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汉武帝成果

汉武帝成果

发布时间:2021-01-28 07:28:44

① 改革开放从前的情况

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那时的衣服以“蓝、黑、灰、绿”为主色调,男人主要是军便装、中山装、解放帽;女人虽美但也就是花格布,裙子很少见,确为“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改革开放前,人们居住的大都是平房,泥土垒的房子也随处可见;屋内少有装饰,除床、桌椅、衣物柜外基本没有别的家具。

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和三轮车。因道路建设的落后,人们的日常出行极为不便;代表着当时生活水平的是“四大件”。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因而始终没有也不可能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

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1976年10月,粉碎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使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1)汉武帝成果扩展阅读:

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回顾了建国以前28年历史,对建国30年历史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作了基本估计和评价后,推出了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开始地点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978年以前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

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十八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十八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的不久,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光明日报》头版发表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在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和支持下,依靠理论界、新闻界和从事实际工作同志的紧密配合,这场讨论终于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作了理论和舆论上的准备,在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加快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社会主义要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改革开放

② 秦始皇和汉武帝谁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秦始皇在抄中国封建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一提到秦始皇,人们就会想到他统一六国、创建帝制、开疆拓土、修筑长城、统一度量衡等伟大的历史功绩。我们如果一条一条分析,会发现秦始皇干的这些事儿确实都很牛,确实不是一般人干的。所以,人们对于秦始皇千古一帝的说法

③ 在位54年的汉武帝,却花44年去打匈奴,为何揪着匈奴不放呢

我们都知道,“匈奴”是我国秦汉时期北方地区非常重要的一支游牧民族,它们对秦汉两朝的历史进程,乃至是世界历史的进程都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而在我们的印象中,匈奴总是侵扰中原王朝的边境地区,严重威胁到中原王朝的统治。

因此,为了解决“匈奴之患”,早在秦始皇时期就修建了万里长城,虽然此举有效的抵抗了匈奴的入侵,但也因此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从而加重了秦朝的社会危机,致使农民起义爆发,最终导致强大的秦王朝仅历经二世便灭亡了。

第一,双方实力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西汉初年的时候,百废待兴,国家实力很弱,因此采取与匈奴和亲的政策,可以说既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也是战争失败后的无奈之举。不过在经过文景之治后,西汉王朝的国力得到大幅提升,因此汉武帝也就有了征讨匈奴的资本。

第二,西汉朝廷内主战派的声音逐渐占据上风。采取与匈奴和亲的政策,主要是统治者想维护国内和平,从而获得发展的时间,是一种理性且颇具智慧的选择,但这种选择,对于那些具有强烈优越感的西汉统治者来说,又充满着被迫与无奈。所以,在汉匈关系中,西汉朝中始终存在着“战与和”两种不同的声音。而随着时间的发展,主战派逐渐占据了上风。皇帝虽然是最高决策者,但其决策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常常会受到这些声音的影响。而此时的汉武帝正是如此!

第三,汉武帝具有强烈的控制欲与大汉族主义情绪的极度膨胀。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汉武帝是难得一见的具有雄才伟略的帝王,当然,同时也是一位控制欲极强,且充满着大汉族主义情绪的皇帝。因此,在拥有经济基础作为保障之后,便开始着手于对匈战争。

当然了,汉武帝也有着极端自负的性格,当他攻打匈奴的决心已定之后,任何人的意见也就听不进去了。

因此在笔者看来,汉武帝的对匈战争并不是一场防御战争,更不是一场为了汉朝边境和平稳固的战争,而是一场典型的开疆拓土的征服型战争,与后来的蒙古帝国东征西讨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④ 列举汉朝文化方面的五项成就

1、思想成就:“龙来凤文源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继承和发展了夏商文化的一个部分,是炎黄先祖所尊崇的图腾。夏朝、商朝之后,龙凤的形象在华夏民族的心理上越来越伟岸丰彩,诗词歌赋、器皿饰物无不体现出龙凤呈祥的吉瑞之象。

2、文学成就: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蔡邕的《述行赋》等是这方面的名作。他们的创作突破了大赋原有的体制,对以后魏晋时期的抒情小赋和唐宋时期的散文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 生活成就: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

4、艺术成就:汉代的艺术活动,继承和发扬先秦多种形式艺术与技术的基础,造形意识从萌芽逐渐趋于成熟;西域与佛教外来艺术的传入,更丰富汉代绘画与雕刻的题材与技法,表现出极高的原创性 。

5、科技成就:西汉时期已经开始使用丝絮和麻造纸,是纸的远祖,而东汉时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纸。造纸术成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东汉张衡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够预报地震的候风地动仪。

⑤ 1,河南河北的河指哪条河

1、河南河北的河指的是黄河。

2、山西山东的山指的是太行山。

3、湖南湖北的湖指的是洞庭湖。

湖南湖北在明清时代并不叫湖南湖北, 而是叫湖广,也称之为两湖地区。在元代,湖南、湖北、广西、海南、贵州大部、四川一部以及广东雷州半岛是属于湖广等处行中书省管辖。这个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到明代和清代后期,就只管辖只辖湖北、湖南两地了。

明代分长江以北、大别山、桐柏山以南的河南行省南部并入“湖广”,长江不再成为行政区划的界限;明初,两广与江西、湖南分开。由于广西壮、黎、瑶三个民族反明起义猛烈,明朝皇帝朱元璋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把黎族聚居的海南及广西门户钦、廉州划归广东。

