是瞬间,一切皆为梦幻,当然事实上凡人是无法理解的。那就先作如是观,也就是先这么看,虽然不理解,没能顿悟。但先这么看,说的简单点就是一道题目不会,先看到答案,从答案的思路倒退,也未尝不可。

8. 佛法达到我与万物一体算成就阿罗汉还是佛果呢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佛的境界。万物与我一体,这是庄子讲的,似乎还有我相。如果庄子也认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体,庄子也是佛。

9. 请教关于“因 果 缘 心识 般若 努力 名相 空”,请朋友们和我谈谈浅说。

因果,具足说是因缘果报。因是事物生起的主要条件,缘是事物生起的次要条件,有因有缘,必然成果,此果对因来说称为报,就是‘因缘果报’,亦简称‘因果’。

“因缘果报”,也可以理解为“因——缘——果”,一粒种子埋进土里,如果没有水分养分和阳光照耀的“缘”,也未必能够开花结果。(此处因缘果同是客观因素)
所以,简单的认为外缘是客观是不全面的。
————————————————————

如何结合主观和客观去努力?修行八正道。
随缘和努力改变自身和外界条件?修行六波罗蜜。

关于佛教的理论、教材之类的,建议你搜索【般若文海】,里面不仅有三藏十二部经典,同时还有许多高僧大德的文章。

阅读全文

与成果般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