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惠御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会上市吗
含有电池业务的主要相关上市企业有:
横店东磁(002056)、友好集团(600778)、西藏矿业(000762)、包钢稀土(600111)、江苏国泰(002091)、德赛电池(000049)、科力远(600478)、杉杉股份(600884)、风帆股份(600482)、佛塑股份、中国保安(000009)、中信国安(000839)、TCL集团(000100)和广州国光(002045)等。
风帆股份:是国内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启动用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主要产品为汽车启动蓄电池以及干电荷电池,用于轿车、卡车、大中客车以及面包车等,产品种类齐全,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公司产品已相继为北京切诺基、毕加索、奇瑞、帕萨特、捷达、宝来、波罗、荣御、旗舰、途胜等40多种车型配套,占据了国内市场车用蓄电池约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
在做强主业的同时,公司还致力于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绿色高端能源的开发,目前,公司锂电池项目具备了日产5万只电池芯能力,未来发展前景看好。前期计划投资3.99亿元建设的40万MW太阳能电池项目,和计划投资1.8亿元建设的工业电池项目,已成为市场看好的新能源投资亮点。
科力远:
公司是镍氢镍镉电池材料行业龙头企业,是国内唯一一家能为镍氢动力电池提供配套原材料的企业。研究及使用结果表明在HEV所用动力电池中,镍氢动力电池综合性能最佳,每辆HEV的泡沫镍用量在8至10平方米,受益于混合动力汽车(HEV)今后10年的广阔前景,公司将面临历史性的发展契机。
公司主要客户为深圳比亚迪、香港时晖(超霸)、台湾德达捷能、法国SAFT、日本三洋、松下、天津和平海湾、江门三捷等,均是全球知名电池商家。拥有显着的市场优势。
公司拥有连续化带状泡沫镍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和高强度超强结合力型泡沫镍生产技术,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为湖南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优势明显。
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后,在目前主要生产销售镍系列电池的关键原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镍系列高温、大功率动力以及其他镍系列电池的生产与销售业务,从而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顺利实现向下游产业的延伸。这有利于充分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德赛电池:公司是国内外手机电池的主要供应商。公司是电池行业龙头企业之一,主营业务为无汞碱锰电池、一次锂电池、镍氢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燃料电池及其他种类电池、电池材料的研究、开发和销售,电源管理系统和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开发、测试及销售等。公司在碳性电池、碱锰电池、一次锂电池、二次镍氢电池、充电器等标准产品方面,已经形成品种齐全的全系列消费类电池产品,"德赛电池"品牌在市场上已得到广大消费者认同,原装手机电池、MP4电池、移动DVD电池等组合电池,已成为国内外电子产品的原配电池主要供应商。公司的远景目标是:将"德赛电池"发展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和着名的电源解决方案服务商及相关电池产品制造商。
早在2003年,公司就斥巨资与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合作成立了德赛新能源研究院和博士后工作站,致力于新型电源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工作,目前正在发展的锂电池业务,品种齐全,性能优越,并拥有多项发明专利。近年来,德赛锂锰和锂铁电池的研发与制造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小型移动电源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苹果iPhone、iPod、三星、索尼等电子巨头的高端产品中,在国际细分市场也处行业龙头地位,此外,公司在大中型移动电源管理系统领域也具备较强的研发和产业竞争优势,2008年,德赛电池旗下的亿能电子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开发的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北京奥运会专用纯电动巴士和混合动力汽车中,获得广泛好评。可见,公司在稳步发展原有业务的同时,积极向未来的朝阳行业新能源领域拓展,公司发展前景极其广阔。
TCl 集团(000100):新能源锂电池霸主
