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江华的获奖情况
[1]在参与中成长的中国公民社会:基于浙江温州商会的研究,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二.
[2]民间商会的“一业多会”问题及其求解路径:基于温州行业协会的实证研究,温州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独立.
[3]世界体系理论溯源(系列论文),2007年浙江省高校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独立.
[4]年鉴学派的总体史研究(系列论文),温州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一.
B. 何震的学术成果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对策研究”(2008);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2003);
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模式”(2006)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04);
国家档案局科技攻关项目(2003);
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 在《中国科技论坛》、《软科学》、《档案学研究》、《档案学通讯》、《图书情报工作》、《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太平洋学报》、《求索》等发表论文《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制约因素分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市场主导模式》、《网络环境下的政府管理创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构建与优化》等100余篇,其中CSSCI重要来源期刊40余篇,并有10余篇论文在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管理科学》、《档案学》等刊物转载,10余项成果分别获湖南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中国档案学会优秀成果学术著作类二等奖(2008年)、湖南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6年)、湖南省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2006年)、湖南省档案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4、2006、2007)等。1项成果被国家社科规划办鉴定为“良好”等级,并入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网站“成果选介”专栏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选编》。
C. 胡萍的科研成果
(一)主持的课题
1.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语言接触与湘西南苗瑶“平话”调查研究》(09BYY064)
2.2008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我国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汉语的语言接触与变异研究》
3. 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07JC40002)《湘西南苗族平话的语言接触和语言转移研究》
4. 2006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60400505)《湘西南苗族“平话”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5.2006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资助项目(0606014A)《湘西南少数民族汉语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
6.2005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湘西南汉语方言语音的区域特征和历史演变研究》,已结题(结项证书号为20070097)。
(二) 专著及教材
专著(独著):《湘西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教材(主编):《新编应用文写作》,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三) 主要论文
1.《湖南会同话知三章组的老派和新派读音》(独著),《方言》2009第3期
2.《从湘方言词语看宗教信仰对农业生产习俗的影响》(合著,第一作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3.《麻阳(高村)话两个特殊的语音现象》(独著),《语言研究》2006年第3期。
4.《20世纪以来湘西南汉语方言研究述评》(独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四期。
5.《论湘语在湘西南地区的接触与变异》(独著),《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6.《湘西南汉语方言精知庄章组声母的今读及演变》(独著),《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7.《从古全浊声母的渐变看曾家湾(绥宁县)话的过渡性》(独著),《船山学刊》2006年第3期。
8.《湘语区农业生产习俗的地域特色》(合著,第一作者),《求索》2007年第3期。
9.《离散式音变的方言新证——以关峡(绥宁县)苗族平话ou韵的来源为例》(独著),《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0.《从方言视角看湖南地域文化》(独著),《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1.《湘西南苗族平话词汇的文化透视》(独著),《船山学刊》2007年第5期。
12.《湖南通道“本地话”语音记略》(独著),《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4期。
13.《绥宁(关峡)苗族“平话”的语音特点》(独著),《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期。
14.《试论绥宁“关峡平话”的系属》(独著),《邵阳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5期。
15.《绥宁关峡苗族平话的代词》(独著),《邵阳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5期。
D. 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都有哪些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般包括省、市政府、哲学规划办、社科联等部门颁发的关于版你在社会科学研究权方面有突出成果的奖励。比如你正式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含专著、译著、教材、古籍整理、通俗读物、工具书),或公开发表的论文、调研报告,以及被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或省直厅级以上单位采纳的未公开发表的调研咨询报告等研究成果,都可以申报该奖。一般情况下,优秀成果奖分著作、论文、调研咨询报告三大类,每类设一、二、三等奖。 回答:2008-12-09 15:06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E. 唐未兵的学术研究
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政治经济学学科首席专家;
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经济学专业负责人;
湖南省省级教学团队——经济学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 2006年被评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F. 熊才平的成果获奖
1、2013年3月,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文社会科学)回(教社科[2013]2号),获奖项目:答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城乡教师教研互动研究
2、2010年3月,获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政发[2009]79号),获奖项目:
教育信息化新视界(丛书)共8册
3、2008年3月,获得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学术进步奖(浙社科规办〔2008〕3号),获奖项目:基础教育信息化城乡均衡发展:问题与对策(教育研究,2006第3期)排名:1/2
4、2007年9月,获得2007年度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获奖项目:“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均衡发展理论与实践”,排名:1/3
5、2005年9月,获得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项目:“面向教师教育的信息化环境创建与应用”,排名:3/5
G. 彭怀祖的主要成果
1、《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研究》,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独著26万字。
2、《榜样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作者,28万字,2001-2002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南通市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3、《高校后勤社会化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独著,21万字,第七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研究会特别奖;第四届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南通市第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4、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教育研究》,2002,(4):30-32,独著。
5、高校后勤改革的现状及趋向,《高等教育研究》,2005,(5):32-35,独著。
6、高校招生人数影响因素分析及应用,《教育与经济》2008年第2期,独著。
7、特点-难点-突破点—中小规模高校后勤社会化探析,《教育发展研究》,1999,(10):30-33,独著,省教育系统领导干部优秀调研论文二等奖,《中国高校后勤》全文转载。
8、江苏省大学生公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江苏高教》,2003,(3):117-119,第一作者,省教育厅“千人百题”大型调研活动优秀调研报告。
9、论榜样人格的现代转型,《中国青年研究》,2006,(11):27-30,独著。
10、关于道德动因多元的研究,《理论学刊》2008年第11期,独著。
H. 李滨的学术获奖
01、2000,年江苏省普通高校第三届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成果3等奖。
02、2000,年南京大学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
03、2003,年南京大学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等奖。
04、2005,南京大学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
I. 叶飞的学术荣誉
个人学术专著《现代性视域下的儒家德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获得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0年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会颁发的宝钢教育奖的特等奖。
J. 杨兴全的获奖与贡献
1、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届、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各1项,兵团“十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中国农业会计学会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石河子大学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
2、其主要成果与贡献有:上市公司融资效率问题研究、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研究、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相关问题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