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主要成就有哪些
改革开放以来,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积极推进和开创新型的区域合作,参加和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等。
(1)联合国的活动及其作用:①为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中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为推动两伊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等重大地区冲突的公正、合理解决,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在缓解和政治解决地区冲突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③积极参与联合国和有关多边国际机构关于裁军问题的审议和谈判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裁军的积极行动,促进了全面防止核武器扩散、促进核裁军的进程,从而增进了国际和平与安全。④积极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赞同和支持。
(2)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及作用
①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为促进中国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作出了重大贡献。②发展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为缓解东盟经济危机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东南亚各国和整个世界的广泛赞誉。③加强与欧盟各国的关系,④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贰』 外交成就
中国是外交大国
『叁』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先是周恩来总理于1953年12月底在会见来访的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内的。1955年,于万隆容会议,中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坚决主张一切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出访亚洲、非洲和欧洲14个国家时,提出了中国经济援助的八项原则,把五项原则扩展到经济领域。
4、1974年,邓小平同志在联大特别会议上再次强调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1988年,邓小平同志又率先明确提出以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5、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有哪些成就
第一,科学判断形势,从根本上调整外交战略。邓小平同志对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作出新的科学判断,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世界大战并非不可避免和迫在眉睫。这为我们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对外政策的一系列重大调整提供了条件。
第二,提出独立自主和不结盟,改善和发展同各主要大国的关系。调整联合一切力量制衡苏联的“一条线”战略,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各领域交流与合作稳步发展。逐步缓和同苏联的关系,于1989年5月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同日本、西欧及东欧国家的务实合作有了长足发展。
第三,妥善处理同邻国的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和发展。调整对东南亚国家的政策,注意严格区分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使我国同东南亚国家的双边关系有了很大改善。提出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五点方针,同印度恢复高级互访和边界谈判。
第四,推动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提出“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经济合作四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经济合作,使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有了更深厚的经济基础。
第五,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作用,扩大国际影响。积极参与柬埔寨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为缓和东南亚地区紧张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阿富汗问题的解决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六,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推进祖国统一大业。198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按“一国两制”原则收回香港。经过艰苦谈判,中国政府于1984年12月和1987年4月,分别与英国和葡萄牙政府就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签署联合声明。
(4)外交成果扩展阅读:
中国取得成就的原因:
第一,坚持党对外交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外交工作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历代中央领导集体英明决策、精心指挥的结果。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在外交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的重大成就,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在外交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的重大成就,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
第四,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我们秉承外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自觉从国内建设和发展需要出发开展外交工作,努力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第五,坚持开展全方位外交。同发达国家加强对话,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积极开展区域合作。
参考资料:杨洁篪撰文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成就与经验-人民网
『伍』 列举中国21世纪外交成就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001年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2002年中国推动下决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该地区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
截止到2001年已有168个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丰富和完善,形成了面向21世纪的全方位的外交格局;
『陆』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①建国第一复年就同苏联等制17国建交。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④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都促成了会议成功。
⑤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⑥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邦交关系实现正常化。
⑦在新的国际形式下,中国加强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和促进共同经济繁荣,作为自己对外工作的根本目标。
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时,中国一贯主张互不干涉内政,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而不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异同为标准。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一些国际性组织成员国。
『柒』 简述新中国各时期外交成就
新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新中国的外交,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外交理论上,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在外交实践上,从“一边倒”的倾向发展到走向“一大片”的格局。
1949年6月,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1953年,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打开中国外交关系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它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认为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在外交上不断取得新成就。抗美援朝的胜利使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1954年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并起到积极作用。中国代表团促进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的达成,显示出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国家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介入的国际性会议——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亚非会议推进中国同亚非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在亚非会议后的一段时期,中国根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打破了“一边倒”的外交格局,并初步形成走向全世界的外交格局。
20世纪60年代中国进行援越抗美,继续同美国对抗,中苏关系恶化后,周边国际局势更为紧张。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第一,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第二,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第三,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
中国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在外交上支持第三世界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进行反殖反帝反霸斗争,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
20世纪90年代,世界朝多极化发展,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国际关系并为国际新秩序而斗争,截至1992年,中国已同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与内政、外交相关联的港澳问题也顺利解决。
『捌』 列举中国五大外交成就
1,1954 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
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理解和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3,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意义: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影响: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
5,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这个组织的决定.影响:中国终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玖』 21世纪中国外交成就
2001年,中国成功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APEC会议)会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通过了《上海共识》。影响: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这个组织的决定。影响:中国终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行
2016年G20峰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