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火的研究成果

火的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1-01-24 05:32:29

⑴ 探测火星的成果有哪些

频繁的抄火星探测已使我们对于火星的基本情况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人类不仅在火星的表面发现了曾有水流经过所形成的地形,最近的探测还发现了怀疑是近期流水作用所形成的地形,这一发现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另外,从火星环球勘探者拍摄的照片还可以显示火星表面6年之中的变化?如果这里曾经有过水流,那么便可推断在火星的地下至今仍然有水存在?

⑵ 火星探测成果有哪些

火星也是一颗类似地球的行星,比地球小。它的半径是0.53倍的地球半径,质量是0.11倍的地球质量,密度为地球密度0.71倍。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687天,平均运行速度每秒24.11千米,离开我们约9000万千米,所以是地球的另一个近邻。火星和地球一样也自转,且速度和地球速度几乎相等,自转一周为24.6小时,因此火星上1天和地球上1天极相似。多少年来,火星一直是人类心目中最富传奇色彩的行星。在火星是否有过生命存在,是科学家们不断猜测和争论的问题。

火星上确实存在着大气,虽然和地球相比,它的大气层很稀薄。但那里的气候一度比较暖和,有过水及河流。俗话说,水就是生命,因此现在还很难说火星上没有生命。在火星表面那些具有足够热量的地方,生命有可能延续下来。总之,我们对火星了解很少,猜测、争论还缺乏有力证据。发射自动航天器对火星进行探测,揭开火星奥秘是解决人们对它争论的唯一办法。

美、苏两国为探索火星,都作出了举世瞩目的努力。1971年5月30日,美国成功发射了“水手9”号探测器,并在同年的11月13日成为美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水手9”号探测器绕火星飞行时拍摄了7000张照片并做了大批光谱测量。这些照片证实火星表面呈现许多陨石坑,也发现若干火山。火山之一奥林匹斯山高为26000米,约为珠穆朗玛峰高度的3倍。科学家从这些高分辨率照片上还发现火星表面的一些地区,有一些类似四角金字塔的“建筑群”,在火星的南极地区专家们又发现几何构图十分方正的结构体,这不禁提出一个扣人心弦的问题:火星上是否有高级智慧生物生活过?有些研究火星照片的专家,提出这些结构体系人工建造的大胆设想;另有一部分研究人员面对火星照片上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建筑群”,作出了非人工建造的结论。他们认为这些结构体都是自然形成的物体。科学家们对火星的奥秘,继续进行着猜测和争论。

1975年8月20日和9月9日,美国又先后发射了“海盗1”号和“海盗2”号自动探测飞船,并分别在1976年6月19日和8月7日进入了火星轨道。专门用于研究火星生命的这2个探测飞船的着陆舱则分别在同年7月20日和9月3日在火星表面实现了软着陆。着陆舱从火星表面向地球传送了它拍摄的火星图像;自动实验室化验了火星土壤。母船在火星轨道上对火星进行观测,绘制火星表面地形图。“海盗1”号探测器也拍摄到了类似埃及金字塔的“废墟”。在“金字塔城”东侧9千米处竟还发现了形状类似于人类的石质结构体以及奇特的黑色圈形构成体。

1971年5月19日,前苏联发射“火星2”号自动探测飞船,同年11月27日成为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紧接着,1971年5月28日,前苏联又发射“火星3”号探测飞船,其着陆舱从探测飞船本体分离后于12月2日在火星表面软着陆。其后,前苏联又多次发射火星探测器,其中“火星5”号、“火星6”号和“火星7”号进入火星轨道后,拍摄了大量照片,获取了火星大气资料。

美国的一大批科学家对“水手9”号、“海盗1”号和“海盗2”号等探测飞船拍摄的火星表面照片和收集的土壤化验数据进行多年研究后认为,在火星的两极有水,在其表面也有水;离表面0.8千米深处可能还有液态水。火星的水比人们曾估计的要多得多。探测到的信息还确定,在火星上发现了尘旋风,高达0.5~7英里,这说明太阳足以使火星大气变暖并显著地升温。

火星有两颗小卫星,火卫1和火卫2,它们是1877年首次被发现的。1971年“水手9”号探测飞船成功拍摄了火卫1的照片。“海盗”号探测飞船又分别从89千米和23千米距离外给火卫1和火卫2拍了照片。两颗卫星都像是患病的土豆,奇特的形状可能是由于他们被陨石轰击所造成的。火卫1直径22千米,距火星表面7570千米,它像被咬过一口,这个缺口就是斯蒂克尼火山口。火山口直径11千米,占据了半个火卫1。火卫2直径只有11千米,距火星表面20700千米。火卫1和火卫2外形都呈椭球形,长轴永远指向火星,为观察火星提供了极好的姿态。它们的轨道接近火星赤道,近似整圆。火卫1离火星这样近,绕火星1周只需要7小时39分钟。倘若站在火星上,就会看到这个“月亮”从西边升起,以4个半小时的时间迅速地飞越天空,其形状不断地变化着,在东边下山后6个半小时又匆匆从西边出现。火卫1和火卫2的引力很小,如果一个人在地球上能跳起15厘米高,则他在火卫1上能跳起244米高,而在火卫2上能跳457米高。

