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科学家对动物游戏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
科学家对动物游戏的研究的成果
演习说、自娱说、学习版说、锻炼说
演 习 说 : 猩猩掌中戏水的游戏 游戏是生活的演习权
自 娱 说: 河马玩浮叶 渡鸦滑雪梯 在生理上心理上保持平衡,自我安抚,自我保护
学 习 说: 黑猩猩玩棍子 动物捉迷藏和追逐游戏 游戏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锻 炼 说: 羱羊奔跑跳跃 北极熊的夏季游戏 动物通过游戏来锻炼自己的身体和生存能力
❷ 写六种科学家从动物身以研究发明成果。
1、由令人讨厌的苍蝇,仿制成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2、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3、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还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探路仪内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等。如今,有类似作用的“超声眼镜”也已制成。
4、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5、根据对人体骨胳肌肉系统和生物电控制的研究,已仿制了人力增强器——步行机。
6、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动物的爪子。
❸ 动物学研究的介绍
《动物学研究抄》创刊于1980 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动物学类学报级双月刊。以报道国内外动物学主要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为己任,为促进现代动物科学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为创新型国家的需求和经济建设服务。至 2006年12 月,已出版正刊126期,增刊12 期,发表论文3403 篇。2007年平均发表周期为159天 。全部论文的全文 PDF 文件、中英文题目摘要已经上网。
❹ 动物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是什么
生物仿生技术
❺ 动物学方面最近几年的新进展
以前认为鲨鱼一定要不停游动才不会窒息 但前些时候看到最新研究显示鲨鱼可以静止在水中而不会窒息 不知道这个算不算
❻ Zoological Research《动物学研究》是SCI收录的吗
动物学研究
zool
res
dongwuxue
yanjiu
zoological
research
zool.
res
tung
wu
hsueh
yen
chiu
zoological
research
动物学研究
0254-5853
doyadi
同行评议:是
本刊收录在:
medline(2011年)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
cscd核心库(c)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库(2013-2014)
cscd核心库(c)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2011-2012)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
《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0.531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4年版)
《引证报告》2014年版影响因子:0.67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5年版)
《引证报告》2015年版影响因子:0.596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
排序:动物学、人类学
-
第3位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
排序:动物学/人类学类
-
第3位
主题分类:
life
sciences:
biology
life
sciences:
zoology
q95/q98:动物学/人类学:
q95/q98:动物学/人类学
❼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科研任务承担 2014年,昆明动物所共有在研项目项(包括新增项目106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项、主持课题11项(新增1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1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3项;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9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项,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5项,NSFC-云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6项(新增1项),优秀实验室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8项(新增1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5项(新增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面上项目65项(新增10项),青年项目37项(新增12项);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1项(新增1项)、项目3项(新增2项)、课题11项(新增8项),院前沿科学重大突破择优支持3项(新增3项,其中项目1项,课题2项),院重点部署项目5项(新增2项),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1项(新增1项),院长基金特别支持项目1项(新增1项),院科普项目3项(新增2项),院地合作项目1项(新增1项),仪器设备功能开发技术创新项目1项,院信息化专项1项(新增1项)。 科研获奖情况 2014年,该所发表论文319篇,其中SCI论文246篇,影响因子大于9的24篇,影响因子5至9的37篇。“基因组多样性与亚洲人群的演化”获国家自然二等奖1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遗传易感分析”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群体慢性气道疾病的遗传机理和药物反应研究与应用”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申请专利21项,获授权24项;出版专著2部。
