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泸州成果

泸州成果

发布时间:2021-07-28 02:42:53

⑴ 泸州是那省的

风光旖旎的泸州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地处长江和沱江汇流处。辖江阳、龙马潭、纳溪三区和泸县、合江、叙永、古蔺四县。幅员12243平方公里,人口462万。气候温和,物产富饶,荔枝、龙眼等佳果久负盛名。境内江河纵横,素有"鱼米之乡"、"天府粮仓"之称。泸州又是多民族聚居地,民风纯朴,民俗独特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泸州古称江阳, 夏、商时属梁州之域,西汉景帝六年(前151年)设置江阳县,萧梁武帝大同年间(535—546年)建置泸州。1949年,设置泸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5年改称泸州专员公署,1983年泸州市改为省辖市。 两千多年的文明史为泸州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和众多的文物古迹。汉代画像石棺、 宋代报恩塔、四百年国宝窖池、明代龙脑桥、明代玉蟾山摩崖造像、 清代春秋祠、清代尧坝镇东岳庙及古街道民居群等古迹遍布泸州境内。美丽富饶的土地,生生不息的文化,孕育了泸州人不屈不挠、奋发拼搏的精神品格。宋、元之际,蒙古军入蜀,泸州筑城于合江神臂崖坚持抗战35年之久,“天生的重庆,铁打的泸州”由此而得名。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遗址、泸州起义指挥部、朱德纪念馆以及朱总司令亲笔题写的“救民水火”、“护国岩”等革命遗址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土地肥沃,物产富庶。具有春荣夏艳秋实冬秀的江南特色。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农、林、牧、副、渔业提供良好的条件,成为四川省的粮、猪、林、烟、果、中药材等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罗沙贡米、泸州桂圆、合江荔枝、纳溪柚子、古叙优质“云贵型”烤烟等,远近闻名。
“泸州老窖”、“古蔺郎酒”举世闻名,使泸州拥有“酒城”的美誉。年产合成氨80万吨 、尿素124万吨的泸天化(集团)有 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尿素生产企业,被列为全国十八个化工基地之一,中国500家 最大工业企业和最佳经济效益企业。长江工程机械集团属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集团之一 ,以长工集团为龙头的50多家机械工业企业可生产近20个大类、2000多个品种规格的机械产品。医药、建材、精细化工、印刷包装业等都具有相当规模。储量丰富的天然气、古叙优质无烟煤,使泸州成为西南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泸州为云、贵、川、渝四省市结合部的物资集散地,商品市场繁荣,发展迅速,已形成了一大批有规模、上档次的综合集贸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佳乐广场、王氏商城、沱江批发市场、 电脑商城等都具有较大的辐射力。�
。隆纳(隆昌到纳溪)高速公路已建成并与成渝高速公路相连接。泸州至北京、上海、广州、海口、昆明 、贵阳等地的直达航班已开通。泸州港已成为四川长江上游常年通行1000吨级船舶的港口和四川省的长江第一大港。泸州港集装箱多用途码头是年吞吐量5万标箱的直立式综合性码头。 通讯网络先进高效。已建成国内互联网上规模最大、信息最齐全的酒类专业网— —中国酒类信息网。中国西部农副产品市场信息网、中国液压元件信息网 、中国名酒信息网即将建成。城区建设已初现大城市雄姿。人居环境优越,滨江路荣获2000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的良好范例称号。城区绿化覆盖率40.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57平方米。投资软环境极大改善,“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加强。�
文化发展,科技进步。伴随经济的发展,泸州市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广播、 电视、体育等事业迅速发展。市内有泸州医学院、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等高等院校5所,中等专业学校7所,专业科研机构20个,三甲医院 1个,二甲医院11个,科技人员近6万人,多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部委、省级奖项。大力实施 “科教兴泸”战略,开展了科技人才库、科技项目库建设,启动了民营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以生物技术、绿色环保、信息技术工程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全市“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9.5%,广播电视实现了市到县区光纤联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⑵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认识

