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陈卫星的学术成果
近五年发表的主要成果如下:
一、中国小说史研究:
(一)专著:
1、《胡应麟与中国小说理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独著;
2、《水浒传文化读本》,岳麓书社,2010(第二);
(二)论文:
1、《小说观念与中国小说理论史的构建》,载《天府新论》,2009年第1期,独著;
2、《〈少室山房笔丛〉与鲁迅的古代小说研究》,载《兰州学刊》,2005年第4期,独著;
3、《胡应麟年谱》补正,论文,《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独著;
4、《展示中国文学的绚丽风景》,载《人民日报》,2008年3月2日,独著;
5、《学说之别而非文体之分——〈汉志〉小说观探原》,载《天府新论》,2006年第1期,独著;
6、《胡应麟小说思想研究综述》,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独著;
7、《论胡应麟的小说史研究》,载《佛山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1;
8、《胡应麟学术成就述论》,载《兰州学刊》,2009年第3期,独著;
9、《从〈汉志〉小说观看历代史志小说家混杂面貌的历史成因》,载《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独著;
10、《“五四”新文学观念对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第2期,独著。
二、古典文献研究:
(一)论著:
1、《容与堂本水浒传(点校)》,岳麓书社,2008年,独著;
2、《古典文献与古代小说理论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独著。
(二)论文:
1、《〈太平经〉作者考》,载《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1期,独著;
2、《内礼还是大礼――〈上博楚竹书(四)·内礼〉篇名考辨》,载《华夏考古》,2009年第2期,独著;
3、《〈坛经〉所载“九江驿”考释》,载《江淮论坛》,2009年第1期,独著;
4、《诗薮》撰年新证,载《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3期,独著;
5、《胡应麟著述考》,载《图书情报论坛》,2007年第4期,独著;
6、《〈世说新语〉书名考论》,载《天中学刊》,2006年第1期,第1;
7、《承大师传统,成一家新说――评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载《文汇读书周报》,2007年10月19日,独著;
8、《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学术研讨会召开》(学术信息),载《光明日报》,2007年1月26日,独著。
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
(一)论著:
1、《中学与西学--清末民初国学思潮的历史考察》,武汉大学博士后工作报告,2010年6月。
2、《国学档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3、《巫山诗文》,重庆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三)。
(二)论文:
1、《世俗化、庸俗化与当代中国佛教发展中的问题》,载《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独著;
2、《引领科举文化研究热潮,展示明代文学研究新貌》,载《武汉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独著;
3、《〈红楼梦〉大观园的园林艺术》,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5期,独著;
4、《编纂〈四库全书〉的功与过》,载《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独著;
5、《鱼雁与书信》,载《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3期,第1;
6、《〈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与胡适的国学思想》,载《时代文学》,2009年第3期,独著。
四、其它:
1、《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副主编;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分类精选》(大学教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
3、《大学人文语文》(大学教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参编;
4、《地方高校开放办学模式的思考》,《延边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
5、《构建校地多维合作平台,创新高校开放办学模式》,《三峡高教研究》,2010年第4期。
主要科研项目:
1、《二十五史〈艺文志〉著录小说资料集解》,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子课题,主持,2011;
2、《明清禁毁小说的传播学研究》,教育部规划青年项目,主持,2012;
3、《明清禁书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独立承担,2011;
4、《禅林宝训音义》点校,中华大藏经编委会,独立承担,2008;
5、《平石如砥禅师语录》点校,中华大藏经编委会,独立承担,2009;
6、《清末民初的国学思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独立承担,2007;
7、《当代中国佛教的世俗化问题研究》,重庆社科规划项目,主持,2010;
8、《文学类课程教学对中文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重庆市教委,主持,2011。
主要获奖/社会荣誉:
2009年4月,获第六次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独);
2008年9月,获重庆三峡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序5);
2009年3月,获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序5)。
主要社会兼职/职务:
重庆市万州区政协委员、常委;重庆市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民盟重庆三峡学院总支副主委;三峡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❷ 陈红的荣誉获奖
荣誉称号:
·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009);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8);
· 巴渝学者(2008)
成果获奖:
1. 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Chen, H& Jackson, T, (2008) Prevalence and Sociodemographic Correlates of Eating Disorder Endorsements amo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lts from China, European Eating Disorders Review, 16, 375–385),排名第一,2013.2
2. 中国青少年身体自我的影响因素研究(系列论文),重庆市自然科学三等奖,2011,10
3. 论文“中国青少年体重自尊的影响因素:一项18个月的纵项研究”获得重庆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10
4. 重庆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排名第三,《女中学生的现代素质的探索与培育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五;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奖,排名第二,“面向21世纪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2001。
6. 第二届国家教育类优秀图书二等奖,重庆市[直辖后]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大美育实验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 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审美教育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实验研究”,1997。
❸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的领导
院长:龚春燕,男,研究员,特级教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政协委员,民进重庆市委常委。主要社会兼职有:重庆市人民政府兼职督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香港创新教育学会名誉会长、美国北美华人教育协会理事等。其著作入选教育部《中国特级教师文库》和《教育家成长丛书》,创新学习案例入选人社部编撰的全国培训教材。先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创新学习论纲》等专著8部,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教育著作17部,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编《综合实践活动》等教材32册,在《人民教育》等权威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篇。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等研究课题16项。有15项成果获国家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及重庆市教委奖励。获国家级、省部级多项荣誉称号。