TCL集团旗下的TCL 金能电池有限公司是世界级的锂电池生产研发基地,是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设计商、制造商和供应商,目前已具备年产6000多万只聚合物锂电池的生产能力,是中国最大的聚合物锂电池制造企业,产量是世界前三甲。聚合物电池与传统的液态锂电池相比,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安全性能,可做到薄如纸,是锂电产品的革命性创新,全球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年均递增30%以上,其中聚合物锂电将保持在50%以上的增长速度。目前,中国锂电制造企业形成了液态锂电以比亚迪为首,聚合物锂电以TCL电池为首的两大巨头,而聚合物锂电因超薄如纸,比传统的液态锂电池具有更高能量密度和优异的性能,且更轻巧。
电池能源是TCL集团重点发展领域,TCL集团巨资投入的惠州TCL能源工业园已投产运营,TCL电池完成了聚合物锂离子电芯从技术研发到大规模生产的全过程,并且迅速走到了这项技术的最前沿。TCL电池成功推出仅8mm厚度的电芯产品,开发的MP3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占据了全球 MP3 电池市场不俗的份额。在全球蓝牙手机出货高速增长下,TCL 电池公司生产的蓝牙耳机电池稳坐霸主之位。同时,公司应用在航模、电动玩具、电动工具等锂离子电池批量交付的实现,预示着以TCL 电池为代表的锂电与镍镉、镍氢电池的大战肯定是锂电大胜。TCL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新一代锂离子电池,采用固态或胶态高分子电解质,消除了液态锂离子电池存在爆炸的安全隐患,液态锂离子电池里面的电解液六氟磷酸锂(LiPF6)腐蚀性很强,因为氟是氧化性最强的元素,若爆炸会损伤人体。TCL生产的聚合物锂电芯在电池电化学阻抗、能量密度、高低温放电等方面均已超越世界一流水平,比亚迪是液态锂离子电池的老大,而TCL则是新一代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老大,聚合物锂电比液态锂电具有无比的优势。
西藏矿业:布局上游,等待锂电革命的到来
公司所属的扎布耶盐湖的碳酸锂含量保守估计200 万吨,公司拥有其20 年开采权。目前扎布耶锂业具有碳酸锂实际产能逾2000 吨/年,今年预计产量超过1500 吨。估计再投入7-8千万元,有望达到5000 吨/年的一期设计产能。
碳酸锂和尼木铜矿是公司未来重点项目,而建设资金不足是软肋所在,但我们始终相信好项目不愁钱。7 亿元可令公司碳酸锂产能在2-3 年内增至3 万吨/年,跃居全球前三。3 亿元可令尼木铜矿产能达到5000-8000 吨/年。
锂行业前景明朗,公司的资源价值有待进一步发掘。一旦动力锂电池实现大规模应用,西藏矿业有望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
江苏国泰:锂电池电解液大放异彩
公司的化工产品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硅烷偶联剂,由控股子公司华荣化工生产,目前的产能均约为2,000 吨/年。华荣公司从2002 年开始生产锂电池电解液,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不断进步,目前已经形成了近千种型号的中高档产品,并且得到国外众多大公司的认可,30%的产品用于出口,并且通过不断的提高产品的性能,开发新产品,产品的毛利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准,随着新产能的建成投产,业绩将获得大幅增长。
锂电池电解液目前主要用于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计算机等电子产品以及矿灯,约占锂离子全部使用量的90%。电子产品、矿灯等用锂电池的需求将保持每年10%的稳定增长。
华荣化工、日本宇部、韩国三星是全球锂电池电解液产能前三的企业,09 年,华荣化工锂电池电解液的产能将达到5,000 吨/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企业。
江苏国泰是一家优秀的企业,具有优秀的管理以及战略眼光。其外贸业务在目前恶劣的市场环境下稳步发展;其锂电产业,市场前景好,业绩增长快。未来其锂电电解液必将大放光彩。
杉杉股份:锂电新贵 超常发展
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上海杉杉科技,产能12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简称CMS)。CMS 项目是国家"863"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被列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工程项目。近几年公司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继续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其中负极新产品MGS 和FSN-1 在大规模推向市场后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东莞杉杉电解液的销售额与销售量目前已经排名国内第二位。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技术与市场占有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销售收入后来居上,已经成为国内最大,世界前三甲的正极材料供应商。
半年报显示公司的锂离子电池材料销售收入已达9.9 亿元,占公司总收入比重已达40%,比增速极为惊人。随着新能源技术革命的到来,作为替代新能源的公司锂离子电池材料也将超常规发展,其"钱景"不可估量。
中信国安:锂电上下游一体化 发展潜力巨大.
