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办理佛教俗家弟子皈依证
全国寺院皈依一模一样的,因为佛教“以戒为师”,一旦形成佛制,就不会改变的。
1、先到寺院的客堂去报名,携带身7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寸大头证两张,并填写相关表格。
2、客堂负责人叫知客僧,负责安排皈依事务(小寺院也有以居士为主的,因为僧人不多的缘故)。
3、如果当家师有空,马上就可以帮你做简单的皈依仪式;也有攒起来统一在初一十五做皈依仪式的,更正规。
4、办完皈依证要供养一部分资金做工本费及捐赠,根据寺院不一样,5-200元不等。
5、如果自己能够理解并做到,那么可以持五戒,也就是持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戒律,一旦持戒,拥有戒体,一举一动都功德很大,这样的居士,男的叫“满分优婆塞”、女的叫“满分优婆夷”,如果没法持守全部的五戒,那么持诵其中几条也可以,譬如“不偷盗”,持守几条就属于几分优婆塞/优婆夷,譬如持诵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那么就是三分优婆塞/优婆夷。
2. 佛教资格证
佛本超生死,不吃亦不喝,何来资格证?只有如来亲自授记,才有资格。
3. 怎样办理佛教的皈依证
皈依(guī yī)证是在家(居士)佛教徒的重要证明,当然要明了是皈依自性三宝: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才是最重要的。
到寺院拜一位师傅,请求传授三皈,举行皈依仪式,便可获得。
标准的《皈依证》要有三章并存:
一、“寺院公章”最标准的是钢印,要是红公章的话,有些寺院是不允许免费进入的(例如:大相国寺);
二、“三宝印”上书“佛法僧宝”或“XXXX寺院佛法僧三宝印”。寺院和寺院不一样。象征是三宝发给;
三、“授皈依师私章”。通常是方丈的章子。
第一:皈依证代表本人已经正式皈依到佛陀身边。
证件上有皈依法师的名号,以此证明本人从此有了专门的授课老师,有了师承。因为佛教讲究因材施教。不能乱学,会走偏。有了师承别的法师就会知道本人的根器和师承的特点。
第二:证件上有三归五戒。有基本的教理。弟子带着时常有提醒的作用。
第三:皈依证可以证明本人是皈依弟子。出入寺院是为了正常的佛教活动而不是参观旅游。可以有别于一般游客。
4. 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证,僧职证,僧伽证与教职证区别
佛教里最主要的是受戒证,这是出家人的证明,表明身份,也是古时的“度牒”,居士在家人对皈依证,五戒证菩萨戒证,重视无比,这代表自己是佛门弟子的凭证。
按照出家修行的原则和追求的目的,是放下世间的名闻利养,看破远离不在被红尘假相缚缠,真正的有道德的高僧大德都是如此,而不是想方设法去包装,弄文凭和这种证明来显示自己身份,这和修行背道而驰!是在相上做!虽衣着袈裟,不过波旬子孙!
像近代大德高僧,上虚下云老法师,那个年代也没有任何的文凭和资格证明,却受到了清朝皇家两次御封护国禅师,就像金刚经里所说,佛陀认为你已经证道了阿罗汉,可是你自己内心不可以有这个念头,到处说“我已经是阿罗汉啦”,如果你作是念,你就不是真的阿罗汉!只是在名相上追求!
而你真的修为达到了一些层次,那从你对经解的认识上就能得出,从你对人事物的看法上就能了解,所说的有资格,是一些已经过来的大德的认可,而不是所谓的“包装”“名牌名片“!
就拿禅宗祖师禅来说,那种师徒的认证,和衣钵的传继,也不用别人认可的!
5. 佛教证怎么办理
半个皈依证很容易,随便到一个寺院就好了,但是你要明白,如果你做了形式上的归依,但是佛所教导的你一切都没有做到,对佛教的教理一点没有认识,那么你即便是领了再多的皈依证,都不是真佛弟子,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佛菩萨不会承认你是他的弟子。如果你想要作真的佛弟子,那么一定要深入的了解佛法,他所教导德我们们学着去落实,他所不让我们做的,他所制定的戒律,决定要去遵守,如果能这样去学佛,哪怕你没有皈依证,佛菩萨都会承认你是他的弟子。
6. 佛教精舍证是什么有没有这个证件
善男子,未来世中,诸比丘等,於所住处自共“唱制”,防禁四方僧,合作食限,或一日、十日,或五、四、三日,乃至一食。是诸比丘,命终堕地狱中,饿鬼、畜生,受苦无穷。
解:善男子,未来世中诸比丘等,将所住的寺庙当成了自己的家,自己制定了一些“禁制”,不准四方僧住,或者制定出期限,只准住一日或十日,或五天、四天、三天,或是只供一餐。这样的比丘、比丘尼,命终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中,受苦无穷。
寺庙不是某个人的私人财产。即便有人拿出自己的钱建了寺庙,所建寺庙也不属于个人。这相当于把钱捐到了法界,做了功德,那就是四方僧众共修共住的地方,出家人怎么可以将它当成私宅,不准别的僧众安居呢?
