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固定资产原值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有什么区别吗
1、余额不同:抄固定资袭产账面价值是指某一会计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的备抵项目后的净额。账面净值是对固定资产而言,即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后的余额。
2、公式不同: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
资产账面价值是会计核算中账面记载的资产价值。这种估价方法不考虑现时资产市场价格的波动,也不考虑资产的收益状况,因而是一种静态的估价标准。账面净值是资产的原值减去已计提的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后的余额。
3、对固定资产来讲: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对于无形资产来讲:账面净值=无形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摊销。
Ⅱ 转让一项专利权的所有权收入10万元,原值12万元,已累计摊销6万元(没有计提减值准备)应做怎样做分录
如果款未收到,做:
借:应收账款10万
借:累计摊销6万
贷:无形资产12万
贷:营业外收入4万
如果收到款就把应收账款换成银行存款。
专利权转让开票要征增值税和地税附加的。具体税费金额开了票再冲减营业外收入。
希望采纳。
Ⅲ 累计摊销摊销完后无形资产原值如何处理
暂时不处理,等到该项无形资产报废时做会计分录即可:
借:累计摊回销答
贷:无形资产
累计摊销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按月计提无形资产摊销,借记“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2、处置无形资产时,还应同时结转累计摊销,借记本科目,贷记相关科目。
3、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额。
无形资产摊销核算
1、摊销范围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进行摊销,通常将其残值视为零。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但要计提减值准备。
2、摊销时间企业应当按月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
3、去向企业自用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管理费用;
出租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Ⅳ 无形资产账面原值账面余额
无形资产原值为2142000"是指购入时的价值(历史成本);无形资产的账面余版额为1927800"是扣除累计摊销后权的金额。因此账面余额是在原值的基础上扣除了累计摊销的金额,所以比原值小。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1927800元-42000元=1885800元(重置成本)他比无形资产当前市场价格为1881600元(公允价值)要大,说明无形资产没有减值,不需计提减值。以前计提减值不能转回。
Ⅳ 一台设备的原值为200万元,已提折旧60万元(与税法规定相同),减值准备20万元
(1)A账面余额是指某账户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与该账户相关的备抵版项目(如累计权折旧、累计摊销),是账面上实际存在的金额。
账面余额=资产原值:200万;
账面净值=资产原值-累计折旧/累计摊销:140万;
账面价值=账面净值-减值准备:120万元
(适用于所有资产)
(2)C
(3)B税法规定减值准备只有在实际发生时才允许税前扣除,会计上确认了20万的“资产减值损失”,导致会计利润减少20万,税法不承认,这20万也得交税。其计税基础为140万元。
(4)A。如3所说,税法在计提减值准备时不承认资产减值损失不允许税前扣除,但是实际发生时可以扣除,也就是说在未来期间实际发生时可以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从而会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Ⅵ 你好,资产负债表期末栏中的长期待摊费用是填减掉累计摊销后的费用还是填长期待摊费用的原值
填减掉累计摊销后的余额
Ⅶ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期初额是原值-残值-减值准备累计摊销累计摊销期末额是期初-本期摊销
累计摊销的期初金额就是”累计摊销“账户的期初余额。
如果原来老制度下,没内有设累计摊销科目,容现在要分出来,那么,期初累计摊销金额=无形资产原值-期初无形资产净值-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期末余额=累计摊销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计提的累计摊销)-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转出的累计摊销)
同时,累计摊销期末余额=无形资产原值-期末无形资产净值-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Ⅷ 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是不是填写无形资产原值减去摊销的净值
1、资产负债表来中的无形源资产科目,是按无形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摊销的净值填列的。
2、)“无形资产”项目,反映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本项目应根据“无形资产”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