中信国安(000839)经过多年的培育期,大力开发了青海盐湖资源综合项目,其总计氯化锂资源储量763.85 万吨,氯化锂含量一般 2.2~3.89 克/升之间,矿床开发的内外部条件好。中信国安投资建设了2 万吨碳酸锂项目。在碳酸锂方面,继万吨级生产线年初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后,青海国安重点对喷雾干燥车间、盐酸车间等相关设施进行了设备检测及技术改造,边调试边生产,逐步提高生产能力。
中信国安盟固利(简称MGL)是中信国安股份有限公司控股90%的子公司。MGL 始建于2000 年4 月,主要从事锂离子二次电池关键材料和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MGL 目前是国内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的生产厂家,同时也是国内外唯一大规模生产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厂家。
公司动力电池被北京奥组委确定为2008 北京奥运纯电动公交车的独家供应产品。公司开发的新型钴酸锂产品销售势头良好,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市场份额,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在市场应用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报告期内,盟固利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9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62%。
政府推动和鼓励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是不会改变的。相关拥有动力电池等项目的上市公司充满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宝安:星星之火 布局锂电
公司控股的贝特瑞公司主导产品“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子负极材料/BTR-818”于今年初获得了由国家科技部、商务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联合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荣誉称号;报告期内,公司还获得了“2007 年深圳市科技创新奖(最具成长性企业)”和“深圳市自主创新行业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
公司参股的天骄科技公司是一家集锂电池正级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目前的主导产品是锰镍钴酸锂电池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成倍增长。公司年产1000 吨三元材料的扩产项目已于08 年5 月底竣工,并于6 月试产成功。
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和医药,08 年上半年收入占比超过90%,包括锂电在内的其他收入占比不到9%。目前锂电项目对公司的贡献不大,但是布局未来,可以关注。
佛塑股份:比亚迪“铁电池”的合作者
公司与比亚迪共同出资281 万美元组建合资成立佛山市金辉高科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特种电池用离子渗析微孔薄膜。特种电池用离子渗析微孔薄膜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优厚的利润空间,本公司协同该薄膜产品的主要用户共同投资介入相关产业领域,有利于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
随着锂电板块的迅速发展,以及比亚迪“铁电池”的逐步推进,作为比亚迪“铁电池”合作方的佛塑股份,有望迎来春天。
广州国光(002045)"意外"收获动力电池搭上新能源快车
广州国光的锂电池业务由全资子公司广东国光电子有限公司经营,国光电子是广州国光2007年以4500万元从关联股东那里收购而来。按照广州国光2007年的年报,国光电子的主营业务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大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子器件等设计、生产和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国光涉足汽车动力电池,更像是意外之喜。在广州国光接管之前,国光电子由于管理团队意见不统一导致管理效率低下,时间不长就把注册资本亏掉了一半。受托托管一段时间之后,广州国光决定收购国光电子来完善自己的产业链,从而促进音响主业的发展。但国光电子掌握的锂电池核心技术,很快使广州国光将动力电池确定为它的发展方向。