1.2.1 取得的主要成果

1)系统地划分了四川盆地及周缘构造体系类型:纬向构造体系、华夏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及弧形构造体系等,各构造体系之间形成斜接,反接、叠加及穿切等复合联合关系,构造体系演化具四大明显特征;第一古构造体系控制构造-沉积迁移作用;第二构造体系叠加复合作用;第三构造体系差异性,即:同一个构造断裂带两端活动性及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2)深化了单一构造体系或多构造体系的复合控油源区及生、储、盖组合分布,如川西上三叠统及侏罗系油气区主要受控于华夏构造体系和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复合作用。

3)建立了3种构造体系控油模式:①新华夏构造体系与纬向构造体系联合控制广福坪气田模式;②反“S”型构造体系控制下的永宜气田,石油沟-东溪油气田及相国寺气田等;③纬向系与经向系联合作用下形成纳叙气田。

4)总结了四川盆地油气分布规律:①各时代古隆起控制油气田分布,如乐山-龙女寺、泸州、开江、大兴、江油-绵竹等古隆起及周围是油气田分布重要地区;②各时代区域性不整合面控制油气分布,如震旦系与寒武系、寒武系与奥陶系、奥陶系与志留系、志留系与泥盆系、泥盆系与石炭系、中三叠统与上三叠统等,这些区域性不整合面经历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和淋滤作用,造就了程度不同的碳酸盐岩缝、洞、孔储集体,有利于油气富集成藏;③沉积相控制油气田分布,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和侏罗系碎屑岩的三角洲相,及石炭-二叠系的礁滩相,均是油气田分布有利地区(带);④多期不同方向应力作用形成多组裂缝是油气有利聚集地区(带)。

5)指出了四川盆地油气勘探有利地区和勘探方向:①5个古隆起及周围地区(乐山-龙女寺、泸州、开江、大兴及江油-绵竹);②石炭系-中三叠统碳酸盐岩礁滩相带;③上三叠统和侏罗系碎屑岩三角洲及河道砂体区;④多个区域性不整合面碳酸盐岩缝、洞、孔发育层(带);⑤各时期多应力方向形成的多组裂缝区(带)是油气聚集的重点,如川西和川中须家河组。

1.2.2 创新点

1)首次系统地划分了盆地及周缘地区构造体系类型,即华夏构造体系、纬向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经向系及弧形构造体系及其复合、联合关系。

2)首次恢复了在构造体系控制下的各时代盆地原型,即元古宙裂谷盆地、震旦-奥陶纪裂陷克拉通盆地、志留-泥盆纪挤压、克拉通盆地、石炭纪-中三叠世克拉通内坳陷盆地、晚三叠世-新近纪前陆盆地。

3)建立了3类构造体系控油模式:①纬向和新华夏体系复合型;②反“S”型;③纬向构造体系与SN向构造复合型。

⑶ 成都有哪些文化成就

开明王迁都成都

【开明王迁都成都】公元前4世纪,古蜀国开明五世(一说九世)废帝号称王,迁都赤里(今成都上南大街一带),建立庙宇,成都首次成为都城。

秦惠文王灭蜀

【秦惠文王灭蜀】公元前316年(周慎靓王五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蜀国内乱,蜀王派兵伐苴侯,苴侯求救于秦。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伐蜀,古蜀国灭亡。

张若筑成都城

【张若筑成都城】公元前311年(周赧王四年,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十月,秦惠文王派兵平定蜀国叛乱后,蜀守张若仿咸阳建制兴筑成都城,公元前310年(周赧王五年)九月完工。成都城分大城和少城,城曲缩如龟,成都因此又名"龟城"。

文翁兴学

【文翁兴学】西汉景帝年间(前156~前141),庐江文翁任蜀郡太守时,提倡教育,派人至京师太学学习,学成归来委以重任,并在成都城南修建石室学宫(在今成都石室中学),重奖品学兼优的学生,开蜀中官府办学之先河。

刘备成都称帝

【刘备成都称帝】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刘备领军灭刘璋,自领益州牧。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与魏、吴成三国鼎立之势。蜀汉于公元263年被魏攻灭。

李特、李雄据成都

【李特、李雄据成都】西晋惠帝永宁元年(301)十月李特率众攻占成都,建立农民政权。公元306年,其子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公元338年其后继者改国号"汉",史称"成汉"。"成汉"政权前后历6世,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国亡。

