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签订的巴黎协定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巴黎协定》代表着全抄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是人类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的智慧结晶。从1992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1997年制定《京都议定书》,人类不断探索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
《巴黎协定》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里程碑。
② 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面临哪些挑战
尽管各国都在展现积极姿态,但不可否认,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老生常谈”的分歧和博弈依然存在。
第一,“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减缓、适应、资金、技术等具体领域将如何体现?20多年来,伴随着世界经贸格局的不断演变,这一原则正呈现被弱化和淡化的趋势。
第二,融资问题如何落实?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建立资助发展中国家的“绿色气候基金”,在2013年至2020年每年出资1000亿美元。然而,直到2014年,“绿色气候基金”总额才勉强超过100亿美元。这个巨大的窟窿如何填补?钱款来自国家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今后如何统计?解决这些问题或许很难“一蹴而就”。
第三,新协议的性质如何,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美方表示,巴黎气候谈判不会达成一项从法律上要求各国减排的“条约”。但主办国法国却说,峰会结果必须具有法律约束力。
主要成果:《巴黎协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协定共29条,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内容。
《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从2023年开始,每5年将对全球行动总体进展进行一次盘点,以帮助各国提高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
③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联合国召开巴黎气候大会有何意义
此次大会对整个世界而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015巴黎气候大会将于几天后在巴黎举行,内届时将有容196个国家的代表团齐聚此次盛会。此次大会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基本框架下举行的。大会所达成的决议对全世界具有约束力。大部分国家都会派出国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脑出席大会首日议程。每个国家都会为大会出一份力。许多国家为此次大会做出的诸多贡献也都已经发布出来。法中两国也刚刚联合发表了《中法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在该声明中,我们确定了两国希望此次巴黎气候大会达成的主要目标和愿景。此次气候大会对整个世界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关系到全球平衡的维持,也关系到地球上所有居民的生存。”
④ 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这一协定将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
经过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维普、同方教育等数据库检索: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美国总统奥巴马前亚洲事务首席顾问杰弗里·巴德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贡献令人印象深刻。”他认为,中美两国今后在气候领域的合作也非常重要。
美国智库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宋然平认为,中国在《巴黎协定》通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作为第一批国家签署协定,并表示在今年9月二十国集团峰会前正式加入,更是为协定的早日生效注入强大动力。
“法国新闻电台”高度评价中国为落实《巴黎协定》所作努力。该电台22日在其网站发布的一篇文章中说,中国的战略举措不仅能够减少污染,还有助于建立以绿色工业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中国还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尽管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但中国作出的努力是实实在在的。”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6-04/24/c_135306753.htm
⑤ 巴黎联合国气候大会地球在公转轨道
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位于①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内秋分日,日期是容9月23日前后;当地球位于②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当地球位于③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当地球位于④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
巴黎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11月30日至12月1日)位于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因此可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①②之间.
故选:A.
⑥ 巴黎的气候大会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尽管现状不太乐观,但各国如果能在本次巴黎气候大会上达成一致,这版将是国际社权会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气候协议。为了促使世界各国在未来信守承诺,国际社会仍需要从经济层面展开讨论。仅靠理想组建的联盟固然松散,但仍可以通过政治方式巩固加强。因此,各国即将达成的协议会直面气候变化危机,同时也会向各大公司及投资者展示充满希望的前景。如果巴黎气候大会能促使世界各国形成明确条款,以5年为周期规范各国的减排承诺,这将大大有利于改善全球环境。
⑦ 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签订《巴黎协定》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巴黎协定》涵盖长期目标、减排目标、资金援助、透明度审查、损失评估等多项内容专。根据协定,各缔属约国要把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在此基础上再做出升幅小于1.5摄氏度的努力。各缔约国同意“尽可能快地”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期在21世纪下半叶,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能自然地被森林和海洋所吸收。各缔约国所取得的相关进展,每5年要得到一次审查。此外,协定敦促缔约国中的发达国家继续为欠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到2020年,这些国家每年要提供总额为1000亿美元的援助款,协助后者减排或适应气候变化。
《巴黎协定》的达成,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与欢迎。
柒月黑瞳 2
⑧ 中国政府在巴黎气候大会中的承诺
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⑨ 2015年11月,巴黎气候大会胜利召开,环境保护
按照气候谈判的计划,巴黎气候大会是继2009年后又一重要时间节点,将完成2020年后国际气候机制的谈判,制定出一份新的全球气候协议,以确保强有力的全球减排行动。因此,巴黎大会也是近几年来最为重要的一次。
与6年前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气候谈判模式已发生根本性转变:自上而下“摊牌式”的强制减排已被自下而上的“国家自主贡献”所取代。目前,全球已经有160个国家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国家自主减排贡献”文件,这些国家碳排放量达到全球排放量的90%。此举让各国在减排承诺方面握有自主权和灵活性,谈判压力骤然减小。其次,大国合作意愿更为强烈。中国与美国、欧盟、巴西、印度等已就气候变化签署了多项双边声明,提前化解了此前纠缠谈判进展的诸多分歧。中美之间还总结了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上公开争论影响谈判气氛的教训,通过双边对话增加理解,避免在谈判场合相互指责。再者,气候科学认知更深入。联合国在2013—2014年发布了第五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对全球变暖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可能性由上次报告的“非常高”(概率在90%以上)调高至“极高”(概率在95%以上)。最后,主办国和国际社会都在思考哥本哈根的教训,对谈判的期望值更趋理性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