书记: 李丽,女,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曾任中等师范学校书记、校长,高校人事处长、二级学院院长。先后主持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获四川省、重庆市政府哲社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著作5部、参编教材多部。
副院长:沈军,男,中共党员,硕士,在读博士,兼任重庆市教育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先后担任原万县地区教委师范科副科长、重庆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重庆教育学院培训部主任和党院(外)办副主任。3次被评为省部级先进教育工作者。承担省部级课题2项,发表文章10多篇(核心刊物5篇),担任《派往明天的教师》副主编,荣获重庆市优秀教育著述成果一等奖。
❹ 重庆市涪陵区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多少
涪陵教委召开了关于教师绩效工资兑现的会议,会议决定,今年六月底前,教师绩效工资要绝对兑现,人平1.8万,百分之七十打卡,百分之三十作绩效考核,重点倾向于班主任(年平均要比一般教师多五六千)。
❺ 安世全的获奖情况
安世全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成果《立足行业 服务地方 突出特色,培养“专业+信息技术”人才》,2009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成果《“红岩网校”素质教育大平台建设与创新》,2009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成果《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培养多样化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获得重庆市2008年教学成果一等奖;成果《教学管理:困境与超越》,2010年获得重庆市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成果《“质量工程”实施体系的构建与创新》,获得重庆市2008年教学成果二等奖;成果《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得重庆市2004年教学成果三等奖;成果《深化工科数学教学改革 培养信息科学创造型人才》获得重庆市2000年教学成果二等奖。近五年,共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市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科技成果1项。
❻ 教育部关于批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具体包含哪些内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处理过异议项目后,在已经确定成为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共计有1355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将的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提交的《走向世界的中国数学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上海经验》、重庆市巴蜀小学校提交的《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提交的《助推县域三农转型升级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提交的《深职院——华为培养信息通信技术技能人才“课证共生共长”模式研制与实践》、四川大学提交的《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实践》、华中师范大学提交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探索实践》等6项成果。
❼ 孙鹏的荣誉奖励
1.2014年被西南政法大学授予首届“西政名师”称号;
2.2009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重庆市名师”称号;
3.2004年获第九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教学类)”二等奖;
4.2002年被遴选为重庆市首批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5.2012年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作品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法律实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6.2002年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作品为《民法教学模式改革》);
7.2010年入选搜狐教育、评师网联合发布的“全国最受欢迎百佳教授榜”;
8.2009年被“中国评师网”评为“重庆市最受欢迎十大教授”;
9.2001、2002、2003、2005年均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10.1998年、2003年被评为西南政法大学“优秀教师”;
11.2001年被西南政法大学学生评选为“我最喜爱的老师”;
12.1998年获西南政法大学教学竞赛优秀奖;
13.主持重庆市首批精品视频公开课《民法系列课程》,参与国家精品课程《民法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民法学》的课程设计,并担任核心教师。 14.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5.2013年获重庆市第二届“优秀中青年法学专家”称号;
16.2005年获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专著)一等奖(获奖作品为《物权公示论——以物权变动为中心》);
17.2010年获重庆市优秀期刊论文三等奖(获奖作品为《去除时效制度的反道德性——时效制度存在理由论》);
18.2006年获中国法学会“物权法研讨会”征文三等奖(获奖作品为《论不动产物权登记信息公开制度》);
19.2006年获西南政法大学第11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获奖作品为《物权公示论——以物权变动为中心》);
20.2004年获西南政法大学“世再科研优胜奖”;
21.2006年被评为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
22.2009、2013年被评为重庆仲裁委员会优秀仲裁员。
❽ 什么叫教学成果奖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家在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中颁授的最高奖项,每4年评审一次,获奖项目需在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中取得重大突破。
2013年已扩展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包含基础教育(含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含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奖励等级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个等级,授予相应的证书和奖金。
(8)重庆市教学成果奖奖金扩展阅读:
相关事件
1993年国家教委第二次奖励了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在高等学校中,形成了由国家法规所确定的,与科技“三项奖”所并行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制度。
1987年开始,国家教委每四年进行一次高等学校国家级教材奖励。原定于1996年进行的第三次国家级教材奖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并轨”。1997年国家教委成果奖中有438项教材参加了评审,117项教材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13项教材获得了一等奖。
第四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奖励额度,对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分别给予8万元、5万元和2万元的奖励。学校在国家奖励的基础上将给予一定程度的配套奖励。
❾ 倪志安的获得奖项
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与方法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方法论研究。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哲学研究》等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9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具有创新性学术著作8部,其他专著教材10部。获重庆市、四川省人民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有近20篇论文为《哲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全文转载或摘要推介。其生平业绩载入《中国社会科学家大词典(英文版)》《中国当代知名学者词典》《中华百年人物篇·现代卷》《世界名人录(第六卷)》等大型权威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