四方僧:是指依佛戒律修学的僧众。按照佛的戒律,寺庙只供安居修学,住满三个月就要走,不能再住(这样就防止一些人拿寺庙当成自己的家),因此出家僧要四处游化,所以称为四方僧。
复有比丘,若沙弥,以众僧物,如形似己有,随意取用,非时食噉,或与亲友。是诸比丘、沙弥,乃至千佛出世,永不闻法,常在三途无忏悔处。若共此人,同住居止,羯磨、布萨,所作法事,悉不成就,皆当得罪。
解:又有一些比丘、比丘尼,或者是沙弥、沙弥尼,以众人供养众僧之物,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物。随意取用,非时食噉,或者随便送给亲属家人和好友。这样做的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于千佛出世,永不闻法,常生在地狱、饿鬼、畜生无忏悔处。这样的罪人,谁要是与他在一起居住,都得大罪过,如果与这样的罪人在一起为别人剃度,或授受戒,所作法事皆不成就,皆当得罪。
诸恶比丘,於此义中不能解了,诽谤不信,随相取义,历劫受殃。是诸比丘,亦复自称:“我是法师,我是律师,我是禅师。”此三种学人能灭我法,更非余人。此三种人,迭相说过,迭相毁呰。此三种人,入於地狱,犹如箭射。
解:诸恶比丘,于此义不能明白、不能了解,反而心生邪见,诽谤不信,随相取义,使不明道理的众生误导受害。造这种罪过的人,要经历数劫的苦报。这样的比丘也会自称:“我是大法师,我是能晓戒律的律师,我是修习禅定的禅师。”这三种人,能灭我法,更不用别人。他们以邪知邪见、我慢、贪名图利,互相说过,互相讥毁。此三种人,入地狱如射箭那么快。
善男子,我灭度已,千年后恶法渐兴。千一百年后,诸恶比丘、比丘尼,徧阎浮提,处处充满。不修道德,多求财物,专行非法,多畜八种不净之物。身无十德,畜二沙弥。未满十腊,已度沙弥。以是因缘,一切俗人轻贱三宝。
解:佛说,在我灭度一千年后,恶法渐渐地兴起。一千一百年后,诸恶比丘、比丘尼,遍阎浮提,处处充满。这些出家人不修道德,多求财物,专干非法之事,多蓄(养、积聚、储藏)八种不净之物,身不具足佛弟子十种德行,便收徒弟(一是沙弥,二是沙弥尼),出家不满十年,就剃度沙弥。以此种因缘,令一切在家人轻视三宝。
尔时道俗虽造塔寺供养三宝,而於三宝不生敬重。请僧在寺,不与饮食、衣服、卧具、汤药,返更於中借取乞货,食噉僧食,不畏未来三途之苦。
解:这个时候,出家、在家人虽然造塔、寺供养三宝,但是对三宝并没有恭敬心(只想为自己修福)。造好寺庙请僧在寺,丢下不管。不按时供养饮食、衣服、卧具、汤药,反而觉得建寺庙有功,到寺如到自己家中一样,随便借财拿物,吃大众供养三宝的饮食,一点儿也不怕死后受三恶道的苦报。
正法时,比丘、比丘尼都按戒律要求去做,行十二头陀行,托钵乞食,不自耕自食、储蓄钱财等。这样,饮食皆由众生供养,出家人生不起我慢心,时时感众生恩。到了像法时期,众生大量建寺,请僧入寺。贪图安逸的出家人,便把寺院当成了家,本来是出了家,如今又有了一个“家”。住进寺院后,众生不按时供养,出家人不去托钵乞食,衣、食没了着落,就自己想办法,自耕自食、积攒钱财备急需。这时的出家人,虽然身穿如来服,从此办的事,就不都是佛家的事啦。他们不持戒,不如法修,使佛法渐渐颓败。
善男子,何故未来世中一切俗人轻贱三宝?正以比丘、比丘尼不如法故——身被法服,轻理俗缘。或复市肆,贩卖自活;或复涉路,商贾求利;或作画师、工巧之业;或占相男女,种种吉凶。
解:为什么未来世人们轻贱三宝呢?这是由于比丘、比丘尼不如法的缘故(佛告诉我们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身穿如来服,不干佛家事,做诸俗业。或是在市场上公开地做买卖,以此养活自己;或是远道行商求利;或是作画当师,做工巧等业(男做工、女做巧);或是抽签算命、看相、占卜吉凶等业(这些都是佛在经中告诉出家人禁止做的)。
7. 现在信佛教的人都会发一个证书,那个证书叫什么在哪里可以办到
那个证叫度牒,外面是黄色的。要想得到要去寺庙找师傅,皈依三宝,但不一定要出家的,这是不限制的。而且要求背会十小咒和楞严咒,好像还有个金刚经。最后还要持戒
8. 关于 佛教证件
出家的三宝弟子男为大僧,女为二僧人,出家认定后,发给戒牒证件,以便外出使用,佛门的居士有皈依证件,皈菩萨戒在证件上显示出来的。
9. 佛教有哪些证件
第一:本人。 1--2张 一寸照片。 规定的手续费(不多,各地的收费标准不同)
第二:皈依师是寺院指定的,不用自己费心。法名也是皈依师给你起的。
第三:会告诉你皈依的时间,留下联系电话。一般都是集合一定的人数一同举行皈依仪式。最好参加集体皈依。师傅会详细的讲解。
第四:了解什么是皈依
http://ke..com/view/22435.htm
皈依之后要依教奉行。
南无阿弥陀佛 随喜皈依 祝您一切顺利
网络上的佛教资源 供你学习。
参考资料:http://hi..com/%C4%BE%D2%EF/blog/item/0484fadd9ede98325882dd2c.html
回答者: 木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