火卫1表面覆盖着一层粉末,从太阳系诞生以来就是如此。火卫1的年龄、起源和物质以及岩石的特性将为揭开太古年代的秘密提供线索。因为它类似于碳质球粒状陨石类小行星。前苏联发射的“福波斯”号火卫1探测器,虽然通信中断,但在通信中断前也向地面发回一组火卫1照片。专家们从照片得知,火卫1表面的物体近似于一种含碳球陨石,且表面成分很不均匀,其矿物层中含水量比设想的要少。火卫1白天温度约27℃。

有的科学家认为,火卫1可以充当人类在火星上着陆的转运站,因此火卫1已经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有人猜测,除了月球以外,人类将要攀登的天体首先可能不是火星,而是火星的卫星火卫1或火卫2。

知识点

火星大气层

与地球相似,火星周围也笼罩着大气层。火星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其次是氮、氩,此外还有少量的氧和水蒸气。火星大气层与地球大气层都有氮存在,这是火星与地球最大的相似之处。 火星大气的密度不到地球大气的百分之一,表面大气压500~700毫帕。火星大气温度垂直分布与地球不同:由表面至50千米高度。

⑶ 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的研究成果

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日前宣布,正在火星表面的勇气号首次对火星土壤进行了取样分析,
获得了一批宝贵数据,并意外发现了此前没有料到的化学物质。科学家惊讶地发现,火星土壤里含有一种名叫橄榄石的化学物质,其形成通常与火 山爆发有关。此外,科学家还在勇气号传回的土壤数据中发现了其它一些熟悉的化学元素,如铁、硫、氯、氩、镍和锌等,其中镍和锌属首次发现。他们据此推断,火星表土可能是由一层颗粒较细的火山岩组成的。2月7日,勇气号成功地在一块玄武岩类岩石上钻出一个小洞。这是人类火星探测史上的首次岩石钻孔。它花了3小时,用机械臂上的磨具钻入一块名为“阿迪朗达克”的岩石,钻出的洞深 2.7毫米,直径45毫米,以分析火星过去的地质构造。接下来,它利用显微成像仪拍摄了岩石的显微照片。
2月10日,勇气号在火星表面行走了21.2米,打破了“旅居者”1997年创下的单日行走7米的纪录。
2月16日,它再次刷新了纪录,走了27.5米。此前的2月15日,勇气号还利用机械臂勘查了一块与众不同的岩石。科学家把这块石头昵称为“米米”。它很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火星地质史线索。
2月21日,勇气号将机械臂伸到火星表面的一道浅沟里,寻找那里曾经有水的线索。
3月5日,勇气号第一次找到火星上曾有水存在的证据。它对一块名为“哈姆佛雷”的岩石进行钻孔。科学家在分析矿物质成分后认为,该岩石在形成过程中或刚刚形成之初曾有水
渗入,矿物质随水分进入岩石,形成结晶并留在岩石内部。
3月11日,勇气号从火星上拍摄到了地球的照片。这是人类首次获得从其它行星表面拍摄到的地球照片。照片拍摄于日出前1小时,其上的地球是一个“明亮的圆点”。照片是黑白的,但如果人站在火星车的位置眺望地球,可能会看到一个淡蓝色的星球。该火星车拍到的另一张照片记录到一条又窄又短的光迹。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一颗流星,也可能是20世纪70年代升空的“海盗”2轨道探测器——它在完成探测使命后一直在围火星旋转。此外,它还拍到距地球约1500光年的猎户星座中多个明亮的星体。科学家称,拍摄天文照片并不在火星车的主要使命之列,但这些照片有助于研究夜间火星大气中的灰尘和水气含量。
4月1日,科学家又宣布,勇气号在其着陆区发现了火星上过去可能有水的新证据。它对一块名为“马扎察尔”的火星玄武岩进行探测发现,该岩石外部被多层不同的尘埃所覆盖。这一发现强有力地表明,古谢夫区域曾有自己的水源供应。探测显示, “马扎察尔”很显然曾受到过与流体有关的改造。不过曾在古谢夫存在过的水有可能是地下水,水量也许没有机遇号着陆的梅里迪安尼平原曾有过的水多。

