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育经典著作有哪些
教育经典著作有:
一、《理想国》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全书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主题是关于国家的管理。
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是他的代表作,涉及到了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多个领域,思想博大精深,几乎代表了整个希腊的文化。2015年11月,《理想国》在英国“学术图书周”中,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
二、《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是2011年5月1日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约翰·洛克。中文版由傅任敢翻译成文。全书的都在论述“绅士教育”,从德智体三方面来阐述如何教育绅士。
《教育漫话》由作者流亡荷兰期间(1683~1689)写给友人E,克拉克讨论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的几封信整理而成。1693年出版。
三、《教育论》
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H.斯宾塞的主要教育著作。原名为《教育──智育,德育和体育》。由斯宾塞1854,1858,1859年陆续发表的 4篇教育论文汇编而成。1861年在伦敦出版。1923年,中国的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该书的节译本。196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全译本。
四、《民主主义与教育》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创作的教育学著作,首版于1916年。该著作全面地阐述了杜威在芝加哥实验学校,以及当时教育改革理论研讨中基本形成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建设新式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的和方法。
杜威特别强调教育的实用价值和人本价值,重视教育对人对道德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使教育摆脱了孤立的知识传授范围,把教育看做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使得教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获得了应有的地位。
五、《被压迫者教育学》
本书介绍发展中国家的著名教育家弗莱雷的解放教育理论与实践。该理论以培养批判意识为目的,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阐明了教育与觉悟的关系,指导了发展中国家的成人扫盲教育,提出了情景对话式的教学方法,注重教育与现实的结合。
弗莱雷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影响更大。
B. 大家推荐几本田径教学用书
1、《青少年田径训练方法与手段实用教程》 内容简介 《青少年田径训练方法与手段实用教程》有针对性地选择了短距离跑、中长距离跑、跨栏跑、跳高(背越式)、跳远(挺身式)、三级跳远、推铅球(背向滑步)、掷铁饼、掷标枪九个田径项目,在总结、收集、整理和吸取国内外同行专家训练优点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青少年田径训练方法与手段实用教程》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实用性强、简单、易选用的具体方法与手段以及训练计划范例,内容丰富、查找方便。 2、《田径训练教程》 内容提要 《田径训练教程》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科课程的内容和要求编写而成.《田径训练教程》共八章,包括田径训练概述,走、跑,跳跃,投掷,教学与训练,体能训练,疲劳的诊断与恢复以及规则裁判等内容。在编写的过程中,作者借鉴和汲取了我国关于田径教材最新的研究内容,注意将国内外先进的田径训练理论和方法与我国田径运动训练实践相结合,力图从科学的高度反映我国现代田径训练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多视角、多方位地介绍先进的、有效的体能训练手段与方法,重点突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满足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 目录 第一章 田径运动训练概述第一节 田径运动的定义、特性与项目属性第二节 田径运动训练的发展历程第三节 田径运动训练的本质、特点与理念复习思考题第二章 走、跑运动第一节 走、跑运动发展概况第二节 决定走、跑成绩的主要因素第三节 现代走、跑技术特点第四节 走、跑训练的主要内容与方法、手段复习思考题第三章 跳跃运动第一节 跳跃运动发展概况。第二节 决定跳跃成绩的主要因素第三节 现代跳跃技术特点第四节 跳跃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与方法、手段复习思考题第四章 投掷运动第一节 投掷运动发展概况第二节 决定投掷成绩的主要因素第三节 现代投掷技术特点第四节 投掷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与方法、手段复习思考题第五章 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计划第一节 田径运动教学第二节 田径运动训练的基本要求第三节 田径运动训练计划复习思考题第六章 体能训练第一节 体能训练概述第二节 力量训练第三节 速度训练第四节 耐力训练第五节 柔韧与灵敏训练复习思考题第七章 疲劳的诊断与恢复训练第一节 疲劳的定义与分类第二节 疲劳的诊断第三节 恢复训练复习思考题第八章 规则与裁判第一节 田径竞赛的主要规则第二节 径赛裁判工作方法第三节 田赛裁判工作方法复习思考题主要参考文献
采纳哦
C. 请大家为我推荐一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籍
高效听课方法:
1、有准备的去听,也就是说听课前要先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
2、参与交流和互动,不要只是把自己摆在“听”的旁观者,而是“听”的参与者,积极思考老师讲的或提出的问题,能回答的时候积极回答(回答问题的好处不仅仅是表现,更多的是可以让你注意力更集中)。
3、听要结合写和思考。纯粹的听很容易懈怠,能记住的点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学会快速的整理记忆。
4、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者课后一定要花时间去弄懂。不然问题只会越积越多,最后就只能等着拥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试分数了。
高效记忆方法:
1、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2、合理用脑。所谓合理,一是要交替复习不同性质的课程,如文理交叉,历史与地理交叉,这可使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轮流兴奋与抑制,有利于记忆能力的增强与开发;二是在最佳时间识记,一般应安排在早晨、晚上临睡前,具体根据自己的记忆高峰期来选择。
3、借助高效工具。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主要练习提升阅读速度、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力等方面。掌握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理解和记忆效率;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具体学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
学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不仅在记忆上可以让你大脑里的资料系统化、图像化,还可以帮助你思维分析问题,统筹规划。不过,要学好思维导图,做到灵活运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前面说的“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中也有关于思维导图的练习和方法讲解,可以参考。
总结提升方法:
一是要总结考试成绩,通过总结学会正确地看待分数。只有正确看待分数,才不会被分数蒙住你的双眼,而专注于学习的过程,专注于蕴藏在分数背后的秘密。
二是要总结考试得失,从中找出成败原因,这是考后总结的中心任务。学习当然贵在努力过程,但分数毕竟是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象征之一,努力过程是否合理也常常会在分数上体现出来。
三是要总结、整理错题,收集错题,做出对应的一些解题思路(不解要知道这题怎么解,还有知道这一类型的题要怎么解)。
四是要通过总结,确定下阶段的努力方向。
D. 教师必读的十本书
1、《学记》2、《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3、《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4、《怎样读懂学生——心理特级教师的建议》5、《优秀教案》6、《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7、《致教师》8、《怎样读懂学生——心理特级教师的建议》9、《从平凡到卓越:25位优秀班主任的故事》10、《教育方法学》。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非常感谢!