4、广东广西的广指的是历史上的广信县。公元前111年(西汉元鼎六年),汉朝军队重新平定岭南(今广东、广西及湖南的小部分地区)后,汉武帝刘彻十分高兴。为了巩固已有的成果,安抚民心,于是,汉武帝刘彻下诏曰:“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意思是要求当地官员要用朝廷的恩惠来治理岭南地区,让当地百姓安居落业。

后来,岭南的官员为了讨好皇帝,就把郡治的地方起名为广信县(原广信县址,一说为现在的梧州市,另一说是现在广东省的封开县城)。到了宋朝,朝廷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以广信县为界,广信县以东,称为广南东路,广信县以西,则为广南西路。广东和广西,即由“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的简称而得来。

(5)汉武帝成果扩展阅读:

我国其他省份/地区分界线:

①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②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③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④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⑤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⑥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⑦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⑥ 汉武帝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1、加强集权

为加强中央集权,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即允许诸王将自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内容主要是:诸侯王的王位除了由嫡长子继承以外,还可以用“推恩”(也就是广布恩惠,让更多的人来享受特权)的形式把其他的儿子在本侯国内分封。

新的侯国就脱离原来王国的限制,地域独立,而且政治权力也基本被剥夺,受当地郡县官吏的管辖。这样,就使原来独立的地方王国自动地将权力上交给了国家。此后,地方的王与侯仅仅享受物质上的特权,即享用自己封地的租税。但是没有了以前的政治特权。

2、独尊儒术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汉武帝创造了数个第一,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排斥,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学说。

“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在中华传统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受到历代统治者所推崇。但是汉武帝并非限制其他各家的发展,只是大力提倡儒家的发展儒法结合,即所谓的“儒表法里”。

比如夏侯始昌既研习儒家又通晓阴阳五行家;宰相公孙弘兼治儒法两家;主父偃以纵横家起家;耿直的汲黯司马谈司马迁以黄老学说起家。

3、开疆拓土

西汉自汉武帝时期开始,国力强盛,大破匈奴,远征大宛,降服西域,收复南越,吞并朝鲜,设置西域使者校尉正式将西域纳入中华版图,一说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才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 ,西汉版图东抵日本海、南吞交趾、西逾葱岭、北达阴山,奠定了汉地范围。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第一次将中国的目光投向了世界,汉使到达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扜罙、犁轩等诸国,开拓了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其中最远到达的犁轩位于埃及亚历山大港,这是汉朝使节到达的最远地区,欧亚非的丝绸贸易就此成型。

4、币制改革

中央政府除了靠鬻武功爵等方式快速增加财政收入外,“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于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增加中央财政收入,打击大商人,此即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初衷。

故汉武帝即位后,为了中央政府在经济管理和政治统治上的需要,便十分重视解决币制问题,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币制问题。

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重新统一于中央。六次改革后三官五铢的发行一举解决了困扰西汉金融多年的私铸、盗铸问题,汉武帝的币制改革至此取得了较大成功。

5、开辟丝绸之路

西域同内地的联系开始于遥远的历史年代,到公元前2世纪左右,西域分为三十六国,互不统属。 在天山以北的准噶尔草原有乌孙、且弥等国;在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地区,又分为南道诸国和北道诸国。

北道诸国有龟兹、疏勒、焉耆、车师等较大的国家。南道诸国有莎车(新疆莎车)、于阗、楼兰(新疆罗布泊西)等国。汉武帝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率领三百多随员,携带大批金币丝帛以及牛羊向西域进发。张骞到达乌孙后,原定目的虽未达到,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

元鼎二年(前115年)张骞回来,乌孙派使者几十人随同张骞一起到了长安。此后,汉武帝派出的使者还到过安息、身毒、奄蔡、条支、犁轩,中国使者还受到安息专门组织的二万人的盛大欢迎。自此,丝绸之路正式开通。开辟了链接东到长安,西到罗马帝国,最远至埃及亚历山大的贸易通道。

(6)汉武帝成果扩展阅读:

汉武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奠定了汉王朝强盛的局面,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还开辟了辽阔的疆域,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

《汉书》评叙刘彻“雄才大略”,《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在中国历史书内,“秦皇汉武”经常互相衔接。他的功业,对中国历史进程和之后西汉王朝的发展影响深远。

封建专制体制下,人才使用有两大陋习:一是任人唯亲,只用自己熟悉亲信的人;二是论资排辈,必须按“三十九级台阶”,一级一级往上爬,不能“乱”了规矩。而汉武帝一不会因言废人:只要有才华,主父偃持不同政见,汉武帝照样求贤若渴。

不仅如此,汉武帝甚至摈弃正统,容纳异类,慧眼发现东方朔,将庄严的朝堂变成一个充满温情和快乐的休息室,君臣之间宛如玩伴;同时,他不以狎亵而丧失原则,对东方朔的诤言击节赞叹,适者听从。他初读《子虚赋》,即大为倾慕;得见作者司马相如,如获至宝,让他享受与自己同等的写作待遇。

阅读全文

与汉武帝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 浏览:187
股转转让协议 浏览:676
王者达摩大发明家 浏览:904
金庸为什么不要版权 浏览:305
兰州经济纠纷律师 浏览:994
沈阳盛唐雍景纠纷 浏览:973
工商局生态市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757
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 浏览:553
招商地块南侧公共服务项目批前公示 浏览:208
盘锦公交投诉电话 浏览:607
马鞍山到宿迁汽车时间 浏览:215
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 浏览:813
知识产权服务制度 浏览:726
警察管诈骗叫民事纠纷 浏览:650
马鞍山胡骏 浏览:110
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试点工作调研 浏览:680
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349
投诉制凝 浏览:932
黑警投诉 浏览:95
国培预期研修成果 浏览: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