⑷ 制作水火箭研究性学习的预期成果

制作成功呗- -!不就是用空气压力的原理吗。。。

⑸ 十万火急——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戴维森(walter phillips divison)的生平尤其是舆论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及新闻学教授戴维森发表了《传播的第三人效果》一文,提出了著名的“第三人效果假说”。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假说:①知觉假说:人们感到传媒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②行为假说:作为第三人认知的后果,人们可能采取某些相应的行动,以免他人受传媒内容影响后的行为影响到本人的权益和福利;人们可能支持对传媒内容有所限制,以防止传媒对他人的不良影响。①广义上,该假说预言,人们倾向于高估大众传媒对他人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具体来说,劝服传播所面对的受众(不论这一传播是否为有意的劝服)会认为这种劝服对他人比对自己有更大的影响。而且,不论是否是信息的直接受众,对传媒影响他人的预期将导致自己采取某种行动。至于“第三人”的命名,乃是从两种不同的立场来看的:从那些试图评价传播效果的受众来看,最大的影响不是对“你”和“我”,而是对“他们”———第三人;从宣传者或其他劝服传播者来看,“第三人”则是对直接接受信息的受众所关心的人。为了便于理解,在《传播的第三人效果》一文中,戴维森举了这样的例子:《纽约时报》1975年9月刊登了一则消息,指出烟雾喷洒器可能会对大气产生有害效果。制造商的反应非常快,立刻改用液体喷洒剂和压缩容器。戴维森认为,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制造商预计该报道会让人们拒绝使用烟雾喷洒器,如果不采取行动加以改进,将有害无利。制造商的第三人认知促成了他们采取行动。再举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对于电视屏幕上的暴力镜头,人们往往倾向于认为会对观众产生负面影响,比如模仿暴力行为等,但是同时认为暴力镜头对于自己的负面影响却不大。由此可见,“第三人效果假说”引入了对“他人”的认知———“对传媒影响他人效果的预期”成为人们采取行动的一个认识基础。“任何传播效果与其说归于直接受众的反应,不如说是来自那些预期或自认为观察到他人反应的人的行为”。

⑹ 探索火星60年,人类到底获得了哪些成果

人类探索火星已有60年,最早开始着手探测火星的是苏联的火星1A号,火星1A号于1960年10月10日发射,但是由于第三节火箭出现故障,任务失败,虽然失败了,但是探索火星的愿望没有减弱,之后的二三十年里,都是以美苏为主导进行的火星探测任务。

人类为什么要进行行星探测?

为什么要争相探测火星?因为我们不想再落后人一步,我们要加快步伐追上他们,成为太空探索俱乐部之中的一流成员,在未来的太空探索中争得一席位。

⑺ 在对火星的探索中,人类取得了哪些成就

1975年美国向火星发射“海盗1号”和“海盗2号”飞船,其轨道器和着陆器分别从空间到地面对火星99%的面积开展了多项勘测,采集土壤标本进行化验。研究表明,火星表面环境极端恶劣,连生命力极强的微生物也未能发现,更没有什么火星人!
之后人们收集到12块火星陨石,其中1984年美国学者在南极洲发现一块重1.9Kg的火星陨石(ALHS,4001),发现其上有原始细胞化石,碳氢化合物及碳酸盐,类似于地球原始生命活动产物,一时又将火星生命探索推向高潮。

半世纪以来,美国、前苏联、欧洲、日本等陆续向火星发射三十八艘探测装置,其中二十一艘失败,十七艘成功,五个着陆器先后登陆,获空间、地面照片二十多万张,数据三万多份。最近两艘是2003年分别发射,2004年1月3日登陆的“勇气号”和1月25日登陆的“机遇号”火星探测车(高智能机器人)。经定点勘测,证实火星上存在一定数量的水(冰),看到了火星远古海洋和洪水泛滥的残迹,科学界认为火星过去曾是一个温暖潮湿的世界。水是生命之先决条件,以上探测成果为解答火星生命之谜提供了线索,为地球人类未来对火星之改造、开发和利用开辟了前景。

有报道美国拟于2007年派出机器人去挖取火星岩石和土壤标本回地球化验, 2020年发射火星通讯卫星,通过国际合作-2030年建造火星轨道空间站,争取本世纪中实现地球人类之火星旅游及下世纪之火星移民。

⑻ 现在研究微博有哪些成果啊,十万火急!!

在微博上可以发布郸城陈氏舞蹈学校的gunggao

⑼ 1976年后科学家对火星研究新进展

自1976年到至今,科学家对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有了哪些进展?美国在登月计划完成后,就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地球的邻居——火星。从1946年到现在,美国向火星发射了约有20次的火星探测器对其进行探索。火星上到底有什么让人如此着迷呢?据外媒报道,火星是整个太阳系八大行星中除地球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迹象的星球。

我们目前的科技,可能只是探索到了火星的凤毛菱角,当我们足够厉害时,这些都能够游刃而解的。美国NASA的新火星探测器Perseverance将在2021年2月前往火星与好奇号会和,它将收集火星表面的样本,并对其进行实验,对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进行更深的研究。小编相信,人类带着满满的希望,虽然途中会失望,但最终一定能有所收获的。

阅读全文

与火的研究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云南基金从业资格证书查询 浏览:313
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 浏览:187
股转转让协议 浏览:676
王者达摩大发明家 浏览:904
金庸为什么不要版权 浏览:305
兰州经济纠纷律师 浏览:994
沈阳盛唐雍景纠纷 浏览:973
工商局生态市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757
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 浏览:553
招商地块南侧公共服务项目批前公示 浏览:208
盘锦公交投诉电话 浏览:607
马鞍山到宿迁汽车时间 浏览:215
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 浏览:813
知识产权服务制度 浏览:726
警察管诈骗叫民事纠纷 浏览:650
马鞍山胡骏 浏览:110
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试点工作调研 浏览:680
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349
投诉制凝 浏览:932
黑警投诉 浏览: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