与绝大部分企业目前生产的液态锂电池有所不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性价比较高。按行业研究员们的分析,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安全性、体积、重量、容量、放电性能、充电速度方面都比传统的液态锂电池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由于毋须使用液态锂电池的多种必配材料,聚合物锂电池的生产成本也具吸引力,因而被认为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和应用市场的电池产品。
电力单车、摩托车和汽车使用的都是电容量大于12安时的大型锂电池,国光电子早已研制出来150安时容量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据了解,广州国光收购国光电子后,不断追加动力电池的投入。广州国光有可能将聚合物动力电池打入更大范围的汽车市场。
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国光电子的经营状况在广州国光收购后得到了彻底扭转。在收购之前的2005年和2006年,国光电子分别亏损了578万元和161 万元,而2007年实现的净利润为932万元。国光电子至2007年9月30日的净资产只有1490.42万元,而2008年6月30日,已增至 1923.76万元。
横店东磁(002056) 新能源板块潜在黑马
作为国内磁材料的核心企业,有可能进入混合动力汽车的配套领域。预期随着国内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过进程的推进,公司有可能成为上游主要供应商。为完善公司产业构成,公司于2006完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项目、于2008年完成“锂离子电池正极用磷酸铁锂材料”省级新产品开发。目前公司已经开始批量生产磷酸铁锂。与其他锂电池材料相比,磷酸铁锂具有超长寿命、使用安全、快速充放电、耐高温、大容量、无记忆效应、体积小、重量轻、绿色环保等特点,是目前车用动力蓄电池最被看好的材料体系之一。而车用动力蓄电池又是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的关键。
横店东磁控股子公司—江西赣州新盛稀土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稀土分离、分组,稀土冶炼加工产品销售。
包钢稀土(600111)公司的稀土资源是混合动力以及新能源电池的主要原料,另外中国的稀土资源占全球的58%,并且其他地区并不具备精炼能力。
友好集团(600778)
新疆威仕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12月8日成立,2002年成立了上海分公司。公司是由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友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发起设立的一家大型高科技股份公司,是自治区科委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是从事碳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磷酸二氢锂,无水高氯酸锂,碳酸铯,硫酸铯,硝酸铯及其相关无机盐系列产品以及新疆特有生物及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新疆威仕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网站信息显示,公司经营电池级碳酸锂,主要用于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锰酸锂的生产。
Ⅱ 比亚迪十大成就,辉煌腾达,二次腾飞。
在比亚迪汽车的销量由之前连年翻番的“大跃进”变为2010-2011年的下滑时,外界对于比亚迪的评价也由之前的众星捧月变为口诛笔伐,甚至有媒体以“大败局”来形容比亚迪遭遇的一系列挫折,更多的人则担心在车市整体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内忧外患的比亚迪很难走出低谷。
面对外界诸多质疑与不看好,有一个人坚信比亚迪很快就会迎来第二次腾飞。这个人正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他不仅坚信比亚迪会很快走出低谷,还坚称以前说过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一”的目标依然未变。
这并非是这位有着“技术狂人”之称的企业掌门人一厢情愿的自负与偏执,而是这位充满创业激情与实干韧性的企业家相信自己多年打拼起来的企业不会这么不堪一击,相信自己与比亚迪的管理团队有快速调整的实力。