E. 教学成果奖申报书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怎么写
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
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细节(案例描述部分)
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绍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
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评析(也就是案例的分析,分析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融入在案例描述中)
对于案例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问题生”转化事例,我们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启发。评析同时也是笔者对案例所揭示问题的诠释与研究,是一个联系实际的提升过程。需要教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对案例作出多角度的解读。通过诠释,挖掘这些矛盾背后的内在思想,揭示其教育规律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案例完整的结构形式:背景--主题--细节--结果--评析。
1、变式结构:背景--描述--分析
2、案例过程--案例反思
3、案例--问题--分析
4、主题背景--情境描述--问题讨论--反思研究等。
注意:案例撰写中,五个基本要素并不一定面面俱到,但细节与反思(评析)不可少。如果没有这些因素,就不能说是案例。
F. 麻烦各位推荐本书!有事请教....
基本信息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629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ISBN:7040189224
·条形码:9787040189223
·版本:第4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
内容简介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总结首届国家级精品课程——清华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在第三版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基本要求修订而成的。
主要内容包括:导言、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信号的运算和处理、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电源和模拟电子电路读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以导言开篇,以读图结尾,使读者尽快入门,并能站在系统的高度认识模拟电子电路。该书每章以本章讨论的问题开始,以小结结束;基本知识内容系统、精炼、深入,在讲清电路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的同时,尽量阐明电路结构的构思方法,引导读者举一反三。扩展部分篇幅虽少,但内容丰富,可开阔眼界。在例题、思考题、自测题和习题中增加了故障诊断和设计的题目,使提问题的角度更具有启发性、灵活性和实践性。各章的Multisim应用举例力图具有研究性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举例基本涵盖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测试方法和仿真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适于作为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工陧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作者简介
童诗白,1920年2月生于辽宁沈阳,2005年7月病逝于北京。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电机系,1951年获伊利诺大学博士学位。
童诗白教授为著名的电子学科学家、中国电子技术学科和课程建设的主要奠基人,一代教学大师。他于1956年创建了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并长期担任教研组主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六十余年。曾任国家教委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指导小组组长,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电教教材编审组组长,深圳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联合国计算机应用中心网北京培训中心主任等职。20世纪80年代初筹建自动化仪表及装置博士点,主要研究电子系统的自动测试、故障诊断和可靠性。指导硕士生30余名、博士生近20名。他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童诗白教授是电子技术教材建设的巨匠,他主编的教材有13套,共20本,近900万字。由他组织电子学教研组其他教师编写的教材、专著和翻译教材十余套。纵观他的教学生涯,每当电子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他都编写了具有开创性的教材,学科内容始终处于领先水平,对全国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起着引导和推动作用。
20世纪50年代主编《电子技术基础》, 60年代主编《电子电路设计》,完成了课程从工业电子学到电子技术基础的转换。70年代参编《晶体管电路》、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现了教学内容从以电子管为主到晶体管化的转换。80年代修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完成了教学内容体系从分立元件电路为主体到集成电路为重点的更新。90年代共同主编《电子技术基础试题汇编》和《现代电子学及应用》,率先开设了电子技术方面的研究生课程。世纪之交共同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适应了21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上述教材均得到广泛的应用,并获得各种奖项。其中《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一、二版,分别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材奖;第三版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并与课程共同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编辑推荐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部关于电子技术的理论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导言、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信号的运算和处理、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电源和模拟电子电路读图。
--------------------------------------------------------------------------------
目录
第0章导言
0.1 电信号
0.1.1 信号
0.1.2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O.2 电子信息系统
O.2.1 电子系统的组成
0.2.2 电子信息系统中的模拟电路
0.2.3 电子信息系统的组成原则
0.3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
0.3.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
0.3.2 如何学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
0.3.3 电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软件介绍