唐朝皇帝避居成都

【唐朝皇帝避居成都】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因"安史之乱",玄宗入蜀避居成都。玄宗返长安后,唐朝政府升成都为"南京"。唐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僖宗避乱入蜀,在成都居住3年。

浣花夫人卫成都

【浣花夫人卫成都】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泸州兵马使杨子琳趁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崔宁奉诏入朝之机,乘虚突袭成都。崔宁之妾任氏(人称浣花夫人)出家财募众数千人,自帅以击之,杨子琳败走,成都得保。任氏护卫成都有功,朝廷封她为冀国夫人。成都人奉她为守护女神,后在成都西部浣花溪畔兴建了浣花夫人祠。

芙蓉花开成都城

【芙蓉花开成都城】五代后蜀后主孟昶喜赏名花,偏爱芙蓉,下令在都城成都的城墙上遍植芙蓉树,并派专人护理。后人继承此俗,遍地栽植芙蓉树,每到秋季,芙蓉花开,满城锦绣,花香四溢,成都因此得名"芙蓉城"。芙蓉现为成都市市花。

三范修史

【三范修史】三范指北宋学者范镇、范祖禹、范冲,均为成都华阳县(今双流县)人。范镇参加纂修《仁宗实录》、《起居注》、《新唐书》、《类编》等书;范祖禹是范镇侄孙,纂修了《神宗实录》、《唐鉴》,并担任司马光修撰《资治通鉴》的主要助手;范冲是范祖禹长子,曾主持重修宋神宗、宋哲宗两朝实录。三范在中国史学、文学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范祖禹所撰的《唐鉴》12卷,被誉为"深明唐三百年治乱"的史学名著。

设置益州交子务

【设置益州交子务】"交子",中国最早的纸币,是商人之间货款的支付凭证。"交子"最早出现在公元1008年,初在成都民间发行流通。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宋朝政府在成都设置益州交子务,统一管理交子的发行与流通。

张献忠据成都

【张献忠据成都】清顺治元年(1644),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张献忠攻占成都,建立大西农民政权,改元大顺,自称大西王。

石达开就义科甲巷

【石达开就义科甲巷】清同治二年(1863),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兵入川,攻成都未成,在大渡河紫打地(今四川石棉县安顺场)被清军诱俘解至成都,同治二年五月初十被杀于成都科甲巷。

创办尊经书院

【创办尊经书院】清同治十二年(1873),四川学政张之洞集资在成都文庙街西侧石犀寺附近修建尊经书院,光绪元年(1875)春建成开学。书院以人才荟萃著称,王运、宋育仁等曾先后担任书院山长。尊经书院培养出了大批人才,近代四川诸多"蜀学鸿儒"和杰出人物,如杨锐、廖平、宋育仁、蒲殿俊、张澜、吴虞、吴玉章等均曾是书院的学生。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书院扩建为四川省高等学堂(四川大学前身)。

创办四川机器局

【创办四川机器局】清光绪三年(1877),四川总督丁宝桢在成都东门下莲池创建四川机器局,次年建成投产,这是四川最早的军用工厂。后规模不断扩大,辛亥革命后改称四川兵工厂。四川机器局是洋务运动在四川最突出的成果,客观上刺激了四川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四川保路风潮

【四川保路风潮】清宣统三年(1911)五月九日,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当劫夺商办铁路的"上谕"传到成都时,立即遭到成都立宪派的强烈反对。同年六月,清政府与英、美、法、德四国银行团签订"借款合同",其夺路款、卖路权的阴谋完全败露,成都绅商于六月十七日在岳府街铁路公司成立保路同志会,誓死"破约保路",保路风潮迅速由成都扩及全川。九月七日,四川总督诱捕保路同志会蒲殿俊、罗纶、张澜等人,屠杀请愿民众,制造"成都血案"。九月八日,成都附近的保路同志军揭竿而起,围攻成都,全川同盟会员借机发动了武装起义。四川保路风潮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日军轰炸成都

【日军轰炸成都】抗战期间,日军多次轰炸成都,其中大规模轰炸有两次。1939年,成都市中心遭日机轰炸,数百平民被炸死。1941年,日机108架对成都实施大轰炸,死伤1000余人。

成都市人民政府成立

【成都市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12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成都。1950年1月6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成立,周士第任市长。

