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党的十八大三大成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⑵ 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四梁八柱";哪四梁哪八柱
四梁八柱并不是具体到哪四梁、哪八柱,而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治国理政新理念框架的形象的比喻。
例如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每一方面都需要用制度来规范和保障。从制度上构建一个基本的全面从严治党的“四梁八柱”,既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需要,也是保证党自身先进性纯洁性的需要,更是党执政并长期执政的要求。
(2)八统一成果扩展阅读
“四梁八柱”,来源于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建筑结构,靠四根梁和八根柱子支撑着整个建筑,四梁、八柱代表了建筑的主要结构。古人可能想不到,这个词今天会用来形容包括改革在内的制度框架。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编著的《中国经济新方位》一书提出,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台,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突破;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全面铺开,完善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全面深化改革“四梁八柱”的主体框架的构建,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里程。
在司法体制改革领域,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大力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基础性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等10项改革,奠定了法院系统改革的“四梁八柱”。
在医疗改革领域,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表示,2017年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路线图、时间表细化为施工图,建立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和综合监管制度。“我们今年要把深化医改的立柱架梁任务做好。”
⑶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辉煌成就有哪些
十八大以来的最大成就是法制化道路初见成效,腐败现象有所好转。
⑷ 中共八大在搜索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什么成果
中国共产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这是我们党在建国以后第一次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代表大会的历史任务是,总结七大以来的历史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
这次代表大会从党的指导思想上提出的重要观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一、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国开始进入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
二、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
三、八大继续坚持1956年5月党中央提出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周恩来在大会上的报告详尽地论述了这个方针。他指出:“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地规定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把计划放在既积极又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以保证国民经济比较均衡地发展。”
四、关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陈云在这次代表大会上的发言中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情况将是这样: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
五、在国家工作方面,八大要求进一步地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继续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逐步地制定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六、在党的建设上,八大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
总之,八大的路线、方针是正确的,是党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的运用,也是毛泽东思想的新的发展,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经验不足,八大在有些重要问题上也还有不足之处。例如,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虽然指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这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但是对于这一科学论断所要求的党的指导方针和全部工作的深刻转变,对于如何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变化中坚持这一科学论断,还缺乏充分的认识。又如,正确地提出了反对个人崇拜的问题,但是在这次代表大会上对这个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制定更有效的防备和制止个人崇拜发展的措施,没有形成完备而牢固的党内民主制度。八大以后,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左”的错误,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的方针、意见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⑸ 关贸总协定支持8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的主要成果
贸总协定在48年中积极致力于国际贸易政策的协调,成功主持了八轮世界范围的多边关税与贸易谈判。谈判的具体时间、地点和主要成果见表10-1。
表10-1 关贸总协定历次多边贸易谈判情况简表
轮次
谈判地点和时间
参加方
谈判主要成果
第一轮
瑞士日内瓦
1947年4月-10月
23
达成45 000项商品的关税减让,使占应税进口值54%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35%;关贸总协定于1948年1月1日生效。
第二轮
法国安纳西
1949年4月-10月
33
达成近5 000项商品的关税减让,使占应税进口值5.6%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35%。
第三轮
英国托奎
1950年9月-1951年4月
39
达成8 700多项商品的关税减让,使占应税进口值11.7%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6%。
第四轮
瑞士日内瓦
1956年1月-5月
28
达成近3 000项商品的关税减让,使占应税进口值16%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15%。
第五轮
狄龙回合
瑞士日内瓦
1960年9月-1962年7月
45
达成4 400项商品的关税减让,使占应税进口值20%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20%。
第六轮
肯尼迪回合
瑞士日内瓦
1964年5月-1967年6月
54
以关税统一减让方式就影响世界贸易额约400亿美元的商品达成关税减让,平均降低关税35%;首次涉及非关税壁垒谈判,并通过了第一个反倾销协议。
第七轮
东京回合
瑞士日内瓦
1973年9月-1979年4月
102
以一揽子关税减让方式就影响世界贸易额约3 000亿美元的商品达成关税减让与约束,关税水平下降35%;达成多项非关税壁垒协议和守则;通过了给予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的“授权条款”。
第八轮
乌拉圭回合
瑞士日内瓦
1986年9月-1994年4月
123
达成了28个内容广泛的协议;货物贸易减税幅度近40%,减税商品涉及贸易额高达1.2万亿美元,近20个产品部门实行了零关税;农产品非关税措施实行关税化,纺织品的配额限制在10年内取消;GATT扩大到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建立WTO取代GATT。
关贸总协定第一轮至第五轮多边贸易谈判致力于关税的削减,使世界平均关税水平大幅度下降。第六轮谈判在关税大幅度减让的同时第一次涉及到非关税措施,主要就美国的海关估价及各国的反倾销制度进行谈判,美国、英国与日本等21个缔约方签署了第一个有关反倾销的协议,该协议于1968年7月1日生效。第七轮谈判在发展和完善关贸总协定体制方面作了更进一步的尝试,谈判范围远远超出前几轮,在继续大幅度削减关税的同时还达成了只对签约方生效的一系列非关税措施协议,包括反倾销协议、反补贴协议、政府采购协议、海关估价守则、进口许可证程序协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牛肉协议、国际奶制品协议以及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等。这次谈判还通过了对发展中缔约方的授权条款,要求发达缔约方给予发展中缔约方优惠待遇,发展中缔约方可以在实施非关税措施协议方面享有差别和优惠待遇。