本章讨论的问题
第1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1.1.1 本征半导体
1.1.2 杂质半导体
1.1.3 PN结
思考题
1.2 半导体二极管
1.2.1 半导体二极管的几种常见结构
1.2.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1.2.3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2.4 二极管的等效电路
1.2.5 稳压二极管
1.2.6 其它类型二极管
思考题
1.3 晶体三极管
1.3.1 晶体管的结构及类型
1.3.2 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1.3.3 晶体管的共射特性曲线
1.3.4 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1.3.5 温度对晶体管特性及参数的影响
1.3.6 光电三极管
思考题
1.4 场效应管
1.4.1 结型场效应管
1.4.2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
1.4.3 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
1.4.4 场效应管与晶体管的比较
思考题
1.5 单结晶体管和晶闸管
1.5.1 单结晶体管
1.5.2 品闸管
1.6 集成电路中的元件
1.6.1 集成双极型管
1.6.2 集成单极型管
1.6.3 集成电路中的无源元件
1.6.4 集成电路中元件的特点
1.7 Multisim应用举例——二极管特性的研究
本章小结
自测题
习题
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
本章讨论的问题
2.1 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2.1.1 放大的概念
2.1.2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思考题
2.2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2.1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
2.2.2 设置静态工作点的必要性
2.2.3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波形分析
2.2.4 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
思考题
2.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2.3.1 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
2.3.2 图解法
2.3.3 等效电路法
思考题
2.4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2.4.1 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必要性
2.4.2 典型的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
2.4.3 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措施
思考题
2.5 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法
2.5.1 基本共集放大电路
2.5.2 基本共基放大电路
2.5.3 三种接法的比较
思考题
2.6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2.6.1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
2.6.2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方法及其分析估算
2.6.3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思考题
2.7 基本放大电路的派生电路
2.7.1 复合管放大电路
2.7.2 共射一共基放大电路
2.7.3 共集一共基放大电路
思考题
2.8 Multisim应用举例
2.8.1 Rb变化对Q点和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2.8.2 UGso对共源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本章小结
自测题
习题
第3章 多级放大电路
第4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5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6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第7章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
第8章 波形的发生器和信号的转换
第9章 功率放大电路
第10章 直流电源
第11章 模拟电子电路读图
附录半导体器件模型
部分自测题和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索引
G. 教育类的书籍适合教师读的书籍
适合老师看的教育书籍
1、《给教师的建议》
推荐理由: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值得教育行业者学习和借鉴。
2、《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推荐理由:弗里德里希·尼采,19世纪后期最伟大的哲学家,独自一人在欧洲文化中游荡。他与传统辩驳,同时也成为传统的一部分。1889年,尼采在都灵的街头,看到了一匹被马夫虐待的马。在那个瞬间,他心生悲悯,抱住了马的脖子。这件事导致他精神分裂,失去了理智。
3、《儿童的人格教育》
推荐理由:健全的人格,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础。本书的作者阿德勒——弗洛伊德的弟子认为,儿童教育的根本,是人格教育。他在书里还说到了问题儿童的产生原因和矫正方法,这些都是他基于自己的治疗实践整理出来的。
4、《如何学习》
推荐理由:本书汇集了神经科学、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从大脑的学习机制讲起,一路探寻记忆的真相、环境的影响、灵感和顿悟的产生以及潜意识的奥秘,提炼出了一套颠覆常识的高效学习方法,告诉你何时学、在哪学、怎么学才能有效、轻松、不费力。
5、《翻转式学习》
推荐理由:本书由两位作者完成,一位是拉塞尔·阿克夫,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管理学荣誉教授,在咨询、教育领域有很大的成就。另一作者是丹尼尔·格林伯格,除了在教育学领域有很高的地位,还从1968年开始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创办了瑟谷学校,实践“翻转式学习”的教育理念。
2一生必读的经典书籍有哪些
1、《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通过一个小家族的生活历史,浓缩出当时的社会环境。整本书分为上中下三部,平凡的社会底层的人物,历经的磨难终究还是没能改变自身的命运。
2、《活着》
作者:余华
活着讲述的是一个富家子弟变成贫农之后,在那个只想活下去的环境中,身边至亲的人一个接一个的去世离开了他,他无力改变现状,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在那世道艰难的环境中缓慢的活着。
3、《基督山伯爵》
作者:大仲马
基督山伯爵这本书分为上下两部,讲述的是一个男人无辜受到牢狱之灾,离开监狱之后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富豪,从此走上了一条有仇报仇的日子,作者对于其人物刻画十分鲜明。
4、《围城》
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听过,“婚姻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这便是出自《围城》的一句经典的话。《围城》里除了为我们描述了“婚姻之城”之外,其实还隐藏着“事业之城”和“自我之城”,这三座城加在一起才构成了《围城》的主旨。城内城外,读懂婚姻,读懂人生,读懂生活。这才是《围城》真正的主旨。
5、《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H. 国家教学成果奖申报书 推荐书,有何区别
多了7个字,不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