⑷ 张问陶的个人成就


张船山一生致力于诗、书、画,造诣精深,其诗被誉为清代“蜀中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诗作5000余首,今存3500余首,表现了他独特的思想个性和艺术风格。对于诗歌创作,他主张抒写性情,强调独创,反对摹拟。诗作多描写日常生活。作品较好的是一些纪游、写景、题画之作,如《嘉定舟中》、《泸州》、《瞿塘峡》、《巫峡同亥白兄作》、《下新滩》、《空□峡》、《题李墨庄前辈归槎图》等。亦间有反映白莲教起义和清军腐朽的作品,如《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十八首》、《乡愁五首》、《庚申六月寄亥白兄成都》等。他的诗风清新自然,以七绝最胜,但有一部分诗篇情调沉郁。著有《船山诗草》20卷,清嘉庆二十年(1815)刊行;《船山诗草补遗》6卷,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刊行,两书共收诗3000余首。1986年,中华书局将《船山诗草》(包括补遗)列入“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出版,2000年重印。这是目前最完备、最通行的张船山诗集。著名文史专家胡传淮著有《张问陶年谱》(2000年巴蜀书社出版、2005年修订再版)、主编有《张问陶研究文集》(2009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主编《张问陶家族诗歌选析》(2012年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成镜深、胡传淮等编有《船山诗草全注》(180万字,2010年巴蜀书社出版),有助于张问陶研究。
清人评论其诗“生气涌出,沉郁空灵,于以前诸名家外又辟一境”,是“太白少陵复出”。书师米芾,险劲放野,别具一格。其画,近似徐青藤(徐渭),不经意处,皆有天然,尤善画猿、马、鹰、鸟等,“墨猴”画技艺尤精。传世作品有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芍药》扇等。杨守敬说其:“乾嘉间之书家,莫不胎息于金石,博考名迹,惟张船山,宋芷湾绝不依傍古人,自然大雅,由于天分独高,故不师古而无不合于古”。张问陶是乾嘉诗坛泰斗、清中叶诗冠、三百年来第一人。
张问陶弟子有崔旭、梅成栋、姚元之等,合称“张门三才子”,受张问陶影响巨大。 张问陶的绘画亦集明四大画家(沈周、唐寅、文征明、仇英)之技艺精华而挥笔自如、线条流畅,工笔精湛、韵味宏厚,技艺一绝、别具风格。画山——险峻陡峭。画树——枝粗叶茂。画面清爽,工笔水墨相间,图纹转折如行云流水,图文并茂。如《深山隐居图》。

⑸ 泸州是卫生城市吗

泸州市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历程
--------------------------------------------------------------------------------

发表日期:2008年9月1日 出处:城乡卫生科 作者:小熊

1990年8月,在第一次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比中,泸州市被评为全省地级市倒数第一名。同月,泸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指挥部成立,市长曹锡森亲任指挥长和市爱卫会主任。

��1991年12月,市委、市政府召开“1991年度创卫暨爱卫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曹锡森市长作了题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把全市爱国卫生运动推上新台阶》的讲话。

��1992年2月, 市政府制定了泸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规划,提出“争取在1992年达到全国卫生城市标准,1995年或稍长一点的时间内,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1992年9月,以四川省爱卫会副主任兼省爱卫办主任殷大奎为团长的第二次全国城市卫生检查团四川省第四团对泸州市创建工作进行了检查考核。泸州市被评为全省地级市第一名。

��1992年12月,全国爱卫会命名泸州市“全国地级市十佳卫生城市”称号。

��1993年4月,泸州市确定了“抓巩固、保十佳、上台阶,用三年时间争创国家卫生城市”的奋斗目标。唐宁市长任新一届市创建指挥部指挥长和市爱卫会主任。

��1993年12月,泸州市获全省灭蝇先进城市(区)称号;1994年10月,获全省灭蟑螂先进城市(区)称号;11月,获全省“健康教育优秀奖”,名列全省地级市第一名。

��1995年1月,泸州市政府制定了1995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攻坚计划,并从元月1日起实施攻坚迎国检任务目标倒计时。

��1995年7月,以全国爱卫办副主任苏菊香为组长的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鉴定组对泸州市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考核组宣布泸州市创建工作达到了《国家卫生城市检查考核标准实施细则》的基本要求。11月6日,全国爱卫会命名泸州市为国家卫生城市。