电动未来
电动车,给比亚迪带来了无尽的荣誉与赞美,但也是外界质疑、否定比亚迪的焦点所在。当初,正是靠高举电动车旗帜,初涉造车行业的比亚迪逐渐打响了名声。而后,同样是靠着在电池、电动车领域的技术积累,比亚迪2008年获得了股神巴菲特的青睐。然而,到了2010年,由于传统汽车业务增长势头不在,外有经销商集体退网,内有大幅裁员调岗,再加上电动车市场化举步维艰,比亚迪汽车一下子跌落谷底。甚至有人称比亚迪的电动车只是玩噱头,借着电动车的名号在资本市场上捞钱、在传统汽车市场获得更好的名声。
面对种种质疑,2011年10月,在外界“唱衰”比亚迪声音最强烈的时刻,面向个人的e6先行者正式上市,这是国内首款真正面向私人消费者的纯电动车。用比亚迪内部人士的话讲:“敢启动个人销售,就说明了我们对自己电动车技术水平的信心,说明我们的电动车技术达到了量产水平。”
在比亚迪汽车形势一片大好、被鲜花与掌声围绕时避见媒体,在四面楚歌、内忧外困的“不光彩”时刻却主动站出来与媒体沟通的王传福,依然声称:“中国发展汽车工业,未来除了电动车,没有第二条道路。”他给出的理由很简单——能源紧张,而比亚迪也会在发展电动车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在2012年北京车展上,比亚迪汽车依然将电动车技术作为“主角”,一方面,比亚迪与汽车巨头戴姆勒联手合作的电动车品牌腾势首款车亮相,该车结合比亚迪的电动车技术与戴姆勒丰富的造车经验,这样的组合自然引人注目;另一方面,“秦”双模电动车进行首发,展示了比亚迪第二代双模技术,较之搭载第一代双模技术的F3DM,“秦”搭载高电压、高转速电机,功率大幅提升,F3DM用“16度电才能跑60公里,秦10度电即可达到50公里”,电池重量较F3DM减轻一半,车身更轻盈;更重要的是,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双向逆变充双电的技术可以实现交流大功率充电,使电动车摆脱对专业直流充电站的依赖。
此外,比亚迪还释放出另外一个信号,将智能化汽车技术作为未来的主攻方向之一。作为多家全球知名IT企业的代工制造商,比亚迪本身在通讯、电子行业具备良好的基础,因此近年比亚迪也在汽车电子技术领域投入颇多。
在北京车展上,王传福亲自在展台上扮演了一回魔术师,他拿着一个像滑盖手机一样的钥匙站在展台上,喊了一声“来!”随后,一辆无人驾驶的F3速锐从后台缓缓驶出,驶向展台中央。王传福又喊出一声“停”,这辆车便稳稳地停在他身旁。这项技术就是比亚迪今年隆重推出的遥控驾驶技术。
概念车“秦”同样搭载遥控驾驶技术,除此之外,该车搭载车载网络平台i和i机器人,i采用Telematics、“云”等技术,提供24小时全方位资讯服务,并可实现人车救援、车辆定位、云服务、远程监控、i聊天等功能。仪表台内隐藏的i机器人,可以通过表情、动作和语言与用户交流,实现人车对话。
比亚迪副总裁、第十七事业部总经理张金涛介绍,比亚迪汽车未来发展的趋势是研发电子化、电动化的智能汽车。
纯电驱动再加上智能化汽车电子技术,技术出身、痴迷技术、大多时间都在实验室研究技术的王传福坚信,自己为比亚迪汽车选择的这个技术方向是正确的,而这也是靠电池起家的比亚迪擅长的领域。
提升品质
对于眼下的比亚迪来说,最紧要的不是长远战略方向正确,而是如何摆脱传统汽车的销售颓势,提升产品口碑与品牌形象。
企业遭遇危机后主动出来接触媒体的王传福屡屡自揭伤疤,在他的陈述中,比亚迪前几年犯的几大错误之一,就是过于注重数量,过于看重销量与经销商数量的增长。确实,虽然黑马比亚迪在汽车行业的崛起路径与之前的吉利、奇瑞有所不同,但在低成本扩张、快速推新产品、野蛮式生长方面也有不少相似之处。
对此,反思后的王传福曾表示:压力大的时候,也会让人的头脑更加清晰,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现在就是要沉淀下来,把事情做好。
把事情做好的第一步,就是狠抓品质。北京车展之前,比亚迪特意召开一场品质发布会,郑重承诺今后旗下全系列产品,都将实行“4年或10万公里”超长质保,几乎所有零部件都囊括在内,不仅全面覆盖了发动机总成,包括缸体、缸盖、油封、曲冰炼钢机构,甚至还包括空调系统、座椅等。其中雨刮片、轮胎等易损、易耗件的质保期超过市场主流质保期两倍。
在这场发布会上,王传福亲自登台,在公开场合一向从容沉稳的他展现出了另外一面,一个人激情澎湃地进行了40多分钟的脱稿演讲,除了多次坦陈比亚迪过去犯了错误,但现在正在努力纠正之外,他介绍比亚迪现在是全员抓品质,18万员工齐心协力抓品质管理,上至公司高管下至车间一线工人、清洁工,都清楚自己在品质提升过程中的位置与目标,知道自己与目标的差距。
在这场品质发布会上,王传福甚至拍着胸脯保证,现在比亚迪的新车如S6、G6,两年内的故障率堪比合资企业。
品质提升的背后,是技术创新、研发水平的提升。比亚迪内部人士曾介绍,遭遇挫折后,比亚迪首先确立的就是从技术、管理提升上突破。为之前比亚迪汽车“大跃进”提供强有力支撑的产业链垂直整合模式,一度被视为比亚迪压低成本的代名词。调整后比亚迪并没有放弃这一模式,而是把重点从原来的成本与效益,调整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上。
