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十个防疫小知识
一、处理食物时注意生熟分开,近期,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频频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因此在处理生鲜/冷冻食物时要特别注意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二、排队等候时保持一米距离,新冠病毒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喷溅传播,排队等候时人员容易聚集,应注意保持1米以上距离。
三、清洁时别忘手机等小物件,新冠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手机、鼠标、键盘等高频接触的小物件尤其要注意清洁,定期消毒。
四、使用公厕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公共厕所容易藏污纳垢,加上人员流动较大,若消毒不及时,环境中容易残留病毒。进入公共厕所时应先戴好口罩。
五、在电梯、电影院等密闭场所时注意个人防护,在狭小的空间,人与人之间距离小,环境密闭、空气不流通,更利于新冠病毒传播。
六、戴口罩时要正确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病毒的重要防线,正确佩戴口罩除了能预防新冠肺炎,还能预防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
七、上班途中需谨慎,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八、入楼工作、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九、上下班路上,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十、公务出差须佩戴口罩出行,避开密集人群。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乘坐的车辆内部及门把手建议每日用75%酒精擦拭1次。乘车须佩戴口罩。
㈡ 防疫小故事50字
打喷嚏用手捂住,洗手洗五分钟以上
㈢ 十个防疫小知识是什么
01、戴口罩,测体温,常态防护做到位。
02、少扎堆,不聚集,公勺公筷用起来。
03、节假日,少串门,网上信息传祝福。
04、一米线,保持好,公共场所少停留。
05、非必要,不离乐,风险地区禁前往。
06、外地回,要报告,健康管理要遵守。
07、备年货,列清单,电子支付省时间。
08、冷链品,慎购买,检测证明要看清。
09、有症状,早诊治,健康异常要说明。
10、抗新冠,重预防,严防严控别懈怠。
㈣ 生活中的防疫小妙招
生活中防疫有小妙招,以上班防疫小妙招做个说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专家表示,工作场所应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保证集中空调系统运转正常,关闭回风系统,采用全新风运行,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
会议非必须,不举办
在疫情防控期间,按照“非必须,不举办”的原则,尽量减少或避免举办大型会议及室内外群众性活动。
如必须开会建议召开视频或电话会议,或将大的聚集会议拆分成小型会议,减少每个会场的聚集人数,避免不同会场之间的人员流动。
在会议场所入口处设置体温检测岗,提供一次性口罩,供参会人员使用。
会议应尽量控制参会人数,会场内座位的摆放尽量增加间距,参会人员间隔距离不少于1m,每人占有面积不少于1㎡/人(参照WHO每人间距不少于1米的要求)。
工作中个人健康防护六注意。
1、不带病上班,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时,应佩戴口罩及时就医。
2、处于单人办公环境下的工作人员原则上可以不佩戴口罩。处于多人办公环境下的工作人员,办公环境宽松、通风良好,且彼此间确认健康状况良好情况下可以不佩戴口罩。其它工作环境或无法确定风险的环境下应佩戴口罩,通常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3、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外出回到家,一定要先洗手。
4、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5、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加强清洗和消毒。
6、尽量避免乘坐厢式电梯,进入电梯应佩戴口罩,尽量减少接触电梯表面,减少用手揉眼、抠鼻等行为。
㈤ 小学生防疫小先锋事迹怎么写
写作思路:从“防疫”的写作目的、中心主旨入手,结合自身感受,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正文:
前一段时间,日本支援武汉的一张照片火了,2020年庚子鼠年,一个被诅咒的年份,我国武汉爆发了“新冠”病毒,消息一传出,各国纷纷解囊相助,可为什么偏偏是日本火了呢?
没错,看了这张火爆全国的照片后,你会发现日本捐赠的物资箱上赫然印着八个大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话是盛唐时期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佛法时,日本长屋亲王命人制作的一千件袈裟上的绣字。
整句偈语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当年著名的鉴真大师被上面的偈语所感动,这便有了鉴真东渡的历史佳话。中国字、中国诗,是多么的美啊!可叹的是,在有些中国人只会喊“中国加油”、“武汉加油”这样的口号时,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应用传播,已经超过了我们中国人。
“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诗可能有些人是第一次听,而更多的人不知道这句话就镌刻在扬州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前的石碑上。日本还曾把物资捐赠给湖北、辽宁和四川等地,猜猜物资箱上都写了些什么呢?