��1996年1月22日,唐宁市长从北京捧回“国家卫生城市”金牌。当天举行了隆重的接牌仪式和盛大游行,市民欢心鼓舞,全市一篇欢腾。市委书记杨运洪从唐宁市长手中接过金牌,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1996年4月3日,《中共泸州市委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巩固发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的决定》提出了在2010年前后把我市创建为“生态城、健康城、花园城”的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有力措施。

��1996年4月5日,在泸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庆功表彰大会上,市委书记杨运洪、市长唐宁分别作题为《乘风破浪,继往开来,夺取巩固发展创卫成果的新胜利》和《为全面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成果而努力》的重要讲话。

��1996年9月5日,在泸州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查暨灭蚊、灭鼠创先达标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杨运洪、市长唐宁分别作题为《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严肃纪律,确保我市国卫复查取得优异成绩》和《大动员攻坚迎复检,齐参与创优争第一》的重要讲话。

��1996年10月24日,泸州市国家卫生城市通过了第一次复查,并通过了灭鼠先进城市的复查,创灭蚊先进城区达标。

��1997年4月3日,泸州市编委员发出《关于建立泸州市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委员会的通知》;6月9日,市政府召开市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委员会成立大会,市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司职。

1999年4月8日,第四次全国城市卫生检查团四川省第四分团来泸检查,我市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第二次复查。检查团一致认为:泸州市自1995年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后,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的工作,在全市上下进一步深化创卫意识,把创卫工作提高到“抓创卫就是抓经济、抓开放、抓发展、抓稳定”的高度来开展爱国卫生工作;把创卫工作同两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并作为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来对侍,深受群众拥护。

市长先开金提出:当前应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创卫工作丝毫不能松懈,要在保持好现在的创卫成果的同时,集中精力完善检查团指出的一些薄弱环节。其次,现在就开始着手研究,今后如何持之以恒,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创卫成果,如何进一步健全科学的、合理的管理体制。比如门前“三包”问题,卫生监督员问题,不能靠一时的突击,要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使之制度化、法制化、科学化。第三,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我们不能停留在现在创卫这个层次上,要瞄准泸州创建第一流的现代化大城市的宏伟目标,向环境、健康、生命为主题的目标迈进。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创卫工作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一个层次高过一个层次,真正把两江汇合的泸州建设成为一个美丽的健康城、花园城、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名城。

2001年9月,肖天任市长任市爱卫会主任,同年9月28日,我市灭蝇工作通过复查,继续保持省级灭蝇先进城区称号。

2002年10月,市委书记徐波强调:基本卫生问题解决不了,没资格谈“三个代表”。2002年10月23日,我市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第三次复查。肖天任市长首次提出:认真研究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和科学机,采取更为科学、系统、有力的手段管理好国家卫生城市。并提出把“金牌必保,丢分必究”改为“金牌必保,回潮必究”。

2003年6月,泸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构建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提出了高质量巩固发展国家卫生成果,做到大街小巷一个样、白天晚上一个样、检查不检查一个样,把我市建设成为最适合人居、最适合创业的城市的目标。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的基本框架基本形成,打破了“突击——迎检——回潮”、“再突击——再迎检——再回潮”的怪圈,正朝向国家卫生城市精品迈进

2004年2月,古蔺县双沙镇被省爱卫会命名为四川省卫生镇。12月,合江县被市政府命名为市级卫生县城,至此,我市四个县均建成市级卫生县城。

2005年1月,泸县被省爱卫会命名为四川省卫生县城,龙马潭区石洞镇被命名为四川省卫生镇。3月,为部署我市接受国家卫生城市第四次复查考核和城区灭鼠第二次专项复查考核工作,中共泸州市委办公室、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和城区灭鼠第二次专项复查的意见》,8月,中共泸州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代理市长朱以庄继任泸州市第五届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9月20日至22日,省政府副省长、省爱卫会副主任刘晓峰率四川省卫生城市复查团,对我市近3年来国家卫生城市的巩固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复查。复查团一致认为:泸州市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得到巩固并有新的发展,复查合格,建议报请全国爱卫会予以确认。

