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要分两种情况:
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支付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收到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例:同样是上例的条件,如果不具备商业实质,甲公司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43.81
无形资产 186.19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3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50
银行存款10
如何选择公允价值计量还是账面价值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了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两种计量基础和交换所产生损益的确认原则: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不具有商业实质或交换涉及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㈡ 麻烦各位大虾高手们帮我做一道会计实务题(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常感谢了~~
甲公司:
借:固定资产清理 240
累计折旧 2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0
贷:固定资产 500
借:库存商品 287.7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
无形资产 95.75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20.00
投资收益 60.8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说(销项税额) 34.00
长期股权投资 280.00
银行存款 1.30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益 4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40.00
乙公司:借:固定资产 210.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
长期股权投资 209.30
累计摊销 18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
无形资产 24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0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损益 35.00
银行存款 2.8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20.00
贷:库存商品 220.00
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无形资产不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么
购进无形资产不计提增值税进项税额,无形资产转让也不是增值税应税项目.
㈣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分录
(1)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190+10=200(万元)
涉及多项换入资产的,以其公允价值对其进行分配。
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200/(50+150)】*50=50(万元)
换入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200/(50+150)】*150=150(万元)
(2)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 50
无形资产 15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30
投资收益 3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50
银行存款 10
(3)如果不具备商业实质,则换入资产以账面价值计量。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补价=(250-30)+10=230(万元)
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以其账面价值对其进行分配。
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230/(40+170)】*40=43.81(万元)
换入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230/(40+170)】*170=186.19(万元)
借:固定资产 43.81
无形资产 186.19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3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50
银行存款 10
㈤ 东奥中级会计书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出无形资产时缴纳了增值税。问:无形资产换出,处置时要缴纳增值
增值税和营业税是对立的,即缴纳增值税的项目不缴纳营业税,反之亦然。
㈥ 举例说明哪些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复交换,制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 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
举例: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两两之间或一项对多项、多项对多项之间的交换
㈦ 商品非货币交换无形资产会计分录
(1)属于非货币性资产复交制换。换入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190+10=200(万元)
涉及多项换入资产的,以其公允价值对其进行分配。
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200/(50+150)】*50=50(万元)
换入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200/(50+150)】*150=150(万元)
(2)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
50
无形资产
15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30
投资收益
3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50
银行存款
10
(3)如果不具备商业实质,则换入资产以账面价值计量。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补价=(250-30)+10=230(万元)
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以其账面价值对其进行分配。
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230/(40+170)】*40=43.81(万元)
换入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230/(40+170)】*170=186.19(万元)
借:固定资产
43.81
无形资产
186.19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3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50
银行存款
10
㈧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甲公司换入的资产价值入账价值=50+80*.17+150-45-7.9+7+8=260.7
借:固定资产 260.7
银行存款7.9
累计摊销45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
应交税回费-应交增值答税(销项税额)13.6
无形资产15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8
银行存款 7
营业外收入55
借:主营业务成本 50
贷:库存商品 50
乙公司换入的原材料价值入账价值=80/(80+160)*(210+5+2-80*.17)=67.8
乙公司换入的无形资产价值入账价值=160/(80+160)*(210+5+2-80*.17)=135.5
借:固定资产清理180
累计折旧80
贷:固定资产 260
借:固定资产清理 7
贷:银行存款 7
借:原材料67.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
无形资产135.6
贷:银行存款7
固定资产清理210
借:固定资产清理 23
贷:营业外支出 23
㈨ 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算也是要算增值税的吧确定换入资产总成本的时候要加上销项税减去进项税吗
只要不是以不动产、无形资产交换的,要算增值税的,换出的要视同销售写销项税,换入的视同购入写进项税额。
不涉及补价,那么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资产成本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产而支付的各种费用。概念中筹集资金所支付费用,如委托金融机构代理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注册费、代办费,向银行借款支付的手续费等简称资金筹集费用。成本计算是进行资产和其他要素计量的前提。各会计要素的计量,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成本计算。
(9)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无形资产扩展阅读:
资产耗减成本的计算: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和资产的使用过程中,有资产的增加,就必然有资产的减少。资产的耗减有两种情况:一是资产的实物形态消失,资产数量减少(如原材料的耗用)。二是资产的实物形态不变,数量也不减少,但其生产能力逐渐降低,效用递减(如设备的磨损)。这两种情况都要计算资产耗减成本。
资产耗减成本的计算,其基本原则仍然是以实际成本为依据。资产取得成本是多少,资产耗减成本也应该是多少。但在实际工作中,每一次的资产,即使其规格、型号、性能完全相同,其价格和单位成本却不可能完全一样。
那么,在资产耗减时,价格(单位成本)来计算资产的耗减成本就必须先对资产流转路径作出一个明确的假设。企业常采用的假设有:先进先出、后进先出等。当然,对于像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这样的非消耗性、可长期使用的资产,就不必对资产流转路径作出假设,可直接按一定标准摊销