去年比亚迪在内部表彰大会上,为企业突出贡献、技术成果设立的总裁奖就发了11项,以前比亚迪总裁奖每年就1至2个,去年达到了11项,虽然去年比亚迪比较困难,但出的技术成果并不少,反而更多。
不仅是比亚迪,吉利、奇瑞等其他自主品牌车企,在提升品质、品牌形象、向上突破的道路中,无一不把技术水平的提升作为重点。王传福坦言,“过去说低成本是一条路,这条路已经走得快到头了。技术创新是自主品牌另外一条路,这条路听起来好听,但是实际上更困难,但是必须要走,因为没别的选择了。”
虽然王传福口中的技术创新道路有点“逼上梁山”的意味,但他坚信,比亚迪能做到。
熟悉IT行业的王传福还引用苹果教父乔布斯的成功经验来为自己打气:“实际上乔布斯在他的领域里没有什么伟大的技术发明,他就是把用户的体验作为最高的驱动准则。汽车行业也需要这样的设计师把用户的感受、体验放到最高位置来驱动这个行业技术的发展。”
正是有这些做基础,王传福深信,比亚迪很快就会迎来第二次腾飞,他认为比亚迪调整的时间只需要三年。他重申,2015年汽车做到中国最大,2025年做到世界最大的目标不变。理由是,中国现在一年销售1800万辆汽车,未来可能达到5000万辆,这个市场会产生很多个世界第一。比亚迪的机制、技术、整合能力、未来的电动车的技术储备,具备拿到中国第一的竞争力。
经历近两年的风波洗礼后,一向喜欢躲在幕后、避见媒体的王传福开始走上前台,主动与媒体沟通。由低调的技术型领导人角色向适当“作秀”、注重沟通的公众企业领导人转变。这只是王传福个人身上的一点转变,他更希望比亚迪汽车经历此番风雨后能实现华丽转身。
Ⅲ 技术无敌,刀片电池是国产电动汽车的重大成果
说起中国的汽车工业,人们更多的是遗憾。在传统的燃油汽车时代,中国国产汽车工业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汽车的“三大件”底盘、发动机、变速箱面对国外同行有非常大的差距。因此,人们把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看作中国汽车工业实现超越的最大机会,所幸的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国产厂商们还是取得了不小成就的,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针刺测试像是技术擂台,刀片电池完胜
磷酸铁锂电池,是很多汽车厂商又爱又恨的角色,因为它的优缺点都十分明显,优点在于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性能,这些特征在越来越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十分重要;缺点在于它的能量密度比起三元锂电池有明显差距,这也是众多厂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便是基于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开发,可以说是一种超级磷酸铁锂电池。普通的磷酸铁锂电池已经被三元锂电池挤进了市场的墙角,但刀片电池却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因为它在传统的磷酸铁锂电池基础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一方面,比亚迪通过无模组技术,大幅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大大节省了电池包内部空间,从而使其体积能量密度有了50%以上的提高;另一方面,比亚迪通过独有的“陶瓷电池”技术,全面使用耐高温和高绝缘性的陶瓷涂层,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高安全性进行了大幅提升,扬长避短后的刀片电池,已经没有任何短板,比亚迪以一己之力,赋予磷酸铁锂电池新的能量,改变了市场格局。
十几年发展,刀片电池是国产电动汽车的重大成果
相比于传统的燃油汽车时代,电动化时代的国产汽车由于起点较高,布局较早,在技术上的被动局面有不小的改观,但仍然没有取得优势地位,刀片电池在技术上已经站上了行业的最高峰,这是比亚迪20多年正向研发的技术结晶,也是国产电动汽车厂家十几年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中南大学哪些专业最值得读
作为一名入学一年的大一小朋友,我深感中南的工科专业实力雄厚。我们这一届实行大类招生政策,我必须强势推一推我们大类的专业:
一、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下面简称“粉体”)是中南一个老牌专业,从属于粉末冶金研究院,硬件设施和技术研发水平毋庸置疑是很强的,中南的粉体在国内高校排名第一,是双一流A+学科。粉体主要研究有色金属,这个专业其实是很有前景的,现在随着社会形势发展,粉体学习方向也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延伸,而且就业面很广,如果要考研在中南读就没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