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奖金多少
第六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下列三等:
奖励等级 荣誉奖 奖金
一等奖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 五千元
二等奖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 二千元
三等奖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 八百元
㈡ 河南省2010教师职称评定中的“教学(科研)成果奖指那些内容教改试验成果指那些内容
不可以,成果要有立项报告,结项报告,成果证书等,你的只能当获奖论文来用,可以放到奖励项中,不能当成果,也不能当发表论文。
㈢ 河南省科学技术馆怎么样
简介:河南省科学技术馆(新馆)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白沙园区象湖湖畔(金水大道以北,锦绣路以东,象湖西南角),占地130多亩,建设规模10万平方米,匡算投资16亿元。
㈣ 河南省科普成果奖进职称有用吗
这个东西看你怎么去对待,
如果不需求,在重要都没有用
㈤ 河南省科普奖是省级奖还是厅级奖
要看颁奖单位,如果是河南省科协,应该是省级。
㈥ 河南科协网上竞赛的网址是什么
关于开展第二届河南省青少年科学素质
网上知识竞赛的通知
各省辖市教育局、团委、科协:
为了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根据《河南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河南省教育厅、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科协联合开展第二届河南省青少年科学素质网上知识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主题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
二、竞赛时间
2008年10月15日-11月25日。
三、竞赛网站
河南省科协网站(网址http://www.hast.net.cn)。
四、竞赛内容
竞赛涉及的科学知识主要包括:资源,粮食,食品安全,卫生健康,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
五、竞赛对象
河南省在校中小学生。
六、参加方式
1、参赛者登陆河南省科协网站,进入“网上竞赛”栏目,直接在网上注册答题。
2、参加竞赛的学生须填写真实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学校(统一用规范全称)、班级等信息,以便确认参赛者身份,确保组织单位与获奖者联系以及参赛数据统计。参赛者重复答题以最后一次成绩为准。
3、本次竞赛对所有参赛学生、教师、学校不收任何费用。
七、奖励
1、本次竞赛设中学组和小学组,各设个人奖和集体奖若干名。对获奖者将颁发证书及奖品。
2、个人奖:学生设一、二、三等奖,原则上按照答题成绩及时间确定获奖名次,并兼顾地区分布。教师设优秀辅导奖。
3、集体奖:将评选出部分积极组织学生参赛的有关单位、学校,颁发优秀组织奖(优胜奖)。申报单位需填写《优秀组织奖(优胜奖)申报表》(附后),于11月15日前寄至承办单位。
八、承办单位及联系方式
本次活动由河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承办。联系人:武晓萍、蔺晓波;电话:0371—63385l19;传真:63311101;地址:郑州市政七街13号;邮编:450008;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次活动是我省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一项重要举措,望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广大青少年参加此次竞赛活动。
附件:《第二届河南省青少年科学素质网上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优胜奖)申报表》
河南省教育厅 共青团河南省委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08年9月20日
主题词:青少年 科学素质 知识竞赛 通知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08年9月20日印发
㈦ 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 什么时候开始的
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河南省土壤肥料站、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河南省种子管理管理站、河南省植保植检站等,都是河南省农业厅下属事业单位。
㈧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什么意思
科技成果奖抄是一个统称,主要指各省人民政府或国家部委授予的科技奖项,比如某某省科学技术奖就属于省部级科技奖,参照国家科技奖有一些分类,但每个省情况不同,基本分类是最高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成果推广奖等,不同的地级市获得省部级科技奖的数目是不一样的,要和科技实力挂钩。
地质科学技术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按其理论水平,学术意义和作用划分奖励等级,地质报告,主要按理论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划分奖励等级。地质科技成果奖分为四等。
(8)河南省科普成果奖扩展阅读:
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主要奖励以下四类成果:
1、属于国内首创,本行业先进和经过实践证明具有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应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
2、在推广、转让、应用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工作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成果。
3、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设备研制和企业技术改造中,采用新技术,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科技成果。
4、在科学技术管理和标准、计量、科学技术情报等工作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特别显著效益的工作成果。
㈨ 河南省科技创新成就有哪些
省科学院建于1958年,前身为中国科学院河南分院,是我省唯一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较大、科研开发实力较强的省级科学院之一。据介绍,“十五”以来,省科学院共取得科技成果和授权发明专利289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92项,今年对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贡献值达55亿元。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提高。通过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解决了一批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使特高压输变电装备、矿山装备、超硬材料、多晶硅、盾构、生物疫苗、锂离子电池等产业的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或先进,有力促进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20%左右,高于同期工业增长速度6个百分点左右。“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培育农作物新品种494个,其中国家审定新品种78个。培育的小麦新品种“郑麦9023”、玉米新品种“郑单958”连续多年位居我国小麦、玉米推广面积第一位,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近期,新培育的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郑麦366”和玉米新品种“浚单20”又成为新一代主导品种,“百农矮抗58”推广面积已跃居全国第一。小麦品种已从过去的8-10年更换一代提升到4-5年更换一代,小麦良种对小麦生产的科技贡献率达40%以上,位居全国首位。
重大科技专项成为科技工作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