还是汉诗!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等等,这美好的字眼是多么的温暖人心啊!
我们中国人也背诗,却更多的是为了考试而背诗,为了表演而背诗,日本人虽不太懂汉诗,却精心挑选了最恰当、最友好的诗写给我们,我们应该感到惭愧,更应该大力学习弘扬自己的国学!
㈥ 中国战略防疫取得重大成果的根本原因
中国防疫取得成果的重要原因:一是万众一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二是国家的布控做的好。三是防疫宣传和监督做的好,人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最重要的是人民对国家有信心。
㈦ 防疫小知识内容有哪些
1、外出购物保持距离很重要。在外出购物之前,需提前列好购物清单,以减少外出逗留时间。外出时全程佩戴口罩,并尽量选择步行。到达商场后应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购物时不闲逛、不闲聊,并与别人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选择合适商品后,可选择电子支付,避免增加不必要的接触。
2、在公共场所活动时,尽量少乘坐厢式电梯,少参与聚会。公共场所就餐也应选择错峰分开就餐的形式,离开公共场所后要立即洗手。同时,公共场所也应保持室内清洁,经常通风。
3、乘坐列车、飞机、地铁等公共交通时,注重个人防护是关键。我们需要全程佩戴口罩,随时配合工作人员做体温检测。保持手的卫生,在打喷嚏时需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选择“分散坐、少交流”的模式乘坐公共交通,下车后需及时洗手。
需要注意的是,在乘坐出租车时,要适度开窗通风,下车前索要发票;乘坐长途汽车时,在服务区就餐要与他人保持距离,并保留乘车票据。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请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另外,居家防护也需提高警惕。除了做好勤洗手、室内常通风,我们还需合理膳食并进行适度运动。在心理上需要保持平和心态,正确认识疫情,做到不信谣、不传谣。适当减少外出时间,即便需外出,也应佩戴口罩,打喷嚏捂住口鼻,不在人群中扎堆。
5、同时,从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和高风险地区返回的人员应主动进行登记,按规定接受集中或居家隔离14天,积极配合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并按要求就医。
㈧ 中国防疫取得阶段性成果,成为“世所罕见”源自哪些因素
中国防疫取得阶段性成果,成为世所罕见,源自于哪些因素?首先呢是中国的社会制度大回,社会答大政府,他统一了防疫的步伐,20有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体育集体抗议,30广大人民群众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极其地参加到抗疫斗争中来,众志成城,取得了伟大的成果
㈨ 世界年龄小的感染者,仅1月龄,人民日报:牢记这些防疫要点,你怎么看
“咳咳……”
看着脸色潮红、流着鼻涕、咳嗽不止的孩子,宝妈心里别提多难过了。
她问向自己的老公。
“亲爱的,一周前,我们就在湖北省探亲,还跟武汉亲戚接触过,你说孩子会不会感染新型肺炎?”
“不太清楚,再观察2、3天看看吧。”
宝妈看着病情没有任何好转的女儿,心里非常着急,马上就跟自己的丈夫把孩子送到贵州省人民医院。
该名患者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成为世界上年龄最小的感染者,仅1月龄。
钟南山院士就提出:大家出行一定要戴口罩。
N95口罩,可以抵挡冠状病毒的入侵,如果没有,医用外科口罩也可以接受。
不过,目前这两种口罩货源都非常短缺,有些药房甚至推行限购政策,每个人凭借身份证只能购买2只。
其实,健康人并不一定就要戴N95口罩,普通医用外科口罩就可以。一般4小时换一次,不是戴一次就扔掉。
8.预防隐性感染
钟南山院士表示,国内的无症状“隐性感染者”处于少数,大家别提心吊胆。
但是,少并不意味着没有。不提心吊胆,不意味着就要大大咧咧。
只要检测出病毒核酸阳性,就算没症状,也一定要做好隔离。
9.保持心理健康
长时间憋在家里,许多人的心理都出现了问题。
例如有些人用瓜子摆灵阵、有些人用橘子皮扮演过家家、有些人对着猫眼唱歌……
真是苦了这些苦中作乐的人。
对此,《人民日报》给出的建议就是,规律饮食睡眠、钻研一件事情、进行一项锻炼、向亲友寻求支持。
当然,向亲友群求支持并不一定有效,前提是他们会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