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开发项目的效用情况说明、研究成果报告等资料”如何写大神们帮帮忙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46e251adeb162f2b&clk=wttpcts 看这个。
记得采纳内啊容
2. 关于项目申报中的问题(开发项目立项的决议文件、开发项目的效用情况说明,研究成果报告)
第一来个其实就是立项会议文件自.你可以用你们公司的董事会决议格式.没有固定格式.主要内容是经董事会研究决定今年的研发项目为..........,项目是自主研发还是合作研发,研发预算经费是多少。项目负责人是谁。可以吧所有研发项目写在一份决议里面。
第二个应该是一份可行性分析报告。例如研发的主要技术路线,核心关键技术,项目小组成员,详细预算。市场分析,经济效益和最终成果等,不需要太多,有内容就行。这个可以网络一篇研发项目可行性报告模板。
3. 怎么写研究开发项目的效用情况说明、研究成果报告
同求
4. 万年历是谁定的
们常用“万年历”这个词。那么万年历是怎么来的呢?
要想追寻万年历的由来,那故事得从远古时代的西周说起……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可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气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知道后,忍不住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个童子服侍万年。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
日出日落三百六
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
一岁月有十二圆。
阿衡见此,知道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心中忐忑不安。他万分惧怕万年因创建历法而得宠,国君会怪罪自己提出祭祀天神的主意。于是,他阴谋策划,派了一个刺客去除掉万年。刺客攀上日月阁,见万年正在阁上观察星斗,便张弓搭箭,准备射死他。谁知,刺客被卫士发现,被当场缉拿。祖乙知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的。
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王时,已是满面银须。国王为纪念万年的功绩,就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以上就是「万年历」名称的由来。
5.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法律效用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报告表的区别在于你的项目类别和规模大小是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来确定是做表还是做书得,比如屠宰:年屠宰10 万头畜类(或100 万只禽类)以上 的就做报告书,其他的就做报告表。
从《环境保护法(试行)》(1979年9月)的颁布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6年3月)颁布前,是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试验、探索阶段。《环境保护法(试行)》明确规定:“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选址、设计、建设和生产,都必须充分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
之后,包括《关于基建项目、技措项目要严格执行“三同时”的通知》(1980年11月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国家经委、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在内的许多法规性、政策性文件都强调环境影响评价问题。
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第13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做出评价。”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8月)规定:“在制订区域和资源开发、城市发展和行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决策时,必须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进行环境影响论证”;自1996年8月13日起,“对没有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擅自建设或投产使用的新建项目,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其停止建设或停止投产使用”。《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修改)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的第13条均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这已成为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1990年6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1994年12月)等行政规章,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内容、程序和保障措施等问题作了具体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的颁布实施
6.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和安全验收评价的报告起到的效用是不是一样
都是从安全角度对项目和企业的安全设施、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价,只不过是阶段不一样,起到的效用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