关贸总协定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从1986年9月开始启动,到1994年4月签署最终协议,历时八年。这是关贸总协定的最后一轮谈判,因发动谈判的贸易部长会议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举行,故称“乌拉圭回合”。乌拉圭回合的谈判范围包括传统议题和新议题,其中传统议题涉及关税、非关税措施、热带产品、自然资源产品、纺织品与服装、农产品、保障条款、反补贴措施以及争端解决等;新议题涉及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等。乌拉圭回合谈判在上述各项议题上达成了框架性协议,是关贸总协定所主持的历次多边关税与贸易谈判中涉及的范围和内容最广、参与谈判的国家和地区最多以及涉及全球贸易金额最多的一次谈判。此外,乌拉圭回合取得的另一项重要成果是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临时性的关贸总协定。
纵观关贸总协定48年的存续期,它在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建立国际贸易新秩序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首先,经过八轮谈判,全体缔约方的平均关税水平从20世纪40年代末的40%左右下降到90年代末发达国家的4%左右和发展中国家的12%左右;缔约方还在非关税措施上达成了协议,非关税措施的应用受到了约束。其次,关贸总协定的管辖范围从商品扩展到了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等。再次,关贸总协定建立了一套有关国际贸易的原则和协议,提高了国际贸易管理的透明度,还协商处理了100多起缔约方之间的贸易纠纷等。最后,关贸总协定的正式缔约方从最初签署临时议定书的23个发展到1994年底的共128个,缔约方的贸易量占到世界贸易总量的90%以上,充分体现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广泛性。
⑹ 十八大期间中国高铁成就有哪些
2012年12月26日,世界里来程最长的源高铁——京广高铁正式全线通车
2014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高铁——兰新高铁全线贯通
2017年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动车行驶在京沪高铁江苏镇江段。
2017年9月21日,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铁——京沪高铁“复兴号”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
2016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位。
(6)八统一成果扩展阅读: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基础设施设计速度标准高、可供火车在轨道上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列车运营速度在200km/h以上。
高铁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以及不同的科研学术领域有不同规定。中国国家铁路局将中国高铁定义为设计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含预留)、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并颁布了相应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文件。
中国国家发改委将中国高铁定义为时速200公里及以上标准的新线或既有线铁路,并颁布了相应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文件,将所有时速200公里的轨道线路统一纳入中国高速铁路网范畴。
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专
1、全面加强党的属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2、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状况和风气明显好转。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
3、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把纪律挺在前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特权。巡视利剑作用彰显,实现中央和省级党委巡视全覆盖。
4、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⑻ 大秦帝国统一天下八大功臣分别是谁
战国初期的列强中,秦国并不起眼,那时的霸主是从晋国分出来的魏国,在魏文侯魏武侯两代国君和李悝吴起等名臣名将的共同努力下,依托强大的魏武卒的战力,魏国打遍诸侯无敌手。那时的秦国是被魏国欺负和追着打的,在吴起的一再打击之下,魏国连河西之地都丢了,被压制在洛水以西无法动弹。
自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灭六国,秦国能臣名将辈出,其中功劳最大的文治方面商鞅第一毫无疑问,武略方面白起和王翦两人可以相提并论。
⑼ 4、 求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从1979年到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加到56.9万亿元.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四位,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从1979年到200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由0.40382万亿元增加到20.94万亿元.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二: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到2006年底全国城镇居民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1.87亿人,1.12亿人,1.57亿人和1.02亿人;农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374万人.到2007年6月,全国共有2235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人民的总体健康水平已经超过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
三: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日益完善,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正在形成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一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
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许多民主党派人士担任政府职务.基层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开始形成.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努力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一大批研究成果
六:民主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七: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八: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
人民解放军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主线,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九: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主张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国际事务.中国已经同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睦邻,安邻,富邻政策指导下,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日益加强。
十: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
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党和国家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确保小康社会建成。
(9)八统一成果扩展阅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确立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有利于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
(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建立。展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前景,有利于凝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是惠及十几亿人民的目标。这一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极具凝聚力和号召力,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的祖国必将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建立,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动力
不仅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现代化的空前积极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动力,而且也有利于鼓舞他们的斗志,从而为把中国建设成为“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