2006年7月26日,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实施意见》;9月1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泸州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紧急工作会》,市长、市爱卫会主任朱以庄作迎检工作安排,市委书记袁本朴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2007年2月,全国爱卫会发出了《关于对2006年国家卫生城市(区、镇)复审工作的通报》(全爱卫发[2007]2号),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06年对国家卫生城市(区、镇)的复审结果:我市等43个市被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我市再夺国卫金牌,是全市人民辛勤努力的结果,是泸州的光荣和骄傲,必将鼓舞全市人民为构建和谐泸州,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不断奋进。

2007年5月,中共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朱以庄任泸州市第六届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

2007年8月,泸州市创建文明城市指挥部工作简报第20期转发了《四川省文明城市考评第六组关于泸州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明查工作的考评意见》,充分肯定了我市“创建工作成效突出”,“城市管理非常到位,街面整洁,设施完好,整个城市呈现出一派美丽、卫生、秩序井然的良好景象”。

2007年12月,泸州市荣获四川省“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电视大赛总决赛全省第二名。

二○○八年八月六日

⑹ 泸州市杨邦国的成就有哪些

1941年生,笔名杨君、羊羊。四川渠县人。1961年肄业于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泸州市川剧团编剧、泸州市文化局创研室创作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泸州市文联副主席、泸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二级编剧。《泸州文艺》副主编。1978年开始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川剧剧本、电视文学剧本。主要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冤家》、《会撒"窝子"的人》、《岩上那古寨》等。剧作有新编历史川剧《轵侯剑》、大型现代川剧《朱德和他的同学们》。三集电视连续剧《泸州起义》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轵侯剑》一剧获四川第一届振兴川剧调演优秀剧目奖、剧本创作奖及1985年文化部举办的全国优秀剧目调演鼓励奖。1999年创作大型现代川剧剧本《星陨长空》,该剧由泸州市川剧团会同四川省川剧院联合排演,参加文化部、四川省、重庆市联合举办的川剧汇演,该剧获得银奖。2002年《邦国剧作选》由中国戏剧家出版社出版。