获奖展示(部): 获奖年度获奖名称主要完成人获奖类别获奖等级2012年轻新基因起源和遗传进化的机制研究王文,杨爽,周琦,蔡晶,李昕国家自然科学奖22011滇池金线鲃的人工驯养繁殖研究杨君兴、潘晓赋、李再云、陈小勇、崔桂华、张汝斌云南省科技进步奖32011生物医学实验动物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的研究司维,季维智李亚辉(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自然科学奖32010真兽类若干类群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张亚平 于黎 罗静云南省自然科学奖12010新基因起源和遗传进化的机制研究王文 杨爽 周琦 张越 赵若苹 俞海菁 蔡晶云南省自然科学奖12010云南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区系及其适应性进化杨大同、饶定齐、刘万兆、利思敏、吕顺清云南省自然科学奖22010灵长目几个类群代表物种的染色体涂色研究佴文惠、杨凤堂、王金焕云南省自然科学奖32009吸毒人员瞳孔快速检测鉴定仪马原野,杨明鹤,高运弘,曾涛,黄亚坤,万涛,施云涛云南省科技进步奖32009吸血蜱与其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赖仞,杨海龙,梁建国,张克云,李建许,李东升云南省科技成果奖(自然科学类)22008抗HIV药物研发关键技术建立及其应用郑永唐 杨柳萌 王睿睿 张高红 王云华 欧阳东云 王媛媛云南省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类)12008云南省HIV毒种库建设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郑永唐云南省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类)32008灵长类核移植与干细胞的研究季维智 牛昱宇 杨世华 李天晴 王淑芬 和协超 唐向辉 谢云华 陈永昌 纪少珲云南省科技成果奖(自然科学类)22008两栖动物活性多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赖仞 张云 李建许 张亚平 郑永唐 徐学清 杨海龙 李文辉云南省科技成果奖(自然科学类)12007Y染色体多态性欲东亚人群的起源、迁徙和遗传结构的研究宿兵(2)国家自然科学奖22007牛、羊胚胎工程产业化技术体系研发及应用苏雷 季维智 文际坤 赵家明 马晓宁 和协超 和占星 王姝瑭 王鹏武 徐松 杨玉梅云南省科学技术奖22007中国人群氧化抑制物遗传多态性与COPD关系研究张亚平 孙昌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32007基于少数民族DNA库的疾病基因及人群起源的分子遗传研究宿兵(3)云南省科技成果奖(自然科学类)12006尖吻蝮蛇毒凝血酶的临床前基础研究肖昌华 李建云 杨连玺 何丽芬 杨怀林 杨建珍 冉永禄、 叶文娟等。云南省科技成果奖(技术发明类)32006鱇鱼良白鱼的人工驯养繁殖研究杨君兴 顾和生 陈银瑞 李跃先 李再云 周 能 刘明昌 刘吉祥 刘元增云南省科技成果奖(技术发明类)3 《动物学研究》创刊于1980 年,是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动物学类学报级双月刊。以报道国内外动物学主要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入选“2014中国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2014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该刊2000年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三等奖; 2001 年被新闻出版总署选入中国期刊方阵;2006年在云南省新闻出版局举办的云南省第二届优秀期刊评选活动中获得了最高奖励——优秀期刊奖。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一直被列为动物学类核心期刊;在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7)》中,本刊影响因子为0.809,5年影响因子0.938,他引总引比0.94,h指数11 。先后被Biological Abstracts(《生物学文摘》)、Zoological Record(《动物学记录》、Chemical Abstracts(《化学文摘》)、Abstracts of Entomology(《昆虫学文摘》)、PЖ(俄罗斯《文摘杂志》)以及《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中国国内外有影响的文摘检索类机构所收录。
❽ 动物学研究性自主实验项目的课题!大家给点建议
蚯蚓的习性
喜湿润 阴凉 趋弱光
呼吸由皮肤进行 所以需湿润体表 否则死亡
由于神经系统是链式神经系统 所以反应为全身反映
❾ 我国在动物学研究中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2014年第44卷第9期的《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名为《我国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展望》的评述文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的学者简要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疾病动物模型项目的资助情况, 同时指出了我国疾病模型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文章还全面梳理了我国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内容涵盖了肿瘤、神经及精神疾病、感染及免疫性疾病、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药物筛选等不同领域。
文章提及了斑马鱼在不同领域中已获得的成果以及在该领域中的前景,包括利用斑马鱼等低等脊椎动物来建立血管增生以及肿瘤转移模型;在斑马鱼中建立了白血病模型;以秀丽线虫、果蝇、斑马鱼等实验动物作为代谢性疾病研究的动物模型等,其中重点强调了斑马鱼在新药筛选和研发方向上的重要作用。
斑马鱼作为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是连接非脊椎动物(小模式生物体)和哺乳动物(大模式生物体)的桥梁,其独特的生物学、基因组学、遗传学优势及其高度保守的疾病信号转导通路,使其成为以表型驱动的“正向”及“反向”遗传学和在基因组规模上研究人类疾病相关病理生理学及在活体内进行先导药物筛选的最佳模式生物之一。斑马鱼作为新型的模式生物,与细胞和小鼠相比, 具有高通量、给药方法、生物和靶点等优势,因此, 斑马鱼活体高通量药物筛选(whole-animalHTS, W-HTS)已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领域。
至今为止,国内已建立了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China Zebrafish Resource Center, http://zfish.cn/)和斑马鱼敲基因联盟(正在进行 1号染色体全基因(1418个基因,包括编码和非编码基因)敲除项目, 目前已经完成50%~70%的任务,其潜在的价值是筛选得到的 1000余种突变体, 可能给医学领域带来各种斑马鱼疾病模型)。
作为国内第一家商业化运作的斑马鱼技术服务机构,杭州环特生物也在斑马鱼技术服务外包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公司已与国内上百家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了项目合作,参与开发的5个药物也以及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