⑺ 泸州医学院更名争议事件的事件过程

2013年3月,泸州医学院启动更名“四川医科大学”工作,并将其列入学校“十二五”发展战略的重点工作之一。泸州医学院建立了8个专项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材料撰写等工作任务,各小组组长均由该校领导担任。
2013年年6月,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召集泸州市、四川省教育厅、学校主要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同意学校更名四川医科大学列入四川省政府“十二五”规划。7月,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带领市发改、国土资源、住建、环保、卫生、教育、国资、体育等部门负责人,到泸州医学院城北校区调研工作,现场解决问题。他要求,要拿出超常规举措,落实专人负责,跟踪盯紧各项报件的审批,“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一事必须成功”。事实上,泸州市委其后还专门成立了“推进泸州医学院新区建设和更名工作领导小组”,蒋辅义亲任组长。
2014年,更名成了泸州医学院全校整年的中心工作。4月21日,泸州医学院发给四川大学的函件,里面称:“泸州医学院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拟将学校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经核查该名称与贵校华西医学中心历史上所使用过的‘华西协和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名称不重合,请贵校大力支持我校更名工作。”
2014年5月27日,四川大学校务会对泸州医学院更名问题进行了研究,明确做出了“不同意给予泸州医学院证明”的决定,并专门给泸州医学院回函表明立场,同时将回函抄送给四川省教育厅。
2015年2月26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2015年新设置高等学校和经过筹建“去筹”正式设立高等学校的公示》,泸州医学院更名“四川医科大学”也在公示之列,公示期20天。教育部称,公示期间从未收到任何单位和个人反映不同意见。
2015年4月28日,教育部发函同意泸州医学院改名“四川医科大学”。其后,新校门、新校徽、新公章、新官网陆续发布。
这一更名引起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海内外老校友的反对。随后,将近900名老“川医”校友在给教育部长的公开联名信后署名,其中30%来自海外。他们要求撤销这一决定。
2015年6月6日,“四川医科大学”的新校牌正式授予,泸州市委市政府还为该校颁发了总额为1亿元的“高端人才引进基金”。6月11日,该校发布公开招聘公告,招聘教学、教辅工作人员等共计80人。
2015年6月9日,四川大学也正式向教育部发函,表态“不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四川大学校长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还透露,校方如今“已正式向教育部提起行政复议”。
2015年6月16日,南方都市报以《泸州医学院更名四川医科大学 四川大学发函反对》为题进行报道,引发舆论关注。
2015年6月17日下午,教育部派专人到四川大学听取意见,川大提出“为何在川大明确答复不同意的情况下泸州医学院仍坚持使用此名”、“为何泸州医学院更名专家评审委员会中无川大医学权威”等质疑。
2015年6月19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称,针对该起行政复议,教育部规划司等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听取多方意见,暂未有明确结果。
2015年6月27日,四川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学生中传出消息称,教育部要求将其校名改为“四川第二医科大学”。
2015年6月28日,网友上传的图片显示,多名四川医科大学学生表达观点,“扎根基层服务全川实至名归有何不可”、“竭尽全力捍吾川医大”,有的还表示“四川医科大学学生会全力捍卫我校更名成果”,还有不少学生说要“坚决捍卫合法合理的四川医科大学”。从图片能看出,有些学生在挥舞胳膊,情绪激动。
2015年12月14日,教育部发函(教发函[2015]144号)同意四川医科大学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
2016年1月17日,四川医科大学再次更改,新校名:“西南医科大学”的招牌挂上。相对上次更换校名的八方朝贺,此次,泸州医学院显得低调,但依旧无法阻止校名的再掀波澜。网友“华西川医”在微博上发布了多张显示为“西南医科大学”校名招牌的图片。图片中学校门口的公交站牌显示,泸州市222路、236路、288路公交车在该站点的站牌已经写上了“西南医科大学”的新站名。
2016年1月19日,多个消息源显示,作为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西南医院,势必反对这一更名。
2016年1月26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对泸州医学院再次更名事件中的热点问题作出了解释:1、考虑到高校校名之间历史和传承关系以及区域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实际情况,为维护相关高校合法权益与教育系统和谐稳定局面,同时从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高等教育服务西南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能力,优化区域高等教育布局出发考虑,所以同意四川医科大学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 2、变更为‘西南医科大学’并不意味着学校层次规格的提高,而是反映了教育部和四川省希望该校利用其地域优势,发挥其办学特色,更多承担服务西南地区基层医疗事业的功能定位。3、针对此前“泸医”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时曾予以公示,而此次更名却未见公示一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四川医科大学”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属高校名称同层次变更,由教育部直接审批,并无公示的程序要求。

⑻ 泸州市叙永县的大概生活条件情况如何

泸州市叙永县的大概生活条件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一、文化事业

2013年,叙永县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8个,新建53个民生篮球场,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和广场文化活动52场。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1917.8公里,有线广播电视用户40717户,数字电视用户26432户。[2]

二、教育事业
2013年,叙永县共投资275个教育建设项目1.7亿元新建、维修、改造校舍,新建校舍13.17万平方米,高考本科上线732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加快推进,投入科技创新资金1332万元,对31个项目给予立项支持。全县共有小学38所,在校学生6.4万人,专任教师2804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6%;普通中学37所,在校学生2.8万人,专任教师174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70人,专任教师18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3211人,专任教师89人。[2]

三、医疗事业
2013年,叙永县440个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实现基本全覆盖,职工医保98.5%,居民医保参合率96.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2%。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05个,实有床位2180张,卫生技术人员1663人,其中执业医生494人,执业助理医师218人,注册护士548人。[2]

四、体育事业
2013年,叙永县组织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33余场(次),获得省级以上金牌56枚、银牌25枚、铜牌12枚;省级团体第1名2个、第2名1个;省级团体一等奖6个。[2]

五、基础设施
2013年,叙永县采用环状网供水,日供水能力2万吨以上,水质稳定良好。原有总装机容量近3万千瓦,年供电16万千瓦时,装机容量3万千瓦的四川泸州黄浦电力公司叙永双桥煤矸石火力发电厂已建成投入使用,有35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站2座,10千伏开关站1座,并与川南电网和贵州省毕节电网联网供电。叙永县已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光纤化,支撑系统智能化。程控、移动、小灵通等通讯网络遍布城乡各地。县城天然气供气管网全面建成,日供气能力8万立方米。

阅读全文

与泸州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